CN211878597U -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8597U
CN211878597U CN201922365529.4U CN201922365529U CN211878597U CN 211878597 U CN211878597 U CN 211878597U CN 201922365529 U CN201922365529 U CN 201922365529U CN 211878597 U CN211878597 U CN 211878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steel bar
model
wall
steel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55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增志
王庆彬
方宏伟
周大兴
董磊
张红伟
史乐贤
殷炳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55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8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8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85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包括直墙构件模型,直墙构件模型由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构成;其创建方法包括获取模型中墙的几何信息,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创建并保存族文件,在族文件中创建模板、钢筋和连接件的的模型,将族文件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在项目文件中放置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师只需传入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经由代码完成模板、钢筋和连接件模型的创建并进行保存,可实现对直墙构件的快速准确建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件模型,具体为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属于建筑施工建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良。但其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钢筋加工、绑扎和模板安装等工序。这些工序的存在制约施工进度,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住宅主要采用的装配式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这种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场工作量,但预制和现浇并举增加了工序(大量的剪力墙边缘构件采用现浇工艺进行施工),实际工程进度没有优势,甚至比全现浇结构施工速度慢。另外,灌浆套筒连接等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结构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随着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发展,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技术日趋成熟。该技术综合采用了永久模板技术和钢筋成型安装技术,将模板和钢筋制作成一体化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整体吊装。其优点是抗震性能与现浇结构一致,现场无任何墙体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较目前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明显的工期和成本优势。但该体系无成熟的深化设计系统,深化设计工作量大,严重制约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即是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创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帮助工程师完成对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设计和出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包括直墙构件模型,所述直墙构件模型由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构成;所述模板设置有两块,且所述模板呈平行状安置,所述模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模板之间还设置有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
其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模型中墙的几何信息,判断选中构件的类别是否属于墙,如果不属于则弹出对话框提示必须选择类别为墙的构件,如果是墙,则获取墙的几何信息;
步骤二、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通过对话框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参数的信息;
步骤三、创建并保存族文件,首先判断预存文件目录中是否存在与将要保存的文件同名的文件,如果存在,则在原文件名中加数字,如原来存在名为“直墙构件”的文件,则本次将要创建的文件,文件名为“直墙构件”,依次类推;
步骤四、在族文件中创建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的模型;
步骤五、将族文件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将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都创建完成的族文件进行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中,然后关闭族文件以释放缓存;
步骤六、在项目文件中放置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首先通过遍历,找到载入的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族类型,然后根据之前获取的墙所在的标高,将其放置到该标高上墙体的中心位置,并根据墙的底部偏移高度,上下移动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位置;最后通过墙体的方向,判断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是否需要旋转,如果需要旋转,则计算出旋转角度和方向,对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进行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获取模型中墙的几何信息包括墙体中心的位置坐标,墙的方向,墙的长度、宽度、高度,墙所在的标高以及底部偏移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包括保护层厚度,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
对于模板,通过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模板的长度、宽度以及位置,厚度为预设值,创建模板模型;
对于水平钢筋,根据墙的长度确定水平钢筋的长度,根据墙的厚度、钢筋保护层以及钢筋的直径确定水平钢筋的水平位置,根据起步位置确定第一根水平钢筋的垂直位置,然后根据水平钢筋的间距阵列复制出其他水平钢筋,完成水平钢筋模型的创建;
对于竖向钢筋,根据墙的高度和突出墙体的长度确定竖向钢筋的长度,根据竖向钢筋的起步位置、终点位置和间距确定竖向钢筋的水平排布;
对于连接件,首先载入预先创建好的连接件族,然后根据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和一定的规则计算应放置连接件的点位,最后将连接件放置在点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设计合理,设计师只需传入模板、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连接件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经由代码完成模板、钢筋和连接件模型的创建并进行保存,可实现对直墙构件的快速准确建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墙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示意图。
图中:1、模板,2、水平钢筋,3、竖向钢筋和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包括墙构件模型,所述直墙构件模型由模板1、水平钢筋2、竖向钢筋3和连接件4构成;所述模板1设置有两块,且所述模板1呈平行状安置,所述模板1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在一起,所述模板1之间还设置有水平钢筋2和竖向钢筋3;
其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模型中墙的几何信息,判断选中构件的类别是否属于墙,如果不属于则弹出对话框提示必须选择类别为墙的构件,如果是墙,则获取墙的几何信息;
步骤二、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通过对话框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参数的信息;
步骤三、创建并保存族文件,首先判断预存文件目录中是否存在与将要保存的文件同名的文件,如果存在,则在原文件名中加数字1,如原来存在名为“直墙构件1”的文件,则本次将要创建的文件,文件名为“直墙构件2”,依次类推;
步骤四、在族文件中创建模板1、水平钢筋2、竖向钢筋3和连接件4的模型;
步骤五、将族文件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将模板1、水平钢筋2、竖向钢筋3和连接件4都创建完成的族文件进行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中,然后关闭族文件以释放缓存;
步骤六、在项目文件中放置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首先通过遍历,找到载入的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族类型,然后根据之前获取的墙所在的标高,将其放置到该标高上墙体的中心位置,并根据墙的底部偏移高度,上下移动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的位置;最后通过墙体的方向,判断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是否需要旋转,如果需要旋转,则计算出旋转角度和方向,对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获取模型中墙的几何信息包括墙体中心的位置坐标,墙的方向,墙的长度、宽度、高度,墙所在的标高以及底部偏移高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接收设计师传入的表征构件的参数信息包括保护层厚度,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长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
对于模板1,通过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模板的长度、宽度以及位置,厚度为预设值,创建模板模型;
对于水平钢筋2,根据墙的长度确定水平钢筋的长度,根据墙的厚度、钢筋保护层以及钢筋的直径确定水平钢筋的水平位置,根据起步位置确定第一根水平钢筋的垂直位置,然后根据水平钢筋的间距阵列复制出其他水平钢筋,完成水平钢筋模型的创建;
对于竖向钢筋3,根据墙的高度和突出墙体的长度确定竖向钢筋的长度,根据竖向钢筋的起步位置、终点位置和间距确定竖向钢筋的水平排布;
对于连接件4,首先载入预先创建好的连接件族,然后根据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和一定的规则计算应放置连接件的点位,最后将连接件放置在点位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时,首先获取墙的墙体中心的位置坐标,墙的方向,墙的长度、宽度、高度,墙所在的标高以及底部偏移高度等几何信息,并建立直墙构件族文件,并在族文件中通过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模板的长度、宽度以及位置,厚度为预设值,创建模板模型,根据墙的长度确定水平钢筋的长度,根据墙的厚度、钢筋保护层以及钢筋的直径确定水平钢筋的水平位置,根据起步位置确定第一根水平钢筋的垂直位置,然后根据水平钢筋的间距阵列复制出其他水平钢筋,完成水平钢筋模型的创建,根据墙的高度和突出墙体的长度确定竖向钢筋的长度,根据竖向钢筋的起步位置、终点位置和间距确定竖向钢筋的水平排布,然后载入预先创建好的连接件族,然后根据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和一定的规则计算应放置连接件的点位,最后将模板、钢筋和连接件都创建完成的族文件进行保存,并载入到项目文件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包括直墙构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墙构件模型由模板(1)、水平钢筋(2)、竖向钢筋(3)和连接件(4)构成;所述模板(1)设置有两块,且所述模板(1)呈平行状安置,所述模板(1)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在一起,所述模板(1)之间还设置有水平钢筋(2)和竖向钢筋(3)。
CN201922365529.4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8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5529.4U CN21187859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5529.4U CN21187859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8597U true CN211878597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6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552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859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8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8675A1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04866659A (zh) 基于bim的钢结构整体吊装方法
CN107869249B (zh) 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
CN104652443B (zh) 深基坑临时水平支撑兼作永久结构梁的施工方法
CN105781064A (zh) 基于bim的地砖铺设施工方法
CN110990937B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带洞口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Manrique et al. Constructing a complex precast tilt-up-panel structure utilizing an optimization model, 3D CAD, and animation
CN205822220U (zh) 一种装配式沉井
CN115510527A (zh) 基于安全度指标的隧洞围岩稳定性判别和量化评估方法
CN103742163A (zh) 一种确定地面出入式盾构施工盾构机土仓控制压力的方法
CN211878597U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
CN210924577U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带洞口墙构件模型
CN110469348B (zh) 基于bim技术的暗挖隧道大曲线转弯处钢格栅布置方法
CN210955086U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t型墙构件模型
CN110866304A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直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211207333U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l型墙构件模型
CN111535482A (zh) 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工装及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
CN109583102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设计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66303A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t型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0895615A (zh) 一种基于钢筋模板一体化l型墙构件模型的创建方法
CN114970159A (zh) 一种采用三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的地连墙侧向变形计算方法
CN103321261A (zh) 一种定向胀升纠偏工法
CN113006084A (zh) 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
CN205100224U (zh) 一种预埋钢板与钢筋笼的组合结构
CN107194136B (zh) 一种适用于多地层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