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0756U - 一种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0756U
CN211870756U CN201922108747.XU CN201922108747U CN211870756U CN 211870756 U CN211870756 U CN 211870756U CN 201922108747 U CN201922108747 U CN 201922108747U CN 211870756 U CN211870756 U CN 211870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ical barrel
air bag
bag cavity
feed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87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柃
高宏兴
李胜岭
翁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zhou Bamboo Bas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zhou Bamboo Bas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zhou Bamboo Bas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87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0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0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0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第一锥桶;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第一锥桶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桶的侧面以切线形式连接;所述第一锥桶上方设有气囊空腔,所述气囊空腔顶部通过顶盖密封,所述气囊空腔内设有第一过滤单元;所述气囊空腔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空腔的顶盖密封,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上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采用真空上料,进料斗、第一锥桶、第二锥桶及输送管道间均实现密封,有利于减少生产环境中灰尘的污染,提升上料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上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料装置大多采用螺旋上料,螺旋上料装置是一种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散粒物料沿料槽运动的输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旋器螺旋旋转使物料向前挤压,同时使物料产生向前的推动。上料电机产生动力,带动减速机传动到螺旋输送管中的螺旋器;加入到料斗的粉剂物料从进料口进料,经螺旋器强制性输送到出料口。
但是传统的螺旋上料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螺旋上料,整体上料装置通常并不是封闭装置,螺旋的叶片的旋转上料,易产生粉尘,影响车间环境;
第二、由于物料与机槽、叶片摩擦,单位动力消耗大,且机槽和螺旋叶片易磨损;
第三、上料速度往往较慢,不能满足工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采用真空上料,有利于减少生产环境中灰尘的污染,提升上料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第一锥桶;且,
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第一锥桶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桶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锥桶上方设有气囊空腔,所述气囊空腔顶部通过顶盖密封,所述气囊空腔内设有第一过滤单元;
所述气囊空腔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空腔的顶盖密封,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上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为袋式过滤器,其底部设有多个筒状结构的滤袋,其顶部为设有通孔的花板,并与所述滤袋顶部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顶部固定于气囊空腔的顶部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滤袋为拒水覆膜过滤袋。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锥桶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锥桶的最大口径圆筒处。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空腔外部设有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反吹清灰装置的排气管位于所述气囊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桶底部设有第二锥桶,所述第一锥桶和第二锥桶之间设有气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桶和第二锥桶之间设有检修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其底部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底部还设有常闭式放料阀。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进料斗、第一锥桶、第二锥桶及输送管道间均实现密封,采用真空上料,有利于减少生产环境中灰尘的污染,提升上料速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输送管与第一锥桶连接处位于第一锥桶的最大口径圆筒处,有利于保证反吸气流达到最小。
(3)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设有两个过滤单元,其中设置于气囊空腔内的第一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掉小颗粒物料,避免了粉尘飞出,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改善了生产环境;另外在第一过滤单元和真空泵上的第二过滤单元的共同作用下,能够避免粉尘气体堵塞真空泵而减少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第一过滤单元采用外滤式除尘袋,气流自下而上流动,小颗粒粘附在滤袋的外表面,采用反吹清灰装置吹落,而大颗粒直接落下,减少了滤袋的磨损,减小了第一过滤单元的负担,延长了清灰间隔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上料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上料装置涉及的第一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进料斗、2-放料阀、3-第一锥桶、4-第一过滤单元、5-反吹清灰装置、6-真空泵、 7-第二过滤单元、8-第二锥桶、9-检修口、10-气动阀、11-出料口、12-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上料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放料阀2、第一锥桶3、第一过滤单元4、反吹清灰装置5、真空泵6、第二过滤单元7、第二锥桶8、检修口9、气动阀10、出料口11、滤袋12。
具体地,进料斗1与第一锥桶3通过输料管固定连接,输料管的一端与进料斗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锥桶3的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物料进入第一锥桶3是以切线形式进入。进料斗1底部还设有常闭式放料阀2,用于检修和防止大颗粒物料的堵塞。
优选地,输送管与第一锥桶3连接处位于第一锥桶的最大口径圆筒处,有利于保证反吸气流达到最小。
第一锥桶3上方设有气囊空腔,气囊空腔顶部通过顶盖密封,气囊空腔内设有第一过滤单元4,第一过滤单元4的顶部固定于气囊空腔的顶部边缘;气囊空腔外部设有反吹清灰装置5,反吹清灰装置5的排气管位于气囊空腔内部,且该排气管位于第一过滤单元4的上方。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上料装置涉及的第一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第一过滤单元4为袋式过滤器,优选为外滤式袋式过滤器,其底部设有多个筒状结构的滤袋12,其顶部为设有通孔的花板,并与滤袋12顶部紧密连接。滤袋12通常垂直的挂在花板表面。
优选地,滤袋12为拒水覆膜过滤袋,滤袋12的优选过滤精度为0.4μ m或0.4μm以内。
第一锥桶3内部设有螺旋装置,用于物料的螺旋沉降,第一锥桶3中,气流方向呈径向,物料方向呈轴线,大部分物料吸附后直接进入第一锥桶3 中,气流从外表面进入内表面,另外一部分物料(粉末或颗粒)附着在第一过滤单元4上的滤袋12外表面,反吹清灰装置的排气管在第一过滤单元 4的上方,当反吹气流流动时,能有效并均匀的将粘附在第一过滤单元4中滤袋12外部的粉末和颗粒吹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第一过滤单元采用外滤式除尘袋,气流自下而上流动,小颗粒粘附在滤袋的外表面,采用反吹清灰装置吹落,而大颗粒直接落下,减少了滤袋的磨损,减小了第一过滤单元的负担,延长了清灰间隔时间。
进一步地,第一锥桶3底部设有第二锥桶8,且第一锥桶3和第二锥桶8之间设有检修口9,用于检修,以防两个锥桶之间发生堵塞等,第二锥桶 8底部设有出料口11,用于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单元。
其中,第二锥桶8可用于暂时储存物料,第一锥桶3和第二锥桶8之间还设有气动阀10。优选地,第二锥桶8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当第一物料完成上料,进入第二锥桶8后,关闭气动阀10,重复送料,实现其他物料的上料并进入第二锥桶8,并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多种物料的搅拌或集配。
气囊空腔通过管道与真空泵6连接,管道一端与气囊空腔的顶盖密封,另一端与真空泵6上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7连接。
优选地,第二过滤单元7为滤芯过滤,用于保护真空泵7,避免物料粉末反吸入真空泵7中,损坏真空泵7。第二过滤单元7的滤芯需定期更换,保证过滤作用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设有两个过滤单元,其中设置于气囊空腔内的第一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掉小颗粒物料,避免了粉尘飞出,造成物料的浪费,同时改善了生产环境;另外在第一过滤单元和真空泵上的第二过滤单元的共同作用下,能够避免粉尘气体堵塞真空泵而减少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上料开始前,关闭气动阀10,启动真空泵6,使进料斗1和输送管道及气囊腔体等内部形成真空环境;在真空作用下,物料从进料斗1输送至第一锥桶3中,当达到所需物料时,真空泵6停止运转,将气动阀10打开,使物料释放至第二锥桶8中;同时反吹清灰装置5气囊内的压缩空气产生脉冲式气流,清洁粘附在第一过滤单元4上的粉末和颗粒;再关闭气动阀10,完成一种物料的输送,待使用时,出料口11连接下一送料装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采用真空上料,各装置间实现密封,有利于减少灰尘的污染,提升上料速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和第一锥桶(3);且,
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第一锥桶(3)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桶(3)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锥桶(3)上方设有气囊空腔,所述气囊空腔顶部通过顶盖密封,所述气囊空腔内设有第一过滤单元(4);
所述气囊空腔通过管道与真空泵(6)连接,所述管道一端与所述气囊空腔的顶盖密封,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6)上设置的第二过滤单元(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4)为袋式过滤器,其底部设有多个筒状结构的滤袋(12),其顶部为设有通孔的花板,并与所述滤袋(12)顶部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4)的顶部固定于气囊空腔的顶部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12)为拒水覆膜过滤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锥桶(3)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锥桶(3)的最大口径圆筒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空腔外部设有反吹清灰装置(5),所述反吹清灰装置(5)的排气管位于所述气囊空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桶(3)底部设有第二锥桶(8),所述第一锥桶(3)和第二锥桶(8)之间设有气动阀(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桶(3)和第二锥桶(8)之间设有检修口(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桶(8)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其底部设有出料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底部还设有常闭式放料阀(2)。
CN201922108747.X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上料装置 Active CN211870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8747.XU CN211870756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8747.XU CN211870756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0756U true CN211870756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8747.XU Active CN211870756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0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6969U (zh) 气箱分室布袋式除尘器
CN215046942U (zh)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
CN104353297A (zh) 气箱分室布袋式除尘器
CN211870756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07591973U (zh) 雷蒙机
CN110921328A (zh) 一种均匀给料器
CN109569121A (zh) 一种用于重晶石粉磨加工的环绕式除尘设备
CN216104835U (zh) 一种铝电解回收粉尘的提升和输送装置
CN104353302A (zh) 组合式布袋除尘器
CN201151565Y (zh) 吸粮机粮食分离和尾气净化系统
CN209061335U (zh) 湿面头回收系统
CN211733135U (zh) 一种外旁通下引式发送器
CN208976018U (zh) 具有粉尘回收功能的多级粉碎机
CN206621907U (zh) 料仓独立除尘系统
CN110775644A (zh) 输送电极前驱体粉料的系统和方法
CN210285951U (zh) 一种粉体负压上料机
CN220090789U (zh) 一种重力除尘器的卸灰过滤装置
CN220238505U (zh) 活性炭干法投加装置
CN209936706U (zh) 储砂箱
CN214878660U (zh) 一种水泥配料炉渣料仓
CN218344665U (zh) 一种真空上料装置
CN211846405U (zh) 一种旋转供料器
CN109592352A (zh) 一种皮带机尾部自动清扫装置
CN219884795U (zh) 一种皮带提升机自动返料装置
CN220762283U (zh) 一种喷砂机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3

Address after: 311122 No. 29-16, Jiaqi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onglin Xinzhou Bamboo Winding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51 No.1, dongfanzhong Road, Linpu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NZHOU BAMBOO-BASED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Ye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