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7711U -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7711U
CN211867711U CN202020257964.5U CN202020257964U CN211867711U CN 211867711 U CN211867711 U CN 211867711U CN 202020257964 U CN202020257964 U CN 202020257964U CN 211867711 U CN211867711 U CN 211867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plate
lower plate
upper plate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79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语健
任宝强
刘伟东
王泮震
王泽华
申春宝
吴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2579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7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7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7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属于变速箱安装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压杆;安装板,其设于压杆的一端;第一钳口,包括平行于安装板的第一钳口上板和第一钳口下板,第一钳口下板可转动设于安装板的一端,第一钳口下板与第一钳口上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一夹持空间;第二钳口,包括平行于安装板的第二钳口上板和第二钳口下板,第二钳口下板可转动设于安装板的一端,第二钳口下板与第二钳口上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二夹持空间;压杆被配置为:对安装板施加与安装板垂直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快捷,且能够防止损坏变速箱的加强筋。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安装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在正式投产前都需要在变速箱试验台架上进行测试,以完成对汽车变速箱的寿命试验、反拖试验、效率试验、烧伤试验及高速试验等测试项目。由于变速箱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一般将变速箱安装于变速箱试验台架上时,通常使用起吊设备将变速箱起吊,然后调整变速箱的安装角度,再进行对接和螺栓安装工作。
一般采用如下方法来调整变速箱的安装位置:多名操作人员使用双手扳动变速箱,使其达到安装角度;或者使用活口扳手夹住变速箱壳体外部的加强筋来扳动变速箱,使其达到安装角度。
采用人手扳动变速箱,费时费力,长时间操作后容易使人脱力,降低操作效率,在扳动变速箱的过程中也容易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操作不安全。使用活口扳手夹住变速箱壳体的加强筋时,由于活口扳手夹持加强筋时,加强筋只有与活口扳手接触的部分受力,受力面积较小,导致加强筋被夹持的部分容易产生翻边甚至损坏。
因此,亟需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操作简单快捷,且能够防止损坏变速箱的加强筋。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包括:
压杆;
安装板,其设于所述压杆的一端;
第一钳口,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钳口上板和第一钳口下板,所述第一钳口下板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所述第一钳口下板与所述第一钳口上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一夹持空间;
第二钳口,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钳口上板和第二钳口下板,所述第二钳口下板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钳口下板与所述第二钳口上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二夹持空间;
所述压杆被配置为:对所述安装板施加与所述安装板垂直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口上板和所述第一钳口下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口上板和所述第一钳口下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钳口上板和所述第二钳口下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第二钳口上板和所述第二钳口下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还包括:
第三钳口,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三钳口上板和第三钳口下板,所述第三钳口下板与所述第一钳口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钳口上板与所述第三钳口下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的第三夹持空间;
第四钳口,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第四钳口上板和第四钳口下板,所述第四钳口下板与所述第二钳口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钳口上板和所述第四钳口下板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四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三钳口上板与所述第三钳口下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第三钳口下板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钳口下板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钳口上板和所述第四钳口下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压杆包括:
第一杆部,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第二杆部,套接于所述第一杆部的另一端且二者套接的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在使用时,根据变速箱壳体外部相邻两侧面的加强筋的位置,调整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相对于安装板的角度,使得调整第一钳口能够夹持住一个侧面的加强筋,第二钳口能够夹持住另一个侧面的加强筋,下压压杆对安装板施加与其垂直的压力,扳动变速箱并调整变速箱至合适的安装角度;其具有如下优势:
(1)适用范围广: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相对于安装板的角度可调,使得该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能够适应相邻两个侧壁之间夹角不同的变速箱;
(2)防止损坏变速箱的加强筋:由第一钳口上板与第一钳口下板夹持一个侧面的加强筋,第二钳口上板和第二钳口下板夹持相邻侧面的加强筋,使得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夹持加强筋时与加强筋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使得压强减小,有效保护加强筋;
(3)操作省时省力:压杆的设置利用了杠杆原理,操作人员仅以较小的力即可扳动变速箱,操作快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压杆;11、第一杆部;12、第二杆部;121、握柄部;
2、安装板;
3、第一钳口;31、第一钳口上板;32、第一钳口下板;33、第一螺栓;
4、第二钳口;41、第二钳口上板;42、第二钳口下板;43、第二螺栓;
5、第三钳口;51、第三钳口上板;52、第三钳口下板;53、第三螺栓;54、第一连接片;
6、第四钳口;61、第四钳口上板;62、第四钳口下板;63、第四螺栓;64、第二连接片;
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在变速箱试验台架上对变速箱进行测试之前,当使用起吊设备将变速箱起吊后,采用该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夹住变速箱的加强筋,来扳动变速箱使其调整至安装角度后,再对变速箱进行对接和螺栓安装工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变速箱的加强筋指的是设于变速箱壳体外部的加强筋。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适用于平面型的加强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包括压杆1、安装板2、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
其中,安装板2设于压杆1的一端;第一钳口3包括平行于安装板2的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设于安装板2的一端,第一钳口下板32与第一钳口上板3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一夹持空间;第二钳口4包括平行于安装板2的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第二钳口下板42可转动设于安装板2的一端,第二钳口下板42与第二钳口上板4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二夹持空间;
压杆1被配置为:对安装板2施加与安装板2垂直的压力。
在使用时,将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相对安装板2转动至合适角度,使得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能够分别夹持住变速箱壳体相邻两个侧面上的加强筋,下压压杆1,进而扳动变速箱至安装角度。压杆1的设置采用了杠杆原理,操作人员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够扳动变速箱,省时省力。
优选地,可在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能够与加强筋接触的部分设置橡胶垫,进一步保护变速箱壳体的加强筋。在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能够与加强筋接触的部分设置橡胶垫,进一步保护变速箱壳体的加强筋。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压杆1的长度可调,以便调整操作人员对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施加的力的大小。具体地,压杆1包括第一杆部11和第二杆部12,第一杆部11的一端与安装板2连接,可选地,二者可以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第二杆部12套接于第一杆部11的另一端且二者套接的长度可调,以调节压杆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杆部11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二杆部12为外螺纹杆,二者螺纹套接,通过螺纹旋拧的方式调节二者套接的长度。优选地,第二杆部12远离第一杆部11的一端套设有握柄部121,以提高抓握手感。进一步地,握柄部121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以提高抓握时的摩擦力,防止压杆1滑脱人手。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加强筋。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相互靠近时能够夹紧加强筋;当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相互远离时能够松开加强筋。
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钳口3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加强筋,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一钳口3能够夹紧加强筋,保证压力由压杆1传递至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时,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能够稳定夹持加强筋,使得第一钳口3能够有效扳动加强筋,进而扳动变速箱。
可选地,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通过第一螺栓33连接,第一螺栓33依次穿过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上设有与第一螺栓33配合的螺纹孔,通过旋拧第一螺栓33,能够使得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
优选地,为了防止第一螺栓33干涉第一夹持空间对加强筋的夹持,本实施例中,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远离第二钳口4的一侧均设有凸块7,螺纹孔设于凸块7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钳口下板32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安装板2上。
同样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加强筋。具体地,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相互靠近时能够夹紧加强筋;当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相互远离时能够松开加强筋。
可选地,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通过第二螺栓43连接。第二螺栓43依次穿过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上设有与第二螺栓43配合的螺纹孔,通过旋拧第二螺栓43,能够使得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优选地,为了防止第二螺栓43干涉第二夹持空间对加强筋的夹持,本实施例中,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远离第一钳口3的一侧均设有凸块7,螺纹孔设于凸块7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钳口下板42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安装板2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沿安装板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保证下压压杆1时,二者受力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的适用范围,使得其能够夹持长度更大的加强筋,本实施例中,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还包括第三钳口5和第四钳口6。
具体地,第三钳口5包括平行于安装板2的第三钳口上板51和第三钳口下板52,第三钳口下板52与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连接,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的第三夹持空间;第四钳口6包括平行于安装板2的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第四钳口下板62与第二钳口下板42可转动连接,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四夹持空间。
优选地,可在第三钳口上板51和第三钳口下板52能够与加强筋接触的部分设置橡胶垫,以进一步保护变速箱壳体的加强筋;在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能够与加强筋接触的部分设置橡胶垫,以进一步保护变速箱壳体的加强筋。
优选地,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加强筋。具体地,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相互靠近时能够夹紧加强筋;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相互远离时能够松开加强筋。
具体地,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通过第三螺栓53连接,第三螺栓53依次穿过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相应地,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上设有与第三螺栓53配合的螺纹孔,通过旋拧第三螺栓53,使得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优选地,第三钳口上板51与第三钳口下板52远离第四钳口6的一侧均设有凸块7,螺纹孔设于凸块7上。
具体地,第三钳口下板52通过第一连接片54与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片54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第一钳口下板32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第三钳口下板52上。第一连接片54的设置,增长了第一钳口3和第三钳口5之间的长度,使得二者配合能够夹持更长的加强筋。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加强筋。具体地,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相互靠近时能够夹紧加强筋;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相互远离时能够松开加强筋。
具体地,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通过第四螺栓63连接,第四螺栓63依次穿过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相应地,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上设有与第四钳口下板62配合的螺纹孔,通过旋拧第四螺栓63,使得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优选地,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远离第三钳口5的一侧均设有凸块7,螺纹孔设于凸块7上。
具体地,第四钳口下板62通过第二连接片64与第二钳口下板42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片64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第二钳口下板42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设于第四钳口下板62。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的使用方法如下:
根据变速箱壳体外部相邻两侧面的加强筋的位置,调整第一钳口3和第二钳口4相对于安装板2的角度,使得调整第一钳口3能够夹持住一个侧面的加强筋,第二钳口4能够夹持住另一个侧面的加强筋;然后通过旋拧第一螺母33和第二螺母43,调整第一夹持空间和第二夹持空间的间隙,使得第一钳口上板31与第一钳口下板32将加强筋夹紧,此时第一钳口3不会再发生转动,同样地,当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将另一侧的加强筋夹紧时第二钳口4也不会发生转动;
根据加强筋的长度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第三钳口5和第四钳口6;如若需要,调整第三钳口5的位置使得第三钳口上板51和第三钳口下板52夹紧与第一钳口3同侧的加强筋,调整第四钳口6的位置使得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夹紧与第二钳口4同侧的加强筋;如若不需要,则调整第三钳口5和第四钳口6的位置使得其不干涉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的工作即可;
调整压杆1的长度,下压压杆1对安装板2施加与其垂直的压力,扳动变速箱并调整变速箱至合适的安装角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杆(1);
安装板(2),其设于所述压杆(1)的一端;
第一钳口(3),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2)的第一钳口上板(31)和第一钳口下板(32),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与所述第一钳口上板(3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一夹持空间;
第二钳口(4),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2)的第二钳口上板(41)和第二钳口下板(42),所述第二钳口下板(42)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所述第二钳口下板(42)与所述第二钳口上板(4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二夹持空间;
所述压杆(1)被配置为:对所述安装板(2)施加与所述安装板(2)垂直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上板(31)和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上板(31)和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通过第一螺栓(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口上板(41)和所述第二钳口下板(4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口上板(41)和所述第二钳口下板(42)通过第二螺栓(4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还包括:
第三钳口(5),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2)的第三钳口上板(51)和第三钳口下板(52),所述第三钳口下板(52)与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钳口上板(51)与所述第三钳口下板(52)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三夹持空间;
第四钳口(6),包括平行于所述安装板(2)的第四钳口上板(61)和第四钳口下板(62),所述第四钳口下板(62)与所述第二钳口下板(4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钳口上板(61)和所述第四钳口下板(62)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变速箱的加强筋的第四夹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钳口上板(51)与所述第三钳口下板(5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钳口下板(52)通过第一连接片(54)与所述第一钳口下板(32)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钳口上板(61)和所述第四钳口下板(6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包括:
第一杆部(11),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连接;
第二杆部(12),套接于所述第一杆部(11)的另一端且二者套接的长度可调。
CN202020257964.5U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Active CN211867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7964.5U CN211867711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7964.5U CN211867711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7711U true CN211867711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7964.5U Active CN211867711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7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039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disassembly
CN201349057Y (zh) 变压器导电杆固定器
CN106885729A (zh) 一种平板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及方法
CN211867711U (zh) 一种调整变速箱安装角度用夹钳
CN201316959Y (zh) 可调节卡钳
CN219265904U (zh) 一种万向节轴承口部强度测试的通用夹具
US3879814A (en) Clamp
KR20140006458U (ko) 볼트 텐셔너 풀러 조임용 공구
CN207106940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218556933U (zh) 一种大力钳拉拔器
CN217180319U (zh) 一种对发动机零件进行拉伸测试的辅助工装
CN215673867U (zh) 一种阀门手轮的辅助开启工具
CN206563498U (zh) 电炉石墨电极自动液压力矩旋紧平衡伸缩系统
KR20100091733A (ko) 휴대용 인양러그
CN214538914U (zh) 一种杆件的拉力测试机
CN2894945Y (zh) 改进的大力钳
CN219967820U (zh) 一种水刺无纺布设备紧配机械部件的拆卸工具
CN213541271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带压应急堵漏工具
CN217861005U (zh) 一种可调节管线钳
CN215240603U (zh) 一种拆销装置
CN21481831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起钉装置
CN214568201U (zh) 一种用于中小型块状预制构件搬运的工具
CN220463703U (zh) 一种抽油泵无压痕扳手
CN21273566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液压扭矩钳
CN220719147U (zh) 一种可调节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