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5446U -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5446U
CN211865446U CN201921654103.4U CN201921654103U CN211865446U CN 211865446 U CN211865446 U CN 211865446U CN 201921654103 U CN201921654103 U CN 201921654103U CN 211865446 U CN211865446 U CN 211865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ischar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side wall
dischar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41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541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5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5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5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涉及静电除尘领域;其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静电除尘筒,各所述静电除尘筒沿垂直于静电除尘筒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装置可根据除尘要求,将多个单元式静电除尘筒进行水平横向组装,与现有技术只能通过增加放电区域的高度来增加除尘效果的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要求低,可将单元静电除尘筒运到安装现场再进行安装,组装快,且静电除尘筒之间是水平排列的,无需大量焊接;当装置内的单元静电除尘筒不能正常工作时,只需将坏了的那个单元静电除尘筒进行更换即可,便于维修,具有实质性进步和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从而实现除尘效果。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公布号为CN108704766A的“一种内外嵌套圆筒式静电除尘设备”,其具有如下缺项:
1、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是通过阳极部件与阴极部件相互圆筒式嵌套配合,且多段的圆筒式嵌套的方式需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大量焊接,对装置加工生产要求高,需要将装置加工好后再整体遇到安装现场进行安装;且当遇到更高的除尘要求时,只能通过增加静电除尘区域的高度,即增加装置整体的高度来增加除尘效果;
2、现有的静电除尘装置是通过在阴极部件上形成芒刺作为放电尖端,其加工方式粗糙,阴极部件上的芒刺位置随机不统一,无法保证形成立体式电网与静电除尘效果;
3、现有的静电除尘装置一个阴极可以对应内外两侧的两个阳极部件,其阳极部件是内外两侧的阴极部件相配合形成高压静电场,这样的设计虽然对除尘效果有一定提高,但也因为阳极部件内外两侧放电,造成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短,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生产安装难度大,装置使用寿命短,不易维修的技术问题。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静电除尘筒,各所述静电除尘筒沿垂直于静电除尘筒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各所述静电除尘筒均竖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筒包括处于外侧的阳极筒体,和处于阳极筒体内并沿阳极筒体延伸的阴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阴极部件包括沿所述阳极筒体延伸的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处于所述阳极筒体的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阴极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放电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部件具有朝向所述阳极筒体的放电端。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部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杆体设置的放电组。
进一步的,当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时,所述杆体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一放电杆,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二放电杆,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三放电杆,和与所述第四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四放电杆;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第一放电杆、第二放电杆、第三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电杆和第三放电杆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放电杆和第三放电杆高于所述第二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电杆、第二放电杆、第三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均与所述杆体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一对应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当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所述杆体包括依次相邻的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侧壁一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一,与所述侧壁二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二,与所述侧壁三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三,与所述侧壁四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四,与所述侧壁五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五,和与所述侧壁六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六;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电杆一、放电杆二、放电杆三、放电杆四、放电杆五和放电杆六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杆一和放电杆四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三和放电杆六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一和放电杆四高于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高于所述放电杆三和放电杆六。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杆一、放电杆二、放电杆三、放电杆四、放电杆五和放电杆六均与所述杆体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夹角与所述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一一正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的,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各所述阳极筒体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时,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边长相等。
进一步的,各所述阳极筒体的侧壁平行对应排列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包括两个以上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杆单体;相邻的杆单体之间可拆装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杆单体通过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杆单体为第一杆单体和第二杆单体;所述连接螺母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二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各所述静电除尘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箍在各所述静电除尘筒整体外围的箍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沿静电除尘筒的延伸方向排列的所述箍环。
进一步的,相邻的箍环之间设有支撑筋。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所述支撑筋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静电除尘筒之间的限位支撑部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所述杆体的上端进行固定的上连接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架包括与各所述杆体的上端连接的上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架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的上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上连接孔,各所述杆体的上端通过上锁紧部件与所述上连接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上连接架上方的第一上螺母和锁紧于上连接架下方的第一下螺母。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所述杆体的下端进行固定的下连接架。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架包括与各所述杆体的下端连接的下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架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的下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下连接孔,各所述杆体的下端通过下锁紧部件与所述下连接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下连接架上方的第二上螺母和锁紧于下连接架下方的第二下螺母。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各所述静电除尘筒进气端的引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分流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分流隔板,各所述分流隔板围成多个分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通道的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各所述分流隔板纵横交错围成多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所述分流通道,每个分流通道中相对设置的分流隔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各所述分流隔板由下至上逐渐朝所述外壳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更靠近所述外壳的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更远离外壳的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80°。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或75°。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隔板包括处于所述外壳中心线一侧的第一分流隔板、第二分流隔板和第三分流隔板;所述第一分流隔板、第二分流隔板和第三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为75°、60°和45°。
进一步的,各所述分流通道与各所述阳极筒体一一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装置可根据除尘要求,将多个单元式静电除尘筒进行水平横向组装,与现有技术只能通过增加放电区域的高度来增加除尘效果的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要求低,可将单元静电除尘筒运到安装现场再进行安装,组装快,且静电除尘筒之间是水平排列的,无需大量焊接;当装置内的单元静电除尘筒不能正常工作时,只需将坏了的那个单元静电除尘筒进行更换即可,便于维修,具有实质性进步和显著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阴极杆体上装设有多个放电组,且放电组的多个放电杆处于不同的高度,放电杆两端具有与阳极筒体相配合的放电端的设计,与现有的阴极杆体采用芒刺作为放电端相比,其加工方式更为细腻,放电端固定,能形成更好的放电效果,形成立体式电网和较强的高压静电场,显著提高静电除尘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阴极杆体包括两个以上的杆单体以及相邻的杆单体之间可拆装连接的设计,相邻的杆单体通可过连接螺母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阴极杆体便于组装加工,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用连接螺母连接杆单体来增加阴极杆体的高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静电除尘筒的底端(进气端)装设引流装置,以及引流装置的,在对含尘气体进行静电除尘之前,先对含尘气体进行导流和分流,从而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圆形静电除尘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圆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正六边形静电除尘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正六边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正方形静电除尘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正方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静电除尘筒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静电除尘筒组合的侧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A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引流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
上连接架-1、静电除尘筒-2、杆体-201、第一放电杆-202、第二放电杆 -203、第三放电杆-204、第四放电杆-205、箍环-3、限位支撑部件-301、支撑筋-4、下连接架-5、第一上螺母-6、第一下螺母-7、第二上螺母-8、第二下螺母-9、连接螺母-10、上连接部-11、下连接部-12、外壳-13、分流隔板 -14、分流通道-15、第三分流隔板-1501、第二分流隔板-1502、第一分流隔板-1503、放电杆一-1601、放电杆二-1062、放电杆三-1603、放电杆四-1604、放电杆五-1605、放电杆六-1606、第一螺纹孔-17、第二螺纹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静电除尘筒2,各所述静电除尘筒2沿垂直于静电除尘筒2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装置可根据除尘要求,将多个单元式静电除尘筒2进行水平横向组装,与现有技术只能通过增加放电区域的高度来增加除尘效果的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要求低,可将单元静电除尘筒2运到安装现场在进行安装,组装快,且静电除尘筒2 之间是水平排列的,无需大量焊接;当装置内的单元静电除尘筒2不能正常工作时,只需将坏了的那个单元静电除尘筒2进行更换即可,便于维修,具有实质性进步和显著效果。
如图4所示,各所述静电除尘筒2均竖向设置,所述静电除尘筒2包括处于外侧的阳极筒体,和处于阳极筒体内并沿阳极筒体延伸的阴极部件;阴极部件与阳极筒体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当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实现除尘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阴极部件包括沿所述阳极筒体延伸的杆体201;所述杆体201处于所述阳极筒体的中心线,当杆体201处于阳极筒体内的中心线上时,其放电效果最好,能够形成较强的高压静电场。
所述阴极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201上的放电部件,所述放电部件具有朝向所述阳极筒体的放电端,放电部件与放电端设置,使得阴极部件与阳极筒体之间能够形成电弧,提供放电效果。
所述杆体201的横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放电部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杆体201设置的放电组,在杆体201上设置多个放电组,能够实现形成多个电弧。
如图3与图9所示,当所述杆体20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时,所述杆体 201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一放电杆202,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二放电杆203,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三放电杆 204,和与所述第四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四放电杆;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第一放电杆202、第二放电杆203、第三放电杆204和第四放电杆的端部,通过在杆体201上设置多个放电杆,放电杆两端均能与阳极筒体形成电弧,从而提高除尘效果。
所述第一放电杆202、第二放电杆203、第三放电杆204和第四放电杆均与所述杆体201电性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放电杆202和第三放电杆204 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放电杆203和第四放电杆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放电杆202和第三放电杆204高于所述第二放电杆203和第四放电杆,通过在杆体201上的不同高度设置放电杆,实现杆体201与阳极筒体之间的全方面放电,使得阴极部件与阳极筒体之间能够形成全方面的高压静电场。
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一对应平行设置,阳极筒体侧壁与杆体201侧壁的一一平行,能够使得放电杆平行于阳极筒体,有利于形成较强的高压静电场。
与杆体201横截面为正方形时的原理相同,当所述杆体20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所述杆体201包括依次相邻的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侧壁一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一1601,与所述侧壁二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二1062,与所述侧壁三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三1603,与所述侧壁四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四 1604,与所述侧壁五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五1605,和与所述侧壁六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六1606;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电杆一、放电杆二1062、放电杆三1603、放电杆四1604、放电杆五1605和放电杆六1606的端部;通过在杆体201上设置多个放电杆,放电杆两端均能与阳极筒体形成电弧,从而提高除尘效果。
所述放电杆一1601和放电杆四1604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二1062 和放电杆五1605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三1603和放电杆六1606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一1601和放电杆四1604高于所述放电杆二1062和放电杆五1605,所述放电杆二1062和放电杆五1605高于所述放电杆三1603 和放电杆六1606;通过在杆体201上的不同高度设置放电杆,实现杆体201 与阳极筒体之间的全方面放电,使得阴极部件与阳极筒体之间能够形成全方面的高压静电场。
所述放电杆一1601、放电杆二1062、放电杆三1603、放电杆四1604、放电杆五1605和放电杆六1606均与所述杆体201焊接在一起。
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夹角与所述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一一正对应设置;阳极筒体侧壁与杆体201侧壁的一一平行,能够使得放电杆平行于阳极筒体,有利于形成较强的高压静电场。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各所述阳极筒体的圆形直径相等。
所述杆体201包括两个以上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杆单体;相邻的杆单体之间可拆装连接在一起。
如图13所示,进一步的,杆体201由相邻的两杆单体通过连接螺母10 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杆单体为第一杆单体和第二杆单体;所述连接螺母 1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孔17,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孔18;所述第一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7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二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8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段,杆单体通过连接螺母10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杆体201便于组装加工,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用连接螺母10连接杆单体来提高杆体201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螺纹孔17和第二螺纹孔18内径相同,内径相同便于组装和制造杆单体和连接螺母10。
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将各所述静电除尘筒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
如图10与图1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箍在各所述静电除尘筒2整体外围的箍环3,箍环3将多个静电除尘筒2进行固定组装。
所述箍环3数量多个且沿静电除尘筒2的延伸方向排列,保证固定组装的稳定性。
相邻的箍环3之间设有支撑筋4,上下相邻的所述支撑筋4为一体结构,支撑筋4对箍环3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箍环3从静电除尘筒2上脱落。
当静电除尘筒2为圆形时,多个的圆形静电除尘筒2排列在组合排列在一起时,静电除尘筒2之间是有缝隙的,那么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静电除尘筒2之间的限位支撑部件301,所述限位支撑部件301 用于填充静电除尘筒2之间的缝隙,通过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对所述杆体201的上端进行固定的上连接架1,上连接架1用于对阴极杆体201的上端进行固定且电性连接。
如图10所示,所述上连接架1包括与各所述杆体201的上端连接的上连接部11,上连接通过上连接部11与阴极杆体201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上连接架1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201的上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上连接孔,各所述杆体201的上端通过上锁紧部件与所述上连接架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上连接架1上方的第一上螺母6和锁紧于上连接架1下方的第一下螺母7,上连接架1处于第一上螺母6与第一下螺母7之间,从而实现阴极杆体201上端与上连接架1 的固定安装。
与上连接架1作用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对所述杆体201的下端进行固定的下连接架5,下连接架5用于对阴极杆体 201的上端进行固定且电性连接。
所述下连接架5包括与各所述杆体201的下端连接的下连接部12,下连接通过下连接部12与阴极杆体201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下连接架5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201的下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下连接孔,各所述杆体201的下端通过下锁紧部件与所述下连接架5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下连接架5上方的第二上螺母8 和锁紧于下连接架5下方的第二下螺母9;下连接架5处于第二上螺母8与第二下螺母9之间,从而实现阴极杆体201下端与下连接架5的固定安装。
请参阅图14、图15与图16,本实用新型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各所述静电除尘筒2底端(进气端)的引流装置。
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外壳13和设于外壳13内的分流隔板14,所述分流隔板14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分流隔板14围成多个分流通道15。
所述分流通道15的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使得分流通道15呈扩散状,提高对含尘气体的引流分流。
各所述分流隔板14纵横交错围成多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所述分流通道15,每个分流通道15中相对设置的分流隔板14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分流隔板14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的设计能够使得分流通道15呈扩散状,提高对含尘气体的引流分流。
各所述分流隔板14由下至上逐渐朝所述外壳13倾斜设置的设计能够使得分流通道15呈扩散状,提高对含尘气体的引流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隔板1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80°。
如图16,具体的所述分流隔板1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或75°;所述分流隔板14包括处于所述外壳13中心线一侧的第一分流隔板1503、第二分流隔板1502和第三分流隔板1501;所述第一分流隔板1503、第二分流隔板1502和第三分流隔板15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为75°、 60°和45°,当所述第一分流隔板1503、第二分流隔板1502和第三分流隔板15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为75°、60°和45°时,其对含尘气体的引流分流效果最好。
经过分流通道15分流后的含尘气体,进入阳极筒体进行静电除尘;提高各所述分流通道15与各所述阳极筒体一一对应设置的设计,使得分流后的含尘气体能够顺畅的进入阳极筒体内。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与图6分别是第二实施例正六边形静电除尘筒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正六边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示意图;
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方形,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方形,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边长相等,且各所述阳极筒体的侧壁平行对应排列在一起,且正六方形的设计能够使得多个单元静电除尘筒2在组合安装时,单元静电除尘筒2之间能够紧密排列,之间无缝隙。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实施例3
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与图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正方形静电除尘筒的剖面示意图与正方形静电除尘筒组合的示意图;
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时,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边长相等,且各所述阳极筒体的侧壁平行对应排列在一起,且正方形的设计能够使得多个单元静电除尘筒2在组合安装时,单元静电除尘筒2之间能够紧密排列,之间无缝隙。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0)

1.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静电除尘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电除尘筒沿垂直于静电除尘筒延伸方向的方向排列设置;各所述静电除尘筒均竖向设置;所述静电除尘筒包括处于外侧的阳极筒体,和处于阳极筒体内并沿阳极筒体延伸的阴极部件;所述阴极部件包括沿所述阳极筒体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处于所述阳极筒体的中心线;所述阴极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上的放电部件;所述放电部件具有朝向所述阳极筒体的放电端;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部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杆体设置的放电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时,所述杆体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一放电杆,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二放电杆,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三放电杆,和与所述第四侧壁外侧平行连接的第四放电杆;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第一放电杆、第二放电杆、第三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杆和第三放电杆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放电杆和第三放电杆高于所述第二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杆、第二放电杆、第三放电杆和第四放电杆均与所述杆体焊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一对应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杆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所述杆体包括依次相邻的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所述放电组包括与所述侧壁一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一,与所述侧壁二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二,与所述侧壁三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三,与所述侧壁四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四,与所述侧壁五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五,和与所述侧壁六外侧平行连接的放电杆六;所述放电端处于所述电杆一、放电杆二、放电杆三、放电杆四、放电杆五和放电杆六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杆一和放电杆四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三和放电杆六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放电杆一和放电杆四高于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所述放电杆二和放电杆五高于所述放电杆三和放电杆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杆一、放电杆二、放电杆三、放电杆四、放电杆五和放电杆六均与所述杆体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阳极筒体的各夹角与所述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侧壁五和侧壁六一一正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各所述阳极筒体的直径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时,各所述阳极筒体的横截面边长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阳极筒体的侧壁平行对应排列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两个以上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杆单体;相邻的杆单体之间可拆装连接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杆单体通过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杆单体为第一杆单体和第二杆单体;所述连接螺母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所述第二杆单体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径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各所述静电除尘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箍在各所述静电除尘筒整体外围的箍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沿静电除尘筒的延伸方向排列的所述箍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箍环之间设有支撑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所述支撑筋为一体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的所述静电除尘筒之间的限位支撑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杆体的上端进行固定的上连接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架包括与各所述杆体的上端连接的上连接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架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的上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上连接孔,各所述杆体的上端通过上锁紧部件与所述上连接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上连接架上方的第一上螺母和锁紧于上连接架下方的第一下螺母。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杆体的下端进行固定的下连接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架包括与各所述杆体的下端连接的下连接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架形成有多个供各所述杆体的下端一一对应贯穿的下连接孔,各所述杆体的下端通过下锁紧部件与所述下连接架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锁紧部件包括锁紧于所述下连接架上方的第二上螺母和锁紧于下连接架下方的第二下螺母。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各所述静电除尘筒进气端的引流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分流隔板。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分流隔板,各所述分流隔板围成多个分流通道。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的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隔板纵横交错围成多个横截面为矩形的所述分流通道,每个分流通道中相对设置的分流隔板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隔板由下至上逐渐朝所述外壳倾斜设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更靠近所述外壳的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更远离外壳的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80°。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或75°。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隔板包括处于所述外壳中心线一侧的第一分流隔板、第二分流隔板和第三分流隔板;所述第一分流隔板、第二分流隔板和第三分流隔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为75°、60°和45°。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通道与各所述阳极筒体一一对应设置。
CN201921654103.4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Active CN211865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4103.4U CN2118654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4103.4U CN2118654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5446U true CN211865446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4103.4U Active CN21186544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5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9704A (zh)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CN104437870A (zh) 顶置式矩形湿式电除尘器
CN211865446U (zh) 一种单元式静电除尘装置
CN202570380U (zh) 一种改进的导电玻璃钢电除雾器
CN104785370A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204380859U (zh) 顶置式矩形湿式电除尘器
CN211865454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阴极部件
CN210146230U (zh) 一种高速高效湿式电除尘器
CN212596405U (zh) 一种电捕焦油器用电晕线
CN210115157U (zh) 一种湿电除尘器
CN211865455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阴极部件
CN105597935B (zh) 一种卧式湿电高效放电极及其框架结构
CN210434684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CN204523248U (zh) 一种设有套管绝缘子吊杆的阴极框架的电除尘器
CN108499738B (zh) 一种用于脱除低浓度烟尘污染物的阴极线装置及电除尘器
CN211887412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阴极装置
CN105944838A (zh) 湿式电除尘器用钛电极电离管
CN211756007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阴极部件的放电部件
CN205518223U (zh)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阳极
CN212550031U (zh) 一种叠筒式烟道油烟静电净化器
KR20160089101A (ko) 이중채널 전기집진장치
CN110743709A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的阴极部件
CN204523255U (zh) 一种设有套管绝缘子振打桩的阴极框架的电除尘器
CN216094247U (zh) 一种带有旋风装置的静电除尘器
CN213102703U (zh) 一种用于高压湿式静电除尘器内部的均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