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3602U - 高楼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楼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3602U
CN211863602U CN201922269503.XU CN201922269503U CN211863602U CN 211863602 U CN211863602 U CN 211863602U CN 201922269503 U CN201922269503 U CN 201922269503U CN 211863602 U CN211863602 U CN 211863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gear
escape
rack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9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君
马鑫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69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3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3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3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高楼逃生装置,包括齿条和若干高楼逃生单元,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均与所述齿条啮合,在逃生时每人使用一个高楼逃生单元,并共用一条齿条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具有减速机构、刹车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可以相互扣合的下壳与上壳;所述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左侧。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人们通过手刹救急装置同样可以安全逃生;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实现多人逃生:人们可以共用一条齿条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

Description

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避难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大致为缓降绳索类、滑降管道类、升降机类和滑翔飞行器类。滑降管道类和升降机类由于受高度和空间限制不适用于高层建筑使用,滑翔飞行器类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高,不适用于普通人群。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缓降绳索类,就市场上现有的缓降绳索类高楼逃生装置而言大部分都可靠性不高,适用人群比较单一,普及度不高。
对目前市场上的缓降绳索类逃生产品的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性差:本身没有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能保障人员安全逃离,反而使人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2、体积过大,不易安装:占用过多的空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3、逃生人数的限制,大多装置只能实现一个装置一人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缓降绳索类高楼逃生装置的安全性不高、不易安装和适用范围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结构简便、安全稳定且可多人同时逃生的高楼逃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高楼逃生装置,包括齿条和若干高楼逃生单元,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均与所述齿条啮合,在逃生时每人使用一个高楼逃生单元,并共用一条齿条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
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具有减速机构、刹车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可以相互扣合的下壳与上壳;所述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左侧;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减速齿轮、主动齿轮、第一连杆和减速部件,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减速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的正下方,且所述减速齿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面偏心铰接,所述减速部件具有依次连接的竖直连杆部、圆弧形摩擦部和水平连杆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杆部铰接,所述圆弧形摩擦部可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上端面设有的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紧密摩擦,所述水平连杆部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减速齿轮的右侧;所述刹车机构具有刹车齿轮和手刹,所述刹车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正上方,所述刹车齿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平行,所述刹车齿轮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所述手刹包括成钳子结构“X”字形转动连接的两个手刹单元,所述手刹的两个手刹单元的转动中心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每个手刹单元具有摩擦端和手持端,通过手动操作两个手持端可实现两个手刹单元的摩擦端与所述刹车齿轮的上端面的圆柱凸起接触。
优选的,所述手刹单元的摩擦端为弧形凹面,两个摩擦端合拢状态,其两个弧形凹面合成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弧形凹面上设有耐磨橡胶层,用于增大摩擦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人们通过手刹救急装置同样可以安全逃生;
2.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实现多人逃生:人们可以共用一条齿条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
3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可以为人们在危机时刻争分夺秒。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壳后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动齿轮、第一连杆和减速部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高楼逃生装置,包括齿条1和若干高楼逃生单元,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均与所述齿条1啮合,在逃生时每人使用一个高楼逃生单元,并共用一条齿条1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
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具有减速机构、刹车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可以相互扣合的下壳2与上壳3;所述齿条1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上左侧;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减速齿轮4、主动齿轮5、第一连杆6和减速部件,所述主动齿轮5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上,并与所述齿条1啮合,所述减速齿轮4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5 的正下方,且所述减速齿轮4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5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1平行,所述第一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面偏心铰接,所述减速部件具有依次连接的竖直连杆部7、圆弧形摩擦部8和水平连杆部9,所述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杆部7铰接,所述圆弧形摩擦部8可与所述减速齿轮4的上端面设有的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紧密摩擦,所述水平连杆部9 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减速齿轮4的右侧;所述刹车机构具有刹车齿轮10和手刹11,所述刹车齿轮10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5正上方,所述刹车齿轮10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5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1平行,所述刹车齿轮10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所述手刹11包括成钳子结构“X”字形转动连接的两个手刹单元,所述手刹11的两个手刹单元的转动中心固定于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上,每个手刹单元具有摩擦端12和手持端13,通过手动操作两个手持端13可实现两个手刹单元的摩擦端12与所述刹车齿轮10的上端面的圆柱凸起接触。
所述手刹单元的摩擦端12为弧形凹面,两个摩擦端12合拢状态,其两个弧形凹面合成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弧形凹面上设有耐磨橡胶层,用于增大摩擦阻力。
减速机构的工作原理:减速齿轮4、主动齿轮5、第一连杆6、减速部件和下壳2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主动齿轮5带动第一连杆6运动,在上壳2面上的轨道可以保证减速部件的竖直连杆部7只做竖直上下运动。当主动齿轮5 带动第一连杆6到主动齿轮5的下半圆部分时,减速部件的圆弧形摩擦部8开始和减速齿轮4上的圆柱凸起摩擦减速;随着第一连杆6向下运动,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当第一连杆6运动到主动齿轮5的正下方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当第一连杆6运动到主动齿轮5的上半圆部分时减速部件的圆弧形摩擦部8不与减速齿轮4接触。通过逃生者的重力驱动主动齿轮5的转动,再利用减速齿轮4和减速部件的圆弧形摩擦部8之间的摩擦来减速。就这样,不断加速减速,从而保证齿轮正常转动,保证逃生者的安全下落。
刹车机构得工作原理:其用于逃生者下降速度过快和减速结构失效的情况。具体原理为:逃生者的重力驱动主动齿轮5的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减刹车齿轮10的转动。刚逃生者感觉速度过快时,逃生者可以通过捏手刹11减速。手刹的减速是通过减刹车齿轮10和手刹11的摩擦端12之间的相互摩擦来实现的。可以根据逃生者捏手刹力度的不同来控制下落速度。以实现安全降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部件拆分或组合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和若干高楼逃生单元,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均与所述齿条啮合,在逃生时每人使用一个高楼逃生单元,并共用一条齿条逃生来提高逃生效率;
每个所述高楼逃生单元具有减速机构、刹车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可以相互扣合的下壳与上壳;所述齿条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左侧;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减速齿轮、主动齿轮、第一连杆和减速部件,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减速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的正下方,且所述减速齿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面偏心铰接,所述减速部件具有依次连接的竖直连杆部、圆弧形摩擦部和水平连杆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杆部铰接,所述圆弧形摩擦部可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上端面设有的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紧密摩擦,所述水平连杆部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减速齿轮的右侧;所述刹车机构具有刹车齿轮和手刹,所述刹车齿轮转动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并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正上方,所述刹车齿轮的轴线和所述主动齿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齿条平行,所述刹车齿轮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摩擦的圆柱凸起,所述手刹包括成钳子结构“X”字形转动连接的两个手刹单元,所述手刹的两个手刹单元的转动中心固定于所述下壳的上表面上,每个手刹单元具有摩擦端和手持端,通过手动操作两个手持端可实现两个手刹单元的摩擦端与所述刹车齿轮的上端面的圆柱凸起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刹单元的摩擦端为弧形凹面,两个摩擦端合拢状态,其两个弧形凹面合成圆形或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面上设有耐磨橡胶层,用于增大摩擦阻力。
CN201922269503.XU 2019-12-17 2019-12-17 高楼逃生装置 Active CN211863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9503.XU CN211863602U (zh) 2019-12-17 2019-12-17 高楼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9503.XU CN211863602U (zh) 2019-12-17 2019-12-17 高楼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3602U true CN211863602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9503.XU Active CN211863602U (zh) 2019-12-17 2019-12-17 高楼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3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081A (zh) * 2020-12-04 2021-05-25 赵姓 多层建筑用双齿条轨道式逃生通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081A (zh) * 2020-12-04 2021-05-25 赵姓 多层建筑用双齿条轨道式逃生通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9785B (zh) 一种基于擒纵原理的高楼循环逃生装置
CN211863602U (zh) 高楼逃生装置
CN102553093B (zh) 缓降器
CN105833437B (zh) 一种绳索下降器
CN101708355A (zh) 高空消防逃生装置
CN202061273U (zh) 一种高空救生缓降装置
CN201046305Y (zh) 高空自降器
CN209352409U (zh) 一种带自救功能的电梯层门装置
CN209490398U (zh) 一种新型登杆用防坠落装置
CN204261213U (zh) 一种高空自动逃生箱
CN101143246A (zh) 滑轮式缓降器
CN111558176B (zh) 一种多人紧急缓降器
CN111991713A (zh) 一种自适应的高楼逃生缓速机构
CN101966371B (zh) 机械缓降器
CN204261212U (zh) 一种高楼自动逃生装置
CN201324450Y (zh) 高空救生液压缓降器
CN113521574A (zh)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器
CN202961549U (zh) 一种高层火灾逃生装置
CN213131653U (zh) 双液压缸缓降器
CN202876135U (zh) 一种高楼火灾自动逃生通道
CN102526902A (zh) 高空逃生自救装置
CN202459883U (zh) 缓降器
CN112076402A (zh) 双液压缸缓降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5730002U (zh) 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器结构
CN105688341B (zh) 一种高楼循环逃生器的绳子减速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