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7324U -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7324U
CN211857324U CN202020958117.1U CN202020958117U CN211857324U CN 211857324 U CN211857324 U CN 211857324U CN 202020958117 U CN202020958117 U CN 202020958117U CN 211857324 U CN211857324 U CN 211857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voltag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p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81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81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7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7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7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电流确定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压调整装置,可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能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快速响应,具有可靠、稳定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负载应用。

Description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电源驱动管理芯片中,有这样一个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复用)测试要求:输入电源每隔一段时间会受到干扰,向上或是向下在10μs内跳动500mV,并且500mV的跳动会持续至少500μs的时间。如果发生这种干扰,那么对于DC-DC的Boost架构的输出一定有overshoot(过冲)或是undershoot(下冲),要求这种扰动在200mA以内的负载情况下要少于20mV,在1A以内的负载情况下要少于60mV。
然而,相关技术在输入电源出现扰动的情况下,无法快速追踪到变化,常常导致输出电压出现过冲、下冲等扰动,造成输出电压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输出稳定的输出电压。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
电流确定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
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
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流确定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电流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确定负载电流,并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得到检测电压,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电流确定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调整电流。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多个第五晶体管、多个开关及第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用于接收电源电压,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及多个第五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及多个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各个第五晶体管的漏极分别电连接于对应开关的第一端,各个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导通或断开,
各个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输出所述调整电流。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字信号的位数与所述开关的数目相同,所述数字信号的每一位用于控制对应的开关的导通状态。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压。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电压输入模块,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压。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电容、输入电感,其中,
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输入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
所述的电压调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所述电源包括:
所述的芯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所述的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智能手机或便携设备。
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电流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只要输入电压有变化,电流确定模块可以快速响应,结合负载电流产生调整电流,将调整电流输出到控制模块,以产生控制信号,电压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可对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不会出现过量的过冲、下冲现象,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均能实现电压的稳定输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压调整装置,可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能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快速响应,具有可靠、稳定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负载应用。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流确定单元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相关技术的DC-DC架构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未结合负载电流控制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7示出了结合负载电流控制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电压输入模块10,用于接收输入电压;
电流确定模块20,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10,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
控制模块30,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
电压输出模块40,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10、所述电流确定模块20及所述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电流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只要输入电压有变化,电流确定模块可以快速响应,结合负载电流产生调整电流,将调整电流输出到控制模块,以产生控制信号,电压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可对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不会出现过量的过冲、下冲现象,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均能实现电压的稳定输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压调整装置,可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能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快速响应,具有可靠、稳定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负载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压调整装置,可以包括DC-DC转换电路(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可以根据输入的直流电压输出稳定、可靠的目标电压。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流确定模块20可以包括电流检测单元220、信号转换单元230、电流确定单元210,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220用于确定负载电流,并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得到检测电压,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230电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220,用于将所述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电流确定单元210,电连接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调整电流Isink。
请一并参阅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流确定单元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流确定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多个第五晶体管Q5、多个开关S1及第一电阻R1,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Vin,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源极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栅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栅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漏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漏极用于接收电源电压Vdd,
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栅极及所述多个第五晶体管Q5的栅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源极及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源极接地,
各个第五晶体管Q5的漏极分别电连接于对应开关S1的第一端,各个开关S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导通或断开,
各个开关S1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输出所述调整电流Isink。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电流确定单元响应于输入电压的变化,并结合根据负载电流得到的数字信号确定调整电流Isink,以对输入电压的变化进行补偿,并产生控制信号,可以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在输入电压变化时,降低输出电压的波动性,及提高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五晶体管的数目及开关的数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五晶体管的数目与开关的数目可以相同,每一个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控制模块的连接关系被对应的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开关的类型和具体实施方式不做限定,在一个示例中,开关S1可以为晶体管、单刀单掷开关等。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快速响应于输入电压的变化,并结合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以对控制模块的输入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输出电压的波动,并适应不同负载环境,提高环境适应性。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流检测单元220可以包括第六晶体管Q6、第七晶体管Q7、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漏极,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栅极,所述第七晶体管Q7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压Vctrl。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电流检测单元实现对负载电流的检测,并根据检测得到的负载电流确定检测电压,并根据检测电压确定第二调整电流,可以对负载端的变化进行补偿,以实现基于不同负载情况实现对控制信号的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在检测中,电流检测单元可以对第八晶体管的电流在(1-D)T*IL做平均化处理,从而得到检测电压Vtrcl=(1-D)T*IL*R,其中,D表示占空比,T表示时钟周期,IL表示输入电感L的电感,R表示第二电阻R2的阻值。
电流检测单元可以将负载电流的数值转换为检测电压Vctrl=α*Id,其中,α表示预设参数,Id表示负载电流。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快速响应,且能够针对不同负载提供补偿,因此,该装置可以适应多种负载,增加了环境适应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号转换单元230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现有硬件电路实现。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转换单元可以通过数字电路实现,例如信号转换单元230可以被设置为包括寄存器、逻辑电路的状态机,也可以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对于信号转换单元230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字信号的位数与所述开关的数目相同,所述数字信号的每一位用于控制对应的开关的导通状态。通过负载电流得到的数字信号,可以作为多个开关的控制信号,信号转换单元230的输出端可以电连接到各个开关的控制端,从而根据数字信号实现对各个开关的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转换单元230在接收到电流检测单元220输出的检测电压Vctrl的情况下,可以对检测电压Vctrl进行信号转换,以将检测电压Vctrl转换为Dctrl<X:0>,其中,X表示数字信号的最高位,X+1可以等于电流确定单元中开关的数目。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不同的负载电流,可以确定不同的数字信号,因此电流确定单元中的开关的导通情况不同,电流确定单元可以根据负载电流输出对应大小的调整电流,例如,当负载电流增大,数字信号控制的开关数目越多,电流确定单元输出的调整电流也越大,从而可以实现对控制模块的输入的补偿或调整,以使得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压保持稳定。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开关的数目配置信号转换单元230的转换参数(例如数字信号的位数),在电路工作时,信号转换单元230即可根据配置好的转换参数及输入的检测电压Vctrl得到数字信号,以对各个开关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也可以将信号转换单元230配置为自动读取电流确定单元的参数信息(例如开关数目),并根据开关数目自行配置转换参数(例如数字信号的位数),在接收到检测电压Vctrl时,即可根据转换参数及输入的检测电压Vctrl得到数字信号,以对各个开关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转换单元可以根据电流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电压确定调整电流的大小,使得所述装置既可以快速响应于输入电压的变化,也可以适应各种负载情况,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都可以实现在输入电压变化时,降低输出电压的波动,使得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压输出模块40可以包括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其中,
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栅极、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栅极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漏极及所述电压输入模块,
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源极及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漏极,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栅极,
所述第十一晶体管Q11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压。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输出模块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及输入模块传入的输入电压实现电压输出,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目标电压:
Vout=Vin/(1-D),其中,D可以表示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因此,通过调整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响应于输入电压的变化,输出需要的目标输出电压。
下面对电压输入模块10的可能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应该明白的是,以下描述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压输入模块10可以包括输入电容Cin、输入电感L,其中,
所述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感L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输入电感L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Q9的漏极、所述第八晶体管Q8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Q6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漏极。
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输入电容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明白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输入电容可以被替换为多个电容组成的输入电容网络,输入电容网络可以包括多个电容,本实用新型对其连接关系及数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输入电感L可以被设置或替换为多个电感,多个电感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并联或者他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对输入电感L包括的电感数目、连接关系不做限定。
下面对控制模块30的可能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应该明白的是,以下描述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30可以包括误差放大器gm、参考电阻Rea、参考电容Cea、比较器CMP、振荡器(Oscillator)、触发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PWM Control Driver,PWM控制器)、电流源Iramp、重置开关Vreset、电容Cramp、采样电阻Rramp,其中:
所述误差放大器gm的正极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用于输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40的反馈电压信号Vfb,负极端用于输入参考电压Vref,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参考电阻Rea的第一端及所述比较器CMP的负极端;
所述参考电阻Rea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参考电容Cea的第一端,所述参考电容Cea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比较器CMP的正极端电连接于电流源Iramp、电容Cramp的第一端、重置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比较电压Vramp,所述比较器CMP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触发器的第一端R;
电流确定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到重置开关的第二端、电容Cramp的第二端及采样电阻Rramp的第一端,输出调整电流Isink,采样电阻Rramp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触发器的第二端S电连接于所述振荡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振荡器输出的时钟信号CLK,所述触发器的输出端Q电连接于所述PWM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PWM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第十晶体管的栅极、第六晶体管的栅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器可以被配置为:
当第一端R输入为高电平(1)时,输出端Q输出为1;
当第二端S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端Q输出为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WM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
输入端输入为1时,输出为1;
输入端输入为0时,输出为0。
通过以上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调整电流对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可以降低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压的波动,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压确定模块可以包括电流确定单元和/或第二确定单元。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流确定单元也可以被设置为仅包括电流确定单元,对于电压确定模块包括电流确定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输入电压增大的情况下,例如,当Vin变化了△Vin的变量,当Vin输入电流确定单元时,可以通过电流确定单元确定调整电流Isink的变化为△Isink=gm1*△Vin,其中,gm1表示根据预先确定的调整参数,Vin表示输入电压,“*”表示乘法操作,这样,Vramp的初始电平就变化了gm1*△Vin*Rramp的分量,用此变化来保证Vea的输出尽量没有变化,在Vref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Vfb变化量小,即△Vout的变化小,从而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压输出模块40可以输出稳定的目标电压。
这样,当将调整电流输入到控制模块时,控制模块可以利用调整电流补偿输入电压的变化,并产生控制信号,以适应性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从而使得输出电压变化波动小。
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gm1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确定。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相关技术的DC-DC架构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如图4所示,相关技术中当输入电压Vin变化时,电压输出Vout的变化作用于误差放大器gm会对Vea产生影响,当Vea变化越大,通过环路调节新的占空比D就越慢,因此输出随着输入电压向上或者是向下跳动的输出电压就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压Vout的峰峰值可以达到130mV。
如图5所示,当电流确定模块包括电流确定单元时,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流确定单元确定整电流以对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可以使得输出电压的波动大幅减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仅为30mV。
可以看到此方案可以很好的响应输入电压的变化,输出电压的变化的峰峰值Vpp从130mV降到了30mV。
为了适应负载的变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流确定模块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及信号转换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将检测到负载电流并转换为检测电压时,信号转换单元将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入到电流确定单元,电流确定单元可以根据数字信号和输入电压确定调整电流,并作用于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既可以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快速响应,也可以适应不同负载情况。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未结合负载电流控制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结合负载电流控制的电压调整装置中电压变化示意图。
如图6所示,由于电流确定单元中确定gm1时,需要提前根据设定负载大小,那么在平衡点是在轻重负载之间选取,对于过轻或是过重的负载来说补偿往往不够或是溢出,因此,当图6没有采用第二确定单元对负载电流进行检测时,电压调整装置无法适应负载的变化,负载变化(负载电流Id)时,输出电压的变化△Vout的峰峰值具有较大的波动(Vpp从20mV~50mV波动)。
如图7所示,通过设置电流检测单元检测负载电流,并通过信号转换单元确定个数字信号,电流确定单元通过数字信号及输入电压确定调整电流对控制模块的输入进行补偿,电压调整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输入电压变化的快速响应,还能够针对不同的负载提供补偿,在不同的负载下,输出电压Vout的波动区间的峰峰值Vpp在25mV以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环境适应性,使得对于TDMA测试中电源的fastline激励的表现满足SPEC的需要,满足各种应用环境下AMOLED的TDMA测试要求。
应该明白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控制模块30各个元器件的选择、参考电压的选择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
电流确定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及负载电流确定调整电流;
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电流输出控制信号;
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输出目标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确定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电流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确定负载电流,并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得到检测电压,
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电流确定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及所述输入电压确定所述调整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多个第五晶体管、多个开关及第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用于接收电源电压,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及多个第五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及多个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各个第五晶体管的漏极分别电连接于对应开关的第一端,各个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导通或断开,
各个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用于输出所述调整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的位数与所述开关的数目相同,所述数字信号的每一位用于控制对应的开关的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检测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及所述电压输入模块,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源极及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电流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电容、输入电感,其中,
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输入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
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压调整装置。
9.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片。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智能手机或便携设备。
CN202020958117.1U 2020-05-29 2020-05-29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857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117.1U CN211857324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8117.1U CN211857324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7324U true CN21185732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8117.1U Active CN211857324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7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571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571A1 (zh) * 2020-05-29 2021-12-02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7002B2 (en) Constant on-time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0744592B1 (ko) Dc-dc 컨버터, dc-dc 컨버터의 제어 회로 및dc-dc 컨버터의 제어 방법
CN100505495C (zh) Dc-dc转换器电路
EP4134778A1 (en) Voltage regulating apparatus, chip,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102444A1 (en) Dc-dc converter
US20230016715A1 (en) Voltage Adjustment Apparatus, Chip, Power Sour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644600B2 (en) Constant-time buck-boost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825926A (zh) 用于混合转换器的脉宽调变控制器
US7352161B2 (en) Burst-mode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with ESR compensation
US7952335B2 (en)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version
CN111953202A (zh) 切换电容式电源转换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114649935A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11857324U (zh)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CN212433648U (zh) 电压调整装置、芯片、电源及电子设备
CN112787505A (zh) 一种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20120187931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10391735B (zh) 具有可编程脉冲跳频模式的pwm模式升压开关调节器
CN108429455B (zh) 一种电源的电压转换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6742951B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019045B (zh) 固定开路时间控制器与使用其的降压变换器器件
CN113991994B (zh) 用于检测电流的装置和电子装置
EP4152584A1 (en) Multi-phase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7873252A (zh) 电压调整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5912897A (zh) 转换电路、电能提供装置和相关产品
CN116937984A (zh) Dcdc电路、电源适配器和电压转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