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4027U -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4027U
CN211854027U CN202020196431.0U CN202020196431U CN211854027U CN 211854027 U CN211854027 U CN 211854027U CN 202020196431 U CN202020196431 U CN 202020196431U CN 211854027 U CN211854027 U CN 211854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tower
furnace
wall
inci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64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少波
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20201964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4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4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40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碱洗塔、酸洗塔、过滤器、引风机和烟囱,所述焚烧炉的内部具有燃烧室,所述焚烧炉的顶部安装有辅助燃烧器,所述辅助燃烧器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焚烧炉的外壁一侧分别铰接设置有炉门和灰门,所述焚烧炉的外壁另一侧开设有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在隔热阻挡墙内安装有和炉排相配合的轨道,使炉排上的垃圾得到翻转,垃圾和空气充分接触彻底的燃烧尽,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碱洗塔、酸洗塔和过滤器,依次和其内部的反应介质充分反应,可以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彻底的清除,保障烟气符合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燃烧后的灰分被燃烧气体带到烟气处理系统,经过烟气处理系统处理过后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但是现有的焚烧炉中垃圾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垃圾的堆叠,导致垃圾的内部与空气隔绝,不能彻底的燃烧尽,导致产生的烟灰中含有垃圾烧结块,清理不方便,还需二次燃烧处理,而且垃圾的种类复杂繁多,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害物质较多,烟气的处理比较单一造成烟气排放很难达标,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碱洗塔、酸洗塔、过滤器、引风机和烟囱,所述焚烧炉的内部具有燃烧室,所述焚烧炉的顶部安装有辅助燃烧器,所述辅助燃烧器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焚烧炉的外壁一侧分别铰接设置有炉门和灰门,所述焚烧炉的外壁另一侧开设有烟气出口,并且该烟气出口通过硬性连接管与碱洗塔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焚烧炉的燃烧室内倾斜设置有炉排,所述炉排靠近炉门的一端与焚烧炉内壁铰接,所述炉排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垂直砌有隔热阻挡墙,并且所述隔热阻挡墙靠近炉排的一侧为弧形,所述隔热阻挡墙的内部设置有供滑块滑动的轨道,所述滑块嵌套在该轨道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隔热阻挡墙内底部还铰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端与滑块铰接;所述碱洗塔的顶部通过第一柔性连接管与酸洗塔底部相连通,所述酸洗塔的顶部通过第二柔性连接管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引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烟气管与烟囱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碱洗塔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一脱水板,所述碱洗塔内位于第一脱水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旋流板。
优选的,所述酸洗塔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二脱水板,所述碱洗塔内位于第二脱水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旋流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部沿烟气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UV光催化层和纳米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UV光催化层内包括有光催化剂和紫外线灯,所述纳米吸附层上载有纳米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靠近炉门处的内壁形成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呈倾斜角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焚烧炉内安装有隔热阻挡墙,将烟气出口和垃圾燃烧堆隔绝,防止垃圾燃烧堵住烟气出口,并且炉排和该隔热阻挡墙配合倾斜设置,方便垃圾的投入,在隔热阻挡墙内安装有和炉排相配合的轨道,炉排在气缸的作用下沿轨道进行滑动,从而改变炉排的倾斜角度,使炉排上的垃圾得到翻转,垃圾和空气充分接触彻底的燃烧尽,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碱洗塔、酸洗塔和过滤器,依次和其内部的反应介质充分反应,可以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彻底的清除,保障烟气符合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隔热阻挡墙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第一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焚烧炉;2、炉门;3、灰门;4、隔热阻挡墙;5、辅助燃烧器;6、进风管;7、硬性连接管;8、碱洗塔;9、第一旋流板;10、第一脱水板;11、第一柔性连接管;12、酸洗塔;13、第二旋流板;14、第二脱水板;15、第二柔性连接管;16、过滤器;17、粗过滤层;18、UV光催化层;19、纳米吸附层;20、引风机;21、烟气管;22、烟囱;23、炉排;24、轨道;25;滑块;26、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1、碱洗塔8、酸洗塔12、过滤器16、引风机20和烟囱22,焚烧炉1的内部具有燃烧室,焚烧炉1的顶部安装有辅助燃烧器5,辅助燃烧器5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6,焚烧炉1的外壁一侧分别铰接设置有炉门2和灰门3,焚烧炉1的外壁另一侧开设有烟气出口,并且该烟气出口通过硬性连接管7与碱洗塔8的侧壁相连接,焚烧炉1的燃烧室内倾斜设置有炉排23,炉排23靠近炉门2的一端与焚烧炉1内壁铰接,炉排2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25,燃烧室的内部垂直砌有隔热阻挡墙4,并且隔热阻挡墙4靠近炉排23的一侧为弧形,隔热阻挡墙4的内部设置有供滑块25滑动的轨道24,滑块25嵌套在该轨道24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隔热阻挡墙4内底部还铰接有油缸26,油缸26的活塞端与滑块25铰接;碱洗塔8的顶部通过第一柔性连接管11与酸洗塔12底部相连通,酸洗塔12的顶部通过第二柔性连接管15与过滤器16相连通,过滤器1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引风机20的进风端连接,引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烟气管21与烟囱22的底部相连接。
碱洗塔8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一脱水板10,碱洗塔8内位于第一脱水板10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旋流板9;酸洗塔12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二脱水板14,碱洗塔8内位于第二脱水板1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旋流板13;过滤器16内部沿烟气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17、UV光催化层18和纳米吸附层19;UV光催化层18内包括有光催化剂和紫外线灯,纳米吸附层19上载有纳米活性炭;焚烧炉1靠近炉门2处的内壁形成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呈倾斜角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提出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工作时,打开炉门2,将待焚烧垃圾倒入至进料通道内,垃圾经过倾斜状的通道掉落至炉排23中,启动辅助燃烧器5,通入进风管6压入新鲜空气,辅助燃烧器5喷出火焰将燃烧室内部的垃圾点燃燃烧,待垃圾燃烧一定时间后,启动隔热阻挡墙4内部的油缸26,油缸26的活塞杆伸出驱动炉排23的右端沿着轨道24向上滑动,炉排23上的垃圾翻转,从而使垃圾得到充分的燃烧,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碱洗塔8和酸洗塔12,碱洗塔8中的反应液体从第一旋流板9螺旋喷出,增大碱性反应液体和烟气的接触面积,使两者充分的反应去除烟气中的酸性物质,烟气经过第一脱水板10后进入至酸洗塔12,然后烟气进一步的和酸性反应液反应去除其内部的碱性物质,经过第二脱水板14脱水后进入至过滤器16中,粗过滤层17首先将烟气中的大直径颗粒过滤,然后UV光催化层中的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对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杀菌效果,经过杀菌后的烟气进入纳米吸附层10,通过其内部的纳米级的活性炭将烟气中的小直径颗粒进行有效吸附,从而完成烟气的彻底净化,引风机20工作将净化后的烟气引入至烟囱22中排放到大气中,垃圾燃烧产生的烟灰从灰门3中处理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碱洗塔(8)、酸洗塔(12)、过滤器(16)、引风机(20)和烟囱(22),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具有燃烧室,所述焚烧炉(1)的顶部安装有辅助燃烧器(5),所述辅助燃烧器(5)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6),所述焚烧炉(1)的外壁一侧分别铰接设置有炉门(2)和灰门(3),所述焚烧炉(1)的外壁另一侧开设有烟气出口,并且该烟气出口通过硬性连接管(7)与碱洗塔(8)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焚烧炉(1)的燃烧室内倾斜设置有炉排(23),所述炉排(23)靠近炉门(2)的一端与焚烧炉(1)内壁铰接,所述炉排(2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25),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垂直砌有隔热阻挡墙(4),并且所述隔热阻挡墙(4)靠近炉排(23)的一侧为弧形,所述隔热阻挡墙(4)的内部设置有供滑块(25)滑动的轨道(24),所述滑块(25)嵌套在该轨道(24)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隔热阻挡墙(4)内底部还铰接有油缸(26),所述油缸(26)的活塞端与滑块(25)铰接;所述碱洗塔(8)的顶部通过第一柔性连接管(11)与酸洗塔(12)底部相连通,所述酸洗塔(12)的顶部通过第二柔性连接管(15)与过滤器(16)相连通,所述过滤器(1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引风机(20)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引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烟气管(21)与烟囱(22)的底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塔(8)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一脱水板(10),所述碱洗塔(8)内位于第一脱水板(10)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旋流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塔(12)的内顶端安装有第二脱水板(14),所述碱洗塔(8)内位于第二脱水板(1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旋流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6)内部沿烟气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有粗过滤层(17)、UV光催化层(18)和纳米吸附层(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V光催化层(18)内包括有光催化剂和紫外线灯,所述纳米吸附层(19)上载有纳米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靠近炉门(2)处的内壁形成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呈倾斜角度设置。
CN202020196431.0U 2020-02-22 2020-02-22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4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6431.0U CN211854027U (zh) 2020-02-22 2020-02-22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6431.0U CN211854027U (zh) 2020-02-22 2020-02-22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4027U true CN21185402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643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4027U (zh) 2020-02-22 2020-02-22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4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093C (zh) 一种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CN101153712A (zh) 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
CN106949480A (zh) 一种热解焚烧炉
CN202166062U (zh) 环保节能焚烧炉
CN203215693U (zh) 可燃废弃电池环保吸尘清洁焚烧炉
CN211854027U (zh) 一种新型蓄热可自焚烧炉及烟气处理系统
CN106402938B (zh) 一种洁净燃烧的民用采暖炉
CN103697481A (zh) 一种热解气可回用的医疗垃圾热解处理装置
CN204756941U (zh) 一种垃圾炭化燃烧炉
CN216878576U (zh) 一种新型光催化燃烧装置
CN203671618U (zh) 一种热解气可回用的医疗垃圾热解处理装置
CN206637620U (zh) 一种热解焚烧炉
CN108266732A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装置
CN106838908A (zh) 一种活动床式动物尸体焚烧炉
CN209042398U (zh) 一种小型便于安装的医疗垃圾焚烧炉
CN208907096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解设备的烟滤装置
CN202660560U (zh) 焚烧炉
CN2221717Y (zh) 多功能医疗垃圾和固体废料焚化炉
CN2221152Y (zh) 热解气化复式旋流医用焚烧炉
CN205463566U (zh) 多功能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11399769U (zh) 工业煤粉炉高效燃烧装置
CN215982562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炉
CN208487620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装置
CN205065732U (zh) 城镇及医疗垃圾专用小型焚烧炉
CN218583173U (zh) 一种医药废物焚烧炉的烟气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