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518U -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 Google Patents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518U
CN211849518U CN201922406408.XU CN201922406408U CN211849518U CN 211849518 U CN211849518 U CN 211849518U CN 201922406408 U CN201922406408 U CN 201922406408U CN 211849518 U CN211849518 U CN 211849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steel pipe
pile
pipe pile
pile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6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
杨苏海
刘鸽
付文宣
庾焱秋
胡培
张锦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6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包括钢管桩排架和垫梁层,钢管桩排架打桩入围堰一侧的岩石层一定深度,相邻钢管桩之间通过纵向联系撑杆两两连接,单个钢管桩与围堰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连接;围堰的顶面和钢管桩排架的顶面固定有垫梁层,垫梁层包括多个两两连接的垫梁,垫梁纵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不需要水下浇筑混凝土,实现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拆除时,不需要在水下进行桩基切割,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方便钢管桩材料的重复利用,具有优良的工程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临时结构桩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形式简单,制作、施工简单快捷,承载能力强,成本低,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方便周转利用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背景技术
桥梁结构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在地质为土质状况下,桥梁水下临时结构通常采用打入桩形成桩基,方便快捷,且钢管桩拔出后可以周转使用;在遇到岩石土质状况时,需要桩基嵌岩,按照嵌岩桩结构形式施工成桩,嵌岩桩施工繁琐,需要相应的成孔设备,并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进度缓慢,且在最后临时结构拆除时,需要水下切割桩基,浪费材料,易造成一定环境污染。在很多水中桥梁承台施工时,往往先行施工钢围堰等临时结构,钢围堰结构尺寸比较大,在承台施工完成后,可以和承台一起受力,具有较好的刚度及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制作、安装、施工简单快捷,承载能力强,拆除时不需要水下切割桩基,节能环保,方便周转使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水下临时结构桩基,与围堰协同工作,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结构桩基,其包括钢管桩排架和垫梁层,钢管桩排架打桩入围堰一侧的岩石层一定深度,钢管桩排架包括多个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管桩,相邻钢管桩之间通过纵向联系撑杆两两连接,单个钢管桩与围堰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连接,多个横向联系撑杆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围堰的顶面和钢管桩排架的顶面固定有垫梁层,所述垫梁层包括多个两两连接的垫梁,垫梁纵向设置。
优选的是,相邻两垫梁之间通过联系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联系梁的顶面贴合固定垫板,垫板连接于垫梁的顶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套固有桩帽,所述桩帽与垫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围堰和垫梁之间设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是,所述垫梁内穿插入两个与之等长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顶触于垫梁的两翼缘之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通过打桩设备将多个钢管桩打桩入围堰一侧的岩石层一定深度,在通过纵向联系撑杆两两连接钢管桩,钢管桩与围堰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连接,钢管桩排架和围堰的顶部铺设固定有垫梁层,相比于现有的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下临时结构桩基,不需要桩基嵌岩实现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
2、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在桥梁施工完毕进行拆除时,不需要在水下进行桩基切割,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不会对钢管桩的整体结构造成破坏,方便钢管桩材料的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结合围堰和承台一起受力,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具有优良的工程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技术方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圆Ⅰ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技术方案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技术方案的水下临时结构桩基结合承台和围堰进行桥梁施工的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围堰;2、钢管桩排架;3、垫梁;4、加劲板;5、联系梁;6、垫板;7、纵向联系撑杆;8、横向联系撑杆;9、桩帽;10、混凝土层;11承台;12、岩石层;13、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与围堰1协同工作,用于桥梁13施工的临时结构桩基,其包括钢管桩排架2和垫梁层,钢管桩排架2固定穿插入围堰1一侧的岩石层12一定深度,钢管桩排架2包括多个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管桩,相邻钢管桩之间通过纵向联系撑杆7两两连接,单个钢管桩与围堰1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8连接,多个横向联系撑杆8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围堰1的顶面和钢管桩排架 2的顶面固定有垫梁层,所述垫梁层包括多个两两连接的垫梁3,垫梁3纵向设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管桩排架2通过打桩设备打桩固定穿插入围堰1 一侧的岩石层12的2米-5米深度处,打桩深度根据岩石层特性而定,实际施工操作时打桩深度根据竖向承载力要求,现场选用合适打桩设备,以满足打入桩相关要求为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通过打桩设备将多个钢管桩打桩入围堰1一侧的岩石层12一定深度,在通过纵向联系撑杆7两两连接钢管桩,钢管桩与围堰1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8连接,钢管桩排架2和围堰1的顶部铺设固定有垫梁层,相比于现有的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下临时结构桩基,不需要桩基嵌岩,实现更加简单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在桥梁13施工完毕进行拆除时,不需要在水下进行桩基切割,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不会对钢管桩的整体结构造成破坏,方便钢管桩材料的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结合围堰1和承台11一起受力,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具有优良的工程利用价值。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相邻两垫梁3之间通过联系梁5固定连接,所述联系梁5将多个垫梁3连接形成一个足够覆盖围堰1顶面和钢管桩排架2的顶盖板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联系梁5的顶面贴合固定垫板6,垫板6连接于垫梁3的顶面上,所述垫板6用于改善联系梁5和垫梁3的连接处的竖向承载力并加强联系梁5和垫梁 3之间的联系形成稳固的整体结构,防止竖向承载力过大导致的联系梁5和垫梁3之间的连接失效断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套固有桩帽9,所述桩帽9与垫梁3固定连接,所述桩帽9用于改善钢管桩的顶部受力,提供整面结构以和垫梁3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防止中空的钢管桩与垫梁3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围堰1和垫梁3之间设有混凝土层10,所述混凝土层10用于平整围堰1顶面并提供连接面以和垫梁层的底面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垫梁3内穿插入两个与之等长的加劲板4,所述加劲板4顶触于垫梁3的两翼缘之间,所述加劲板4用于改善中空的垫梁3的竖向承载力,防止其在桥梁13施工过程中,负载过大导致的塌陷变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联系撑杆和纵向联系撑杆均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相邻两结构组件,所述垫梁层的底面焊接固定于桩帽9上,或者通过螺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垫梁层的底面通过螺接的方式将垫梁层固定于混凝土层10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个垫梁3通过联系梁5拼装固定成整体的垫梁层,在垫梁层的联系梁5上方固定垫板6,垫板6的两侧连接于垫梁的顶面,在垫梁3的中空端穿插入两加劲板4,并预制完成桩帽9;
S2、通过打桩设备将多个钢管桩打桩入围堰1一侧的岩石层12一定深度;
S3、将钢管桩两两之间通过焊接纵向联系撑杆7连接成纵向设置的钢管桩排架2;
S4、在围堰1的顶部浇筑部分混凝土;
S5、采用合适的起吊设备在围堰1和钢管桩排架2的顶端安装并焊接垫梁层等构件形成的稳固的整体结构;
S6、通过搭建多个围堰1、承台11和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开始桥梁13施工工程;
S7、桥梁13施工完成后,切割纵向联系撑杆和横向联系撑杆8,并通过起桩设备将钢管桩拔出岩石层12,并切割混凝土层10,拆除垫梁层。
该方法实现简单方便,不需要水下浇筑混凝土,拆除时也不需要水下切割桩基,施工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便于钢管桩等耗材的周转利用,实现成本低。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与围堰旁协同工作,用于桥梁施工的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桩排架,将钢管桩排架打桩入围堰旁一侧的岩石层一定深度,钢管桩排架包括多个纵向间隔设置的钢管桩,相邻钢管桩之间通过纵向联系撑杆两两连接,单个钢管桩与围堰旁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联系撑杆连接,多个横向联系撑杆竖向间隔设置;
垫梁层,所述围堰旁的顶面和钢管桩排架的顶面固定有垫梁层,所述垫梁层包括多个两两连接的垫梁,垫梁纵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垫梁之间通过联系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联系梁的顶面贴合固定垫板,垫板连接于垫梁的顶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套固有桩帽,所述桩帽与垫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旁和垫梁之间设有混凝土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梁内穿插入两个与之等长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顶触于垫梁的两翼缘之间。
CN201922406408.XU 2019-12-27 2019-12-27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Active CN211849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6408.XU CN21184951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6408.XU CN21184951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518U true CN21184951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7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6408.XU Active CN211849518U (zh) 2019-12-27 2019-12-27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834A (zh) 用于地下室增层的装置及方法
CN210766861U (zh) 一种狭小空间下门架式建筑物桩基托换结构
CN211849518U (zh) 岩石地质围堰旁水下临时结构桩基
CN209873814U (zh) 用于处理基坑桩间土垮塌的施工结构
CN112302007B (zh) 一种用于桩基础的承桩架及施工方法
CN110004942A (zh) 一种大跨度组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20690B (zh) 一种逆变器箱变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66086A (zh) 预制构件水泥土钻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82594A (zh) 一种保留历史风貌民改商建筑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07916798A (zh)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CN210368935U (zh) 一种微型桩结构、冠梁结构及微型桩基坑支护体系
CN210439151U (zh) 钢箱梁支撑体系及桥梁
CN209854763U (zh) 一种路肩挡墙
CN105569329A (zh) 单面支模地下室施工方法及地下室
JP3133598B2 (ja) 地下階のある中小規模建物の構築工法
CN115162350B (zh) 超深基坑垂直支护条件下悬挑梁板的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CN216193926U (zh) 一种施工现场栈桥构造
CN218148236U (zh) 围堰与钻孔平台一体化系统
CN213448531U (zh) 用于地墙防护的河道围堰结构
CN108951643A (zh) 超高层深基坑地下室核心筒大跨度大区域换撑施工方法
CN217840090U (zh)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CN217923627U (zh) 一种可回收型钢立柱桩装置
CN217734046U (zh) 一种支护桩与支撑板组合支护结构
CN212956547U (zh) 一种基坑支护塔吊基础一体式结构
CN214460588U (zh) 一种应用于旧建拆改分隔的挡土挡水钢板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