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097U - 三辊闸机 - Google Patents

三辊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097U
CN211849097U CN201922456493.0U CN201922456493U CN211849097U CN 211849097 U CN211849097 U CN 211849097U CN 201922456493 U CN201922456493 U CN 201922456493U CN 211849097 U CN211849097 U CN 211849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ottom plate
gear
driving motor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564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chuang H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chuang H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chuang Hong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chuang Ho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564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辊闸机,其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闸机本体、三辊闸机芯及控制模块,三辊闸机芯和控制模块均设于容置空间中。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围绕底板的外缘设置的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容纳槽,侧壁与闸机本体的内壁面连接以封闭容纳槽,传动轮系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容纳槽中,驱动电机固设于底板远离传动轮系的侧面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底板与传动轮系连接,传动轮系还与转盘连接,以使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轮系驱动转盘绕其轴心旋转,转盘上设有多个沿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辊杆,转盘和辊杆均设于闸机本体外侧,驱动电机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闸机内部零部件容易遭到污染或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三辊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辊闸机。
背景技术
三辊闸机是人流通道的控制设备。用于人员出、入口需要进行控制的地方,如饭堂、宾馆、博物馆、体育馆、俱乐部、地铁、车站、码头等场所,三辊闸机的使用可以使人流有序的通过通道。三辊闸机与IC卡读写器结合,便构成智能三辊闸机,智能三辊闸机与计算机、门禁考勤收费管理软件结合,构成智能三辊闸机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门禁、考勤、限流等功能,还有收费功能。而在现有的闸机中,闸机机芯的零件直接裸露设置于闸机内部,因此闸机机芯内部的零部件十分容易遭到腐蚀以及损坏,从而导致闸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辊闸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闸机的内部零件容易遭到腐蚀以及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辊闸机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闸机本体、三辊闸机芯及控制模块,所述三辊闸机芯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所述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传动轮系以及转盘,所述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的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围成容纳槽,所述侧壁与所述闸机本体的内壁面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槽,所述传动轮系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传动轮系的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传动轮系连接,所述传动轮系还与所述转盘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轮系驱动所述转盘绕其轴心旋转,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辊杆,所述转盘和所述辊杆均设于所述闸机本体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还包括自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容纳槽的方向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闸机本体的内壁面上以封闭所述容纳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辊闸机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远离传动轮系的侧面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与所述辊杆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插装孔,所述辊杆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辊杆包括固定杆以及伸缩杆,所述固定杆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插装孔的一端形成有朝向插装孔的方向延伸的伸缩孔,所述伸缩杆设于所述伸缩孔中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系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圆盘,所述第一齿轮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圆盘均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圆盘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闸机本体与所述转盘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相对设置的齿部和第一圆弧部,所述齿部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自所述圆盘的外表面朝所述圆盘的轴心凹陷形成有多个第二圆弧部,多个所述第二圆弧部沿所述圆盘的外缘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外壁面能够抵靠于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壁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系还包括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套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斜齿轮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辊杆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圆弧部的数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而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围绕底板的外缘设置的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容纳槽,将传动轮系收容于容纳槽中,使得传动轮系不易遭到腐蚀以及损坏,并且,将侧壁与闸机本体的内壁面连接,使得闸机本体的壳体、侧壁和底板之间能够将容纳槽封闭,使得位于封闭的容纳槽中的传动轮系更加不易遭到损坏,提升了传动轮系的使用寿命,以使闸机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辊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辊闸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辊闸机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闸机本体 20 安装板
21 底板 22 侧壁
23 翻边 24 容纳槽
30 传动轮系 31 第一转轴
32 第二转轴 33 第一齿轮
331 齿部 332 第一圆弧部
34 第二齿轮 35 圆盘
351 第二圆弧部 36 第一斜齿轮
37 第二斜齿轮 40 驱动电机
50 转盘 51 安装座
511 插装孔 60 辊杆
70 第一定位组件 71 第一定位柱
72 第一连接板 73 第一滚动轴承
80 第二定位组件 81 第二定位柱
82 第二连接板 83 第二滚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辊闸机。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辊闸机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闸机本体10、三辊闸机芯及控制模块,三辊闸机芯和控制模块均设于容置空间中;
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20、驱动电机40、传动轮系30以及转盘50,安装板20包括底板21以及围绕底板21的外缘设置的侧壁22,底板21和侧壁22围成容纳槽24,侧壁22与闸机本体10的内壁面连接以封闭容纳槽24,传动轮系30设置于底板21上并位于容纳槽24中,驱动电机40固设于底板21远离传动轮系30的侧面上,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穿设于底板21与传动轮系30连接,传动轮系30还与转盘50连接,以使驱动电机40通过传动轮系30驱动转盘50绕其轴心旋转,转盘50上设有多个沿转盘50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辊杆60,转盘50和辊杆60均设于闸机本体10外侧,驱动电机40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20,而安装板20包括底板21以及围绕底板21的外缘设置的侧壁22,底板21和侧壁22围成容纳槽24,将传动轮系30收容于容纳槽24中,使得传动轮系30不易遭到腐蚀以及损坏,并且,将侧壁22与闸机本体10的内壁面连接,使得闸机本体10的壳体、侧壁22和底板21之间能够将容纳槽24封闭,使得位于封闭的容纳槽24中的传动轮系30更加不易遭到损坏,提升了传动轮系30的使用寿命,以使闸机能够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和图3,安装板20还包括自侧壁22远离底板21的端部朝远离容纳槽24的方向延伸的翻边23,翻边23贴设于闸机本体10的内壁面上以封闭容纳槽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翻边23,并件翻边23题设与闸机本体10的内壁面上,使得容纳槽24中更为封闭,能够更好地保护设于容纳槽24中的零部件。
请参考图2,三辊闸机芯还包括设置于转盘50远离传动轮系30的侧面上的安装座51,安装座51的数量与辊杆60数量相同,安装座51上形成有插装孔511,辊杆60插装于插装孔511中。在本实施例中,将辊杆60插装于安装座51上的插装孔511中,使得辊杆60在使用时更为稳定,进一步地,辊杆60的直径小于插装孔511的直径,使得辊杆60和插装孔511为过盈配合,以进一步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辊杆60包括固定杆以及伸缩杆,固定杆插装于插装孔511中,固定杆远离插装孔511的一端形成有朝向插装孔511的方向延伸的伸缩孔,伸缩杆设于伸缩孔中并能够沿伸缩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当辊杆60的长度适配不同的场合时,可以通过将伸缩杆朝远离转盘50的方向伸出,以增加辊杆60的长度,使得辊杆60的长度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伸缩杆的直径小于固定杆的直径,使得伸缩杆和固定杆之间也为过盈配合,在伸缩杆伸出时不会从伸缩孔中脱出,以保证稳定性。
其中,请参考图3,通过驱动电机40驱动传动轮系30运转,而传动轮系30与转盘5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电机通过传动轮系30控制转盘50绕其轴心旋转,从而可以达到自动放行的目的,以提高闸机的放行效率。其中,由于第一齿轮33包括相对设置的齿部331和第一圆弧部332,而齿部331与第二齿轮34啮合,并且自圆盘35的外表面朝圆盘35的轴心凹陷形成有多个第二圆弧部351,多个第二圆弧部351沿圆盘35的外缘均匀间隔布置,且第一圆弧部332的外壁面与第二圆弧部351的内壁面形状适配,在驱动电机40驱动第一齿轮33旋转时,在齿部331与第二齿轮34啮合时,第一圆弧部332与第二圆弧部351脱离连接,此时辊杆60旋转放行,而在齿部331与第二齿轮34脱离啮合时,此时第一圆弧部332的外壁面抵接于第二圆弧部351的壁面上,此时驱动电机40停止工作,只有在需要放行时,驱动电机40才会开始工作,因此可以有效防止行人冲闸,维持行人通过的稳定性,间接提升行人放行的速率。
进一步地,传动轮系30还包括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36和第二斜齿轮37,第一斜齿轮36套装于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33设置于第二斜齿轮37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斜齿轮36和第二斜齿轮37,并使第一斜齿轮36套装于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上,使得驱动电机40的转速能够作用第二齿轮34及转盘50时,能够在第一斜齿轮36和第二斜齿轮37的作用下降低转速,以进行适配。
可以理解的是,辊杆60的数量和第二圆弧部351的数量为三个,且第二圆弧部351的数量随着辊杆60的数量的改变而改变,即第二圆弧部351的数量与辊杆60的数量相等。
请继续参考图2,三辊闸机芯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70,第一定位组件70包括第一定位柱71以及第一连接板72,第一定位柱71凸设于安装板2010安装有传动轮系30的侧面,第一连接板72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柱71连接,第一连接板7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板72通过第一安装孔套装于第一转轴31上。同时,第一定位组件70还包括第一滚轴轴承,第一滚动轴承73套装于第一转轴31上且第一滚动轴承73的外壁面贴合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柱71和第一连接板72将第一转轴31固定,使第一转轴31只会进行旋转运动,而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该传动轮系30运转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第一安装孔中增加第一滚动轴承73,使得第一转轴31转动时,更为流畅,不仅能够降低闸机在使用时的噪音,还能够提高闸机在使用时的流畅性,以进一步提升闸机的放行效率。
同时,三辊闸机芯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80,第二定位组件80包括两第二定位柱81以及第二连接板82,两第二定位柱81均凸设于安装板2010安装有传动轮系30的侧面上,第二连接板82的两端分别两第二定位柱81连接,第二连接板8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板82通过第二安装孔套装于第二转轴32上,并且第二定位组件80还包括第二滚轴轴承,第二滚动轴承83套装于第二转轴32上且第二滚动轴承83的外壁面贴合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滚轴还与转盘50连接,所以需要通过两个第二定位柱81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固定第二转轴32,防止辊杆60在运转时,带动第二转轴32倾斜,从而可以保证第二转轴32不会便宜,保证了该传动轮系30运转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第二安装孔中增加第二滚动轴承83,使得第二转轴32转动时,更为流畅,不仅能够降低闸机在使用时的噪音,还能够提高闸机在使用时的流畅性,以进一步提升闸机的放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闸机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闸机本体、三辊闸机芯及控制模块,所述三辊闸机芯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所述三辊闸机芯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传动轮系以及转盘,所述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的侧壁,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围成容纳槽,所述侧壁与所述闸机本体的内壁面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槽,所述传动轮系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传动轮系的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传动轮系连接,所述传动轮系还与所述转盘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轮系驱动所述转盘绕其轴心旋转,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辊杆,所述转盘和所述辊杆均设于所述闸机本体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包括自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容纳槽的方向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闸机本体的内壁面上以封闭所述容纳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闸机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远离传动轮系的侧面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与所述辊杆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插装孔,所述辊杆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杆包括固定杆以及伸缩杆,所述固定杆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插装孔的一端形成有朝向插装孔的方向延伸的伸缩孔,所述伸缩杆设于所述伸缩孔中并能够沿所述伸缩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系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圆盘,所述第一齿轮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圆盘均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圆盘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闸机本体与所述转盘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相对设置的齿部和第一圆弧部,所述齿部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自所述圆盘的外表面朝所述圆盘的轴心凹陷形成有多个第二圆弧部,多个所述第二圆弧部沿所述圆盘的外缘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外壁面能够抵靠于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壁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系还包括相啮合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套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斜齿轮上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辊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杆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圆弧部的数量相等。
CN201922456493.0U 2019-12-27 2019-12-27 三辊闸机 Active CN211849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493.0U CN21184909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三辊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56493.0U CN21184909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三辊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097U true CN21184909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56493.0U Active CN211849097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三辊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5949A (zh) * 2021-03-30 2021-06-22 李想 一种可限制通行频次和人数的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5949A (zh) * 2021-03-30 2021-06-22 李想 一种可限制通行频次和人数的闸机
CN113005949B (zh) * 2021-03-30 2022-05-27 南京启缘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限制通行频次和人数的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0750A2 (de) Windkraftstromgenerator
CN211849097U (zh) 三辊闸机
CN106481118A (zh) 一种转动式停车装置及停车系统
CN211524667U (zh) 三辊闸机芯及闸机
CN104192092B (zh) 安全带收卷装置
CN212077732U (zh) 一种防撞的停车道闸
CN208036014U (zh) 一种座椅转盘
CN210510865U (zh) 一种动漫设备转动台
CN210478283U (zh) 一种麦克纳姆轮
CN213280511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计算机软件测试装置
JPS58112675U (ja) 回転軸の支持構造
CN113381645A (zh) 断电自锁式电机及闸机
CN212555689U (zh) 一种多踏板控制的脚轮
CN209620712U (zh) 一种便于停车的立体车库停车平台
CN212990590U (zh) 一种候车室用便于拆卸的广告栏
CN219833920U (zh) 一种转动角度固定的道闸电机
CN214117668U (zh) 载车平台及立体停车库
CN205915826U (zh) 一种打印机旋转托板机构
CN217328157U (zh) 一种密封防尘型汽车轮毂单元
CN214653063U (zh) 吊塔静音划轨
CN215772953U (zh) 断电自锁式电机及闸机
CN204397333U (zh) 一种用于司机室安装的旋转工装
CN215673480U (zh) 摆闸机芯和摆闸
CN216944892U (zh) 一种导轨式输送系统
CN220284673U (zh) 一种可正反通用的预埋式车位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