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8634U -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8634U
CN211848634U CN201922203264.8U CN201922203264U CN211848634U CN 211848634 U CN211848634 U CN 211848634U CN 201922203264 U CN201922203264 U CN 201922203264U CN 211848634 U CN211848634 U CN 211848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ulp
lower die
molded product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32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小伟
杨小龙
沈超
陈忠杨
蒋庆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fa Henan Mou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fa Henan Mou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fa Henan Mou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fa Henan Mou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32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8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8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8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包括上模部分和对应的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相对面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和凸出结构,使得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合模挤压纸浆模塑产品后形成倒扣结构;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板,和设于所述上模板上的凹模镶件;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固设于下模板上的放置模塑纸浆模塑产品的悬挂结构,在所述悬挂结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所述凹模镶件的顶块。上述成型设备有效解决模塑产品中倒扣结构,即负拔模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系统,整个系统提高了成型产品的效率,产品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的一次成型都是湿压成型,且湿压成型的拔模角度为正,因此,若可以一次成型的产品均为没有倒扣的类型。
而针对于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大量模塑产品涉及到倒扣结构,即拔模角度为负的情况,此时,需要经过特殊加工才能形成。
针对于倒扣结构的二次成型技术的难点在于需要对一次成型产品进行二次干压成型,而干压二次成型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产品出现折痕,开裂,起皱,拉毛及产品的弹性变形以及其他部位的尺寸管控等等,制造出的产品远远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我们尝试从模具设计的角度进行改善,修改模具设计间隙,如改为一个料厚,产品局部R角变大或者改小,但是通过一系列试模和修改仍不能解决折痕问题,特别是随着产品侧面凸包深度的加深,变形和折痕更为严重;通过试模确认侧面凸包的深浅,侧面凸包深度越深,折痕越严重,侧面凸包若太浅,第一深度达不到要求,且产品放置一周后,其侧面的凸包还会一定程度复原,尺寸慢慢变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尝试对干压产品采用雾化的方式来解决,即在成型的干的产品上喷洒加水,使产品的纸纤维变松变软,通过雾化的方式产品的折痕有所改善,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出来,产品一但雾化,其A面在二次成型的过程中会起毛,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问题未解决。之后又尝试对二次成型模具下模增加海绵垫,用不同硬度的海绵进行测试,例如用厚度为2.0MM,硬度26度和厚度为1.0MM,硬度42度的海绵等,通过对不同的海绵垫进行测试,折痕有所改善,但是未彻底解决掉,又产生了开裂的问题,由于产品已经干压成型了,如是两次干压,尺寸反弹比较大,开裂较严重,经小组成员讨论,此方案仍需要改进。后经技术部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对二次成型模具下模增加弹簧来解决折痕和开裂,先让弹簧把二次成型模具的下模板弹起,二次成型模具压下来之前先用弹簧压住产品,然后在二次成型,通过对模具增加弹簧的方案进行测试,结果开裂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打出来的产品侧面凸包尺寸非常不稳定,原因在于模具压下来的同时弹簧上下活动不够平稳。后经小组成员再次分析和讨论大家思考决定在一次干压出来的产品上进行二次成型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时技术上出现了瓶颈状态。
上述给出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其它问题,技术人员尝试是否要以互补的方式尝试解决,先在二次模具上用弹簧加压,下模加设海绵垫,同时更换海绵垫的厚度及硬度,一次成型的已干产品雾化处理变软,同时,修改模具R角的大小,通过试验发现,产品的折痕,起毛,开裂,起皱,变形问题确实明显改善,打出来的产品可以暂时交样品了,但是良率很低,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模塑产品中倒扣结构的设备,得到的产品不回缩,无折痕,不起毛,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带有倒扣结构模塑产品的系统,整个系统提高了成型产品的效率,工艺操作性强,产品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包括上模部分和对应的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相对面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和凸出结构,使得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合模挤压纸浆模塑产品后形成倒扣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板,和设于所述上模板上的凹模镶件。
可选地,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固设于下模板上的放置模塑纸浆模塑产品的悬挂结构,在所述悬挂结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所述凹模镶件的顶块。
可选地,所述悬挂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块和与所述固定单元块一体的凸出单元块,所述顶块设于所述凸出单元块的上表面。
可选地,在所述顶块外表面包设有硅胶层。
可选地,所述硅胶层为1.0mm-2.0mm,其硬度为48-52度。
可选地,所述凹模镶件外缘形成的圆弧的直径为内缘形成圆弧直径2倍。
可选地,形成倒扣结构的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设计间隙为料厚的20%,20%是指如产品厚度为1.0mm时,模具设计间隙就是0.8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系统,
吸浆模具,吸浆模具从浆池内吸浆后形成湿胚;
挤压模具,设置于所述吸浆模具对应上方,吸浆模具带湿胚向上反转后,与所述挤压模具对湿胚进行初次挤压;
热压上模,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热压下模,能够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当移动至与热压下模上下对应时,对湿胚进行热压处理;所述热压上模内设有吸气装置,所述热压下模内设有吹气装置;
负拔模成型模具,包括上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如包括上模部分和对应的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相对面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和凸出结构,使得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合模挤压纸浆模塑产品后形成倒扣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工艺,包括:
吸浆模具从浆池中吸浆、翻转,与设于其上的挤压模挤压,挤压后再次翻转,此时,热压下模向左移动至吸浆模的下方,吸浆模将湿胚放置于热压下模内;
热压下模向右移动至与热压上模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热压上模竖直向下移动,与热压下模挤压湿胚并加热定型,打出样品,然后热压下模开模,完成热压动作;
热压下模传递到转移模中,此时转移模下滑并且和热压下模合模,由转移模抽真空吸附将产品吸附在转移模上面,完成转移动作;
转移模利吹气将产品给吹到机器工作台面上,由作业员取出烘干好以后的产品再放至负拔模成型设备上进行二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对于带有类似倒扣和负拔模的纸塑产品实现量产,一次成型制得是有困难的,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以将一次成型制得的干燥纸模置于本申请的设备下模部分的悬挂结构上,通过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的挤压形成;为了得到更加稳定的,避免回缩或带有折痕的产品,在下模部分的凹模镶件的凸块上包设有硅胶层,硅胶层为1.0mm-2.0mm,其硬度为48-52度,通过上述厚度和硬度的硅胶层得到的倒扣产品,凸出部分不回缩,且凸出部分的周边没有折痕,起毛或开裂变形的现象产生,得到了完美的负拔模纸塑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倒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塑产品经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设备示意图;
图4为负拔模成型设备上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负拔模成型设备下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负拔模设备压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塑产品相应位置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负拔模产品或倒扣产品如图1所示,所谓纸塑制品里涉及的“倒扣”、“负拔模”是指纸塑产品通过正常脱模和拔模等直接成型是做不出来的,产品的侧壁有凸包或者产品侧面有异形斜面大于90度的面,简称负拔模或倒扣。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包括上模部分70和对应的下模部分80,上模部分70和下模部分80的相对面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和凸出结构,使得上模部分70和下模部分80合模挤压纸浆模塑产品后形成倒扣结构。
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所示,上模部分70包括上模板702,和设于上模板702上的凹模镶件701,在上模板的4个外角处分别设有限位柱703,限位柱近上模板位置套设有弹簧;下模部分80包括下模板804和固设于下模板804上的放置模塑纸浆模塑产品的悬挂结构,在悬挂结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凹模镶件的顶块801,本实施例中的悬挂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块802和与固定单元块一体的凸出单元块 805,顶块801设于凸出单元块805的上表面,在下模板与上模板限位柱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槽,当与油压机构驱动上模部分向下移动,并与下模部分合紧时,限位柱703伸入至限位槽803内,并通过弹簧给与一定的缓冲。在下模部分的侧部还设有一抵压结构806,参见图 6所示,当一次成型模塑产品搭设于凸出单元块805上时,抵压结构 806转动,靠近并抵压模塑产品一侧面,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产品稳固,形成的倒扣结构位置更精准。
悬挂结构主要的目的是一次成型的产品可以稳固的搭设于该结构上,使得待负拔模位置可以在夹持于凹模镶件701和顶块801之间,因此,悬挂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型,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式。
作为优选,在顶块801外表面包设有硅胶层,硅胶层为1.0mm- 2.0mm,其硬度为48-52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厚度,或者说是本领域模塑产品的厚度一般都在0.6mm-2.0mm之间,因此硅胶层的厚度也是在上述产品的厚度范围下的均可应用。
同时,对于凹模镶件701的外缘和内缘角度也是有要求的,参见图7所示,Ra为0.5mm,Rb为1.0mm。
形成倒扣结构的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设计间隙为料厚的20%,即产品的厚度为1.0mm时,模具设计间隙为0.8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系统,参见图3所示,按纸浆模塑制品制备的先后顺序依次包括:吸浆模1,吸浆模1从浆池内吸浆后形成湿胚;挤压模2设置于吸浆模1对应上方,吸浆模1 带湿胚向上反转后,与挤压模具2对湿胚进行初次挤压;热压上模3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热压下模4能够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当移动至与热压下模4上下对应时,对湿胚进行热压处理;热压上模3 内设有吸气装置,热压下模4内设有吹气装置;热压下模4和置于热压下模4的下游侧的转移模5固定于水平滑动板上,转移模下部设有吹气结构,将产品吹于工作台6上;人工将一次成型产品转移至负拔模结构7的悬挂结构上,抵压结构将产品压住,上模部分向下移动,形成二次成型的带有倒扣结构产品。具体地,吸浆模1从浆池中吸浆后,翻转,与设于其上的挤压模2挤压,挤压后再次翻转,此时,热压下模3向左移动至吸浆模1的下方,吸浆模1将湿胚放置于热压下模4内,此时,形成工位1,热压下模4向右移动至与热压上模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工位2,此时,热压上模3竖直向下移动,与热压下模4挤压湿胚并加热定型,由于热压上模3内设有吸气装置,热压下模4内设有吹气装置,因此,此处形成的模塑制品在热压上模3上,之后热压下模4与卸料夹具共同左移,回到工位1,此时,热压上模 3与转移模5相对应,热压上模3将形成的模塑制品放置于至转移模5内,右移回到工位2,上述系统降低了设备的成型运动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循环周期20s以上。之后将一次成型产品转移至负拔模设备,进行二次成型,用时3s。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和对应的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相对面对应设置有凹槽结构和凸出结构,使得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合模挤压纸浆模塑产品后形成倒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板,和设于所述上模板上的凹模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固设于下模板上的放置模塑纸浆模塑产品的悬挂结构,在所述悬挂结构上表面设有对应于所述凹模镶件的顶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块和与所述固定单元块一体的凸出单元块,所述顶块设于所述凸出单元块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块外表面包设有硅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为1.0mm-2.0mm,其硬度为48-52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镶件外缘形成的圆弧的直径为内缘形成圆弧直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倒扣结构的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的设计间隙为料厚的20%。
9.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
吸浆模具,吸浆模具从浆池内吸浆后形成湿胚;
挤压模具,设置于所述吸浆模具对应上方,吸浆模具带湿胚向上反转后,与所述挤压模具对湿胚进行初次挤压;
热压上模,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热压下模,能够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当移动至与热压下模上下对应时,对湿胚进行热压处理;所述热压上模内设有吸气装置,所述热压下模内设有吹气装置;
负拔模成型模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
CN201922203264.8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211848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3264.8U CN21184863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3264.8U CN21184863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8634U true CN21184863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3264.8U Active CN21184863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8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2836A1 (zh) * 2021-12-09 2023-06-15 巢邕 一种纸浆模塑湿压式成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2836A1 (zh) * 2021-12-09 2023-06-15 巢邕 一种纸浆模塑湿压式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3866A (zh)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系统和工艺
CN211848634U (zh)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负拔模成型设备和系统
CN208812442U (zh) 一种便于调节成型腔的模具
JPH0255126B2 (zh)
CN205740729U (zh) 平板产品热弯成型为带两条以上曲边产品的模具及成型机
JPH07137124A (ja) 積層合成樹脂成形品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6424351B (zh) 一种壶体拉胀压型模具
CN216911686U (zh) 一种节能灯具生产加工用冲压装置
CN106584596B (zh) 一种汽车中控imf膜片冲裁模具
CN216465742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压制成型装置
CN202640496U (zh) 一端具有圆弧包角>90°至180°圆头的贴面纸复合板的制备模具
CN214263541U (zh) 一种汽车复杂加强件的拉延模具
CN206122479U (zh) 一种冲型折线模具
CN208084786U (zh) 一种片材气压成型模具及冲切系统
CN1526490A (zh) 板材柔性多点曲面成形模具装置
CN113910531A (zh) 一种细长电镀饰条预变形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06003672A (zh) 汽车空调风管的吸塑成型方法
CN106391860B (zh) 用于工件折弯和成型的集成模具
CN102205576B (zh) 塑料杯夹底下模具机构
CN209408664U (zh) 一种可调式模切机进料展平装置
CN109466023A (zh) 一种简易标准化通用模架
CN107866481A (zh) 一种摆块模具
CN217944063U (zh) 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机的热板结构
CN209158813U (zh) 前模抽芯塑胶模具
CN208373978U (zh) 一种无压料板的折弯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