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7862U -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7862U
CN211837862U CN201922300352.XU CN201922300352U CN211837862U CN 211837862 U CN211837862 U CN 211837862U CN 201922300352 U CN201922300352 U CN 201922300352U CN 211837862 U CN211837862 U CN 21183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fixedly connected
reation kettle
pipe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03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立春
潘伯祥
陈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ing Xinghe Re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xing Xinghe Re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xing Xinghe Re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xing Xinghe Res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03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78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所述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座,两个所述承重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一侧且位于一个所述承重座的一侧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的底部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具有利用压强差进行卸料,提高了反应釜内部生产环境的密闭性,通过固定管、传动块、曲型管、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下料管、传动杆的配合使用通过反应釜内部的真空压强情况实现自动卸料和自动停止卸料,使用更加方便,真空负压时可以进行卸料,正常气压时停止卸料。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部分材料混配时需要在反应釜内部真空环境环境下进行加工。
目前已有的反应釜在稀释混配过程中,卸料时容易破坏反应釜内部的真空密闭性,这样就会降低材料混配生产后的质量,容易生产出残次品,并且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卸料时影响反应釜内部真空状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座,两个所述承重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一侧且位于一个所述承重座的一侧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的底部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反应釜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正面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顶部的一侧与真空装置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反应釜的顶部与储料箱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的底部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框,所述真空框与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密封滑块,所述真空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密封框内壁的顶部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密封框且延伸至密封框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位于密封框外部的一端与密封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真空框和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底端与转杆顶部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固定管的两侧且位于传动块的两侧均连通有曲型管,所述曲型管的底端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固定管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固定管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管和储料箱且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所述传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限位块、固定管和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二转轴与转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反应釜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轴。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贯穿隔板且延伸至隔板的顶部,所述搅拌轴的表面且位于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位于隔板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隔板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反应釜且延伸至反应釜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通过真空框、密封滑块、密封框、滑动杆和连接块、复位弹簧、连接杆和转杆的配合使用,利用压强差进行卸料,提高了反应釜内部生产环境的密闭性,通过固定管、传动块、曲型管、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下料管、传动杆的配合使用通过反应釜内部的真空压强情况实现自动卸料和自动停止卸料,使用更加方便,真空负压时可以进行卸料,正常气压时停止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反应釜,2、承重座,3、储料箱,4、真空装置,5、固定杆,6、转杆,7、下料装置,8、真空泵,9、抽气管,10、排气管,11、隔板,12、电热丝,13、电机,14、搅拌轴,15、第一搅拌叶片,16、第二搅拌叶片,17、出料管,18、进料斗,19、顶盖,41、真空框,42、密封滑块,43、密封框,44、滑动杆,45、连接块,46、复位弹簧,47、连接杆,71、固定管,72、传动块,73、曲型管,74、第一限位块,75、第二限位块,76、下料管,77、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座2,两个所述承重座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料箱3,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一侧且位于一个所述承重座2的一侧设置有真空装置4,所述真空装置4的底部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正面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顶部的一侧与真空装置4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与储料箱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7,所述下料装置7的底部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真空装置4包括真空框41,所述真空框41与反应釜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框4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密封滑块42,所述密封滑块42对真空框41的内部具有密封作用,所述真空框41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动杆44相适配的气孔,所述真空框4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框43,所述密封框43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45,所述连接块45的顶部与密封框43内壁的顶部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46,所述复位弹簧46用于对连接块45进行复位,所述连接块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7,所述连接杆47的底端贯穿密封框43且延伸至密封框43的外部,所述连接杆47位于密封框43外部的一端与密封滑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滑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4,所述滑动杆44的一端依次贯穿真空框41和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滑动杆44的底端与转杆6顶部的一侧相接触。
所述下料装置7包括固定管71,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传动块72,所述固定管71的两侧且位于传动块72的两侧均连通有曲型管73,所述曲型管73位于转杆6的后侧,不影响转杆6的工作,所述曲型管73用于卸料进反应釜1,所述曲型管73的底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72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4,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7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5,所述第一限位块74和第二限位块75均对传动块72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块74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76,所述下料管7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管71和储料箱3且延伸至储料箱3的内部,所述传动块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7,所述传动杆7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限位块75、固定管71和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传动杆77通过第二转轴与转杆6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块72上开设有与下料管76相适配的贯穿槽。
所述反应釜1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的型号为FUJ-PCV,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所述真空泵8的进气端连通有抽气管9,所述抽气管9的一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真空泵8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管10。
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11的上方设置有电热丝12,所述电热丝12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轴14,所述电机13连接外部电源并设置有控制电源的开关。
所述搅拌轴14的一端贯穿隔板11且延伸至隔板11的顶部,所述搅拌轴14与隔板11转动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搅拌轴14的表面且位于隔板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位于隔板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16,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5和第二搅拌叶片16的形状均为弧形,配合反应釜1的形状进行搅拌。
所述隔板11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的一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外部,所述出料管17的形状为弯曲形状,所述出料管17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储料箱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8,所述进料斗18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19,所述顶盖19上设置有配合顶盖19使用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顶盖19上的把手打开顶盖19,将稀释需要用到的材料通过进料斗18倒入进储料箱3的内部,拧紧顶盖19,启动真空泵8,利用抽气管9和排气管10对反应釜1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当反应釜1内部的气压达到负压时,真空框41内部的压强与反应釜1内部的压强形成一个压强差,从而将密封滑块42向下吸入,密封滑块42带动滑动杆44向下,滑动杆44推动转杆6在固定杆5上转动,转杆6的另一端翘起,推动下料装置7上的传动杆77向上移动,从而推动传动块7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曲型管73与固定管71的连接处不被堵住,使得储料箱3内部的材料通过下料管76输送至传动块72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块75的顶部之间,并通过两个曲型管73流入进反应釜1的内部,启动电,13,带动搅拌轴14转动,搅拌轴14带动第一搅拌叶片15和第二搅拌叶片16同时转动,从而对反应釜1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稀释混合,同时启动电热丝12进行加热,搅拌完毕后,关闭真空泵8和电机13,通过打开出料管17上的阀门将反应釜1内部的材料取出,当反应釜1内部的气压正常时,复位弹簧46带动连接块45进行复位,从而带动连接杆47反向移动,使得转杆6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77反向移动带动传动块72向下滑动,将曲型管73的一端堵住,停止进料。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真空框41、密封滑块42、密封框43、滑动杆44和连接块45、复位弹簧46、连接杆47和转杆6的配合使用,利用压强差进行卸料,提高了反应釜1内部生产环境的密闭性,通过固定管71、传动块72、曲型管73、第一限位块74、第二限位块75、下料管76、传动杆77的配合使用通过反应釜1内部的真空压强情况实现自动卸料和自动停止卸料,使用更加方便,真空负压时可以进行卸料,正常气压时停止卸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座(2),两个所述承重座(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料箱(3),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一侧且位于一个所述承重座(2)的一侧设置有真空装置(4),所述真空装置(4)的底部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正面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顶部的一侧与真空装置(4)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与储料箱(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7),所述下料装置(7)的底部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真空装置(4)包括真空框(41),所述真空框(41)与反应釜(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框(4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密封滑块(42),所述真空框(4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框(43),所述密封框(43)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块(45),所述连接块(45)的顶部与密封框(43)内壁的顶部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46),所述连接块(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7),所述连接杆(47)的底端贯穿密封框(43)且延伸至密封框(43)的外部,所述连接杆(47)位于密封框(43)外部的一端与密封滑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滑块(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4),所述滑动杆(44)的一端依次贯穿真空框(41)和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滑动杆(44)的底端与转杆(6)顶部的一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7)包括固定管(71),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传动块(72),所述固定管(71)的两侧且位于传动块(72)的两侧均连通有曲型管(73),所述曲型管(73)的底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72)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4),所述固定管(71)的内表面且位于传动块(72)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5),所述第一限位块(74)的顶部连通有下料管(76),所述下料管(7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管(71)和储料箱(3)且延伸至储料箱(3)的内部,所述传动块(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77),所述传动杆(7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限位块(75)、固定管(71)和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传动杆(77)通过第二转轴与转杆(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的进气端连通有抽气管(9),所述抽气管(9)的一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真空泵(8)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11)的上方设置有电热丝(12),所述反应釜(1)内壁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轴(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4)的一端贯穿隔板(11)且延伸至隔板(11)的顶部,所述搅拌轴(14)的表面且位于隔板(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位于隔板(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的一端贯穿反应釜(1)且延伸至反应釜(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3)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8),所述进料斗(18)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19)。
CN201922300352.X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0352.XU CN2118378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0352.XU CN2118378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7862U true CN211837862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03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7862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7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3913U (zh) 一种化工用电子数控式反应釜
CN208975806U (zh) 一种带上料斗的反应釜搅拌装置
CN104128115A (zh) 一种基于真空搅拌桶的物料搅拌工艺
CN211837862U (zh) 一种反应釜卸料稀释结构
CN109319711A (zh) 银胶灌装装置
CN104128117A (zh) 一种真空搅拌桶
CN209973310U (zh) 一种不积料的投料站
CN211435915U (zh) 一种酸奶加工用配料罐
CN2105934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储结构
CN203955124U (zh) 一种真空搅拌桶
CN113526141A (zh) 一种高效精准物料传输系统
CN209906779U (zh) 一种新型固态发酵装置的出料装置
CN209061091U (zh) 一种可降压式反应釜自动加液装置
CN208449098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辅料加料装置
CN216790730U (zh) 一种混合效果好的真空粉末粉箱
CN219784641U (zh) 一种化工原料定量投放装置
CN210229897U (zh) 一种固体连续加料装置
CN209461214U (zh) 一种低成本可拆卸的便携式浆机
CN212076990U (zh) 一种新型小麦麦芽干燥装置
CN219580309U (zh) 一种粉剂溶液配制装置
CN213766854U (zh) 一种聚乳酸材料制品的发泡装置
CN209865923U (zh) 一种高真空度便携式浆机
CN206746526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3955126U (zh) 一种双向搅拌的真空搅拌桶
CN216296213U (zh) 一种糖粉预拌式加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