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1135U -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1135U
CN211831135U CN202020795655.3U CN202020795655U CN211831135U CN 211831135 U CN211831135 U CN 211831135U CN 202020795655 U CN202020795655 U CN 202020795655U CN 211831135 U CN211831135 U CN 211831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microphone
pickup device
storage tank
shock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56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燕
张焕停
胡睿
焦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Integroto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Integroto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Integroto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Integroto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56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1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1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包括拾音盒,所述拾音盒内设有用于容置麦克风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口设置于拾音盒底部,麦克风通过槽口进入容置槽中,所述拾音盒顶部设置进音孔,所述容置槽槽壁设置连接孔,所述进音孔通过连接孔连通容置槽。通过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固定麦克风后形成麦克风模组,提升了麦克风模组整体的产品性能,使得麦克风不受或尽可能少受外部结构对麦克风收音效果的影响,避免麦克风拾取到喇叭或是整机内部的震动或干扰音,而影响正常通话或拾取有效声音的效果;采用塑料或橡胶结构设计拾音装置,对麦克风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也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有利于保护麦克风不受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麦克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我们使用麦克风装置进行声音的采集,但对于声音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单纯使用麦克风采集声音会使采集的声音没有目标性,带来许多杂音,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指向性麦克风技术是目前较理想的的声音采集技术,他是通过两个麦克风的组合,使声音发生延时从而改变相位达到降噪和语音增强的目的。现有指向性麦克风装配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的精细操作,同时由于装配方式问题,现有指向性麦克风不能避免自身和整机内部喇叭等其他部件产生的震动或干扰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包括拾音盒,所述拾音盒内设有用于容置麦克风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口设置于拾音盒底部,麦克风通过槽口进入容置槽中,所述拾音盒顶部设置进音孔,所述容置槽槽壁设置连接孔,所述进音孔通过连接孔连通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两侧槽壁分别设置连接孔,所述进音孔设置为两个,每个进音孔分别通过相应连接孔与容置槽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拾音盒顶部上,所述拾音盒通过减震机构与外部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为紧贴拾音盒顶部设置的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设置与进音孔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减震板四周突出于拾音盒顶部边沿。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用于供麦克风电源线进线的进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边缘向槽内凹陷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为与圆柱状麦克风外形相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容置槽与麦克风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槽口边沿设置倒圆角,所述连接孔孔沿设置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进音孔为矩形孔,且孔口由内向外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拾音装置为橡胶拾音装置或塑料拾音装置。
有益效果:
通过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固定麦克风后形成麦克风模组,提升了麦克风模组整体的产品性能,使得麦克风不受或尽可能少受外部结构对麦克风收音效果的影响,避免麦克风拾取到喇叭或是整机内部的震动或干扰音,而影响正常通话或拾取有效声音的效果;采用塑料或橡胶结构设计拾音装置,对麦克风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也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有利于保护麦克风不受损伤;减震机构除了将拾音装置固定在产品内部以外,还可以降低产品内部震动对拾音装置造成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与麦克风装配后剖视示意图;
图4是指向性麦克风单体频响示意图;
图5是安装在本实用新型拾音装置内麦克风频响示意图。
附图中:1、拾音盒;2、容置槽;3、槽口;4、进音孔;5、连接孔;6、进线槽;7、减震板;8、麦克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如图1-3所示,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包括拾音盒1,拾音盒1内设有用于容置麦克风8的容置槽2,容置槽2槽口3设置于拾音盒1底部,麦克风8通过槽口3进入容置槽2中,拾音盒1顶部设置进音孔4,容置槽2槽壁设置连接孔5,进音孔4通过连接孔5连通容置槽2。拾音装置整体围绕麦克风8设计,避免麦克风8拾取到喇叭或是整机内部的震动或干扰音,而影响正常通话的声音效果。
进一步的,容置槽2两侧槽壁分别设置连接孔5,进音孔4设置为两个,每个进音孔4分别通过相应连接孔5与容置槽2连通。两个进音孔4分别对应容置槽2两侧的两个连接孔5,进而分别对应安装于容置槽2内部的麦克风8前后两侧的收音网,达到麦克风8的0度和180度同步收音,从而达到指向性麦克风8的技术要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设置于拾音盒1顶部上,拾音盒1通过减震机构与外部结构连接。减震机构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因此当外部结构产生震动时,作为连接的减震机构可以将震动吸收,从而避免外部结构的震动传导到内部的麦克风8内,从而避免麦克风8收音时收取到震动杂音。
进一步的,减震机构为紧贴拾音盒1顶部设置的减震板7,减震板7上设置与进音孔4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减震板7四周突出于拾音盒1顶部边沿。突出设置使得减震板7将拾音盒1整体架空,从而降低连接部分的外部结构对拾音盒1产生的震动影响。
进一步的,容置槽2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用于供麦克风8电源线进线的进线槽6。
进一步的,容置槽2的槽口3边缘向槽内凹陷设计。给麦克风8留出抓取的部位,方便麦克风8的取放。
进一步的,容置槽2为与圆柱状麦克风8外形相配合的弧形槽,容置槽2与麦克风8过盈配合连接。弧形槽配合麦克风8外形设计,保证麦克风8在弧形槽内稳定不晃动,从而避免麦克风8与拾音装置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噪音被麦克风8收录,过盈配合有利于将麦克风8卡在容置槽2内,防止因外部晃动等因素导致麦克风8从容置槽2内脱落。
进一步的,容置槽2槽口3边沿设置倒圆角,连接孔5孔沿设置倒圆角。倒圆角设计是对麦克风8的进一步防护,防止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对麦克风8本体部件的损伤。
进一步的,进音孔4为矩形孔,且孔口由内向外逐渐变大。孔口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喇叭形,有利于收音。
进一步的,拾音装置为橡胶拾音装置或塑料拾音装置。橡胶或塑料结构具有减震特性,并且能够支撑住拾音装置,同时具备一定的变形性,方便拾音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原材料易获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安装时,首先将麦克风8插入容置槽2内,然后将包含麦克风8和拾音装置的麦克风8模组安装到用于固定和防护麦克风8模组的外部结构上,其中进音孔4朝向外部结构的收音端,有一定厚度的减震机构形状与外部结构的装配端形状相配合。如图4-5所示,加装拾音装置的麦克风以后明显比麦克风单体的频响效果要好。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盒,所述拾音盒内设有用于容置麦克风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口设置于拾音盒底部,麦克风通过槽口进入容置槽中,所述拾音盒顶部设置进音孔,所述容置槽槽壁设置连接孔,所述进音孔通过连接孔连通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两侧槽壁分别设置连接孔,所述进音孔设置为两个,每个进音孔分别通过相应连接孔与容置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所述拾音盒顶部上,所述拾音盒通过减震机构与外部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为紧贴拾音盒顶部设置的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设置与进音孔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减震板四周突出于拾音盒顶部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用于供麦克风电源线进线的进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边缘向槽内凹陷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为与圆柱状麦克风外形相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容置槽与麦克风过盈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槽口边沿设置倒圆角,所述连接孔孔沿设置倒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音孔为矩形孔,且孔口由内向外逐渐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装置为橡胶拾音装置或塑料拾音装置。
CN202020795655.3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Active CN21183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5655.3U CN2118311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5655.3U CN2118311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1135U true CN211831135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5655.3U Active CN21183113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1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95941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装置
CN209897214U (zh) 扬声器箱
CN110446139A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225876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1831135U (zh) 一种指向性减震拾音装置
CN104320601B (zh) 一种平板电视
WO2021109185A1 (zh) 扬声器箱
CN210093517U (zh) 扬声器箱
CN104908965A (zh) 柔性云台电机连接件及云台
CN212259316U (zh) 拾音装置减震结构及拾音设备
CN206865675U (zh) 一种音箱外壳及智能音箱
CN110809204A (zh) 一种音箱减震结构
CN201957200U (zh) 一种扬声器的防振结构
CN207399498U (zh) 电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9577256U (zh) 一种二合一防水扬声器
CN211831079U (zh) 一种阵列麦克风固定装置
CN209823948U (zh) 拾音器的安装结构
CN218734759U (zh) 一种防震防尘结构蓝牙音响
CN216600045U (zh) 一种具有降噪抗震功能的一体式蓝牙耳机
CN213213793U (zh) 拾音设备
CN214591878U (zh) 手持式麦克风音箱及拾音组件
CN220858177U (zh) 一种具有语音控制模块的智能电视机
CN111327989A (zh) 音箱及其麦克风结构
CN208101882U (zh) 侧裙和侧围
CN212861286U (zh) 具有减震减噪效果的车载喇叭音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