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933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9332U
CN211829332U CN202020368815.6U CN202020368815U CN211829332U CN 211829332 U CN211829332 U CN 211829332U CN 202020368815 U CN202020368815 U CN 202020368815U CN 211829332 U CN211829332 U CN 211829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or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al connecto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88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言言
杜小波
张国华
朱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gt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88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9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9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9332U/zh
Priority to TW110202528U priority patent/TWM618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绝缘体,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对接部及容纳部,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的第一接触部及位于所述容纳部的第一接脚;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绝缘体包括覆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壁的对接环。所述对接环贴覆在内壁,加强第一对接部的强度,增强插拔手感。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9730378U号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充电座、放电插头、充电插头;充电座包括:座体、设置于座体的第一内腔中的多个弹簧针、位于第一内腔两侧的第二内腔、设置于第二内腔中的充电母端子,放电插头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顶面的与弹簧针的分布对应设置的信号针、设置于本体顶面并分布于弹簧针两侧的放电端子、设置于本体侧面的电源针,电源针埋入本体中的部分与放电端子埋入本体中的部分电性接触,充电插头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一端的充电公端子。该充放电连接器既具有充电功能,又具有放电功能,且放电插头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具有较小的体积。此外,上述充放电连接的充电座具有弹簧针,其有利于在插接时提供缓冲,避免损坏。该电连接器的多个插接口一体成型形成,插入多个对接头后对每个插接口的强度要求较高。
因此,希望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从而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较高强度的对接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绝缘体,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对接部及容纳部,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的第一接触部及位于所述容纳部的第一接脚;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绝缘体包括覆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壁的对接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环贴覆第一对接部内壁,加强第一对接部的强度,增强插拔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全部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电连接器中第二绝缘体及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图6所示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中第二绝缘体及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中沿虚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中沿虚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中沿虚线C-C方向的剖视图。
【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 端子收容部 222
第一方向 X 干涉部 23
第二方向 Y 卡勾 231
第三方向 Z 绝缘块 232
第一绝缘本体 1 干涉槽 233
第一对接部 11 绝缘体 3
收容腔 110 对接环 31
容纳部 12 竖直块 32
容纳腔 120 连接条 33
基部 13 第一端子 4、4P、4S
安装槽 130 第一接触部 401
第二绝缘本体 2 第一固定部 402
第二对接部 21 第一接脚 403
第一直线段 211 第二端子 5、5P、5S
斜线段 212 平板部 51
第二直线段 213 第二接触部 501
附加段 214 第二固定部 502
连接部 22 第二接脚 503
支撑部 22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定义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前后方向),第二方向Y(上下方向)以及第三方向Z(左右方向),可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插接两种对接头。
参图1至图3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4及绝缘体3,上述第一绝缘本体1、第一端子4及绝缘体3构成输出端,可沿前后方向X对接以输出电源及信号;电连接器100同时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及第二端子5,上述第二绝缘本体2及第二端子5构成输入端,可沿上下方向Y对接以输入电源及信号。第一、第二端子通过电路板(未图示)相连,实现两者的电性传输。
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第二绝缘本体2,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固持有第二端子5;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对接部21,所述第二端子5包括位于第二对接部的第二接触部501及第二接脚503,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第二方向Y延伸;
(2)提供若干第一端子4,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401及第一接脚403,将第一端子4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放在预定的位置上(成型模具内),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40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接脚403与第二接脚503沿相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
(3)对所述第一端子4及第二绝缘本体2进行绝缘材料射出成型,形成第一绝缘本体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对接部11及容纳部12,所述第一接触部401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所述第一、第二接脚403、503则位于所述容纳部12内;将单独第二端子5直接植入成型模具中,端子会因结构问题形成歪斜现象,有成型模具无法合模及刮屑的风险,而将第二端子5插入第二绝缘本体2中,然后作为整体镶件的方式植入模具,则可规避此问题。
(4)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再次进行绝缘材料的注塑成型形成绝缘体3,所述绝缘体3贴覆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的内壁。
上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绝缘体均由绝缘材料注塑形成,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由金属材料冲压形成。上述第一绝缘本体对第二绝缘本体2以及端子5整体进行第一次射出成型,绝缘体在第一绝缘本体内进行第二次射出成型,两次射出成型具有生产高效、质量稳定以及生产良率高等优势。以下详细介绍各绝缘本体以及端子的结构。
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3、位于前方的第一对接部11及位于后方的容纳部12,第一对接部11为由环壁围绕而形成的收容腔110,容纳部12为由环壁围绕而形成的腔体结构。具体地,第一绝缘本体1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两个环壁110,两个环壁110横向(第三方向Z)彼此间隔开,每个环壁110向前贯穿,容纳部12为由方形环壁围绕而形成的容纳腔120。
所述绝缘体3射出成型入第一绝缘本体1内,绝缘体3包括贴覆第一对接部21内壁的对接环31,对接环向前未超出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401的前方,向后抵接在所述收容腔120的后壁。绝缘体3包括位于对接环31后方且溶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的竖直块32,可参图10至图12所示。每个对接环31后方延伸有两个对称的竖直块,绝缘体3包括位于所述环壁内的两个对接环31及连接对接环的连接条33,连接条位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绝缘体3包括位于对接环后方的一对竖直块32,连接条33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竖直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环31可以加强围设形成第一对接部11的环壁的强度,同时增强插拔力度;竖直部32及连接条33通过注塑溶入基部13从而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内,可保证对接环31在插拔测试中不会脱离第一绝缘本体。
继续参图4至图6,第一端子4为针状结构,包括位于第一对接部11的第一接触部401及位于所述容纳部12的第一接脚403,每一环壁110内侧均容纳有一组第一端子4的第一接触部401。本实施例中,每组第一端子4包括四个,分为直径较大的电源端子4P以及直径较小的信号端子4S,电源端子4P传输较大电流,信号端子4S传输较小电流,四个端子分为两行两列,相同种类的端子呈对角线分布。每个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401直径略大于其第一接脚403,所有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脚403收容在容纳腔120。第一端子4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及第一接脚的第一固定部402,第一固定部402包括一段环形锯齿结构。
继续参图6至图9,第二绝缘本体2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1外侧,第一绝缘本体1与第二绝缘本体2之间由其中之一向另一绝缘本体塑胶注塑而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1向第二绝缘本体2进行注塑,第一绝缘本体形成固定第二绝缘本体的基部13以及安装槽130,加强电连接器的整体强度。第二绝缘本体2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对接部21,第二对接部为平板结构。从第二方向Y看,第二对接部21的平板包括依序相连的第一直线段211、斜线段212及第二直线段213;所述第二对接部21还包括自所述斜线段212延伸出的附加段214。具有防呆性质的第二对接部21,可以防止电连接器之间错误对接。
第二绝缘本体2包括位于第二对接部21下方的连接部22与干涉部23,第二对接部21自连接部22沿第二方向Y延伸。连接部22包括圆形的支撑部221以及围设形成收容第二端子平板部51的端子槽的端子收容部222,连接部22整体沿第二方向Y进入第一绝缘本体1一段距离,图11及图12清楚可见。干涉部23由于注塑成型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1内,干涉部23包括一对L型的卡勾231以及位于卡勾中间位置的绝缘块232,绝缘块232设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通槽233,参图9所示;第一绝缘体1射出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2,从而填充所述卡勾231周围的空间以及通槽233,实现第一绝缘本体1的基部13与干涉部23的充分配合,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第二端子5安装于第二绝缘本体2,同时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1内。第二端子包括位于上述第二对接部21的第二接触部501以及向第一绝缘本体1延伸且同样位于上述容纳腔120的第二接脚503。第二接触部501为垂直所述第二对接部21的平板部51。第二对接部21平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接触部501,两侧的第二接触部垂直于平板21且在垂直于平板的方向上彼此对齐。两侧的第二接触部501一侧边均埋在平板内,且两个第二接触部呈一大一小设置。所述平板2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接触部501,且平板同一侧的第二接触部呈一大一小设置。具体地,第二绝缘本体2内固定有四个第二端子5,分为两个较大平板部51的电源端子5P以及两个较小平板部51的信号端子5S,电源端子5P传输较大电流,信号端子5S传输较小电流。其中一个电源端子5P与信号端子5S排列在第一直线段211的两侧面,剩下一个电源端子5P与信号端子5S排列在第二直线段213的两侧面。平板21相同侧面排列为一个电源端子5P与一个信号端子5S。所述附加段214位于平板21相同侧面的两个第二接触部501之间且与第二接触部彼此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二对接部21及四个平板状第二端子5构成输入端,可以输入电源及信号,第一对接部11及八个针状第一端子4构成输出端,可以输出电源及信号。每个第二电源端子5P与每个第一对接部11内一个第一电源端子4P通过一个电路板(未图示)相连,即一个第二电源端子5P连接不同收容腔110内的两个第一电源端子4P,故两个第二电源端子5P配合两个收容腔内的四个第一电源端子4P正好构成两组电源传输。同样,每个第二信号端子5S与每个第一对接部11内一个第一信号端子4S通过一个电路板(未图示)相连,即一个第二信号端子5S连接不同收容腔110内的两个第一信号端子4S,故两个第二信号端子5S配合两个收容腔内的四个第一信号端子4S正好构成两组信号的传输。如此,实现电源与信号的输入及输出。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端子靠近平板21的侧边均设有埋设在平板内的台阶部510,每个端子远离平板21的侧边均设有倒刺结构511。平板部51包括固定在第二对接部21两侧的接触部501以及固定在所述端子收容部222内的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对接部21同一直线段两侧的第二接触部501在垂直于平板的方向上彼此对齐,而第二接脚503彼此错开。第二固定部502连接所述平板部51与第二接脚503且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1内,第二接脚503自第二固定部502一次弯折或者两次弯折形成,使得同一直线段211/213两侧的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脚503在第一方向X上彼此错开。上述所有第一、第二端子的接脚403、503平行排列于所述收容腔120内,且所述第一接脚403排列在所述第二接脚503的两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及绝缘体,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对接部及容纳部,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的第一接触部及位于所述容纳部的第一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绝缘体包括覆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内壁的对接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对接环后方,且熔入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的竖直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对接环后方延伸有两个对称的竖直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为由环壁围绕而形成的收容腔,所述对接环向前未超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前方,向后抵接在所述收容腔的后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环壁,每个所述环壁内形成一个收容腔,每个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接触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环壁内的两个对接环及连接所述对接环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对接环后方的一对竖直块,所述连接条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竖直块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侧,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垂直所述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第二接触部及向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延伸且同样位于所述容纳部的第二接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为圆柱状,且其第一接触部的直径尺寸大于对应的第一接脚,而位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脚之间的第一固持部则具有锯齿状的外周边;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脚为针状接脚,所述第二接脚为方形接脚,所述第一接脚排列在所述第二接脚横向两侧。
CN202020368815.6U 2020-03-20 2020-03-2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1829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8815.6U CN211829332U (zh) 2020-03-20 2020-03-20 电连接器
TW110202528U TWM618033U (zh) 2020-03-20 2021-03-10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8815.6U CN211829332U (zh) 2020-03-20 2020-03-2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9332U true CN21182933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8815.6U Active CN211829332U (zh) 2020-03-20 2020-03-2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9332U (zh)
TW (1) TWM61803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033U (zh) 202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156B (zh) 电连接器
US99729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array
US96669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6203335B1 (en) Mobile phone connector and the art of assembly of contacts and a housing
CN203850558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US98476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tended separating wall portion for preventing insertion of uncut terminals
CN10752816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84611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990320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two-section special terminals
CN109378613B (zh) 插头连接器
CN104092059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TW201618390A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13346290A (zh) 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106684610B (zh) Type C连接器
CN113497398A (zh) 电连接器
CN211829332U (zh) 电连接器
CN113471740B (zh) 一种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216289233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5051053U (zh) 可正反插的一体成型式插头连接器
TWI840656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10628563U (zh) 母座连接器
CN109473810B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72700A (zh) 电连接器
CN109119780B (zh) 一种导电接触结构及电连接器
KR20180015456A (ko)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