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099U -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099U
CN211826099U CN201922481351.XU CN201922481351U CN211826099U CN 211826099 U CN211826099 U CN 211826099U CN 201922481351 U CN201922481351 U CN 201922481351U CN 211826099 U CN211826099 U CN 211826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arrier
clamping jaw
positioning
sample
pa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13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un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un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un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un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13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包括样品载体托放置架、样品载体定位机构、开合机构,样品载体定位机构设置在样品载体托放置架的上方,样品载体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定位夹爪对称安装在开合机构上,开合机构带动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沿直线相互靠拢和分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实现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方便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样品化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背景技术
碳和氢是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两者和氧加在一起占煤的有机质的95%以上;而氮是煤中唯一完全以有机形态存在的元素。因此,了解煤中碳氢氮含量对于了解煤的性质,核对其它指标检测结果,推算煤炭应用过程中热量、物料、污染物排放等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煤中碳氢氮元素检测的方法是基于多种检测仪器,但是这些检测仪器只能够实现待测样品进入检测仪器后自动完成检测过程,对于待测样品称量、样品包锡纸准备、待测样品放入检测仪器指定位置等工序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有引入人为误差的危险性,给企业的煤炭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国内外煤炭生产、加工利用和贸易的发展,煤炭成为各用煤单位的主要成本,供需双方的煤炭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检测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去人化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煤质分析智能化验系统中,使用自动测试设备测试用到的煤样载体分别为热值坩埚、灰分坩埚、挥发分坩埚和硫坩埚都是刚性硬质材料,可以采用通用的转移机构实现此硬质材料坩埚的转移、取放。而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用到的煤样载体为锡箔纸,比较柔软,无法使用通用的转移机构来实现锡箔纸的转移、取放。
如何实现碳氢氮元素分析仪中样品载体自动取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实现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方便脱离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包括样品载体托放置架、样品载体定位机构、开合机构,所述样品载体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的上方,所述样品载体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所述定位夹爪对称安装在所述开合机构上,所述开合机构带动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沿直线相互靠拢和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合机构上设有位置感应机构,所述位置感应机构用于检测相对平行设置的定位夹爪开合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上开设有与样品载体托形状相配合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定位夹爪上对称设有凹槽,当所述定位夹爪相互靠拢时,所述凹槽夹紧样品载体托以矫正样品载体托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架,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通过在开合机构上设置定位夹爪,实现了定位夹爪的自动开合,当外部取样机构(如机械手)需要取样品载体时,定位夹爪在开合机构作用下相互靠拢实现夹紧样品载体托,同时矫正样品载体托的方向,确保能实现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的可靠分离。通过设置样品位置感应机构,能准确检测定位夹爪开合的距离,根据夹爪位置判断是否夹紧并矫正样品载体托。整个装置机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满足智能化验系统存取样品载体及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分离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样品载体托放置架;2、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1、定位夹爪; 3、开合机构; 4、位置感应机构;5、通孔; 6、凹槽;7、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包括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开合机构3,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设置在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的上方,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21,定位夹爪21对称安装在开合机构3上,开合机构3带动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21沿直线相互靠拢和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通过在开合机构3上设置定位夹爪21,实现了定位夹爪21的自动开合,当外部取样机构(如机械手)需要取样品载体时,定位夹爪21在开合机构3作用下相互靠拢实现夹紧样品载体托,同时矫正样品载体托的方向,确保能实现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的可靠分离。整个装置机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满足智能化验系统存取样品载体及样品载体与样品载体托分离的需求。
本实施中,开合机构3上设有位置感应机构4,位置感应机构4用于检测相对平行设置的定位夹爪21开合的距离。通过设置位置感应机构4,能准确检测定位夹爪21开合的距离,根据定位夹爪21位置判断是否夹紧并矫正样品载体托。
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夹爪21上对称设有凹槽6,当定位夹爪21相互靠拢时,凹槽6夹紧样品载体托以矫正样品载体托的方向。凹槽6的具体结构依据样品载体托设计,与样品载体托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上开设有与样品载体托形状相配合的通孔5,作业时,样品载体通过外部机构或人工放置到通孔5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架7,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设置在安装架7上。通过安装架7固定样品载体存取机构,能确保整个机构可靠、稳定实现样品载体的取放。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开合机构(3),所述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设置在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的上方,所述样品载体定位机构(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21),所述定位夹爪(21)对称安装在所述开合机构(3)上,所述开合机构(3)带动相对设置的定位夹爪(21)沿直线相互靠拢和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上设有位置感应机构(4),所述位置感应机构(4)用于检测相对平行设置的定位夹爪(21)开合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上开设有与样品载体托形状相配合的通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夹爪(21)上对称设有凹槽(6),当所述定位夹爪(21)相互靠拢时,所述凹槽(6)夹紧样品载体托以矫正样品载体托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样品载体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7),所述样品载体托放置架(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上。
CN201922481351.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Active CN211826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1351.XU CN2118260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1351.XU CN2118260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099U true CN21182609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1351.XU Active CN2118260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4415U (zh) 一种全自动试管分拣处理设备
CN106190816B (zh) 自动化微生物分子检测设备
CN205809044U (zh) 用于食品检测的检测装置
CN211826099U (zh) 一种样品载体存取机构
CN211826098U (zh) 一种夹持转移机构
CN209356312U (zh) 一种多通道同时检测化成箔耐压的装置
CN212074589U (zh) 一种用于智能化验系统的全自动包样装置
CN212083032U (zh) 一种包样机构
CN113533765A (zh) 一种全自动热解吸密封取样装置
CN215946699U (zh) 全自动试管拧盖装置
CN113120329A (zh) 一种用于智能化验系统的全自动包样装置
CN211336990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样品储存装置
CN212068798U (zh) 一种样品载体托
CN204150302U (zh) 一种可移动多工位热合装置
CN220730176U (zh) 一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
CN215493645U (zh) 一种全自动热解吸密封取样装置
CN211122903U (zh) 一种坩埚转移装置
CN218345143U (zh) 一种试管开盖装置
CN205209396U (zh) 位置度检测装置
CN220411334U (zh) 一种检测试剂盒
CN212845430U (zh) 用于元素分析仪的自动连续送取样机构、元素分析仪
CN216284918U (zh) 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中的取样装置
CN218359364U (zh) 一种自动移液装置
CN213883286U (zh) 一种检验临床采尿的设备
CN217638678U (zh) 全自动红外测硫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