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2887U -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2887U
CN211822887U CN202020363268.2U CN202020363268U CN211822887U CN 211822887 U CN211822887 U CN 211822887U CN 202020363268 U CN202020363268 U CN 202020363268U CN 211822887 U CN211822887 U CN 211822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d
control module
exhaust
air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32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成
丁艳蕊
居发礼
刘丽莹
黄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run Xinfeng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run Xinfeng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run Xinfeng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run Xinfeng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32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2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2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2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包括医护走廊、病室、患者走廊、缓冲室,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机、新风控制模块、主排风机、排风控制模块、用于监测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排风控制模块能结合压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排风量,确保设计压差被破坏后能即刻恢复正常以防止交叉感染;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新风控制模块能结合空气品质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新风量,进而联动排风控制模块调节排风量,能确保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适用于负压病房及负压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负压病房(包括“负压隔离病房”)是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场所,其与普通病房和其它功能场所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有严格的压差梯度的要求,同时最小新风量的需求是普通病房的3倍以上。当负压病房没有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需求,而是作为普通病房或其它功能房间使用时,其通风系统的使用模式和控制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另外,作为负压病房,压差控制是控制污染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的通风系统形式多采用定风量阀,在保证设计压差的情况下系统定风量运行。但病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病房内门窗的启闭,设计压差会瞬间被破坏,定风量通风系统压差恢复较慢,由于各区域之间压差恢复不及时,不能定压差运行,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疫情情况下作为负压病房使用,平时情况下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既能确保作为负压病房时设计压差被破坏后能即刻恢复正常以防止交叉感染,又能确保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能降低能耗。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包括医护走廊、病室、患者走廊和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所述医护走廊与病室之间配备有缓冲室,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机,以及与每个病室一一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主排风机,以及与每个病室一一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电连接,空气品质传感器与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排风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个所述病室均配备有卫生间和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卫生间单独配备排风控制模块,进行单独控制,提高通风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每相邻的两个病室为一组对称布置,并共用一个缓冲室,且该缓冲室与该组病室的两个卫生间沿医护走廊到患者走廊的依次布置。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的通风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当在疫情情况下,病室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定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缓冲室、病室在负压下的压差梯度范围,以确保形成医护走廊、缓冲室、病室、患者走廊的定向气流,当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压差值高于或低于设定的压差梯度范围时,立即联动病室内的排风控制模块减小或增大风量运行,直至恢复到正常的压差梯度范围;
当在平时情况下,病室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变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病室的空气品质参数,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优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劣于设定值时,立即联动病室内的新风控制模块增大新风量,进而联动病室内的排风控制模块增大排风量,直至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病室的空气品质恢复正常。
作为上述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的通风控制方法的优选,平疫结合两种使用情况下,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主新风机、主排风机分别采用总风量控制法进行控制,即当监测到各自的实际运行总风量与管路上所有新排风控制模块的叠加风量存在偏差时,调节相应的主新风机或主排风机的信号电压,控制增大或减小运行风量。通过对监测到的所有病室内送、排风控制模块风量进行叠加,根据叠加值与主送、排风机运行风量值对比,进而调节总送、排风量大小,保证系统的按需送、排风。
进一步优选为,每个所述病室均配备有卫生间和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在系统调试时,将卫生间与对应病室之间的压差调好,确保卫生间的气流不会倒回病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设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与对应的缓冲室之间的压差,以及空气品质传感器用于监测病室内空气品质状况。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排风控制模块能结合压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排风量,确保作为负压病房时设计压差被破坏后能即刻恢复正常以防止交叉感染;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新风控制模块能结合空气品质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联动调节新风量,进而联动排风控制模块调节排风量,能确保负压病房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作为负压病房使用的控制逻辑图。
图3为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作为普通病房使用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主要由医护走廊1、病室2、患者走廊3、缓冲室4、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组成。
每个病室2配备有缓冲室4,缓冲室4位于医护走廊1与病室2之间。
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主要由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两部分组成。新风系统主要由主新风机5、以及与每个病室2一一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6组成。排风系统主要由主排风机7,以及与每个病室2一一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8组成。
除此之外,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病室2与对应的缓冲室4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9,用于监测病室2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10。压差传感器9与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8电连接,用于控制该病室2的排风。空气品质传感器10与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6、排风控制模块8电连接,用于控制该病室2的进风及排风。
当在疫情情况下,病室2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压差传感器9进行压差监测。当在平时情况下,病室2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空气品质传感器10进行空气品质监测。
每相邻的两个病室2为一组对称布置,并共用一个缓冲室4,且该缓冲室4与该组病室2的两个卫生间11沿医护走廊1到患者走廊3的依次布置,以优化整体空间布置。
每个病室2最好均配备有卫生间11和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12,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12接入排风系统中,作为排风系统的一部分。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12恒定风量运行;平时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12可分为白天和夜间不同的风量运行工况,以进一步节约能源。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的通风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结合图1、图2所示,当在疫情情况下,病室2作为负压病房使用时,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定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缓冲室4、病室2在负压下的压差梯度范围,以确保形成医护走廊1、缓冲室4、病室2、患者走廊3的定向气流。在疫情情况下,采用定新风量控制,以确保新风量足够,只需要通过排风量来控制压差梯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当压差传感器9监测到病室2与对应的缓冲室4之间压差值高于或低于设定压差梯度范围时,立即联动病室2内的排风控制模块8减小或增大风量运行,直至各区域恢复到正常的压差梯度范围。当病室门窗开启,通过立即联动病室内的排风控制模块减小或增大风量,即刻恒定各区域的压差,避免污染气流的倒流造成交叉感染。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正常情况运行在满足规范规定的风量以及保证病室梯度压差要求的新风量、排风量模式下。
结合图1、图3所示,当在平时情况下,病室2作为普通病房使用时,实现空气品质和节能运行控制。为了保证病室内的空气品质和节约系统的运行能耗,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新风系统采用变新风量、变排风量控制模式,并设定病室2的空气品质参数。
当空气品质传感器10监测到病室2的空气品质优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当空气品质传感器10监测到病室2的空气品质劣于设定值时,如空气品质传感器10监测到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时,立即联动病室2内的新风控制模块6增大新风量,进而联动病室2内的排风控制模块8增大排风量,从而能快速满足病室内的空气品质需求,直至空气品质传感器10监测到病室2的空气品质恢复正常。空气品质恢复正常后,新、排风系统再恢复至设定的正常情况下小风量运行,既保证空气品质,又节约运行能耗。
最好是,结合图2、图3所示,在平疫结合两种使用情况下,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的主新风机5、主排风机7分别采用总风量控制法进行控制,即当监测到各自的实际运行总风量与管路上所有新排风控制模块的叠加风量存在偏差时,调节相应的主新风机5或主排风机7的信号电压,控制增大或减小运行风量。
另外,鉴于卫生间11受污染的程度高于病室2,因此,在系统调试时,将卫生间11与对应病室2之间的压差调好,确保卫生间11的气流不会倒回病室2。
一套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平疫两种不同使用模式下的房间需求,各病室可实现独立调节,一个病室的调节变化,不影响其它病室。

Claims (3)

1.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包括医护走廊(1)、病室(2)、患者走廊(3)和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所述医护走廊(1)与病室(2)之间配备有缓冲室(4),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主新风机(5),以及与每个病室(2)一一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6),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主排风机(7),以及与每个病室(2)一一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病室(2)与对应的缓冲室(4)之间压差的压差传感器(9),用于监测病室(2)内空气品质状况的空气品质传感器(10),压差传感器(9)与对应的排风控制模块(8)电连接,空气品质传感器(10)与对应的新风控制模块(6)、排风控制模块(8)电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病室(2)均配备有卫生间(11)和卫生间排风控制模块(1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病室(2)为一组对称布置,并共用一个缓冲室(4),且该缓冲室(4)与该组病室(2)的两个卫生间(11)沿医护走廊(1)到患者走廊(3)的依次布置。
CN202020363268.2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Active CN211822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268.2U CN21182288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268.2U CN21182288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2887U true CN21182288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3268.2U Active CN211822887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288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188A (zh) * 2020-11-06 2021-03-0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舱室的空气正压和负压状态控制的实验室
CN11290233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带智能感控的诊室安全环控系统
CN114412246A (zh) * 2022-01-30 2022-04-29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单通道型模块化集成负压隔离病房
CN114439286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通道可拼接模块化集成式负压隔离病房
CN114439287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通道型模块化集成负压隔离病房
WO2022111492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时应急医院通风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188A (zh) * 2020-11-06 2021-03-0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舱室的空气正压和负压状态控制的实验室
CN112429188B (zh) * 2020-11-06 2022-07-26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舱室的空气正压和负压状态控制的实验室
WO2022111492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时应急医院通风系统及方法
CN11290233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带智能感控的诊室安全环控系统
CN114412246A (zh) * 2022-01-30 2022-04-29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单通道型模块化集成负压隔离病房
CN114439286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通道可拼接模块化集成式负压隔离病房
CN114439287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中建国际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双通道型模块化集成负压隔离病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1789A (zh)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211822887U (zh) 一种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
CN111322680A (zh) 平疫双用的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1196363A1 (zh) 可移动式传染病应急防护一体化智慧方舱
CN211953020U (zh) 平疫双用的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控制系统
CN211953053U (zh) 用于负压病房单元的安全健康舒适空气环境营造系统
CN101387428B (zh) 传染病菌的空气传播阻断个性化通风装置
CN1884776A (zh) 动态隔离式传染病隔离病房
CN215637772U (zh) 一种运用于传染病方舱医院的送排风装置
CN111998453A (zh) 一种全屋空气防疫节能系统
CN201811370U (zh) 具有智能化调控净化空调系统的洁净手术室
CN107224643A (zh) 一种外置式多路气体压缩式雾化控制治疗系统
CN111854029A (zh) 一种带气溶胶定向控制的病床洁净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372937U (zh) 洁净手术部正压控制系统
CN111425022A (zh) 一体化可移动智能应急病房
JP2003024396A (ja) 病 室
WO2022134973A1 (zh) 一种病房分布式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06486A (zh) 一种空气循环型毛细管网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3020128U (zh) 一种带气溶胶定向控制的病床洁净装置
CN201322392Y (zh) 传染病菌的空气传播阻断个性化通风装置
CN112902339A (zh) 带智能感控的诊室安全环控系统
CN213300394U (zh) 一种拼装式医院病房空调送、排风系统
CN220989079U (zh) 智能呼吸感控病床
CN220989080U (zh) 智能调节呼吸感控病床
CN217844195U (zh) 平疫结合手术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