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0842U - 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0842U
CN211820842U CN201922183123.4U CN201922183123U CN211820842U CN 211820842 U CN211820842 U CN 211820842U CN 201922183123 U CN201922183123 U CN 201922183123U CN 211820842 U CN211820842 U CN 211820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reinforcing
side wall
outer side
revers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31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宣永斌
金华海
赵洪杰
赵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31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0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0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0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向阀。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及多根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安装于所述阀体外侧壁上;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阀体的周向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连接管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并与阀体的外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所述阀体的刚度,从而提高所述阀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所述阀体发生变形,影响所述换向阀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管路系统中需要用到换向阀实现管路的切换,比如三通、四通或者五通换向阀。
在现有的技术中,在换向阀的装配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焊接来连接连接管,在焊接的过程中,会因存在较大的应力而使阀体产生形变,导致阀体内部器件无法相互配合实现换向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换向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及多根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安装于所述阀体外侧壁上;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阀体的周向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连接管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并与阀体的外侧壁连接,以加强所述阀体的刚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所述阀体的刚度,从而提高所述阀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所述阀体发生形变,影响所述换向阀的正常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加强结构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阀体的周向设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管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及所述阀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相邻两根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连接管固定,且与所述阀体固定,进一步加强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环绕所述连接管的周向设置,所述加强肋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另一侧固定于所述阀体的外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加强肋。
可以理解的是,两邻所述连接管之间为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在两邻两根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加强肋,在增强所述阀体刚度的同时,减小所述加强结构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筋,沿所述阀体的周向,所述加强筋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邻两根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为线性结构或者弧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为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阀体的周向设于所述连接管两侧的阀体的外侧壁上,并沿所述阀体的径向凸出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少于所述阀体沿所述阀体轴向的长度的5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阀体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的周围由于焊接容易发生变形,因此所述加强结构应设于所述连接管的附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的侧壁抵靠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凸台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的侧壁抵靠于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增加成品的整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台沿所述连接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以避免改变所述换向阀的重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于所述阀体内,用于切换不同所述连接管之间的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阀,通过沿所述阀体的周向或者沿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加强结构,以加强所述阀体的刚度,防止在焊接所述连接管的过程中导致阀体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换向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换向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换向阀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换向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换向阀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换向阀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换向阀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换向阀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换向阀的正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换向阀;10、阀体;11、盖板;20、连接管;30、加强结构;31、加强板;32、加强肋;33、加强筋;3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阀100,用于管路系统中的管路切换,特别是用于空调系统中的管路切换。
具体地,换向阀100包括阀体10及多根连接管20,多根连接管20安装于阀体10的外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00为四通换向阀,特别是大容量电磁式四通换向阀,包括四根连接管20、活塞(图未示)及驱动机构(图未示),四根连接管20沿阀体10的周向安装于阀体10上,活塞设于阀体10内,四根连接管20分别与室内外换热器(图未示)、压缩机(图未示)的吸排气口连接,用于实现不同连接管20之间的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活塞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100还可为三通换向阀100、五通换向阀100或者其他。
可以理解的是,活塞在阀体10内部运动实现换向功能,需要通过活塞和阀体10之间高精度的间隙配合,防止高压侧及低压侧之间的介质相互串流,活塞与阀体10之间的配合间隙很小,在利用焊接装配换向阀100时,容易造成阀体10变形,导致活塞卡在阀体10内,无法旋转而无法实现换向功能。在这里,高压侧指的是在空调系统中,压缩机排气口与节流元件(图未示)之间的管路,低压侧指的是,节流元件出口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的管路。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两端的开口处设有盖板11密封阀体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阀体10还可为方体或者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换向阀100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30,多个加强结构30沿阀体10的周向设置,即,沿阀体10的周向,加强结构30可固定于阀体10的外侧壁,或者固定于连接管20的外侧壁,或者固定于相邻两根连接管20之间,或者一部分固定于阀体10的外侧壁,一部分固定于连接管20的外侧壁;或者,多个加强结构30沿连接管20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并与阀体10的外侧壁连接,即,沿连接管20的外侧壁的周向,加强结构30可固定于阀体10的外侧壁,或者一部分固定于阀体10的外侧壁,一部分固定于连接管20的外侧壁,以加强阀体10的刚度,从而加强阀体10的结构强度,以防止在装配焊接时阀体10变形。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3,加强结构30为加强板31,加强板31设于相邻的两根连接管20之间,加强板31的两侧壁分别与相邻两根连接管20的外侧壁抵接并固定,并与阀体1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1的数量设置为四块,四块加强板31沿阀体10的周向设于四根连接管2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板31还为设为八块,相邻两根连接管20之间设置两块,或者两邻两根连接管20之间设置其他块数加强板31,或者根据连接管20的根数不同,设置不同块数的加强板31。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加强结构30为多个加强肋32,多个加强肋32环绕连接管20的周向设置,加强肋32的一侧与连接管20的外侧壁固定,另一侧与阀体10的外侧壁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沿连接管20的周向,加强肋32还可只固定于阀体10的外侧壁。
优选地,由于每个连接管20之间为应力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在每个连接管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加强肋3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管20的周向设置四个加强肋32,两邻两根连接管20之间设置两个加强肋32,加强肋32为三角板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根连接管20的周向还可设置其他数量的加强肋32,加强肋32还可设为四角型或者其他形状。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6及图7,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加强结构30为加强筋33,加强筋33设于相邻两根连接管20之间,加强筋3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连接管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两个连接管20之间设置一个加强筋33,在其他实施例中,没两个连接管20之间还可沿着连接管20的轴线方向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加强筋33。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3为直线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33还可为弧形或者其他形状。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8及图9,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加强结构30为至少两个凸台34,凸台34设于连接管20两侧的阀体10的外侧壁上,凸台34沿阀体10的径向凸出设置,且沿阀体10的周向设置,至少两个凸台34之间的距离小于阀体10沿轴向的长度的50%,由于阀体10与连接管20之间的连接处最易变形,因此,加强结构30不宜设置在距离连接管20太远的地方。
优选地,凸台34朝向连接管20的一侧的侧壁抵靠于连接管20的外侧壁,增加产品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34设为两个,两个凸台34沿连接管20的轴线呈对称设置,以防止改变换向阀100的重心。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台34还可设为四个、六个或者其他偶数个。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沿阀体10的周向,连接管20的两侧设置凸台34的同时,在连接管20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如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三描述的加强结构30。
在装配的过程中,在将连接管20安装于阀体10上时,通过焊接固定,在在连接管20的周围设置加强结构30,能够加强阀体10的刚度,防止阀体10在焊接时变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10)及多根连接管(20),多根所述连接管(20)安装于所述阀体(10)外侧壁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多个加强结构(30),多个所述加强结构(30)沿所述阀体(10)的周向设置;
或者,多个所述加强结构(30)沿所述连接管(20)外侧壁的周向设置并与阀体(10)的外侧壁连接,以加强所述阀体(10)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0)为加强板(31),所述加强板(31)沿所述阀体(10)的周向设于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管(2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连接管(20)的外侧壁及所述阀体(1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0)为加强肋(32),所述加强肋(32)环绕所述连接管(20)的周向设置,所述加强肋(32)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的外侧壁,另一侧固定于所述阀体(10)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连接管(20)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加强肋(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0)为加强筋(33),沿所述阀体(10)的周向,所述加强筋(33)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连接管(20)之间,所述加强筋(33)的两端分别与两邻两根所述连接管(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3)为线性结构或者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任意一项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0)为凸台(34),所述凸台(34)沿所述阀体(10)的周向设于所述连接管(20)两侧的阀体(10)的外侧壁上,并沿所述阀体(10)的径向凸出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凸台(34)之间的距离少于所述阀体(10)沿所述阀体(10)轴向的长度的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4)朝向所述连接管(20)的一侧的侧壁抵靠于所述连接管(20)的外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4)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台(34)沿所述连接管(20)的轴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于所述阀体(10)内,用于切换不同所述连接管(20)之间的连通。
CN201922183123.4U 2019-12-07 2019-12-07 换向阀 Active CN211820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3123.4U CN211820842U (zh) 2019-12-07 2019-12-07 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3123.4U CN211820842U (zh) 2019-12-07 2019-12-07 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0842U true CN21182084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3123.4U Active CN211820842U (zh) 2019-12-07 2019-12-07 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0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9568B1 (en) In-line pressure balanced expansion joint for piping and ducting systems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on and internally located tie rods
GB2490573A (en) A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ith Multiple Flow Channels for Use in a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6246955B (zh) 滑动式换向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211820842U (zh) 换向阀
JP5275948B2 (ja) 四方切換弁
EP2913619B1 (en) Heat exchanger
US20230204294A1 (en)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EP3182038A1 (en) Outdoor unit of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CN104676043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四通换向阀
CN110360344B (zh) 一种旋转式换向阀
CN101963255A (zh) 端盖以及使用该端盖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JP6254980B2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10196857A (ja) 四方切換弁
JP5249818B2 (ja) 四方切換弁
CN114076546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3713639U (zh) 冷凝器的出口管组件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5568835U (zh) 法兰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蒸发器
JP2019124337A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212842339U (zh)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226354U (zh) 一种多通管和空调器
EP4279851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1852891U (zh) 四通阀阀体及其四通阀
CN21371330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936611U (zh) 管路集成模块、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103307314B (zh) 电磁四通换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