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0588U -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0588U
CN211820588U CN201922466114.6U CN201922466114U CN211820588U CN 211820588 U CN211820588 U CN 211820588U CN 201922466114 U CN201922466114 U CN 201922466114U CN 211820588 U CN211820588 U CN 211820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put
shaft
tooth
re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61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杨海华
曹敬煜
王康林
杨富双
单培顺
黄伟
刘诗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61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0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0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0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且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其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同轴双输入变速箱,所述同轴双输入变速箱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动力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动力的出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出现了两个动力源以上的布置结构,现有的变速箱结构在要么需要设置复杂的行星传送结构进行动力耦合,要么直接在变速箱的前端设置双动力的耦合部分,其使得整个车体的布置结构相对复杂,且两个动力源之间在换挡时仍旧会发生动力中断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且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
一种同轴双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的输入部分设置同轴双输入动力输入轴,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空心输入轴将动力输入变速箱内,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输入轴将动力输入变速箱内,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在第一输入轴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耦合同步器,耦合同步器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啮合状态下,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的动力同步耦合后输出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耦合同步器脱离状态下,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第二动力在输出轴上耦合后输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输出轴上排布1至M挡挡位输出齿轮、以及输出倒挡齿,其中M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所述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所述中间转向齿轮啮合邻近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所述输出倒挡齿;
输出倒挡齿和1挡输出齿轮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时,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
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电机;
所述第一动力源为发动机或电机。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同轴双输入变速箱,所述同轴双输入变速箱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A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B挡齿,所述输出B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若干组挡位输出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均包括有两个挡位输出齿轮以及对应的同步器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通过同步器结构选择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输出对应挡位的动力,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A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对应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对应于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所述字母A、B为1至N的不同自然数。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所述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所述中间转向齿轮啮合邻近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所述输出倒挡齿;
输出倒挡齿和输出一挡齿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时,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一空心中间轴或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挡位数字较低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输出倒挡齿和输出一挡齿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时,倒挡状态下,第一动力源不输出、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电机,直接反转进行倒挡输出;
套装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所有挡位输出齿轮均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输出轴,确保输出时动力的耦合输出。
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所述4/6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所述输出四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所述输出一倒挡齿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之间布置有1/3/倒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中二齿,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挂倒挡时,第二动力源停止动力输入,耦合同步器脱离第二传动齿轮,倒挡同步器连接惰轮齿,第一动力源将动力输出后通过中二齿、倒挡齿、惰轮齿、一中倒齿传递至输出一倒挡齿;
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所述4/6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所述输出四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五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输出倒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之间布置有1/3挡同步器,所述输出倒挡齿对应布置有倒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所述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所述中间转向齿轮啮合中一齿,所述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所述输出倒挡齿;
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6/7挡同步器,所述6/7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七挡齿,所述输出七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一倒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所述输出一倒挡齿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之间布置有2/4挡同步器,输出一倒挡齿的一侧布置有切换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3/5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七挡齿、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一倒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中二齿,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中间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挂倒挡时,第二动力源停止动力输入,耦合同步器脱离第二传动齿轮,倒挡同步器连接惰轮齿,第一动力源将动力输出后通过中二齿、倒挡齿、惰轮齿、一中倒齿传递至输出一倒挡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通过同轴进行动力输入,在第一输入轴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耦合同步器,耦合同步器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啮合状态下,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的动力同步耦合后输出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耦合同步器脱离状态下,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第二动力在输出轴上耦合后输出;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且可以选择动力耦合输出或分别输出后再在输出轴上进行耦合输出,其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第二动力源1、第一动力源2、输出轴3、第二空心输入轴4、第一输入轴5、第二传动齿轮6、耦合同步器7、第二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第一空心中间轴10、第一中间轴传动齿11、输出倒挡齿12、中间转向齿轮13、中倒齿14、输出一倒挡齿15、倒挡轴16、倒挡齿17、惰轮齿18、倒挡同步器19、中一齿20、输出六挡齿21、4/6挡同步器22、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输出五挡齿25、输出三挡齿26、2/5挡同步器27、1/3/倒挡同步器28、中二齿29、输出一挡齿30、6/7挡同步器31、1/3挡同步器32、输出七挡齿33、2/4挡同步器34、3/5挡同步器35、切换同步器36、倒挡传动轴3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同轴双输入控制方法:在变速箱的输入部分设置同轴双输入动力输入轴,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空心输入轴将动力输入变速箱内,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输入轴将动力输入变速箱内,第一输入轴贯穿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在第一输入轴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耦合同步器,耦合同步器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啮合状态下,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的动力同步耦合后输出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耦合同步器脱离状态下,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第二动力在输出轴上耦合后输出。
在输出轴上排布1至M挡挡位输出齿轮、以及输出倒挡齿,其中M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中间转向齿轮啮合邻近的挡位传动齿轮,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输出倒挡齿;
输出倒挡齿和1挡输出齿轮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时,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
第二动力源为电机;第一动力源为发动机或电机。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见图1-图3:其包括第二动力源1、第一动力源2、同轴双输入变速箱,同轴双输入变速箱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3,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4以及第一输入轴5,第一输入轴5贯穿第二空心输入轴4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第二空心输入轴4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动力源1,第一输入轴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动力源2,第二空心输入轴4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6,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6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7、输出A挡齿,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同步器,第一同步器的远离输出A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B挡齿,输出B挡齿套设于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若干组挡位输出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均包括有两个挡位输出齿轮以及对应的同步器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通过同步器结构选择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输出对应挡位的动力;
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8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常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第二中间轴8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10,第一空心中间轴10对应于输出A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11,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轴向对应于输出轴3的对应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第二中间轴8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其余轴向位置对应于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
所述字母A、B为1至N的不同自然数。
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12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37,倒挡传动轴37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13、中倒齿14,中间转向齿轮13啮合邻近的挡位传动齿轮,中倒齿14直接啮合连接输出倒挡齿12;
输出倒挡齿和输出一挡齿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15时,在输出一倒挡齿15的对应的第一空心中间轴10或第二中间轴8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16,倒挡轴16上设置有倒挡齿17、惰轮齿18,倒挡齿17、惰轮齿18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19,倒挡齿17固套于倒挡轴16、并啮合连接挡位数字较低的挡位传动齿轮,惰轮齿18通过连接套套装于倒挡轴16、并啮合连接中一齿20,中一齿20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15;
套装于输出轴3上的所有挡位输出齿轮均通过连接套套装于输出轴,确保输出时动力的耦合输出。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6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7、输出六挡齿21,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22,4/6挡同步器22的远离输出六挡齿21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23,输出四挡齿23套设于动力输出轴3的对应位置,动力输出轴3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二挡齿24、输出五挡齿25、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倒挡齿15,输出一倒挡齿15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二挡齿24、输出五挡齿25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27,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倒挡齿15之间布置有1/3/倒挡同步器28,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8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第二中间轴8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10,第一空心中间轴10对应于输出六挡齿6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11,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轴向对应于输出轴3的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第二中间轴8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25、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倒挡齿15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15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16,倒挡轴16上设置有倒挡齿17、惰轮齿18,倒挡齿17、惰轮齿18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19,倒挡齿17固套于倒挡轴16、并啮合中二齿29,惰轮齿18通过连接套套装于倒挡轴16、并啮合连接中一齿20,中一齿20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15;
挂倒挡时,第二动力源1停止动力输入,耦合同步器7脱离第二传动齿轮6,倒挡同步器19连接惰轮齿18,第一动力源2将动力输出后通过中二齿29、倒挡齿17、惰轮齿18、一中倒齿20传递至输出一倒挡齿15;
具体实施例一中,耦合同步器向左闭合时,使第二动力源与第一动力源耦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动力源可以实现所有的挡位传递;
耦合同步器打开时,第二动力源和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在输出轴进行耦合,使得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没有动力中断,举例子说明,第一动力源经过输出六挡齿,2/5挡同步器向左挂入二挡,第一动力源以二挡传递扭矩;第二动力源通过常啮合齿轮,1/3/倒挡同步器向左挂入三挡,第二动力源以三挡运行,两个动力在输出轴上耦合;换挡时,第一动力源先脱出2/5挡同步器,挂入四挡,过程中第二动力源始终输出动力,然后,第二动力源再从挡脱出,挂入五挡,这个过程中第一动力源始终输出动力,从而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6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7、输出六挡齿21,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22,4/6挡同步器22的远离输出六挡齿21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23,输出四挡齿23套设于动力输出轴3的对应位置,动力输出轴3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五挡齿25、输出二挡齿24、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挡齿30、输出倒挡齿12,输出二挡齿24、输出五挡齿25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27,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挡齿之30间布置有1/3挡同步器32,输出倒挡齿12对应布置有倒挡同步器19,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8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第二中间轴8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10,第一空心中间轴10对应于输出六挡齿21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11,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轴向对应于输出轴3的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第二中间轴8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25、输出三挡齿26、输出一挡齿30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12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37,倒挡传动轴37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13、中倒齿14,中间转向齿轮13啮合中一齿,中倒齿14直接啮合连接输出倒挡齿12。图中的中间转向齿轮13所对应的倒挡传动轴37和输出轴3、第二中间轴成三角关系布置,便于传输,图中的示意仅为表达传动关系用。
具体实施例三、见图3:
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6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7、输出六挡齿21,第一输入轴5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3的输入端设置有6/7挡同步器31,6/7挡同步器31的远离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七挡齿33,输出七挡齿33套设于动力输出轴3的对应位置,动力输出轴3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输出一倒挡齿15、输出三挡齿26、输出五挡齿25,输出一倒挡齿15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之间布置有2/4挡同步器34,输出一倒挡齿15的一侧布置有切换同步器36,输出三挡齿26、输出五挡齿25之间布置有3/5挡同步器35,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8,第二中间轴8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9,第二中间轴8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10,第一空心中间轴10对应于输出六挡齿21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11,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轴向对应于输出轴的输出七挡齿33、输出四挡齿23、输出二挡齿24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第二中间轴8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10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一倒挡齿15、输出三挡齿26、输出五挡齿25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15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16,倒挡轴16上设置有倒挡齿17、惰轮齿18,倒挡齿17、惰轮齿18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19,倒挡齿17固套于倒挡轴16、并啮合中二齿29,惰轮齿18通过连接套套装于倒挡轴16、并啮合连接中一齿20,中一齿20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15;
挂倒挡时,第二动力源停止动力输入,耦合同步器脱离第二传动齿轮,倒挡同步器连接惰轮齿,第一动力源将动力输出后通过中二齿、倒挡齿、惰轮齿、一中倒齿传递至输出一倒挡齿。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通过同轴进行动力输入,在第一输入轴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置耦合同步器,耦合同步器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啮合状态下,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的动力同步耦合后输出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耦合同步器脱离状态下,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传输至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再传递至输出轴、通过选择对应的挡位进行挡位输出,第一动力、第二动力在输出轴上耦合后输出;使得两个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连接方便可靠,且可以选择动力耦合输出或分别输出后再在输出轴上进行耦合输出,其确保动力输出不会中断,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
综上,倒档工况,可以是挂入一档时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电机反向转动,也可以通过倒档同步器挂入倒档,实现输出轴的转向输出;输出轴连接车辆传动轴输出动力至车桥;合同步器将第一、第二动力源动力耦合或断开实现双动力输入或单独输入,有益效果为耦合时,第一输入轴动力可以驱动全部档位或带动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电机发电。断开时两个动力可以驱动不同档位(如1档和2档),换挡时只撤销对应的一个动力换源动力(如1档换3档),另一个动力源继续驱动(如2档),实现动力不中断,提升驾驶操控性、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
具体实施例的挡位排布不限于具体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二、具体实施例三的次序排列组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同轴双输入变速箱,所述同轴双输入变速箱包括同轴布置的双输入轴、动力输出轴,所述双输入轴包括第二空心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贯穿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空心内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空心输入轴的输出端固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A挡齿,输出A挡齿即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A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B挡齿,所述输出B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若干组挡位输出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均包括有两个挡位输出齿轮以及对应的同步器结构,每组挡位输出结构通过同步器结构选择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输出对应挡位的动力;
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A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对应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对应于挡位输出齿轮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所述字母A、B为1至N的不同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挡位输出齿轮均独立布置于输出轴上,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所述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所述中间转向齿轮啮合邻近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所述输出倒挡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输出倒挡齿和输出一挡齿集成于同一个输出一倒挡齿时,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一空心中间轴或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挡位数字较低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所述4/6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所述输出四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所述输出一倒挡齿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之间布置有1/3/倒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倒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中二齿,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4/6挡同步器,所述4/6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四挡齿,所述输出四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五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输出倒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2/5挡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之间布置有1/3挡同步器,所述输出倒挡齿对应布置有倒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五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一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输出倒挡齿的对应位置布置有倒挡传动轴,所述倒挡传动轴上套装有中间转向齿轮、中倒齿,所述中间转向齿轮啮合中一齿,所述中倒齿直接啮合连接所述输出倒挡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相对于第二传动齿轮后置、并顺次套装有耦合同步器、输出六挡齿,第一输入轴的输出端和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之间间隔设置,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设置有6/7挡同步器,所述6/7挡同步器的远离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一侧布置有输出七挡齿,所述输出七挡齿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对应位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还对应套装有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输出一倒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所述输出一倒挡齿集成有输出一挡齿和输出倒挡齿,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之间布置有2/4挡同步器,输出一倒挡齿的一侧布置有切换同步器,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之间布置有3/5挡同步器,其还包括有第二中间轴,所述第二中间轴对应于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套装有第一空心中间轴,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对应于所述输出六挡齿的位置套设有第一中间轴传动齿,所述第一空心中间轴的轴向对应于所述输出轴的输出七挡齿、输出四挡齿、输出二挡齿位置处分别固套有对应的挡位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处于第一空心中间轴的其余轴向位置的对应于输出一倒挡齿、输出三挡齿、输出五挡齿的位置处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挡位输出齿轮,在输出一倒挡齿的对应的第二中间轴的外侧还设置有倒挡轴,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齿、惰轮齿,倒挡齿、惰轮齿间布置有倒挡同步器,所述倒挡齿固套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中二齿,所述惰轮齿通过连接套套装于所述倒挡轴、并啮合连接中一齿,中一齿啮合连接输出一倒挡齿。
CN201922466114.6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Active CN211820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6114.6U CN21182058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6114.6U CN21182058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0588U true CN21182058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6114.6U Active CN21182058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05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6398A (zh) * 2019-12-31 2020-04-07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双输入控制方法及对应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N112549947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构型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6398A (zh) * 2019-12-31 2020-04-07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双输入控制方法及对应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N112549947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构型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241B (zh) 变速器
US20080245166A1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aving reduced axial length
CN107539108B (zh)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JP2017150665A (ja) 自動車両用ハイブリッド伝動装置
CN211820588U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N110966364A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八挡变速箱结构
CN111043254A (zh) 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结构
CN111059228A (zh) 一种带有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CN108162741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211493649U (zh)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108162743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装置
CN212055695U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N107539107B (zh)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N214146439U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四挡变速箱结构
CN213981864U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双中间轴变速箱结构
CN110925368A (zh) 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CN110925394A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结构
CN106696675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总成
CN213270898U (zh) 一种带有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CN212055700U (zh) 一种带行星排副箱的变速箱结构
CN106696673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结构
CN211474786U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的八挡变速箱结构
CN110966398A (zh) 一种同轴双输入控制方法及对应的变速箱布置结构
CN212055696U (zh) 同轴双输入的变速箱结构
CN211449534U (zh) 实现不同功能模块化组合的拖拉机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