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8700U -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8700U
CN211818700U CN202020032053.2U CN202020032053U CN211818700U CN 211818700 U CN211818700 U CN 211818700U CN 202020032053 U CN202020032053 U CN 202020032053U CN 211818700 U CN211818700 U CN 21181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lutch
block
spring
autho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20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文平
刘魏
顾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20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8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该可变码叶片锁芯包括外壳、锁胆、离合块以及弹块。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当弹块在弹块弹簧的作用力下卡设在分离凹槽内,可以保证离合块可靠固定在分离位置;当离合块在离合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从分离位置移动到结合位置,同时在钥匙完全旋转90°后,弹块在弹块弹簧的作用力下卡设在结合凹槽内,进而可以保证离合块可靠固定在结合位置;进一步由于离合块在离合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处于默认的结合位置,同时,由于弹块卡设在外壳的结合凹槽内,离合块无法从结合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因此,即使操作者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此时插入编码工具也无法推动离合块。

Description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更换钥匙的锁芯一般需要用户将锁芯从锁具中取出,并取出套在锁芯上的外壳以更换适当的弹子或叶片,从而可以使用新钥匙开启锁芯。这就需要用户具备专业的锁具和锁芯的专业知识,因此通常只能由锁匠或专业人员完成锁芯的钥匙更换。另外,在更换弹子或叶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并要求用户接触锁芯机构以互换弹子或叶片,在替换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损坏零部件。
专利CN201910318435.3提供了一种叶片锁芯及其换码方法、锁具、钥匙及锁具系统,通过采用螺丝刀拧动调节螺钉的方式实现驱动块和离合叶片的结合或分离,但是由于螺纹传动无法精确定位,且拧动螺丝刀所需的转矩小,操作者无法精确感知驱动块和离合叶片的结合位置,若螺纹拧动圈数过多,则可能导致驱动块与离合叶片脱离结合,及锁胆变形,引起机构运动卡涩;若螺纹拧动圈数过少,则可能导致驱动块与离合叶片尚未结合,导致换码操作失败。
市场上也存在通过换码工具推动离合块滑动实现换码操作的锁芯,但其存在当操作者未按操作流程操作时,或离合块并未可靠固定在离合位置时,此时若操作者拔出钥匙,而导致离合叶片错误地结合在不匹配的驱动块的离合凹槽内,不但会导致换码操作失败,而且会导致锁芯无法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钥匙在更换锁芯时无法准确定位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体;
锁胆,所述锁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中空腔体内;
离合块,所述离合块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所述离合块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上,且所述离合块和所述锁胆能够一起在所述外壳内转动;
弹块,所述弹块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离合块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结合凹槽和分离凹槽,所述结合凹槽和所述分离凹槽相隔90°布置;
当所述离合块处于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时,所述弹块弹出并分别卡设在所述结合凹槽或所述分离凹槽内;当所述离合块在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切换时,所述弹块在所述外壳的挤下缩回到所述离合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块弹簧,所述弹块弹簧设置在所述离合块上,一端抵接在所述弹块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上,能够为所述弹块卡设在所述结合凹槽或所述分离凹槽内提供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离合叶片、闭锁叶片和叶片弹簧,所述叶片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闭锁叶片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上,用于为所述闭锁叶片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离合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安装槽,所述离合叶片和所述闭锁叶片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叶片安装槽内,
所述离合叶片和所述闭锁叶片具有锁紧所述外壳和所述锁胆的闭锁位置,以及解锁所述外壳和所述锁胆的解锁位置;当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叶片和所述闭锁叶片缩回到所述离合块内;当处于闭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叶片和所述闭锁叶片从所述离合块内伸出,并卡设在所述外壳上设置的叶片闭锁槽内,使所述离合块与所述外壳不能相对转动,所述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块和驱动块弹簧,所述驱动块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驱动块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上,用于为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离合叶片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驱动块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内;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多个离合凹槽;所述锁胆上还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限位凹槽,所述离合叶片上具有离合齿;
当所述离合块处于结合位置时,所述离合齿卡入其中一个所述离合凹槽内,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离合叶片移动;当所述离合块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离合齿脱离所述离合凹槽,所述驱动块移动不能带动所述离合叶片移动,且所述离合齿卡入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离合叶片相对所述锁胆位置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叶片闭锁槽相隔90°布置,用于在换码时,给所述闭锁叶片移动让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授权叶片和授权叶片弹簧,所述授权叶片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授权叶片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上,用于为所述授权叶片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授权叶片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上,所述授权叶片具有凸出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相隔90°布置的授权凹槽;
当所述授权叶片上的所述凸出部处于所述授权凹槽内时,所述授权叶片上设置的第二过孔与所述锁胆前端开设的第一过孔同轴设置,编码工具可以穿过所述授权叶片以推动所述离合块;
当所述授权叶片上的所述凸出部滑出所述授权凹槽时,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错开,所述授权叶片止挡在授权工具与所述离合块之间,编码工具无法抵接到所述离合块的端面,从而无法推动所述离合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授权弹子和授权弹子弹簧,所述授权弹子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授权弹子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上,用于为所述授权弹子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授权弹子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上;
当所述授权弹子处于闭锁位置时,所述授权弹子止挡在所述授权叶片后退路径上,所述授权叶片的所述凸出部卡设在所述授权凹槽内,使所述锁胆与所述外壳无法相对转动;当所述授权弹子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授权弹子在钥匙的磁性件的吸引下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所述授权叶片后退路径上,所述授权叶片可以从所述授权凹槽中滑出,使所述锁胆与所述外壳可以相对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组件、无线码片和第一磁钢,所述防尘组件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锁胆的前端,可防止灰尘进入锁芯内部;
所述无线码片罩设在所述锁胆的前端,所述无线码片能够被钥匙读取,以验证锁芯身份;
所述第一磁钢固定设置在靠近外壳上的磁钢卡槽中,用于与钥匙配合检测锁芯转动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耳和离合块弹簧,所述离合块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转耳上,用于为所述离合块回复到结合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转耳固定在所述锁胆尾部,所述转耳具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可带动锁具实现开闭锁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编码工具,用于推动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块,使得所述离合块能够从结合位置运动到分离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钥匙,用于解锁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芯,所述钥匙包括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可带动所述叶片锁芯上的闭锁叶片和离合叶片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
所述钥匙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用以吸附所述锁芯上的授权弹子移动到解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锁具系统,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片锁芯、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编码工具以及多个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钥匙,每个钥匙的解锁槽分别使得至少有一个离合齿卡设在不同的离合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上述可变码叶片锁芯,当弹块在弹块弹簧的作用力下卡设在分离凹槽内,可以保证离合块可靠固定在分离位置;当离合块在离合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从分离位置移动到结合位置,同时在钥匙完全旋转90°后,弹块在弹块弹簧的作用力下卡设在结合凹槽内,进而可以保证离合块可靠固定在结合位置;进一步由于离合块在离合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处于默认的结合位置,同时,由于弹块卡设在外壳的结合凹槽内,离合块无法从结合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因此,即使操作者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此时插入编码工具也无法推动离合块,从而保证锁芯的正确编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变码叶片锁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外壳);
图4为图1中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9为图3中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处于旋转90°解锁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外壳);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D-D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A-A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的B-B剖视图;
图14为图10中的C-C剖视图;
图15为图3中的离合块处于分离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外壳);
图16为图15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D-D剖视图;
图18为图16中的A-A剖视图;
图19为图16中的B-B剖视图;
图20为图16中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1000,包括外壳110、锁胆120、离合块130以及弹块190,其中外壳110具有中空腔体,锁胆120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10的中空腔体内,离合块130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离合块13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锁胆120上,且离合块130和锁胆120能够一起在外壳110内转动,弹块19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离合块130上,外壳110上设置有结合凹槽113和分离凹槽114,结合凹槽113和分离凹槽114相隔90°布置,当离合块130处于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时,弹块190弹出并分别卡设在结合凹槽113或分离凹槽114内;当离合块130在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切换时,弹块190在外壳110的挤压下缩回到离合块130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锁芯还包括离合叶片140、闭锁叶片150和驱动块160,其中离合块130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安装槽131,离合叶片140和闭锁叶片15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叶片安装槽131内,离合叶片140和闭锁叶片150具有锁紧外壳110和锁胆120的闭锁位置,以及解锁外壳110和锁胆120的解锁位置;当处于解锁位置时,离合叶片140和闭锁叶片150缩回到离合块130内;当处于闭锁位置时,离合叶片140和闭锁叶片150从离合块130内伸出,并卡设在外壳110上设置的叶片闭锁槽111内,使离合块130与外壳110不能相对转动,锁芯处于闭锁状态。驱动块160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锁胆120内;驱动块160上设置有多个离合凹槽161;锁胆120上还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限位凹槽121,离合叶片140上具有离合齿141;当离合块130处于结合位置时,离合齿141卡入其中一个离合凹槽161内,驱动块160能带动离合叶片140移动;当离合块130处于分离位置时,离合齿141脱离离合凹槽161的限制,驱动块160不能带动离合叶片140移动,且离合齿141卡入限位凹槽121内,离合叶片140相对锁胆120位置固定。
如图2-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时,由于离合块130在离合块弹簧290的弹簧力作用下处于默认的结合位置,同时,由于弹块190卡设在外壳110的结合凹槽113内限制了离合块130的轴向移动,若操作者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即使插入编码工具也无法推动离合块,从而通过机械结构限定锁芯的换码步骤(需先插入钥匙解锁,再旋转90°然后插入编码工具);此时离合叶片140的离合齿141脱离限位凹槽121,可在叶片安装槽131内移动,离合齿141卡设在多个离合凹槽161中的其中一个,驱动块160与离合叶片140结合。
离合叶片140通过驱动块160在驱动块弹簧180的弹簧作用力下伸入叶片闭锁槽111内,离合叶片140卡设在离合块130与锁胆120之间,使得锁胆120与离合块130不可相对外壳110转动,锁芯处于闭锁状态;同时,闭锁叶片150在闭锁叶片弹簧170的弹簧作用力下伸入叶片闭锁槽111内,闭锁叶片150卡设在离合块130与锁胆120之间,使得锁胆120与离合块130不可相对外壳转动,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如图9-1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钥匙3000挤压防尘组件250上的防尘片,以使防尘片打开,解锁槽310驱动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在叶片安装槽131内来回移动,当钥匙3000完全插入时,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从闭锁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完全缩回到离合块130内,不再卡设在离合块130与外壳110之间,使得锁胆120与离合块130可相对外壳110转动。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为弹块190卡设在结合凹槽113或分离凹槽114内提供复位力,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弹块弹簧200,该弹块弹簧200设置在离合块130上,一端抵接在弹块190上,另一端抵接在离合块130上。
如图1或图5或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为驱动块160带动离合叶片14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驱动块弹簧180,该驱动块弹簧180一端抵接在驱动块160上,另一端抵接在锁胆120上。
如图2或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外壳110上设置有让位槽112,让位槽112与叶片闭锁槽111相隔90°布置,当需要换码时,让位槽112给闭锁叶片150移动让位。
如图1或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为闭锁叶片15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叶片弹簧170,该叶片弹簧170一端抵接在闭锁叶片150上,另一端抵接在离合块130上。
如图1或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授权叶片210,授权叶片21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锁胆120上,授权叶片210具有凸出部211,外壳110上开设有相隔90°布置的授权凹槽115,凸出部211与授权凹槽115相匹配。当授权叶片210上的凸出部211处于授权凹槽115内时,授权叶片210上设置的第二过孔212与锁胆120前端开设的第一过孔122同轴设置,编码工具可以穿过授权叶片210以推动离合块130;当授权叶片210上的凸出部211滑出授权凹槽115时,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错开,授权叶片210止挡在授权工具与离合块130之间,编码工具无法抵接到离合块130的端面,从而无法推动离合块130,进而能防止未按操作流程的误操作。
具体地,如图4或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授权叶片210和锁胆120之间设置有授权叶片弹簧220,该授权叶片弹簧220的一端抵接在授权叶片210上,另一端抵接在锁胆120上,从而为授权叶片21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授权弹子230,授权弹子230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锁胆120上,当授权弹子230处于闭锁位置时,授权弹子230止挡在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使得授权叶片210的凸出部211卡设在授权凹槽115内,锁胆120与外壳110无法相对转动;当授权弹子230处于解锁位置时,授权弹子230在钥匙的磁性件的吸引下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授权叶片210可以从授权凹槽115中滑出,锁胆120与外壳110可以相对转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给授权弹子23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本实用新型在授权弹子230和锁胆120之间设置有授权弹子弹簧240,该授权弹子弹簧240的一端抵接在授权弹子230上,另一端抵接在锁胆120上。
为了避免锁芯内部进入灰尘,如图1或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锁胆120的前端设置有防尘组件250,该防尘组件250包括防尘片,防尘片可翻转地安装在锁胆120的前端。当没有钥匙插入时,防尘片处于闭合位置,此时灰尘无法从外界进入到锁芯内部。
如图1或图3或图4或图5所示,为了验证锁芯的身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无线码片260,该无线码片260罩设在锁胆120的前端,在钥匙3000读取无线码片260的码值,验证通过后,钥匙3000内的磁性件可吸附授权弹子230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授权叶片210的后退路径上,授权叶片210可以从授权凹槽115中滑出,锁胆120与外壳110可以相对转动,锁芯处于解锁状态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磁钢270,第一磁钢270固定设置在靠近外壳110上的磁钢卡槽116中,该第一磁钢270用于与钥匙配合检测锁芯转动角度。
如图1或图3或图4或图5所示,还包括转耳280,转耳280固定在锁胆120尾部,转耳280具有转接部,转接部可带动锁具实现开闭锁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为离合块130回复到结合位置提供复位力,本实施例在转耳280与离合块130之间设置有离合块弹簧290,该离合块弹簧290的一端抵接在离合块130上,另一端抵接在转耳280上。
如图15-2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编码工具2000,该编码工具2000用于推动如本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的离合块130,使得离合块130能够从结合位置运动到分离位置。
具体地,如图15、图19所示,该编码工具2000,呈细杆状,锁胆120前端开设有第一过孔122,编码工具2000可插入并穿过第一过孔122,抵接在离合块130端面上,并为离合块130运动到分离位置提供推力作用。同时授权叶片210上具有第二过孔212,当授权叶片210的凸出部211处于授权凹槽115内时,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同轴设置,编码工具2000可以穿过授权叶片210以推动离合块130;当授权叶片210的凸出部211滑出授权凹槽115时,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错开,授权叶片210止挡在授权工具与离合块130之间,编码工具2000无法抵接到离合块130端面,从而无法推动离合块130,以防止未按操作流程的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钥匙3000,该钥匙3000用于解锁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的锁芯,该钥匙3000包括有解锁槽310,解锁槽310可带动叶片锁芯上的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从闭锁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授权弹子230移动到解锁位置,本实用新型在钥匙3000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钢320,当钥匙3000插入到锁芯中时,第二磁钢320可以吸附锁芯上的授权弹子230移动到解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更换钥匙时,首先插入正确的第一钥匙,此时锁芯处于解锁状态,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完全缩回到离合块130内,授权弹子230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
接着顺时针转动钥匙90°,授权叶片210从授权凹槽115中滑出,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错开,当钥匙完全旋转90°后,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同轴。如果钥匙没有完全旋转90°,则授权叶片210止挡在授权叶片210与离合块130之间,编码工具2000无法抵接到离合块130端面,从而无法推动离合块130,以防止未按操作流程的误操作,从而保证锁芯的正确编码,同时弹块190缩回到离合块130内;
然后再插入编码工具2000,编码工具2000穿过授权叶片210推动离合块130,离合块130从结合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离合叶片140的离合齿141脱离离合凹槽161,同时离合齿141进入到限位凹槽121中,离合叶片140不可在叶片安装槽131内移动,同时弹块190在弹块弹簧200的作用力下卡设在分离凹槽114内,以保证离合块130可靠固定在分离位置;
再拔出第一钥匙和编码工具2000,钥匙解锁槽310驱动闭锁叶片150和驱动块160来回移动,外壳110上的让位槽112可为闭锁叶片150的来回移动提供避让空间,以使在换码过程中,顺利拔出第一钥匙以及插入第二钥匙。由于驱动块160与离合叶片140脱离,故不能带动离合叶片140移动,当完全拔出第一钥匙时,闭锁叶片150卡设在让位槽112内,处于闭锁位置,离合叶片140处于解锁位置。
随后再插入正确的第二钥匙,钥匙解锁槽310驱动闭锁叶片150和驱动块160来回移动,离合叶片140不动作,当完全出入第二钥匙时,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均处于解锁位置,授权弹子230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
逆时针转动钥匙90°时,授权叶片210从授权凹槽115中滑出,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错开,弹块190缩回到离合块130内,同时离合块130在离合块弹簧290的弹簧力作用下,从分离位置向结合位置移动;当钥匙完全旋转90°后,第二过孔212与第一过孔122同轴,弹块190在弹块弹簧200的作用力下卡设在结合凹槽113内,以保证离合块130可靠固定在结合位置;
最后拔出第二钥匙,钥匙解锁槽310驱动闭锁叶片150和驱动块160来回移动,由于此时驱动块160与离合叶片140结合,故同时带动离合叶片140移动。当完全拔出第二钥匙时,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均处于闭锁位置,锁芯处于闭锁状态,此时完成换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更换钥匙前,第一钥匙可以开启锁芯,但第二钥匙无法开启;更换后,第二钥匙可以开启锁芯,但第一钥匙无法开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锁具系统,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的叶片锁芯、如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编码工具2000以及多个如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钥匙3000,每个钥匙的解锁槽310分别使得至少有一个离合齿141卡设在不同的离合凹槽161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防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10),所述外壳(110)具有中空腔体;
锁胆(120),所述锁胆(1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110)的中空腔体内;
离合块(130),所述离合块(130)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所述离合块(13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120)上,且所述离合块(130)和所述锁胆(120)能够一起在所述外壳(110)内转动;
弹块(190),所述弹块(19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离合块(130)上,所述外壳(110)上设置有结合凹槽(113)和分离凹槽(114),所述结合凹槽(113)和所述分离凹槽(114)相隔90°布置;
当所述离合块(130)处于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时,所述弹块(190)弹出并分别卡设在所述结合凹槽(113)或所述分离凹槽(114)内;当所述离合块(130)在结合位置或分离位置切换时,所述弹块(190)在所述外壳(110)的挤压下缩回到所述离合块(13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块弹簧(200),所述弹块弹簧(200)设置在所述离合块(130)上,一端抵接在所述弹块(19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130)上,能够为所述弹块(190)卡设在所述结合凹槽(113)或所述分离凹槽(114)内提供复位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叶片(140)、闭锁叶片(150)和叶片弹簧(170),所述叶片弹簧(170)一端抵接在所述闭锁叶片(15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130)上,用于为所述闭锁叶片(15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离合块(130)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安装槽(131),所述离合叶片(140)和所述闭锁叶片(15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叶片安装槽(131)内,
所述离合叶片(140)和所述闭锁叶片(150)具有锁紧所述外壳(110)和所述锁胆(120)的闭锁位置,以及解锁所述外壳(110)和所述锁胆(120)的解锁位置;当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叶片(140)和所述闭锁叶片(150)缩回到所述离合块(130)内;当处于闭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叶片(140)和所述闭锁叶片(150)从所述离合块(130)内伸出,并卡设在所述外壳(110)上设置的叶片闭锁槽(111)内,使所述离合块(130)与所述外壳(110)不能相对转动,所述锁芯处于闭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块(160)和驱动块弹簧(180),所述驱动块弹簧(180)一端抵接在所述驱动块(16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120)上,用于为所述驱动块(160)带动所述离合叶片(14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驱动块(160)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120)内;所述驱动块(160)上设置有多个离合凹槽(161);所述锁胆(120)上还开设有间隔设置的限位凹槽(121),所述离合叶片(140)上具有离合齿(141);
当所述离合块(130)处于结合位置时,所述离合齿(141)卡入其中一个所述离合凹槽(161)内,所述驱动块(160)能带动所述离合叶片(140)移动;当所述离合块(130)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离合齿(141)脱离所述离合凹槽(161),所述驱动块(160)不能带动所述离合叶片(140)移动,且所述离合齿(141)卡入所述限位凹槽(121)内,所述离合叶片(140)相对所述锁胆(120)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上还设置有让位槽(112),所述让位槽(112)与叶片闭锁槽(111)相隔90°布置,用于在换码时,给所述闭锁叶片(150)移动让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授权叶片(210)和授权叶片弹簧(220),所述授权叶片弹簧(220)一端抵接在所述授权叶片(21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120)上,用于为所述授权叶片(21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授权叶片(210)可沿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120)上,所述授权叶片(210)具有凸出部(211),所述外壳(110)上开设有相隔90°布置的与凸出部(211)相匹配的授权凹槽(115);
当所述授权叶片(210)上的所述凸出部(211)处于所述授权凹槽(115)内时,所述授权叶片(210)上设置的第二过孔(212)与所述锁胆(120)前端开设的第一过孔(122)同轴设置,编码工具可以穿过所述授权叶片(210)以推动所述离合块(130);
当所述授权叶片(210)上的所述凸出部(211)滑出所述授权凹槽(115)时,所述第二过孔(212)与所述第一过孔(122)错开,所述授权叶片(210)止挡在授权工具与所述离合块(130)之间,编码工具无法抵接到所述离合块(130)的端面,从而无法推动所述离合块(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授权弹子(230)和授权弹子弹簧(240),所述授权弹子弹簧(240)一端抵接在所述授权弹子(23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胆(120)上,用于为所述授权弹子(230)回复到闭锁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授权弹子(230)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胆(120)上;
当所述授权弹子(230)处于闭锁位置时,所述授权弹子(230)止挡在所述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所述授权叶片(210)的所述凸出部(211)卡设在所述授权凹槽(115)内,使所述锁胆(120)与所述外壳(110)无法相对转动;当所述授权弹子(230)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授权弹子(230)在钥匙的磁性件的吸引下滑动至不再止挡在所述授权叶片(210)后退路径上,所述授权叶片(210)可以从所述授权凹槽(115)中滑出,使所述锁胆(120)与所述外壳(110)可以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组件(250)、无线码片(260)和第一磁钢(270),所述防尘组件(25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锁胆(120)的前端,可防止灰尘进入锁芯内部;
所述无线码片(260)罩设在所述锁胆(120)的前端,所述无线码片(260)能够被钥匙读取,以验证锁芯身份;
所述第一磁钢(270)固定设置在靠近外壳(110)上的磁钢卡槽(116)中,用于与钥匙配合检测锁芯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码叶片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耳(280)和离合块弹簧(290),所述离合块弹簧(290)一端抵接在所述离合块(13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转耳(280)上,用于为所述离合块(130)回复到结合位置提供复位力,所述转耳(280)固定在所述锁胆(120)尾部,所述转耳(280)具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可带动锁具实现开闭锁操作。
10.一种编码工具(2000),其特征在于,用于推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块(130),使得所述离合块(130)能够从结合位置运动到分离位置。
11.一种钥匙(3000),用于解锁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3000)包括有解锁槽(310),所述解锁槽(310)可带动所述叶片锁芯上的闭锁叶片(150)和离合叶片(140)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
所述钥匙(3000)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钢(320),所述第二磁钢(320)用以吸附所述锁芯上的授权弹子(230)移动到解锁位置。
12.一种锁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片锁芯、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码工具(2000)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钥匙(3000),每个钥匙的解锁槽(310)分别使得至少有一个离合齿(141)卡设在不同的离合凹槽(161)中。
CN202020032053.2U 2020-01-08 2020-01-08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Active CN21181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2053.2U CN211818700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2053.2U CN211818700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8700U true CN211818700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2053.2U Active CN211818700U (zh) 2020-01-08 2020-01-08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8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6706B2 (ja) 機械的クラッチを有する電子ロック
US8973417B2 (en)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removable core lock
JP2742553B2 (ja) ロック
JP7300059B2 (ja) ロックシリンダ及びロック解除キー
JP2002517649A (ja) シリンダ錠
CA28509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keyable master key lock
GB2492829A (en) Double lock cylinder with key cylinder, thumbturn, and mis-alignment clutch
AU2007219023A1 (en) Safety mechanism for locks
CN108756482B (zh) 锁芯及锁具
US7712344B2 (en) Key-changeable lock
CN114109155A (zh) 具有解码功能的双重锁定密码挂锁
CN211818700U (zh) 可变码叶片锁芯及其编码工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CN210264220U (zh) 叶片锁芯、锁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CN110173156B (zh) 叶片锁芯及其换码方法、锁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WO2018085999A1 (zh) 一种安全锁
CN212271838U (zh) 解锁钥匙
CN111456566B (zh) 锁具
CN114763724B (zh) 双锁芯锁头
CN212271839U (zh) 解锁钥匙
CN113445823B (zh) 锁芯
CN214463312U (zh) 锁芯、锁芯系统、电脑钥匙和钥匙系统
US4802352A (en) Double-throw bar lock having independently operable cylinders
CN113338709A (zh) 一种具有主钥和应急钥匙的双钥式密码锁
GB2491585A (en) Cylinder lock with clutch
KR101719956B1 (ko) 도어락용 모티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