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566B - 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56566B CN111456566B CN202010292463.5A CN202010292463A CN111456566B CN 111456566 B CN111456566 B CN 111456566B CN 202010292463 A CN202010292463 A CN 202010292463A CN 111456566 B CN111456566 B CN 1114565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assembly
- clutch
- pin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05B67/06—Shackles; Arrangement of the shackle
- E05B67/22—Padlocks with sliding shackles, with or without rotary or pivotal movemen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6—Clutches, couplings or bra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锁体;锁钩,锁钩具有闭锁位置、压紧位置和解锁位置;闭锁组件,当锁钩位于闭锁位置或压紧位置时,闭锁组件能够伸入至锁钩内,当闭锁组件退出锁钩时,锁钩能够自由运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具有初始位置、钥匙解锁位置和钥匙闭锁位置;离合组件,离合组件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当驱动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位于结合位置,驱动组件通过离合组件带动闭锁组件运动,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或钥匙闭锁位置时,离合组件位于分离位置,离合组件避让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组件相对于闭锁组件空转。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挂锁解闭锁状态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机械挂锁操作方式大多为:解锁时采用钥匙顺时针解锁,锁钩自动弹出,钥匙旋转至180度或回到0度时拔出。闭锁时直接按压锁钩实现闭锁,无需钥匙。此类挂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此类挂锁的解闭锁状态难以通过电脑钥匙记录和控制。在电力五防系统中无法显示挂锁的状态,容易出现挂锁的漏操作或非法操作,进而造成电力安全事故。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挂锁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漏操作或非法操作的问题。在一些应用场合要求挂锁需钥匙顺时针转动解锁,同时钥匙可记录解锁状态,在未插入钥匙闭锁时,挂锁锁钩可旋转、按压,但无法闭锁;闭锁时需采用钥匙逆时针旋转闭锁,同时钥匙记录闭锁状态,以达到电脑钥匙记录的锁具状态与锁具真实状态相吻合的目的。
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挂锁,应用于电力领域,按照电脑钥匙操作票,顺序实现开闭锁,可完整地检测和记录挂锁开闭锁状态。但不足之处在于挂锁操作过程可能存在电脑钥匙记录的锁具状态并不能真实反映锁具实际状态,上述挂锁在解锁后,锁钩无法下压至闭锁孔,在闭锁过程中需先采用电脑钥匙反向旋转,此时钥匙已记录锁具为闭锁状态,但锁具此时并未完全闭锁,需人为按压锁钩实现最终闭锁。在人员操作失误时可能导致电脑钥匙记录锁具为闭锁状态,而锁具实际并未闭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锁解闭锁状态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锁体;锁钩,锁钩与锁体活动连接,并具有两端均伸入锁体的闭锁位置、两端均伸入锁体的压紧位置和至少一端伸出锁体的解锁位置,且锁钩在压紧位置时伸入锁体的距离大于锁钩在闭锁位置时伸入锁体的距离;闭锁组件,闭锁组件活动设置在锁体内,当锁钩位于闭锁位置或压紧位置时,闭锁组件能够伸入至锁钩内,并锁定锁钩,当闭锁组件退出锁钩时,锁钩能够自由运动,并且当闭锁组件退出锁钩且锁钩位于解锁位置时,锁钩止挡闭锁组件的运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锁体内,驱动组件具有初始位置、能够带动闭锁组件退出锁钩的钥匙解锁位置和能够带动闭锁组件伸入锁钩的钥匙闭锁位置,且驱动组件由初始位置向钥匙解锁位置的转向与驱动组件由初始位置向钥匙闭锁位置的转向相反;离合组件,离合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和闭锁组件之间,并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当驱动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位于结合位置,离合组件卡设在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驱动组件通过离合组件带动闭锁组件运动,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或钥匙闭锁位置时,离合组件位于分离位置,离合组件避让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组件相对于闭锁组件空转。
进一步地,离合组件包括:第一弹子;第二弹子,第一弹子和第二弹子均活动设置在闭锁组件内,且分别位于闭锁组件周向不同的位置处;离合弹子,离合弹子活动设置在驱动组件内,并能够与第一弹子或第二弹子抵接;当离合组件位于结合位置时,离合弹子与第一弹子或第二弹子抵接,离合弹子和第一弹子的分界面或离合弹子和第二弹子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分界面错位,离合弹子伸入闭锁组件,驱动组件通过离合弹子带动闭锁组件运动,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时,离合弹子与第一弹子抵接,离合弹子和第一弹子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分界面对齐,驱动组件不再带动闭锁组件运动,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闭锁位置时,离合弹子和第二弹子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分界面对齐,驱动组件不再带动闭锁组件运动;离合复位件,离合复位件位于离合弹子远离第一弹子的一侧,且离合复位件两端分别与离合弹子和驱动组件抵接,并为离合弹子提供伸入闭锁组件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锁体包括锁芯套,锁芯套具有与第一弹子或第二弹子抵接挤压且顺次连接的结合面、过渡面和分离面,并且沿驱动组件的轴向,分离面比结合面靠近驱动组件,当离合组件位于结合位置时,第一弹子或第二弹子与结合面抵接,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时,第一弹子与分离面抵接,分离面挤压第一弹子并使离合弹子缩回驱动组件,当驱动组件位于钥匙闭锁位置时,第二弹子与分离面抵接,分离面挤压第二弹子并使离合弹子缩回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结合面、过渡面和分离面均设置有多个并成组设置,且每组结合面、过渡面和分离面分别与第一弹子和第二弹子配合。
进一步地,沿驱动组件的周向,与第一弹子配合的结合面和与第二弹子配合的结合面相互靠近,与第一弹子配合的分离面和与第二弹子配合的分离面相互靠近。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的一部分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锁芯套内,锁芯套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凸缘具有周向顺次连接的结合面、过渡面和分离面。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包括:多个闭锁销,锁钩的长钩端和短钩端均开设有闭锁槽,闭锁销的闭锁端能够伸入或退出闭锁槽,以锁定或解锁锁钩,且当锁钩位于解锁位置时,长钩端的侧壁止挡闭锁端的运动,闭锁销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槽;转轴,转轴具有偏心设置的凸起,凸起伸入至驱动槽内,并挤压驱动槽的侧壁,以驱动闭锁销运动;离合轴,离合轴与转轴驱动连接,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第一弹子和第二弹子穿设在离合轴内且离合弹子能够伸入至离合轴内,以带动离合轴转动。
进一步地,闭锁销具有止挡面,当转轴带动各闭锁销的闭锁端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时,闭锁销上的止挡面相互抵接,以控制闭锁销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闭锁槽与闭锁销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锁芯,锁芯设置在锁体内的锁芯套中,且锁芯的解锁孔外露于锁体;驱动轴,驱动轴与锁芯驱动连接,并在锁芯的带动下转动,离合弹子穿设在驱动轴上,驱动轴能够通过离合组件带动闭锁组件运动;限位销,驱动轴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销的一端与锁体连接,限位销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内运动。
进一步地,锁具还包括:竖轴,竖轴活动设置在锁体内,并在锁钩的挤压下运动,当锁钩位于解锁位置时,竖轴位于释放位置,当锁钩位于压紧位置时,锁钩挤压竖轴进一步伸入锁体并运动至受压位置;防误组件,防误组件活动穿设在锁体和闭锁组件之间,并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当竖轴运动至受压位置且闭锁组件位于伸入锁钩的位置时,防误组件位于止挡位置,防误组件的一部分伸入竖轴内,防误组件卡设在锁体和闭锁组件之间,并阻碍闭锁组件的运动,当竖轴未运动至受压位置时,防误组件位于避让位置,防误组件避让闭锁组件和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闭锁组件能够运动;竖轴复位件,竖轴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竖轴和锁体抵接,并为竖轴提供运动至释放位置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防误组件包括:第一防误弹子,第一防误弹子穿设在闭锁组件内;第二防误弹子,第二防误弹子穿设在锁体上并与第一防误弹子抵接,当防误组件位于止挡位置时,第二防误弹子远离第一防误弹子的一端伸入至竖轴内,第一防误弹子和第二防误弹子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和锁体的分界面错位,第一防误弹子的一部分伸入至锁体内,导致闭锁组件无法运动;当防误组件位于避让位置时,第二防误弹子退出竖轴,第一防误弹子和第二防误弹子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和锁体的分界面对齐,闭锁组件相对于锁体能够运动;防误复位件,防误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闭锁组件和第一防误弹子抵接,并为第二防误弹子提供伸入至竖轴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竖轴的侧壁开设有让位孔,当竖轴未运动至受压位置时,让位孔与第二防误弹子错位,第二防误弹子退出让位孔,竖轴的侧壁止挡第二防误弹子;当竖轴运动至受压位置时,让位孔与第二防误弹子对齐,第二防误弹子的一端能伸入至让位孔内。
进一步地,第二防误弹子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第一节段能够伸入至竖轴内,第二节段与第一防误弹子抵接。
进一步地,竖轴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锁具还包括限位销轴,限位销轴的一端与锁体连接,限位销轴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滑槽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锁钩、闭锁组件、驱动组件和离合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锁具在一次解闭锁操作后无法重复进行解闭锁操作。具体而言,锁具在解锁之前处于闭锁状态,锁钩位于闭锁位置,闭锁组件伸入至锁钩内将锁钩锁定在闭锁位置,驱动组件位于初始位置,离合组件位于结合位置,当使用解锁钥匙解锁锁具时,朝第一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向钥匙解锁位置转动,驱动组件通过离合组件带动闭锁组件运动,使得闭锁组件退出锁钩,锁钩从闭锁位置解锁,锁钩自动或手动运动至解锁位置,此时,驱动组件转动至钥匙解锁位置,离合组件由结合位置切换为分离位置,要拔出解锁钥匙需要反向转动解锁钥匙,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由钥匙解锁位置向初始位置转动,驱动组件不带动闭锁组件运动,闭锁组件保持不变,即驱动组件空转,当驱动组件转动到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重新切换至结合位置,此时由于闭锁组件被锁钩止挡,因而闭锁组件无法运动,驱动组件和解锁钥匙也就无法转动,解锁钥匙可以拔出,解锁过程完成;在锁具解锁后需要重新闭锁时,需要用力按压锁钩,使得锁钩运动至压紧位置,此时插入解锁钥匙,朝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由初始位置向钥匙闭锁位置转动,驱动组件通过离合组件带动闭锁组件运动至伸入锁钩的位置,闭锁组件将锁钩锁定,同时离合组件切换至分离位置,然后朝第一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反向空转到初始位置,当驱动组件转动到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重新切换至结合位置,驱动组件和解锁钥匙无法转动,解锁钥匙拔出,释放锁钩,闭锁过程完成。通过上述过程使得锁具的每次的解闭锁操作都需要用解锁钥匙进行操作,从而防止在解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可保证解锁钥匙检测到的锁具状态与锁具的真实解闭锁状态保持完全一致,保证挂锁解闭锁状态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锁具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的离合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的锁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锁芯套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在闭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在解锁过程S1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在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在闭锁过程S6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8中A-A向的剖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8中B-B向的剖视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C-C向的剖视图;
图22示出了图1中的锁具在闭锁过程S9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中B-B向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锁体;11、结合面;12、过渡面;13、分离面;14、锁芯套;20、锁钩;21、闭锁槽;30、闭锁组件;31、闭锁销;311、驱动槽;312、止挡面;32、转轴;321、凸起;33、离合轴;40、驱动组件;41、锁芯;42、驱动轴;421、限位槽;43、限位销;50、离合组件;51、第一弹子;52、第二弹子;53、离合弹子;54、离合复位件;60、竖轴;61、让位孔;62、限位滑槽;70、防误组件;71、第一防误弹子;72、第二防误弹子;721、第一节段;722、第二节段;73、防误复位件;80、竖轴复位件;90、限位销轴;100、锁钩复位件;110、无线码片;120、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锁解闭锁状态记录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具。
如图1至图23所示的一种锁具,包括锁体10、锁钩20、闭锁组件30、驱动组件40和离合组件50,锁钩20与锁体10活动连接,并具有两端均伸入锁体10的闭锁位置、两端均伸入锁体10的压紧位置和至少一端伸出锁体10的解锁位置,且锁钩20在压紧位置时伸入锁体10的距离大于锁钩20在闭锁位置时伸入锁体10的距离;闭锁组件30活动设置在锁体10内,当锁钩20位于闭锁位置或压紧位置时,闭锁组件30能够伸入至锁钩20内,并锁定锁钩20,当闭锁组件30退出锁钩20时,锁钩20能够自由运动,并且当闭锁组件30退出锁钩20且锁钩20位于解锁位置时,锁钩20止挡闭锁组件30的运动;驱动组件40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锁体10内,驱动组件40具有初始位置、能够带动闭锁组件30退出锁钩20的钥匙解锁位置和能够带动闭锁组件30伸入锁钩20的钥匙闭锁位置,且驱动组件40由初始位置向钥匙解锁位置的转向与驱动组件40由初始位置向钥匙闭锁位置的转向相反;离合组件50设置在驱动组件40和闭锁组件30之间,并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当驱动组件40位于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50位于结合位置,离合组件50卡设在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之间,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组件50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当驱动组件40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或钥匙闭锁位置时,离合组件50位于分离位置,离合组件50避让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组件40相对于闭锁组件30空转。
本实施例通过锁钩20、闭锁组件30、驱动组件40和离合组件50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锁具在一次解闭锁操作后无法重复进行解闭锁操作。具体而言,锁具在解锁之前处于闭锁状态,锁钩20位于闭锁位置,闭锁组件30伸入至锁钩20内将锁钩20锁定在闭锁位置,驱动组件40位于初始位置,离合组件50位于结合位置,当使用解锁钥匙解锁锁具时,朝第一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40向钥匙解锁位置转动,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组件50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使得闭锁组件30退出锁钩20,锁钩20从闭锁位置解锁,锁钩20自动或手动运动至解锁位置,此时,驱动组件40转动至钥匙解锁位置,离合组件50由结合位置切换为分离位置,要拔出解锁钥匙需要反向转动解锁钥匙,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40由钥匙解锁位置向初始位置转动,驱动组件40不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闭锁组件30保持不变,即驱动组件40空转,当驱动组件40转动到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50重新切换至结合位置,此时由于闭锁组件30被锁钩20止挡,因而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驱动组件40和解锁钥匙也就无法转动,解锁钥匙可以拔出,解锁过程完成;在锁具解锁后需要重新闭锁时,需要用力按压锁钩20,使得锁钩20运动至压紧位置,此时插入解锁钥匙,朝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40由初始位置向钥匙闭锁位置转动,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组件50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至伸入锁钩20的位置,闭锁组件30将锁钩20锁定,同时离合组件50切换至分离位置,然后朝第一方向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驱动组件40反向空转到初始位置,当驱动组件40转动到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50重新切换至结合位置,驱动组件40和解锁钥匙无法转动,解锁钥匙拔出,释放锁钩20,闭锁过程完成。通过上述过程使得锁具的每次的解闭锁操作都需要用解锁钥匙进行操作,从而防止在解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可保证解锁钥匙检测到的锁具状态与锁具的真实解闭锁状态保持完全一致,保证锁具解闭锁状态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离合组件50包括第一弹子51、第二弹子52和离合弹子53,第一弹子51和第二弹子52均活动设置在闭锁组件30内,且分别位于闭锁组件30周向不同的位置处;离合弹子53活动设置在驱动组件40内,离合弹子53与驱动组件40同步转动,第一弹子51、第二弹子52和离合弹子53能够沿驱动组件40的轴向运动,当驱动组件40与闭锁组件3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离合弹子53即可改变与第一弹子51和第二弹子52之间的抵接状态。
具体而言,在锁具解锁时,如图6至图13所示,驱动组件40在初始位置时离合弹子53与第一弹子51抵接,由于离合弹子53和第一弹子51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错位,因而离合弹子53伸入闭锁组件30,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弹子53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当驱动组件40运动至钥匙解锁位置时,离合弹子53依旧与第一弹子51抵接,由于离合弹子53和第一弹子51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对齐,因而驱动组件40不再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由于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因而反向转动驱动组件40时,离合弹子53解除与第一弹子51的抵接关系,直到驱动组件40转动回初始位置时,离合弹子53与第二弹子52接触抵接,离合弹子53和第二弹子52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错位,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弹子53与闭锁组件30驱动连接,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驱动组件40和解锁钥匙也就无法转动,这样即可完成一次切换;相似地,如图14至图23所示,在锁具闭锁时,驱动组件40在初始位置时离合弹子53与第二弹子52抵接,由于离合弹子53和第二弹子52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错位,因而离合弹子53伸入闭锁组件30,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弹子53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当驱动组件40运动至钥匙闭锁位置时,离合弹子53依旧与第二弹子52抵接,由于离合弹子53和第二弹子52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对齐,因而驱动组件40不再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由于防误组件70的作用使得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因而反向转动驱动组件40时,离合弹子53解除与第二弹子52的抵接关系,直到驱动组件40转动回初始位置时,离合弹子53与第一弹子51接触抵接,离合弹子53和第一弹子51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错位,驱动组件40通过离合弹子53与闭锁组件30驱动连接,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驱动组件40和解锁钥匙也就无法转动,这样再次完成了一次切换。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在解闭锁操作的不同运动阶段中适当变换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以满足解闭锁操作与解锁钥匙回位之间的位置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包括锁芯套14,锁芯套14具有与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抵接挤压且顺次连接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如图4和图5所示,并且沿驱动组件40的轴向,分离面13比结合面11靠近驱动组件40,这样,当结合面11抵接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时,结合面11为离合弹子53的运动提供了空间,离合弹子53挤压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伸入闭锁组件30,从而使得离合组件50切换至结合位置,当分离面13抵接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时,由于分离面13更靠近离合弹子53,因而分离面13通过挤压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推动离合弹子53退出闭锁组件30,从而使得离合组件50切换至分离位置。具体而言,无论锁具在解锁还是闭锁,当驱动组件40位于初始位置时,离合组件50均位于结合位置,此时与离合弹子53抵接配合的第一弹子51或者与离合弹子53抵接配合的第二弹子52就会与结合面11抵接,离合弹子53即可伸入到闭锁组件30内;当驱动组件40位于钥匙解锁位置时,第一弹子51的一侧与离合弹子53抵接,此时第一弹子51的另一侧与分离面13抵接,分离面13挤压第一弹子51并使离合弹子53缩回驱动组件40;当驱动组件40位于钥匙闭锁位置时,第二弹子52的一侧与离合弹子53抵接,此时第二弹子52的另一侧与分离面13抵接,分离面13挤压第二弹子52并使离合弹子53缩回驱动组件40。
本实施例的第一弹子51和第二弹子52均为钢球且均仅设置有一个,为了确保离合组件50的离合状态的切换可靠性,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均设置有两个且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包括一个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其中,与第一弹子51配合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组成第一驱动部,与第二弹子52配合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组成第二驱动部。
由于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40的钥匙解锁位置和钥匙闭锁位置分别位于初始位置的两侧,即解锁钥匙解锁和闭锁的转向相反,因而沿驱动组件40的周向,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和与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相互靠近,第一驱动部的分离面13和第二驱动部的分离面13相互靠近,也就是说,沿驱动组件40的一个转动方向,形成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第一驱动部的过渡面12、第一驱动部的分离面13、第二驱动部的分离面13、第二驱动部的过渡面12、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的循环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驱动组件40向钥匙解锁位置和钥匙闭锁位置转动时离合组件50实现上述的状态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包括外壳和锁芯套14,其中锁芯套14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具有供锁钩20伸入的闭锁孔,闭锁组件30的一部分和驱动组件40均设置在锁芯套14内,锁芯套14靠近闭锁组件30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凸缘的内侧端面,也就是靠近驱动组件40的端面上形成梯形凸起,梯形凸起的端面作为分离面13,梯形凸起的斜面作为过渡面12,凸缘端面与过渡面12连接的部分为结合面11,如图4和图5所示,这样分离面13、过渡面12和结合面11之间沿锁芯套14的周向顺次连接,当驱动组件40带动闭锁组件30以及离合组件50转动时,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即可在分离面13、过渡面12和结合面11之间切换,从而改变离合组件50的离合状态。
可选地,在外壳供锁钩20伸入的一端还具有伸出部,伸出部沿锁钩20的直线段伸出并遮挡锁钩20的直线段,从而对锁钩20进行保护,避免锁钩20被剪断。
在本实施例中,离合组件50还包括两个离合复位件54,离合复位件54为弹簧,离合复位件54位于离合弹子53远离第一弹子51的一侧,且离合复位件54两端分别与离合弹子53和驱动组件40抵接,并为离合弹子53提供伸入闭锁组件30的复位力,这样,离合复位件54对离合弹子53的复位力与分离面13对离合弹子53的挤压力二者方向相反,当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与分离面13抵接时,分离面13通过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挤压离合弹子53,离合弹子53压缩离合复位件54从而缩回驱动组件40内,当第一弹子51或第二弹子52与结合面11抵接时,离合弹子53在离合复位件54的驱动下重新伸入到闭锁组件30内,从而使得离合弹子53实现自动复位,并且保证第一弹子51始终与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中的一者抵接且第二弹子52始终与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中的一者抵接,从而保证锁具的稳定工作。
本实施例的闭锁组件30包括闭锁销31、转轴32和离合轴33,其中,闭锁销31滑动设置在锁体10内,转轴32和离合轴33均转动设置在锁体10内,锁钩20的长钩端开设有闭锁槽21,闭锁销31的闭锁端能够伸入或退出闭锁槽21,以锁定或解锁锁钩20,且当锁钩20位于解锁位置时,由长钩端不会全部伸出锁体10,因而长钩端的侧壁会止挡闭锁端的运动,从而使得在锁具解锁时驱动组件40转动到钥匙解锁位置后闭锁组件30即无法运动,也就使得驱动组件40仅能够空转回初始位置。在闭锁销31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槽311,转轴32具有偏心设置的凸起321,凸起321伸入至驱动槽311内,当转轴32转动时,凸起321挤压驱动槽311的侧壁,从而驱动闭锁销31滑动;转轴32远离闭锁销31的一端具有方槽,离合轴33的一端具有方形块,如图3所示,方形块伸入到方槽内,从而使得离合轴33与转轴32驱动连接,且二者同步转动,离合轴33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沿离合轴33的周向间隔有一定夹角,第一弹子51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弹子52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离合弹子53也是伸入到第一安装孔内或者第二安装孔内实现带动离合轴33同步转动的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在锁钩20的长钩端和短钩端均开设有闭锁槽21,相应地,闭锁销31为多个,本实施例为两个,转轴32周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321,两个凸起321分别伸入到两个闭锁销31的驱动槽311内,这样,转轴32转动时就会同时带动两个闭锁销31运动,使得两个闭锁销31伸入闭锁槽21的闭锁端向彼此靠近或者彼此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同时伸入或退出闭锁槽21,实现对锁钩20的锁定或解锁。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两个闭锁销31均具有止挡面312,当转轴32带动两个闭锁销31的闭锁端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到闭锁端完全退出到闭锁槽21时,两个闭锁销31上的止挡面312相互抵接,从而控制闭锁销31的运动范围,同时也对转轴32和离合轴33的转动范围进行控制。
由于本实施例的锁钩20除了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外还具有压紧位置,因而沿长钩端的运动方向,闭锁槽21的槽宽大于闭锁销31两侧的距离,这样当锁钩20位于闭锁位置时,闭锁端与闭锁槽21的下侧抵接,当锁钩20受外力运动至压紧位置时,闭锁端与闭锁槽21的上侧抵接,从而使得在锁具锁定时,锁钩20依然具有都一定的运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当锁钩20位于闭锁位置和压紧位置时,锁具均是在闭锁状态,二者区别在于锁钩20不受外力按压时是位于闭锁位置,锁钩20在受外力按压时是位于压紧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包括锁芯41和驱动轴42,锁芯41设置在锁体10内的锁芯套14中,且锁芯41的解锁孔外露于锁体10;驱动轴42与锁芯41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并在锁芯41的带动下转动,如图2所示,驱动轴42具有轴向开设的弹子安装孔,离合弹子53穿设在弹子安装孔内,并能够伸出弹子安装孔以便于伸入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内,当解锁钥匙带动锁芯41的输出轴转动时,驱动轴42就能够通过离合组件50带动闭锁组件30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包括限位销43,驱动轴42的外侧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421,限位销43的一端与锁体10固定连接,限位销43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槽421内,并在限位槽421内运动,从而控制驱动轴42的转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包括竖轴60和防误组件70,竖轴60活动设置在锁体10内,并在锁钩20的挤压下运动,当锁钩20位于解锁位置时,竖轴60位于释放位置,当锁钩20位于压紧位置时,锁钩20挤压竖轴60进一步伸入锁体10并运动至受压位置,当锁钩20位于闭锁位置时,竖轴60位于释放位置和受压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防误组件70活动穿设在锁体10和闭锁组件30之间,并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当竖轴60运动至受压位置且闭锁组件30位于伸入锁钩20的位置时,防误组件70位于止挡位置,防误组件70的一部分伸入竖轴60内,防误组件70卡设在锁体10和闭锁组件30之间,并阻碍闭锁组件30的运动,当竖轴60未运动至受压位置时,防误组件70位于避让位置,防误组件70避让闭锁组件30和锁体10之间的相对运动,闭锁组件30能够运动。
结合前述锁钩20、闭锁组件30、驱动组件40和离合组件50具体而言,锁具在解锁之前处于闭锁状态时,竖轴60位于释放位置和受压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防误组件70位于避让位置;在解锁时,当驱动组件40转动至钥匙解锁位置时,防误组件70保持在避让位置,闭锁组件30可以自由转动;在重新闭锁按压锁钩20时,锁钩20由于外力运动至压紧位置时,锁钩20挤压竖轴60使得竖轴60运动至受压位置,但是由于闭锁组件30此时位于伸出锁钩20的位置,因而防误组件70并未运动至止挡位置,防误组件70并不会对闭锁组件30的转动产生影响,然后插入解锁钥匙,并朝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时,由于竖轴60依旧在受压位置,而闭锁组件30会切换至伸入锁钩20的位置,因而防误组件70会运动至止挡位置,防误组件70使得闭锁组件30无法继续转动,只能反向转动解锁钥匙;在闭锁完成释放锁钩20后,防误组件70重新切换至避让位置,以便于后续进行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组件70包括第一防误弹子71和第二防误弹子72,第一防误弹子71径向穿设在闭锁组件30的离合轴33上;第二防误弹子72也径向穿设在锁体10上并与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并且在竖轴60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防误弹子72配合的让位孔61。具体而言,当竖轴60未运动至受压位置时,让位孔61与第二防误弹子72错位,第二防误弹子72退出让位孔61,竖轴60的侧壁止挡第二防误弹子72,使得防误组件70位于避让位置,此时,由于第二防误弹子72退出竖轴60,因而第一防误弹子71和第二防误弹子72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锁体10的分界面对齐,第一防误弹子71完全位于离合轴33内,第二防误弹子72完全位于锁体10内,第一防误弹子71和第二防误弹子72均不影响离合轴33的转动,离合轴33可以自由转动,闭锁组件30相对于锁体10能够运动;当按压锁钩20至压紧位置时,锁钩20挤压竖轴60使得竖轴60沿其轴向运动至受压位置,让位孔61与第二防误弹子72对齐,第二防误弹子72远离第一防误弹子71的一端伸入至让位孔61内,此时,若闭锁组件30位于伸入锁钩20的位置,则防误组件70切换至止挡位置,第一防误弹子71和第二防误弹子72的分界面与闭锁组件30和锁体10的分界面错位,第一防误弹子71的一部分伸入至锁体10内,另一部分依然位于离合轴33内,在第一防误弹子71的止挡作用下使得离合轴33无法转动,闭锁组件30也就无法运动。通过防误组件70的设置可以防止锁具在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同时避免了闭锁操作后钥匙回位过大,使锁具误解锁的情况发生。
特别地,锁具在解闭锁操作时,第一防误弹子71与第二防误弹子72之间会发生轴向错位。具体而言,锁具在闭锁时,第一防误弹子71与第二防误弹子72之间的处于同轴转态,当锁具在解锁过程中,如图12和图16所示,驱动组件40由初始位置向钥匙解锁位置过程中时,由于驱动组件40带动离合轴33同步转动,因而第一防误弹子71与第二防误弹子72之间会发生轴向错位,但该错位并不影响防误组件70的位置状态,即防误组件70依然位于避让位置,待解锁完成后需要闭锁时,按压锁钩20使得竖轴60运动至受压位置,此时虽然第二防误弹子72伸入至让位孔61内,但是由于第一防误弹子71与第二防误弹子72之间轴向错位,因而离合轴33依旧能够转动,待驱动组件40由初始位置向钥匙闭锁位置运动时,驱动组件40带动离合轴33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防误弹子71重新运动到与第二防误弹子72对齐的位置,二者的轴线重新重合,由于第二防误弹子72已经伸入到了让位孔61内,因而当第一防误弹子71跟随离合轴33转动到与第二防误弹子72对齐时,第一防误弹子71即会伸入到锁体10内,从而使得防误组件70切换至止挡位置,离合轴33也就无法再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竖轴60位于受压位置时,第二防误弹子72才能够伸入至让位孔61内,当竖轴60位于释放位置或者在释放位置和受压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二防误弹子72均无法伸入至让位孔61内,防误组件70保持在避让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锁体10由锁芯套14和外壳两部分连接形成,因而为了便于将锁芯套14安装到外壳内,将第二防误弹子72分体设置成第一节段721和第二节段722,且第一节段721和第二节段722之间彼此抵接,其中第一节段721相比于第二节段722远离第一防误弹子71,第一节能够伸入至竖轴60的让位孔61内,第二节段722穿设在锁芯套14上并且与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
可选地,锁芯套14上供第二节段722穿设的过孔为阶梯孔,相应地,第二节段722为阶梯轴,当第一节段721伸入至让位孔61内时,第二节段722的台阶面与阶梯孔的台阶面抵接,从而控制第一节段721伸入让位孔61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组件70还包括防误复位件73,防误复位件73为弹簧,防误复位件73的两端分别与闭锁组件30和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并为第二防误弹子72提供伸入至竖轴60的复位力。这样当竖轴60运动至受压位置时,第一节段721即可在防误复位件73的作用下自动伸入至让位孔61内,从而使得防误组件70自动切换至止挡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锁具还包括竖轴复位件80,竖轴复位件80为弹簧,竖轴复位件80的两端分别与竖轴60和锁体10抵接,并为竖轴60提供运动至释放位置的复位力,并且让位孔61设置成弧形,第一节段721伸入让位孔61的一端也设置成弧形,这样,当释放锁钩20时,锁钩20不再挤压竖轴60,竖轴60即可自动脱离受压位置,在竖轴60在竖轴复位件80的作用下向释放位置运动过程中,让位孔61的侧壁挤压第一节段721,即可使得防误组件70自动恢复至避让位置,实现防误组件70的自动复位。
可选地,竖轴6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62,限位滑槽62沿竖轴60的轴向开设,锁具还包括限位销轴90,限位销轴90的一端与锁体10固定连接,限位销轴90的另一端伸入至限位滑槽62内,并且当限位滑槽62跟随竖轴60上下运动时,限位销轴90与限位滑槽62之间也有相对运动。
除了上述限制竖轴60的限位销轴90、限制驱动轴42的限位销43之外,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限制锁钩20的限位轴,锁钩20沿其运动方向开设有滑槽,限位轴的一端与锁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滑槽内,并在滑槽内运动,从而控制锁钩20的运动范围,避免锁钩20脱出锁体10,保证锁钩20的长钩端对闭锁销31的有效止挡。
并且除了离合复位件54、防误复位件73和竖轴复位件80外,锁具还包括锁钩复位件100,锁钩复位件100为弹簧,锁钩复位件100的两端分别与锁钩20的长钩端和锁体10抵接,并为锁钩20提供运动至解锁位置的复位力,这样,当闭锁销31退出闭锁槽21后,锁钩20即可在锁钩复位件100的作用下自动运动至解锁位置,实现自动解锁,并且当释放锁钩20时,锁钩20会在锁钩复位件100的作用下由压紧位置自动运动至闭锁位置。
本实施例的锁具还包括无线码片110和防尘盖120,无线码片110套设在锁芯41上,可用于解锁钥匙对锁具进行身份认证;防尘盖120盖设在锁芯41的解锁孔处,可遮挡解锁孔以防止水汽灰尘进入锁芯41内部,延长锁芯41的寿命。
本实施例的锁具的解闭锁过程如下:
解锁过程:
S1:插入解锁钥匙,并朝第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例如60°
如图6至图9所示,由于在未转动前,锁钩20处于闭锁位置,离合组件50处于结合位置,在离合弹簧的离合复位件54的作用下,离合弹子53、第一弹子51与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依次抵接,离合弹子53部分伸入到第一安装孔内,离合弹子53卡设在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之间,驱动轴42转动可以带动离合轴33转动;
同时,在闭锁位置时,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在防误复位件73的弹力作用下抵接在竖轴60的外表面,并未伸入到让位孔61内;第一防误弹子71、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相互抵接的分界面依次分别与离合轴33、锁芯套14、外壳的分界面平齐,离合轴33可以相对锁芯套14旋转;
如图10至图13所示,此时,操作者将正确的解锁钥匙插入到锁芯41内,解锁钥匙识别无线码片110码值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解锁钥匙解锁锁芯41,朝第一方向转动解锁钥匙60°,从而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上述角度;驱动轴42通过离合组件50的作用带动离合轴33转动上述角度,离合轴33驱动转轴32转动上述角度,通过凸起321与驱动槽311的配合,转轴32的转动带动闭锁销31向远离锁钩20方向移动,直至闭锁销31的闭锁端退出闭锁槽21,锁钩20在锁钩复位件100的弹力作用下运动到解锁位置;
与此同时,第一弹子51依次抵接并滑过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分离面13,从而驱动第一弹子51朝向靠近离合弹子53孔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离合弹子53克服离合复位件54的弹力而朝向远离第一安装孔方向移动,直至离合弹子53完全退出第一安装孔,此时,第一弹子51和离合弹子53的分界面与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的分界面平齐,离合弹子53不再卡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离合组件50从结合位置切换到分离位置,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可以相对转动,驱动轴42无法带动离合轴33转动;
与此同时,第一防误弹子71跟随离合轴33朝第一方向转动60°,转动到与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轴向错位的位置。
S2:朝第一方向从一定角度转动另一定角度,例如从60°转动至90°(图中未显示)
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至90°,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分离,闭锁销31被锁钩20的长钩端止挡,因而离合轴33、第一防误弹子71、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原位不动;同时,离合弹子53转动到与第一安装孔错位,离合弹子53抵接在离合轴33的端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若更改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与分离面13的相对角度位置,以及,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相对角度,闭锁销31与转轴32的结构限位角度,此过程也可以省略。设置60°解锁的目的:一方面,由于解锁钥匙的状态检测装置设置为60°,此实施例的解锁角度设置为60°以匹配解锁钥匙的状态检测装置;另一方面,由于闭锁销31与转轴32的结构限位关系,转轴32的转动范围限制在60°以内;因此,设置60°到90°时,解锁钥匙有一定的转动虚位。
S3:朝第二方向从90°转动到60°(图中未显示)
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至60°,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分离,离合轴33、第一防误弹子71、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原位不动;同时,离合弹子53从抵接在离合轴33端面逐渐转动到与第一安装孔同轴,且第一弹子51和离合弹子53的分界面与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的分界面平齐;
该过程与S2相同,亦可省略,具体原因与前述相同。
S4:朝第二方向从60°转动至初始位置
如图14至图17所示,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从60°转动至初始位置,离合弹子53从与第一安装孔同轴逐渐转动到与第二安装孔同轴,并在离合复位件54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第二安装孔内抵接在第二弹子52的端面上,离合弹子53、第二弹子52与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依次抵接,离合弹子53部分伸入到第二安装孔内,离合弹子53卡设在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之间,离合组件50从分离位置切换到结合位置,驱动轴42转动可以带动离合轴33转动;
同时,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始终分离,离合轴33、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解锁位置不动;第一防误弹子71始终保持在与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的轴向错位的位置不动;
此时,拔出解锁钥匙,完成解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如果再次插入解锁钥匙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误操作,或者解锁完成后马上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锁芯41时,虽然离合组件50处于结合位置,驱动轴42转动可以带动离合轴33转动,但是由于锁钩20处于解锁位置,闭锁销31一端抵接在锁钩20的外圆表面,闭锁销31的另一端与另一闭锁销31的端部抵接,使得闭锁销31无法左右移动,此时,闭锁销31、转轴32、离合轴33、驱动轴42、锁芯41之间依次驱动连接,故锁芯41也无法旋转。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在解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以防止解锁钥匙错误记录锁具的实际状态。
闭锁过程:
S5:将锁钩20的短钩端的端面按压最内位置(图中未显示)
操作者克服锁钩复位件100的弹力和竖轴复位件80的弹力,将锁钩20的短钩端的端面按压至锁体10最内,锁钩20运动至压紧位置,短钩端的端面抵接并推动竖轴60向下移动,此时,第一防误弹子71、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与让位孔61位于同一高度;
同时,闭锁槽21与闭锁销31对齐。
S6:插入解锁钥匙,朝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例如60°
如图18至图21所示,操作者将正确的解锁钥匙插入到锁芯41内,解锁钥匙识别无线码片110码值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解锁钥匙解锁锁芯41,朝第二方向转动解锁钥匙60°,从而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上述角度;驱动轴42通过离合组件50的作用带动离合轴33转动上述角度,离合轴33驱动转轴32转动上述角度,通过凸起321与驱动槽311的配合,转轴32的转动带动闭锁销31向靠近锁钩20闭锁槽21的方向移动,直至闭锁销31的闭锁端完全进入闭锁槽21,将锁钩20锁定;
与此同时,第二弹子52依次抵接并滑过第二驱动部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分离面13,从而驱动第二弹子52朝向靠近离合弹子53孔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离合弹子53克服离合复位件54弹力而朝向远离第二安装孔方向移动,直至离合弹子53完全退出第二安装孔,此时,第二弹子52和离合弹子53的分界面与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的分界面平齐,离合弹子53不再卡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离合组件50从结合位置切换到分离位置,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可以相对转动,驱动轴42无法带动离合轴33转动;
与此同时,第一防误弹子71跟随离合轴33朝第二方向转动60°,第一防误弹子71从与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轴向错位的位置转动到同轴位置;并在防误复位件73弹力作用下抵接在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端面上,第一防误弹子71、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和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在防误复位件73弹力作用下依次抵接,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在防误复位件73的弹力作用下卡设在竖轴60的让位孔61内;第一防误弹子71、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相互抵接的分界面依次分别与离合轴33、锁芯套14、外壳的分界面错开一定距离,第一防误弹子71卡设在离合轴33和锁芯套14之间,离合轴33无法相对锁芯套14旋转。
S7:朝第二方向从一定角度转动另一定角度,例如从60°转动至90°(图中未显示)
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至90°,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分离,离合轴33、第一防误弹子71、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原位不动;同时,离合弹子53转动到与第二安装孔错位,离合弹子53抵接在离合轴33的端面上;
该过程与S2相同,亦可省略,具体原因与前述相同。
S8:朝第一方向从90°转动到60°(图中未显示)
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转动至60°,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分离,离合轴33、第一防误弹子71、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原位不动;同时,离合弹子53从抵接在离合轴33端面逐渐转动到与第二安装孔同轴,且第二弹子52和离合弹子53的分界面与驱动轴42和离合轴33的分界面平齐;
该过程与S2相同,亦可省略,具体原因与前述相同。
S9:朝第一方向从60°转动至初始位置
如图22和图23所示,解锁钥匙继续依次带动锁芯41、驱动轴42从60°转动至初始位置,离合弹子53从与第二安装孔同轴逐渐转动到与第一安装孔同轴,并在离合复位件54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第一安装孔内抵接在第一弹子51的端面上,离合弹子53、第一弹子51与第一驱动部的结合面11依次抵接,离合弹子53部分伸入到第一安装孔内,离合弹子53卡设在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之间,离合组件50从分离位置切换到结合位置,驱动轴42转动可以带动离合轴33转动;
同时,由于驱动轴42与离合轴33始终分离,离合轴33、转轴32、闭锁销31、锁钩20仍然保持在闭锁位置不动;第一防误弹子71始终保持卡设在锁芯套14与离合轴33之间;
S10:操作者拔出解锁钥匙并松开锁钩20
此时,操作者拔出解锁钥匙并松开锁钩20,锁钩20在锁钩复位件100的弹力作用下上移一小段距离,竖轴60在竖轴复位件80的弹力作用下上移一小段距离,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的弧形端面从让位孔61中滑出并抵接在竖轴60的外圆表面上,从而依次推动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和第一防误弹子71克服防误复位件73弹力而移动,第一防误弹子71、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二节段722、第二防误弹子72的第一节段721相互抵接的分界面依次分别与离合轴33、锁芯套14、外壳的分界面平齐,离合轴33可以相对锁芯套14旋转;此时,完成闭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闭锁时并未松开锁钩20,也就是说在闭锁操作完成后马上进行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锁芯41的解锁或闭锁误操作时,虽然离合组件50处于结合位置,驱动轴42转动可以带动离合轴33转动,但是由于防误组件70处于止挡位置,具体来说,第一防误弹子71始终保持卡设在锁芯套14与离合轴33之间,锁芯套14与离合轴33无法相对旋转,也就是说离合轴33无法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此时,闭锁销31、转轴32、离合轴33、驱动轴42、锁芯41之间依次驱动连接,故锁芯41也无法旋转。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在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以防止解锁钥匙错误记录锁具的实际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挂锁解闭锁状态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2、锁具的每次的解闭锁操作都需要用解锁钥匙进行操作,从而防止在解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可保证解锁钥匙检测到的锁具状态与锁具的真实解闭锁状态保持完全一致;
3、离合组件可以实现在解闭锁操作的不同运动阶段中适当变换驱动轴与离合轴的不同相对位置关系,以满足解闭锁操作与解锁钥匙回位之间的位置切换;
4、防误组件可以防止在闭锁操作后再次重复进行解锁或闭锁的“走空程”操作,同时避免了闭锁操作后钥匙回位过大,使锁具误解锁。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10);
锁钩(20),所述锁钩(20)与所述锁体(10)活动连接,并具有两端均伸入所述锁体(10)的闭锁位置、两端均伸入所述锁体(10)的压紧位置和至少一端伸出所述锁体(10)的解锁位置,且所述锁钩(20)在所述压紧位置时伸入所述锁体(10)的距离大于所述锁钩(20)在所述闭锁位置时伸入所述锁体(10)的距离;
闭锁组件(30),所述闭锁组件(30)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当所述锁钩(20)位于所述闭锁位置或所述压紧位置时,所述闭锁组件(30)能够伸入至所述锁钩(20)内,并锁定所述锁钩(20),当所述闭锁组件(30)退出所述锁钩(20)时,所述锁钩(20)能够自由运动,并且当所述闭锁组件(30)退出所述锁钩(20)且所述锁钩(2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钩(20)止挡所述闭锁组件(30)的运动;
驱动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40)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所述驱动组件(40)具有初始位置、能够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退出所述锁钩(20)的钥匙解锁位置和能够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伸入所述锁钩(20)的钥匙闭锁位置,且所述驱动组件(40)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钥匙解锁位置的转向与所述驱动组件(40)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钥匙闭锁位置的转向相反;
离合组件(50),所述离合组件(50)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40)和所述闭锁组件(30)之间,并具有结合位置和分离位置,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离合组件(50)位于所述结合位置,所述离合组件(50)卡设在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之间,所述驱动组件(40)通过所述离合组件(50)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钥匙解锁位置或所述钥匙闭锁位置时,所述离合组件(50)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离合组件(50)避让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驱动组件(40)相对于所述闭锁组件(30)空转;
所述离合组件(50)包括:
第一弹子(51);
第二弹子(52),所述第一弹子(51)和所述第二弹子(52)均活动设置在所述闭锁组件(30)内,且分别位于所述闭锁组件(30)周向不同的位置处;
离合弹子(53),所述离合弹子(53)活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40)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弹子(51)或所述第二弹子(5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离合组件(50)位于所述结合位置时,所述离合弹子(53)与所述第一弹子(51)或所述第二弹子(52)抵接,所述离合弹子(53)和所述第一弹子(51)的分界面或所述离合弹子(53)和所述第二弹子(52)的分界面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错位,所述离合弹子(53)伸入所述闭锁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40)通过所述离合弹子(53)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钥匙解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弹子(53)与所述第一弹子(51)抵接,所述离合弹子(53)和所述第一弹子(51)的分界面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对齐,所述驱动组件(40)不再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钥匙闭锁位置时,所述离合弹子(53)和所述第二弹子(52)的分界面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驱动组件(40)的分界面对齐,所述驱动组件(40)不再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运动;
所述离合组件(50)还包括离合复位件(54),所述离合复位件(54)位于所述离合弹子(53)远离所述第一弹子(51)的一侧,且所述离合复位件(54)两端分别与所述离合弹子(53)和所述驱动组件(40)抵接,并为所述离合弹子(53)提供伸入所述闭锁组件(30)的复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0)包括锁芯套(14),所述锁芯套(14)具有与所述第一弹子(51)或所述第二弹子(52)抵接挤压且顺次连接的结合面(11)、过渡面(12)和分离面(13),并且沿所述驱动组件(40)的轴向,所述分离面(13)比所述结合面(11)靠近所述驱动组件(40),当所述离合组件(50)位于所述结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弹子(51)或所述第二弹子(52)与所述结合面(11)抵接,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钥匙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弹子(51)与所述分离面(13)抵接,所述分离面(13)挤压所述第一弹子(51)并使所述离合弹子(53)缩回所述驱动组件(40),当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所述钥匙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二弹子(52)与所述分离面(13)抵接,所述分离面(13)挤压所述第二弹子(52)并使所述离合弹子(53)缩回所述驱动组件(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面(11)、所述过渡面(12)和所述分离面(13)均设置有多个并成组设置,且每组所述结合面(11)、所述过渡面(12)和所述分离面(13)分别与所述第一弹子(51)和所述第二弹子(52)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驱动组件(40)的周向,与所述第一弹子(51)配合的所述结合面(11)和与所述第二弹子(52)配合的所述结合面(11)相互靠近,与所述第一弹子(51)配合的所述分离面(13)和与所述第二弹子(52)配合的所述分离面(13)相互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30)的一部分和所述驱动组件(40)均设置在所述锁芯套(14)内,所述锁芯套(14)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周向顺次连接的所述结合面(11)、所述过渡面(12)和所述分离面(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30)包括:
多个闭锁销(31),所述锁钩(20)的长钩端和短钩端均开设有闭锁槽(21),所述闭锁销(31)的闭锁端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闭锁槽(21),以锁定或解锁所述锁钩(20),且当所述锁钩(2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长钩端的侧壁止挡所述闭锁端的运动,所述闭锁销(31)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槽(311);
转轴(32),所述转轴(32)具有偏心设置的凸起(321),所述凸起(321)伸入至所述驱动槽(311)内,并挤压所述驱动槽(311)的侧壁,以驱动所述闭锁销(31)运动;
离合轴(33),所述离合轴(33)与所述转轴(32)驱动连接,并与所述转轴(3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弹子(51)和所述第二弹子(52)穿设在所述离合轴(33)内且所述离合弹子(53)能够伸入至所述离合轴(33)内,以带动所述离合轴(3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销(31)具有止挡面(312),当所述转轴(32)带动各所述闭锁销(31)的闭锁端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闭锁销(31)上的止挡面(312)相互抵接,以控制所述闭锁销(31)的运动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槽(21)与所述闭锁销(31)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
锁芯(41),所述锁芯(41)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的锁芯套(14)中,且所述锁芯(41)的解锁孔外露于所述锁体(10);
驱动轴(42),所述驱动轴(42)与所述锁芯(41)驱动连接,并在所述锁芯(41)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离合弹子(53)穿设在所述驱动轴(42)上,所述驱动轴(42)能够通过所述离合组件(50)带动所述闭锁组件(30)运动;
限位销(43),所述驱动轴(42)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421),所述限位销(43)的一端与所述锁体(10)连接,所述限位销(43)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限位槽(421)内,并在所述限位槽(421)内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
竖轴(60),所述竖轴(60)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并在所述锁钩(20)的挤压下运动,当所述锁钩(2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竖轴(60)位于释放位置,当所述锁钩(20)位于所述压紧位置时,所述锁钩(20)挤压所述竖轴(60)进一步伸入所述锁体(10)并运动至受压位置;
防误组件(70),所述防误组件(70)活动穿设在所述锁体(10)和所述闭锁组件(30)之间,并具有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竖轴(60)运动至所述受压位置且所述闭锁组件(30)位于伸入所述锁钩(20)的位置时,所述防误组件(7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所述防误组件(70)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竖轴(60)内,所述防误组件(70)卡设在所述锁体(10)和所述闭锁组件(30)之间,并阻碍所述闭锁组件(30)的运动,当所述竖轴(60)未运动至所述受压位置时,所述防误组件(7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所述防误组件(70)避让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锁体(10)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闭锁组件(30)能够运动;
竖轴复位件(80),所述竖轴复位件(8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轴(60)和所述锁体(10)抵接,并为所述竖轴(60)提供运动至所述释放位置的复位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组件(70)包括:
第一防误弹子(71),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穿设在所述闭锁组件(30)内;
第二防误弹子(72),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穿设在所述锁体(10)上并与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当所述防误组件(7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远离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竖轴(60)内,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和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的分界面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锁体(10)的分界面错位,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锁体(10)内,导致所述闭锁组件(30)无法运动;当所述防误组件(7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退出所述竖轴(60),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和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的分界面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锁体(10)的分界面对齐,所述闭锁组件(30)相对于所述锁体(10)能够运动;
防误复位件(73),所述防误复位件(7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闭锁组件(30)和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并为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提供伸入至所述竖轴(60)的复位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60)的侧壁开设有让位孔(61),当所述竖轴(60)未运动至所述受压位置时,所述让位孔(61)与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错位,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退出所述让位孔(61),所述竖轴(60)的侧壁止挡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当所述竖轴(60)运动至所述受压位置时,所述让位孔(61)与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对齐,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的一端能伸入至所述让位孔(61)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误弹子(72)包括彼此抵接的第一节段(721)和第二节段(722),所述第一节段(721)能够伸入至所述竖轴(60)内,所述第二节段(722)与所述第一防误弹子(71)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6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滑槽(62),所述锁具还包括限位销轴(90),所述限位销轴(90)的一端与所述锁体(10)连接,所述限位销轴(90)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限位滑槽(62)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2463.5A CN111456566B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锁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2463.5A CN111456566B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锁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6566A CN111456566A (zh) | 2020-07-28 |
CN111456566B true CN111456566B (zh) | 2021-12-24 |
Family
ID=7167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92463.5A Active CN111456566B (zh) | 2020-04-14 | 2020-04-14 | 锁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565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43816B (zh) * | 2021-01-07 | 2023-09-22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锁具闭锁装置及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90559B2 (en) * | 2015-03-25 | 2018-02-13 | The Sun Lock Company, Ltd. | Padlock with fully integrated dual locking mechanism with reset mechanism |
CN207278014U (zh) * | 2017-08-24 | 2018-04-27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转锁芯和锁具 |
CN110206417B (zh) * | 2019-04-15 | 2023-09-26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
CN110424832B (zh) * | 2019-08-13 | 2024-03-15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挂锁 |
CN110656821B (zh) * | 2019-10-18 | 2020-12-08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锁具 |
-
2020
- 2020-04-14 CN CN202010292463.5A patent/CN11145656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6566A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129286A1 (zh) | 电池箱解锁装置、电池箱及电池箱快速换电系统 | |
TWI690644B (zh) | 鎖筒、鑰匙及鑰匙坯 | |
TWI690643B (zh) | 鎖筒 | |
CN110359775B (zh) | 锁芯和解锁钥匙 | |
CN111456566B (zh) | 锁具 | |
CN212478850U (zh) | 全自动锁 | |
CN110130735B (zh) | 锁芯和解锁钥匙 | |
CN110206417B (zh) |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 |
CN111456565B (zh) | 锁具 | |
CN110397351B (zh) | 锁芯、锁具及解锁钥匙 | |
CN103422726A (zh) | 密码锁 | |
CN113236044B (zh) | 一种门锁 | |
CN215332073U (zh) | 锁具和锁具组件 | |
CN114541876B (zh) | 门锁 | |
CN208294289U (zh) |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 |
CN111719963B (zh) | 防误锁具 | |
CN215332080U (zh) | 智能机柜锁 | |
TW202413782A (zh) | 鎖匣 | |
CN109767938B (zh) | 压板闭锁装置 | |
CN212271838U (zh) | 解锁钥匙 | |
CN214463312U (zh) | 锁芯、锁芯系统、电脑钥匙和钥匙系统 | |
CN114763724A (zh) | 双锁芯锁头 | |
CN111502417B (zh) | 闭锁装置以及能封闭锁眼的防盗锁具 | |
CN212271839U (zh) | 解锁钥匙 | |
CN212273335U (zh) | 盲板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