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2112U - 物料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2112U
CN211812112U CN201922172442.5U CN201922172442U CN211812112U CN 211812112 U CN211812112 U CN 211812112U CN 201922172442 U CN201922172442 U CN 201922172442U CN 211812112 U CN211812112 U CN 21181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rea
conveying
assembly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24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东
宋文健
杜文智
马成
于经伟
李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Innovation Patent Investment Center LP
Xi'an Aerospace Yuan Dongl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Innovation Patent Investment Center LP
Xi'an Aerospace Yuan Dongl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Innovation Patent Investment Center LP, Xi'an Aerospace Yuan Dongl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Innovation Patent Investment Center LP
Priority to CN2019221724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2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组件,具有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待传送物料经由落料装置进入入料区域再由传送组件通过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到达目的输送区域;吸尘组件,包括粉尘处理装置和连接于粉尘处理装置的多个吸尘装置,各吸尘装置分别对应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负压吸附粉尘至粉尘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喷雾组件,包括多个喷雾头,各喷雾头分别对应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设置,以向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喷射干雾;通风换气组件,设置于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上方空间,用于通风换气。吸尘组件、喷雾组件以及通风换气组件三者协调配合,对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进行综合处理,除尘效果好。

Description

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煤化工等以煤为原料的工业企业,都需要对煤进行运输,将其送入煤仓,以备后续使用。最常规的上煤方式是利用皮带对其进行运输。皮带可以将几百米到几千米外的煤转运至目的地,在转运过程中可能有转运掉落,如从落料斗落到皮带上,煤从前一根皮带落至后一根皮带,从最后一根皮带掉入煤仓。在每一次下落的时候,因为撞击,就会出现扬起灰尘、煤渣、煤粉等粉尘颗粒。多数情况下,皮带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工作,这些粉尘颗粒因此积累在环境内漂浮,由此带来诸多隐患:可燃粉尘在环境聚集,存在自然保证隐患;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呼吸健康;粉尘颗粒降落到地面使得环境污染。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物料输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具有吸尘、喷雾、通风换气的功能,对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进行综合处理,除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组件,具有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待传送物料经由落料装置进入所述入料区域再由所述传送组件通过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到达目的输送区域;吸尘组件,包括粉尘处理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粉尘处理装置的多个吸尘装置,各所述吸尘装置分别对应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负压吸附粉尘至所述粉尘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喷雾组件,包括多个喷雾头,各所述喷雾头分别对应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设置,以向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喷射干雾;通风换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上方空间,用于通风换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传送组件、所述吸尘组件、所述喷雾组件和所述通风换气组件均设置于输料仓内,所述通风换气组件用于为所述输料仓的内部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所述通风换气组件包括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所述输料仓的内部空间的通风部以及用于将含尘气体排向外界的排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罩和除尘管道,所述吸尘罩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除尘管道与所述粉尘处理装置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粉尘处理装置包括一个以上旋风分离器和与各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的除尘器,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所述除尘管道至少与两个所述吸尘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传送组件至少包括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沿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的竖直方向上,所述一级传送带和所述二级传送带上下错位设置依序输送物料,所述入料区域设置于所述一级传送带,所述出料区域设置于所述二级传送带,且所述一级传送带和所述二级传送带之间具有转运区域,所述转运区域的上方对应设置有所述吸尘装置和所述喷雾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一级传送带呈水平设置,所述二级传送带呈Z型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传送带上方的落料斗,所述落料斗向所述入料区域所在方向呈渐缩形设置,所述落料斗的开口上方对应设置有所述喷雾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与所述落料斗的进口相邻的进料感应部,所述进料感应部、设置于所述落料斗的开口上方的所述喷雾头均与控制部连接,当所述进料感应部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喷雾头向所述落料斗内喷射干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落料斗的开口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当所述进料感应部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所述控制部依序控制所述盖体开启以将所述落料斗的开口露出,并控制所述喷雾头向所述落料斗内喷射干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目的输送区域内设置有储料部,所述出料区域与所述储料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筛物料的分筛部,所述分筛部以及所述储料部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吸尘装置和所述喷雾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组件、吸尘组件、喷雾组件以及通风换气组件,通过吸尘组件将大部分的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吸走处理,之后通过对应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设置的喷雾头向粉尘喷射干雾,使得吸尘组件没有吸附的小部分粉尘与水雾将结合落到底面或者其他位置,避免粉尘在空气内堆积,同时通过通风换气组件对整个物料输送的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系统具有吸尘、喷雾、通风换气的功能,吸尘组件、喷雾组件以及通风换气组件三者协调配合,对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进行综合处理,除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传送组件;2-吸尘组件;21-吸尘装置;211-吸尘罩;212-除尘管道;22-粉尘处理装置;221-旋风分离器;222-除尘器;223-风机;3-喷雾组件;4-通风换气组件;41-排风部;42-通风部;421-送风机;422-送风管道;423-出风口;5-落料斗;6-储料部;7-进料感应部;8-分筛部;A-入料区域;B-转运区域;C-出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输送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组件1,具有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待传送物料经由落料装置进入入料区域A再由传送组件1通过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到达目的输送区域;吸尘组件2,包括粉尘处理装置22和连接于粉尘处理装置22的多个吸尘装置21,各吸尘装置21分别对应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负压吸附粉尘至粉尘处理装置22进行处理;喷雾组件3,包括多个喷雾头,各喷雾头分别对应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设置,以向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喷射干雾;通风换气组件4,设置于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上方空间,用于通风换气。
其中,落料装置可以为运料车辆的车斗部分,物料从车斗直接下落至传送组件1,当然,也可以额外设置落料斗5,运料车辆的物料通过落料斗5下落至传送组件1上,对传送组件1的冲击更小,传送组件1的入料区域A具体是指传送组件1上用于承载落料的区域,因为物料通常从较高处下落至传送组件1,在与传送组件1发生接触碰撞时,会在传送组件1的入料区域A产生大量粉尘,当待传送物料通过落料装置进入传送组件1的入料区域A后,物料随传送组件1一同移动,经过传输区域,最后通过出料区域C到达目的输送区域,目的输送区域可以是一片空地,也可以是一个储存仓,而传送组件1可以采用传送带或者传动滚筒等形式,例如,对于煤等体积较小的物料可以采用传送带,不易滑落,而用于木料等体积较大的物料可以采用传动滚筒,传送组件1的结构种类具体需要根据所输送的物料种类进行选择。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传送组件1至少包括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沿物料输送系统的竖直方向上,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上下错位设置依序输送物料,入料区域A设置于一级传送带,出料区域C设置于二级传送带,且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之间具有转运区域B,转运区域B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吸尘装置21和喷雾头。
具体地,物料从落料装置下落至一级传送带的入料区域A上,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上下错位设置即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具有高度差,物料在一级传送带的带动下通过转运区域B下落至二级传送带上,当然,在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之间还可以设置若干中间转运传送带,具体可以根据物料所需输送的距离决定,可以理解的是,物料在从一级传送带移动至二级传送带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粉尘,因而,在转运区域B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吸尘装置21和喷雾头,通过吸尘装置21将大部分产生的粉尘吸附处理,之后使用喷雾头喷射干雾,可选地,喷出来的干雾是水雾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水被压缩空气打碎,雾滴粒径小于10微米,使得剩余的粉尘与干雾结合而沉降在传送组件1或者地面上,进而降低空气内的粉尘浓度。
可选地,一级传送带呈水平设置,二级传送带呈Z型设置,具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水平段以及连接两个水平段的倾斜段,通过二级传送带可以将物料提升至一定的高度,方便将物料输送至目的输送区域,当然,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用户还可以根据所需的物料输送路径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2,吸尘组件2包括粉尘处理装置22和多个吸尘装置21,各吸尘装置21分别对应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负压吸附粉尘至粉尘处理装置22进行处理,即粉尘处理装置22能够使吸尘装置21内部产生吸力,将吸尘装置21所对的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内的粉尘被吸进吸尘装置21内,并进入粉尘处理装置22进行处理,可选地,吸尘装置21包括吸尘罩211和除尘管道212,吸尘罩21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开口通过除尘管道212与粉尘处理装置22连通,即吸尘罩211可以为从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均匀渐缩的腔体,具体可以为一空心圆台,也可以为不规则腔体,只要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开口设置的较大,可以使吸尘罩211吸附更大区域内的粉尘,而将第二开口设置的较小则有利于将吸尘罩211所吸附的粉尘集中,通过除尘管道212送入粉尘处理装置22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粉尘处理装置22包括两个以上旋风分离器221和与各旋风分离器221连接的除尘器222,每个旋风分离器221通过除尘管道212至少与两个吸尘装置21连接。
其中,旋风分离器221是利用气固混合物在作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干式气固分离设备。由于颗粒所受的离心力远大于重力和惯性力,所以分离效率较高。从通风除尘的角度看,粉尘就是能够较长时间呈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一切固体小颗粒,是一种分散体系,叫做气溶胶,其中空气为分散介质,固体颗粒为分散相。除尘器222就是把这种固体小颗粒从气溶胶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具体可以采用干式机械除尘器或者湿式除尘器等种类的除尘器222。
因此,在旋风分离器221进行气固分离后,粉尘进入除尘器222,将固体小颗粒分离出来,后续可以通过管道或者运输车辆将产生的颗粒送走,可选地,除尘器222与风机223连接,通过风机223可以将分离出的洁净空气排向外界,当物料为煤时,颗粒中主要成分是煤粉,因此可直接将其送至以煤为原料的锅炉等设备回收使用。
设置一个以上的旋风分离器221以及与各旋风分离器221连接的除尘器222,并使每个旋风分离器221通过除尘管道212至少与两个吸尘装置21连接,可以提高除尘效率,保证各个区域内都有足够的吸尘装置21吸附粉尘,且旋风分离器221与除尘器222能够及时处理所吸附的粉尘,不会产生堆积或者堵塞等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系统,包括传送组件1、吸尘组件2、喷雾组件3以及通风换气组件4,通过吸尘组件2将大部分的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吸走处理,之后通过对应入料区域A、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C设置的喷雾头向粉尘喷射干雾,使得吸尘组件2没有吸附的小部分粉尘与水雾将结合落到底面或者其他位置,避免粉尘在空气内堆积,同时通过通风换气组件4对整个物料输送的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系统集成了吸尘、喷雾、通风换气的功能,吸尘组件2、喷雾组件3以及通风换气组件4三者协调配合,对物料输送时所产生的粉尘进行综合处理,除尘效果好。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传送组件1、吸尘组件2、喷雾组件3和通风换气组件4均设置于输料仓内,通风换气组件4用于为输料仓的内部空间进行通风换气,输料仓具体为一个较大的仓室或者厂房,相对封闭,因而需要设置通风换气组件4对整个输料仓的内部空间的空气24h置换。
可选地,通风换气组件4包括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输料仓的内部空间的通风部42以及用于将含尘气体排向外界的排风部41。可选地,通风部42包括至少一个送风机421以及与送风机421连接的送风管道422,送风管道4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23。送风管道422在整个输料仓的内部空间延伸,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出风口423,保证整个空间都有新鲜空气的均衡送入,没有死角。排风部41可以采用排风风机,在内部空间上部设置数个排风风机,通过送风机421和排风风机两者配合,将整个内部空间的空气不停置换,保证除尘和送出有爆炸和健康危害的粉尘气体。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落料装置包括设置于一级传送带上方的落料斗5,落料斗5向入料区域A所在方向呈渐缩形设置,落料斗5的开口上方对应设置有喷雾头。即落料斗5呈漏斗状,方便聚集物料,由于物料在下落至落料斗5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在落料斗5的开口上方对应设置有喷雾头,以抑制所产生的粉尘向外界扩散,污染环境。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与落料斗5的进口相邻的进料感应部7,进料感应部7、设置于落料斗5的开口上方的喷雾头均与控制部连接,当进料感应部7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控制部控制喷雾头向落料斗5内喷射干雾。进料感应部7具体可以采用红外感应器或者激光传感器等器件感应物料是否到位,具体可以为检测物料运输车辆是否到位,检测到物料到位时,控制部控制喷雾头向落料斗5内喷射干雾,为抑制扬尘做准备。
进一步的,落料斗5的开口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盖体,盖体与控制部连接,当进料感应部7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控制部依序控制盖体开启以将落料斗5的开口露出,并控制喷雾头向落料斗5内喷射干雾,未有物料输送时,盖体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落料斗5内的粉尘飘动至外界,污染空气,同时盖体也能对落料斗5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对物料进行储存,在本实施例中,目的输送区域内设置有储料部6,出料区域C与储料部6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筛物料的分筛部8,分筛部8以及储料部6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吸尘装置21和喷雾头。
具体地,储料部6一般为圆筒形储存仓,而分筛部8可以采用篦条筛,由于在分筛物料时也会产生大量粉尘,因而在分筛部8以及储料部6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吸尘装置21和喷雾头,保证除尘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组件(1),具有入料区域、传输区域和出料区域,待传送物料经由落料装置进入所述入料区域再由所述传送组件(1)通过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到达目的输送区域;
吸尘组件(2),包括粉尘处理装置(22)和连接于所述粉尘处理装置(22)的多个吸尘装置(21),各所述吸尘装置(21)分别对应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负压吸附粉尘至所述粉尘处理装置(22)进行处理;
喷雾组件(3),包括多个喷雾头,各所述喷雾头分别对应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设置,以向物料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喷射干雾;
通风换气组件(4),设置于所述入料区域、所述传输区域和所述出料区域上方空间,用于通风换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所述吸尘组件(2)、所述喷雾组件(3)和所述通风换气组件(4)均设置于输料仓内,所述通风换气组件(4)用于为所述输料仓的内部空间进行通风换气;
所述通风换气组件(4)包括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所述输料仓的内部空间的通风部(42)以及用于将含尘气体排向外界的排风部(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21)包括吸尘罩(211)和除尘管道(212),所述吸尘罩(21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除尘管道(212)与所述粉尘处理装置(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处理装置(22)包括一个以上旋风分离器(221)和与各所述旋风分离器(221)连接的除尘器(222),每个所述旋风分离器(221)通过所述除尘管道(212)至少与两个所述吸尘装置(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至少包括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沿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的竖直方向上,所述一级传送带和所述二级传送带上下错位设置依序输送物料,所述入料区域设置于所述一级传送带,所述出料区域设置于所述二级传送带,且所述一级传送带和所述二级传送带之间具有转运区域,所述转运区域的上方对应设置有所述吸尘装置(21)和所述喷雾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传送带呈水平设置,所述二级传送带呈Z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传送带上方的落料斗(5),所述落料斗(5)向所述入料区域所在方向呈渐缩形设置,所述落料斗(5)的开口上方对应设置有所述喷雾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落料斗(5)的进口相邻的进料感应部(7),所述进料感应部(7)、设置于所述落料斗(5)的开口上方的所述喷雾头均与控制部连接,当所述进料感应部(7)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喷雾头向所述落料斗(5)内喷射干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斗(5)的开口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当所述进料感应部(7)感应到物料到位时,所述控制部依序控制所述盖体开启以将所述落料斗(5)的开口露出,并控制所述喷雾头向所述落料斗(5)内喷射干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输送区域内设置有储料部(6),所述出料区域与所述储料部(6)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筛物料的分筛部(8),所述分筛部(8)以及所述储料部(6)的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吸尘装置(21)和所述喷雾头。
CN201922172442.5U 2019-12-06 2019-12-06 物料输送系统 Active CN21181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2442.5U CN211812112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物料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2442.5U CN211812112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物料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2112U true CN21181211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2442.5U Active CN211812112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物料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2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264A (zh) * 2022-05-24 2022-07-22 青岛建设集团建兴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物料运输除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264A (zh) * 2022-05-24 2022-07-22 青岛建设集团建兴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物料运输除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2426B (zh) 喷砂室
CN102897553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移动卸料车联动除尘装置
CN105149152B (zh) 一种干式沉降式漆雾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CN103706618A (zh)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方法
CN211812112U (zh) 物料输送系统
CN107362646A (zh) 一种水雾除尘系统
CN104444455B (zh) 房式清洁分料机组及其分料方法
EP0053943B1 (en) Improved powder spray booth apparatus
CN207204609U (zh) 多功能风力分选机
CN201950028U (zh) 原料除杂进仓系统
CN112919083A (zh) 物料输送系统
JP5773705B2 (ja) 廃棄物分別装置
CN209156108U (zh) 大型金属破碎线配套用双除尘系统
CN205461613U (zh) 一种超声波除尘装置
CN107416373B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自动储存卸灰库
CN204110972U (zh) 房式清洁分料机组
CN207763473U (zh) 一种双包埋欧米伽3微胶囊粉生产中的干燥系统
CN206980349U (zh) 一种灰库卸灰装置
CN205892222U (zh) 无动力除尘系统
CN202124345U (zh) 生物质颗粒输送除尘系统
CN107626166A (zh) 一种带有灰尘分类功能的袋式除尘器
CN210874620U (zh) 一种电石库房及其电石粉尘回收系统
CN207081013U (zh) 一种卸灰库吹灰装置
CN107649393A (zh) 一种野生红茶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
CN209362114U (zh) 一种沥青搅拌站生产用高效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