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9204U -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9204U
CN211809204U CN201922119885.8U CN201922119885U CN211809204U CN 211809204 U CN211809204 U CN 211809204U CN 201922119885 U CN201922119885 U CN 201922119885U CN 211809204 U CN211809204 U CN 211809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ckrest
assembly
slide rai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98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c Ullitec Auto Interior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98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9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9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92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座垫总成、滑轨总成以及一对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前连杆、后连杆以及靠背侧板,上连杆设于滑轨总成上,前连杆的第一端与上连杆的前端铰接,前连杆的第二端与下连杆的前端铰接,后连杆的第一端与靠背侧板的前端铰接,后连杆的第二端与下连杆的后端铰接,靠背总成固设于靠背侧板的后端上部;靠背侧板的后端下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使靠背总成能够锁止在工作状态或能够向前翻转;座垫总成固设于上连杆的前端的顶部,上连杆的后端与靠背总成铰接;滑轨总成配置有用于锁止滑轨总成的弹性锁扣机构。其能够简化结构,操作更为省力的同时,还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7座SUV、MPV轿车一般配置有三排座椅,为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车,第二排座椅能够向前翻转而倾斜,以让出进出空间,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出。
目前,拥有这种功能的汽车座椅现状是这样的:
第二排座椅上配置EZ-Entry机构,其工作原理是:背靠总成单独翻倒模式:通过拉动手柄解锁调角器,通过拉簧,拉动EZ-Entry挡点,使靠背挡点越过EZ-Entry挡点,实现靠背翻倒;
第三排乘客易进入模式(EZ-Entry):操作肩部解锁扣手,通过调角器解锁拉索拉动内侧调角器解锁手柄,解锁调角器,靠背旋转,靠背挡点碰到EZ-Entry挡点,靠背继续往前旋转,EZ-Entry挡点带动转盘拉动cable解锁滑轨,座椅前移,实现第三排乘客易进入模式。
然而,配置EZ-Entry机构的座椅的拉索机构比较复杂,所需操作力过大,操作费力,并且有精冲件,模具和单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能够简化结构,操作更为省力的同时,还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座垫总成、滑轨总成以及一对位于汽车座椅两侧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前连杆、后连杆以及靠背侧板,上连杆固设于滑轨总成上,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相对设置,所述前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上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前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侧板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的后端铰接,所述靠背总成固设于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上部;
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下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所述靠背锁止机构铰接有后锁舌,所述滑轨总成上配置有与所述后锁舌扣合的后锁扣,所述靠背总成上还配置有解锁扣手,所述解锁扣手通过拉索机构与靠背锁止机构联动连接,以锁止或解锁所述后锁舌,使所述靠背总成能够锁止在工作状态或能够向前翻转;
所述座垫总成固设于所述上连杆的前端的顶部,所述上连杆的后端与所述靠背总成铰接;
所述滑轨总成配置有用于锁止所述滑轨总成的弹性锁扣机构,所述后连杆上设置有解锁件,当所述靠背总成向前翻转到位时,所述解锁件给所述弹性锁扣机构提供抵压力,使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缩回而使所述滑轨总成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锁止机构还设置有前锁舌,所述上连杆还铰接有与所述前锁舌扣合的前锁扣,以锁止向前翻转到位后的所述靠背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总成通过调角器固设于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上部,所述调角器用于调节所述靠背总成的倾斜角度,至少一个所述调角器上配置有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调角器的第一解锁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之间的中连杆,所述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侧板铰接,所述中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铰接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二解锁手柄,所述第二解锁手柄具有延伸至位于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的顶部的解锁部,所述解锁件位于所述解锁部的上方,所述解锁件用于给解锁部提供抵压力,从而给所述弹性锁扣机构提供抵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总成包括一对滑轨和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滑轨配合,所述下连杆固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弹性锁扣机构位于所述滑轨的轨道槽中并与所述滑轨固接,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座并外露于所述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扣机构包括锁筒、弹簧以及锁帽,所述锁筒固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锁帽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锁筒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筒的底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帽连接,所述滑座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的轨道槽连通的穿孔,所述锁帽通过所述穿孔穿过所述滑座或缩回所述滑轨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两靠背侧板之间的连接件以及设置在两下连杆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给所述连接件提供向上的推力的弹性助力杆,所述弹性助力杆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折弯部固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折弯部向后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并用于支撑所述连接件的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固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折弯部配合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具有侧部,所述侧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解锁件穿过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配置联动机构,并使拉索机构一端与解锁扣手联动,拉索机构的另一端与靠背锁止机构联动,实现了靠背总成和滑轨总成的联动解锁,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利于减短拉索机构的长度以及数量,从而避免因拉索机构过长过多而导致操作力衰减造成的操作力过大的情况,操作更为省力的同时,还可简化拉索机构,从而使该汽车座椅得以简化,成本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的另一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处于向前翻转到位状态(让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的另一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处于放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总成;2、座垫总成;3、滑轨总成;31、滑轨;32、滑座;33、弹性锁扣机构;34、第二解锁手柄;341、解锁部;4、联动机构;41、上连杆;42、下连杆;43、前连杆;44、后连杆;45、靠背侧板;451、导向槽;46、中连杆;5、靠背锁止机构;51、后锁舌;52、前锁舌;6、解锁扣手;7、拉索机构;8、后锁扣;9、前锁扣;10、解锁件;20、连接件;201、限位件;2011、限位槽;30、支撑件;40、弹性助力杆;401、第一折弯部;402、连接部;403、第二折弯部;50、调角器;501、第一解锁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总成1、座垫总成2、滑轨总成3以及一对位于汽车座椅两侧的联动机构4。如图2所示,联动机构4包括上连杆41、下连杆42、前连杆43、后连杆44以及靠背侧板45,上连杆41固设于滑轨总成3上,下连杆42与上连杆41相对设置,前连杆43的第一端与上连杆41的前端铰接,前连杆43的第二端与下连杆42的前端铰接,后连杆44的第一端与靠背侧板45的前端铰接,后连杆44的第二端与下连杆42的后端铰接,靠背总成1固设于靠背侧板45的后端上部。
靠背侧板45的后端下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5,靠背锁止机构5的后端铰接有后锁舌51,滑轨总成3的后端配置有与后锁舌51扣合的后锁扣8,靠背总成1上还配置有解锁扣手6,解锁扣手6通过拉索机构7与靠背锁止机构5联动连接,以锁止或解锁后锁舌51,使靠背总成1能够可靠锁止在工作状态或能够向前翻转至让位状态。
座垫总成2固设于上连杆41的前端的顶部,上连杆41的后端与靠背总成1铰接,以使座垫总成2能够与上连杆41联动。
如图1所示,滑轨总成3配置有用于锁止滑轨总成3的弹性锁扣机构33,后连杆44上设置有解锁件10,当靠背总成1向前翻转到位时,解锁件10给弹性锁扣机构33提供抵压力,使弹性锁扣机构33的自由端缩回而使滑轨总成3解锁,从而使汽车座椅能够前后滑移,利于调整位置,以让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后排乘客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的工作原理如下:
从如图1所示的工作状态切换至如图4所示的让位状态:通过拉动解锁扣手6而使拉索机构7拉动后锁舌51,使后锁舌51松开而使得后锁舌51与后锁扣8解锁,接着向前推动靠背总成1而使靠背总成1向前翻转,到位时,后连杆44带动解锁件10向下抵压弹性锁扣机构33,促使弹性锁扣机构33向下缩回而使得滑轨总成3解锁,此时可通过向前推动该汽车座椅,以使其让出足够的可供乘客进出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通过配置联动机构4,并使拉索机构7一端与解锁扣手6联动,拉索机构7的另一端与靠背锁止机构5联动,实现了靠背总成1和滑轨总成3的联动解锁,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利于减短拉索机构7的长度以及数量,从而避免因拉索机构7过长过多而导致操作力衰减造成的操作力过大的情况,操作更为省力的同时,还可简化拉索机构7,从而使该汽车座椅得以简化,成本得以降低。
参见图4以及图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靠背锁止机构5的前端还铰接有前锁舌52,上连杆41还设置有与前锁舌52扣合的前锁扣9,以锁止向前翻转到位后的靠背总成1。同理地,该前锁舌52也通过拉索机构7解锁或锁止,使前锁舌52与前锁扣9脱离扣合或扣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靠背总成1通过调角器50固设于靠背侧板45的后端上部,具体地,调节器的一端与靠背总成1固定连接,调角器50的另一端与靠背侧板45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同步杆连接两调角器50的中心轴,该调角器50用于调节靠背总成1的倾斜角度,至少一个调角器50上配置有用于锁止或解锁调角器50的第一解锁手柄501。需要调节靠背总成1的倾斜角度时,通过拨动第一解锁手柄501而使调角器50解锁,使得靠背总成1能够相对于靠背侧板45摆动,从而使靠背总成1的位置调整至需要的状态,由于座垫总成2固设于上连杆41的顶部,并且上连杆41的后端铰接于靠背总成1上,前连杆43的第一端与上连杆41的前端铰接,前连杆43的第二端与下连杆42的前端铰接,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座垫总成2能够与靠背总成1联动,如图7所示,拨动第一解锁手柄501后,推动靠背总成1向前翻转时,座垫总成2也向前下方移动,使得靠背总成1能够放平至如图7所示的最低位置,利于提供更多的进出空间的同时,还可提供更宽阔的行李存放空间,使用更为方便。可以理解的是,调角器50为较为成熟并常用的构件,其具体结构可参考申请号CN201610873955.7所公开的座椅中的调角器50的具体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靠背总成1与滑轨总成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联动机构4还包括位于前连杆43和后连杆44之间的中连杆46,中连杆46的第一端与靠背侧板45铰接,中连杆46的第二端与下连杆42铰接。
参见图2,滑轨总成3还包括铰接于下连杆42上的第二解锁手柄34,该第二解锁手柄34呈U形,该第二解锁手柄34具有延伸至位于弹性锁扣机构33的自由端的顶部的解锁部341,解锁件10位于解锁部341的上方,解锁件10用于给解锁部341提供抵压力,从而给弹性锁扣机构33提供抵压力。需要解锁滑轨总成3时,既可通过对第二解锁手柄34施加向下的压力而使解锁部341抵压弹性锁扣机构33而使其缩回,实现滑轨总成3的解锁操作,又可通过解锁扣手6而使靠背总成1向前翻转,从而带动解锁件10向下抵压解锁部341而使滑轨总成3解锁,使滑轨总成3与靠背总成1可联动解锁的同时,也可使滑轨总成3独立解锁,操作更为便捷。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连杆41具有侧部,侧部开设有导向槽451,解锁件10穿过导向槽451并与导向槽451可滑动配合,当解锁件10位于导向槽451的上端时,解锁件10与弹性锁扣机构33分隔,当解锁件10位于导向槽451的下端时,解锁件10与弹性锁扣机构33接触。导向槽451的设置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解锁件10的运动更为顺畅。具体地,解锁件10优选为解锁杆或解锁块或解锁板。
进一步地,滑轨总成3包括一对滑轨31和滑座32,滑座32与滑轨31配合,下连杆42固设于滑座32上,弹性锁扣机构33位于滑轨31的轨道槽中并与滑轨31固接,弹性锁扣机构33的自由端穿过滑座32并外露于滑座32上,使弹性锁扣机构33的自由端缩回滑轨31内而实现滑轨31与滑座32之间的解锁,使弹性锁扣机构33的自由端伸出滑座32外而使滑座32与滑轨31锁止。
具体地,弹性锁扣机构33包括锁筒、弹簧以及锁帽,锁筒固设于滑轨31上,锁帽可活动地插设于锁筒上,弹簧的一端与锁筒的底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帽连接,滑座32开设有与滑轨31的轨道槽连通的穿孔,锁帽通过穿孔穿过滑座32或缩回滑轨31内。
如图3所示,该汽车座椅还包括设置在两靠背侧板45之间的连接件20以及设置在两下连杆42之间的支撑件30,支撑件30位于连接件20的下方并位于连接件20的前端,支撑件30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给连接件20提供向上的推力的弹性助力杆40,该弹性助力杆40包括第一折弯部401、第二折弯部403以及连接第一折弯部401和第二折弯部403的连接部402,连接部402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支撑件30上,第一折弯部401固设于支撑件30上,第二折弯部403向后延伸至连接件20的下部并用于支撑连接件20的支撑部,这样设置的弹性助力杆40在汽车座椅处于如图3所示的工作状态时,靠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于连接件20上,向前翻转靠背总成1后,弹性助力杆40朝着靠背总成1翻转的方向偏转而给靠背总成1提供向上的抬升力(具体可参见图6),使靠背总成1的翻转更加省力,操作更为便捷。弹性助力杆40优选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20的下部固设有限位件201,该限位件201开设有与第二折弯部403配合的限位槽2011,起到限位第二折弯部403的作用,避免第二折弯部403左右窜动。
更具体地,前锁扣9和后锁扣8均可为U型锁扣或口型锁扣。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总成、座垫总成、滑轨总成以及一对位于汽车座椅两侧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前连杆、后连杆以及靠背侧板,上连杆固设于滑轨总成上,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相对设置,所述前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上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前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侧板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的后端铰接,所述靠背总成固设于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上部;
所述座垫总成固设于所述上连杆的前端的顶部,所述上连杆的后端与所述靠背总成铰接;
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下部设置有靠背锁止机构,所述靠背锁止机构铰接有后锁舌,所述滑轨总成上配置有与所述后锁舌扣合的后锁扣,所述靠背总成上还配置有解锁扣手,所述解锁扣手通过拉索机构与靠背锁止机构联动连接,以锁止或解锁所述后锁舌,使所述靠背总成能够锁止在工作状态或能够向前翻转;
所述滑轨总成配置有用于锁止所述滑轨总成的弹性锁扣机构,所述后连杆上设置有解锁件,当所述靠背总成向前翻转到位时,所述解锁件给所述弹性锁扣机构提供抵压力,使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缩回而使所述滑轨总成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锁止机构还铰接有前锁舌,所述上连杆还设置有与所述前锁舌扣合的前锁扣,以锁止向前翻转到位后的所述靠背总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总成通过调角器固设于所述靠背侧板的后端上部,所述调角器用于调节所述靠背总成的倾斜角度,至少一个所述调角器上配置有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调角器的第一解锁手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之间的中连杆,所述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侧板铰接,所述中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连杆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总成还包括铰接于所述下连杆上的第二解锁手柄,所述第二解锁手柄具有延伸至位于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的顶部的解锁部,所述解锁件位于所述解锁部的上方,所述解锁件用于给解锁部提供抵压力,从而给所述弹性锁扣机构提供抵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总成包括一对滑轨和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滑轨配合,所述下连杆固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弹性锁扣机构位于所述滑轨的轨道槽中并与所述滑轨固接,所述弹性锁扣机构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座并外露于所述滑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扣机构包括锁筒、弹簧以及锁帽,所述锁筒固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锁帽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锁筒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筒的底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帽连接,所述滑座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的轨道槽连通的穿孔,所述锁帽通过所述穿孔穿过所述滑座或缩回所述滑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两靠背侧板之间的连接件以及设置在两下连杆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给所述连接件提供向上的推力的弹性助力杆,所述弹性助力杆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折弯部固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折弯部向后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并用于支撑所述连接件的支撑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固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折弯部配合的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具有侧部,所述侧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解锁件穿过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可滑动配合。
CN201922119885.8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09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9885.8U CN21180920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9885.8U CN21180920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9204U true CN21180920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988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0920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9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91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101415581B (zh) 直立座椅
US7484808B2 (en) Vision improving system for a head restraint
CN109484258B (zh) 联动解锁式汽车座椅
CN103562002B (zh) 车辆座椅
CN109367445B (zh) 汽车易进入座椅
ITTO20010105A1 (it) Dispositivo di arretramento meccanico di un poggiatesta con una funzione di memoria.
CN111601732A (zh) 便捷进入的车辆座椅
CN106696772A (zh) 一种具有放平、前倾及前倾后前后运动功能的中后排座椅
DE19744978C2 (de) Adapter
US6641218B2 (en) Seat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KR20080054526A (ko) 팁업 타입의 워크인 슬라이딩 시트
CN101326077A (zh) 具有用于毛巾杆的可释放式保持器的车辆座椅
CN211809204U (zh)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进出的汽车座椅
CN214355647U (zh) 车辆座椅总成和车辆
CN103547477B (zh) 具有记忆装置的纵向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CN214647726U (zh) 一种汽车座椅解锁后整椅向前翻转向前滑动并保持的机构
CN106515517B (zh) 座椅滑轨的无极双锁止结构
CN215752044U (zh) 手动式座椅快速进出装置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CN111231784B (zh) 滑轨驱动解锁地板锁的易进入机构
JP45557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CN109305069A (zh) 一种便于上下车的汽车座椅总成
US20100308618A1 (en) Vehicle seat, especially motor vehicle seat
CN113787942A (zh) 一种具有断电逃生结构的电动座椅
CN214057302U (zh) 一种易进出座椅的翻起保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