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0860U -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0860U
CN211800860U CN202020280271.8U CN202020280271U CN211800860U CN 211800860 U CN211800860 U CN 211800860U CN 202020280271 U CN202020280271 U CN 202020280271U CN 211800860 U CN211800860 U CN 211800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wall
cooling
pressur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02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成萍
郑根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02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0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0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0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釜体、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釜体内的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在釜体内的气压传感器、泄压管道以及泄压阀,泄压阀与气压传感器电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搅拌杆,搅拌杆底部设有清洁杆,釜体外壁.上设有降温装置,物料从进料口进入釜体内,经搅拌杆搅拌至均匀后从出料口排出,清洁杆跟随搅拌杆转动扫落依附到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设在釜体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釜体内压强超过阈值时,控制泄压阀打开,将釜体内的气体通过泄压管道释放到大气中,通过设在釜体外侧的降温装置对温度过高的釜体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一般用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来生产,通常反应釜由釜体、搅拌组件组成,由于一些物料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物料的反应效果,甚至会对釜体产生损坏,导致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所以一些釜体配有降温装置,目前的釜体通常采用水冷装置进行冷却,即在釜体外围设置与外部冷水源连接的冷却包覆水腔,当釜体内部温度传感器感受到过高的温度,包覆水腔可通过抽入循环冷水对釜体进行冷却处理,虽然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但由于利用的冷源是水,从包覆水腔流出来的水需要进行额外的冷却处理才能重新流入包覆水腔发挥作用,耗能较大,且由于内物料的热量增大或者物料反应之后产生气体,会导致釜体内压力增大,若压力过大则会导致釜体损坏,甚至对生产安全产生威胁,而且传统的釜体由于缺少相应的自清洁结构,导致釜体在使用过后,釜体内胆的内壁上会粘附有大量的物料,物料的不断积累会导致釜体清洁起来比较麻烦,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能源、可以控制釜体内压力且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釜体、设置在釜体顶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釜体内用于调节釜体内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内的气压传感器、设置在釜体内的泄压管道、设置在泄压管道上的泄压阀,所述泄压管道远离泄压阀的一端穿过釜体内壁后与大气连通,所述泄压阀与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釜体外壁后延伸至釜体内,所述连接杆远离驱动电机的外壁上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洁釜体内壁的清洁杆,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釜体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物料从进料口进入釜体中,驱动电机运行带动连接杆旋转,使设置在连接杆外壁上的搅拌杆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充分的物料通过出料口从釜体内排出,搅拌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清洁杆沿釜体内侧壁周向转动,使依附到釜体内侧壁上的物料被扫落,从而达到清洁目的,通过设置在釜体内的气压传感器测量釜体内压强的大小,如果釜体内部的压强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则输出控制信号到泄压阀而使之打开,从而将釜体内部的气体通过泄压管道释放到大气中,以降釜体内部的压强,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釜体内压强降低到指定阈值时,则输出控制信号到泄压阀而使之关闭,当釜体内温度过高时,通过设置在釜体外侧的降温装置对釜体进行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釜体外壁上的降温壳体、设置在降温壳体外的风机,所述降温壳体与釜体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却腔,所述降温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远离降温壳体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冷却机,所述降温壳体远离进风管道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腔与大气的出风管道,所述风机和冷却机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釜体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则输出控制信号使风机启动,从风机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从进风管道进入到冷却腔中,冷风流经冷却腔,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从釜体内溢出的热量吸收,从出风管道排出,带走釜体内溢出的热量,完成降温流程,在风机启动一定时间后,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釜体内的温度依然没有下降时,则输出控制信号,使冷却机启动对经过进风管道的空气进行降温,以此加强气流对釜体的冷却效果,通过采用风冷降温的方式,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且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设置在连接杆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螺旋叶片旋转,旋转的螺旋叶片可以将釜体底部的物料往釜体上方搅动,使釜体内的物料更容易被搅拌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设置在进料口上的进料阀与设置在出料口上的出料阀,可以让使用者自由地控制物料进入与排出釜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顶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可以通过设置在釜体顶部的吊环很方便地搬运与安装釜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为:
1-进料口、2-出料口、3-釜体、4-驱动电机、5-气压传感器、6-泄压管道、7-泄压阀、8-连接杆、9-搅拌杆、10-清洁杆、11-温度传感器、12-降温壳体、13-风机、14-冷却腔、15-进风管道、16-冷却机、17-出风管道、18-螺旋叶片、19-进料阀、20-出料阀、2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与出料口2的釜体3、设置在釜体3顶部的驱动电机4、设置在釜体3内用于调节釜体3内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3内的气压传感器5、设置在釜体3内的泄压管道6、设置在泄压管道6上的泄压阀7,所述泄压管道6远离泄压阀7的一端穿过釜体3内壁后与大气连通,所述泄压阀7与气压传感器5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穿过釜体3外壁后延伸至釜体3内,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外壁上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洁釜体3内壁的清洁杆10,所述釜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釜体3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釜体3中,驱动电机4运行带动连接杆8旋转,使设置在连接杆8外壁上的搅拌杆9对釜体3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充分的物料通过出料口2从釜体3内排出,搅拌杆9转动的同时带动清洁杆10沿釜体3内侧壁周向转动,使依附到釜体3内侧壁上的物料被扫落,从而达到清洁目的,通过设置在釜体3内的气压传感器5测量釜体3内压强的大小,如果釜体3内部的压强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则输出控制信号到泄压阀7而使之打开,从而将釜体3内部的气体通过泄压管道6释放到大气中,以降釜体3内部的压强,当气压传感器5检测到釜体3内压强降低到指定阈值时,则输出控制信号到泄压阀7而使之关闭,当釜体3内温度过高时,通过设置在釜体3外侧的降温装置对釜体3进行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3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釜体3外壁上的降温壳体12、设置在降温壳体12外的风机13,所述降温壳体12与釜体3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却腔14,所述降温壳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冷却腔14连通的进风管道15,所述进风管道15远离降温壳体12的一端与风机1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道15的外壁上设置有冷却机16,所述降温壳体12远离进风管道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腔14与大气的出风管道17,所述风机13和冷却机16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1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釜体3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则输出控制信号使风机13启动,从风机13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从进风管道15进入到冷却腔14中,冷风流经冷却腔14,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从釜体3内溢出的热量吸收,从出风管道17排出,带走釜体3内溢出的热量,完成降温流程,在风机13启动一定时间后,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釜体3内的温度依然没有下降时,则输出控制信号,使冷却机16对经过进风管道15的空气进行降温,以此加强气流对釜体3的冷却效果,通过采用风冷降温的方式,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且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更加节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片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连接杆8的转动带动设置在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一端的螺旋叶片18旋转,旋转的螺旋叶片18可以将釜体3底部的物料往釜体3上方搅动,使釜体3内的物料更容易被搅拌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1上设置有进料阀19,所述出料口2上设置有出料阀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设置在进料口1上的进料阀19与设置在出料口2上的出料阀20,可以让使用者自由地控制物料进入与排出釜体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釜体3顶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可以通过设置在釜体3顶部的吊环21很方便地搬运与安装釜体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与出料口(2)的釜体(3)、设置在釜体(3)顶部的驱动电机(4)、设置在釜体(3)内用于调节釜体(3)内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3)内的气压传感器(5)、设置在釜体(3)内的泄压管道(6)、设置在泄压管道(6)上的泄压阀(7),所述泄压管道(6)远离泄压阀(7)的一端穿过釜体(3)内壁后与大气连通,所述泄压阀(7)与气压传感器(5)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穿过釜体(3)外壁后延伸至釜体(3)内,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外壁上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洁釜体(3)内壁的清洁杆(10),所述釜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釜体(3)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3)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釜体(3)外壁上的降温壳体(12)、设置在降温壳体(12)外的风机(13),所述降温壳体(12)与釜体(3)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却腔(14),所述降温壳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端与冷却腔(14)连通的进风管道(15),所述进风管道(15)远离降温壳体(12)的一端与风机(1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道(15)的外壁上设置有冷却机(16),所述降温壳体(12)远离进风管道(15)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腔(14)与大气的出风管道(17),所述风机(13)和冷却机(16)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叶片(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上设置有进料阀(19),所述出料口(2)上设置有出料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3)顶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吊环(21)。
CN202020280271.8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Active CN211800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0271.8U CN21180086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0271.8U CN21180086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0860U true CN211800860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0271.8U Active CN21180086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08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634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江苏飞宇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胺化反应用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634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江苏飞宇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胺化反应用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8147U (zh) 一种卧式发酵罐通风增氧装置
CN21180086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CN206702153U (zh) 一种热型砂冷却装置
CN216585007U (zh) 一种益生菌生态饲料发酵装置
CN210374259U (zh) 一种节能循环式乳化装置
CN207797791U (zh) 一种通风冷却塔控制装置
CN2656461Y (zh) 人造革揉纹机
CN206707946U (zh) 一种风电机舱的通风冷却系统
CN219054950U (zh) 一种塑胶粒子生产用造粒冷却装置
CN214508406U (zh) 一种用于大棚中的节能风机
CN221016022U (zh)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造粒包覆反应釜
CN205893113U (zh) 一种发酵复合肥温控搅拌机
CN214188395U (zh) 节能降耗模温机
CN215026084U (zh) 一种新型纽甜生产用高效蒸馏反应釜
CN219174475U (zh) 一种移动式饲料加工发酵槽
CN217636653U (zh) 一种降低缩二脲循环烘干筒
CN219861269U (zh) 控温润粮机
CN220008515U (zh) 一种pe管材生产用循环冷却装置
CN218955495U (zh) 一种石墨生产反应炉
CN214950585U (zh) 一种高效冷却型环保烧结炉
CN217929573U (zh) 一种节能的饲料干燥装置
CN217131578U (zh) 一种新型高温物料用风水冷却机
CN221089867U (zh) 一种高热效率的注塑机
CN208635592U (zh) 一种新型冷却塔
CN219165029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散热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