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2769U -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2769U
CN211792769U CN201922285746.2U CN201922285746U CN211792769U CN 211792769 U CN211792769 U CN 211792769U CN 201922285746 U CN201922285746 U CN 201922285746U CN 211792769 U CN211792769 U CN 211792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inding
outer side
bottom en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57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
陈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y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57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2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2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2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科技用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架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隔板、混合斗、输送管、收集铲、研磨管、研磨锥块、驱动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混合斗、输送管、收集铲、研磨管、研磨锥块、驱动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叶之间的相互配合,避免了直接将肥料撒到农田表面上产生升华的现象,同时肥料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有利于肥料扩撒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强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撒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科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农业施肥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自动施肥装置进行施肥;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动施肥装置只能将肥料晒在农田的土壤表面或集中埋藏到土壤之下,位于土壤表面的肥料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产生升华,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集中埋藏到土壤内肥料,只能被肥料周围的土壤吸收,不利于肥料作用农作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自动施肥装置只能将肥料晒在农田的土壤表面或集中埋藏到土壤之下,位于土壤表面的肥料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产生升华,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集中埋藏到土壤内肥料,只能被肥料周围的土壤吸收,不利于肥料作用农作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架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隔板、混合斗、输送管、收集铲、研磨管、研磨锥块、驱动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叶;
所述储料桶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斗,所述混合斗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铲,所述隔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管,所述研磨管内侧转动连接有研磨锥块,所述研磨锥块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所述混合斗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研磨管内侧均匀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研磨锥块外侧均匀开设有研磨槽,所述研磨管内壁与研磨锥块外侧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研磨管顶端固定连接有配料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送料管、进料口、滑移槽、密封板、连接块、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块;
所述研磨管顶端固定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外侧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外侧顶端套接有调节螺母,所述送料管外侧对应调节螺母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混合斗底端固定连接有车板,所述车板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扩散机构,所述扩散机构包括安装座、摆动轴、摆动架、连接架、钉齿和固定杆;
所述车板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轴,所述摆动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端均匀设置有钉齿,所述摆动架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车板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挂钩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车板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座、导向孔、导向杆、减震弹簧和安装块;
所述车板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端对称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螺旋盘绕有减震弹簧,所述导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减震弹簧顶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底端与安装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轴外侧对应安装块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车板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连接板、弹性卡环、锁紧栓、锁紧螺母和支撑板;
所述推动杆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外侧对应弹性卡环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顶端对应驱动电机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
优选的,两个所述推动杆顶端通过推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隔板、混合斗、输送管、收集铲、研磨管、研磨锥块、驱动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叶,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管和收集铲的配合,将农田的表层土壤铲起并运输到混合斗内,在土壤进入到混合斗内的同时,送料管内的肥料颗粒在研磨管和研磨锥块的作用下逐渐被研磨细化并进入到混合斗,在驱动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的作用下,混合斗内的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并从出料口重新排放到农田里,避免了直接将肥料撒到农田表面上产生升华的现象,同时肥料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有利于肥料扩撒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强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撒效率。
2.设置了送料管、进料口、滑移槽、密封板、连接块、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块,通过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块的配合,控制密封板沿滑移槽进行上下运动,控制进料口的开口大小,进而改变储料桶内各种肥料的播撒速率和用量比例,优化了肥料的使用过程。
3.设置了安装座、摆动轴、摆动架、连接架、钉齿、固定杆和挂钩,土壤和肥料的混合物由出料口排出后呈长条状,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座,摆动轴,摆动架,连接架和钉齿的配合,将长条状的土壤和肥料混合物摊开,增加了肥料的扩散面积,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4.设置了固定座、导向孔、导向杆、减震弹簧和安装块,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座、导向孔、导向杆、减震弹簧和安装块之间的配合,当地势发生变化时,通过减震弹簧的伸缩和导向杆的滑动,减轻自动施肥装置的振动幅度,使自动施肥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
5.设置了连接板、弹性卡环、锁紧栓、锁紧螺母和支撑板、在炎炎夏日播撒肥料时,通过弹性卡环和支撑板的相互配合,将遮阳伞安装到推动杆的一侧,通过锁紧栓和锁紧螺母的配合,使弹性卡环收紧,将遮阳伞的伞柄卡紧,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料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扩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架;2、驱动电机;3、挡板;4、储料桶;
5、混合机构;501、隔板;502、混合斗;503、输送管;504、收集铲;505、研磨管;506、研磨锥块;507、驱动轴;508、搅拌轴;509、搅拌桨叶;
6、出料口;
7、配料机构;701、送料管;702、进料口;703、滑移槽;704、密封板;705、连接块;706、调节螺杆;707、调节螺母;708、支撑块;
8、车板;
9、扩散机构;901、安装座;902、摆动轴;903、摆动架;904、连接架;905、钉齿;906、固定杆;
10、挂钩;
11、减震机构;1101、固定座;1102、导向孔;1103、导向杆;1104、减震弹簧;1105、安装块;
12、转动轴;13、转动轮;14、推动杆;
15、放置机构;1501、连接板;1502、弹性卡环;1503、锁紧栓;1504、锁紧螺母;1505、支撑板;
16、防护箱;17、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科技用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安装架1顶端对应驱动电机2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16,驱动电机2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安装架1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挡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储料桶4,储料桶4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机构5,混合机构5包括隔板501、混合斗502、输送管503、收集铲504、研磨管505、研磨锥块506、驱动轴507、搅拌轴508和搅拌桨叶509;
储料桶4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501,隔板501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斗502,混合斗502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3,输送管503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铲504,隔板501顶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管505,研磨管505内侧转动连接有研磨锥块506,研磨管505内侧均匀开设有螺旋槽,研磨锥块506外侧均匀开设有研磨槽,研磨管505内壁与研磨锥块506外侧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研磨锥块506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07,驱动轴507顶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研磨锥块506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08,搅拌轴508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509,混合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6,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管503和收集铲504的配合,将农田的表层土壤铲起并运输到混合斗502内,在土壤进入到混合斗502内的同时,送料管701内的肥料颗粒在研磨管505和研磨锥块506的作用下逐渐被研磨细化并进入到混合斗502,在驱动轴507、搅拌轴508和搅拌桨叶509的作用下,混合斗502内的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并从出料口6重新排放到农田里,避免了直接将肥料撒到农田表面上产生升华的现象,同时肥料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有利于肥料扩撒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强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撒效率;
研磨管505顶端固定连接有配料机构7,配料机构7包括送料管701、进料口702、滑移槽703、密封板704、连接块705、调节螺杆706、调节螺母707和支撑块708;
研磨管505顶端固定连接有送料管701,送料管701外侧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进料口702,进料口702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滑移槽703,滑移槽703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04,密封板704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05,连接块705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706,调节螺杆706外侧顶端套接有调节螺母707,送料管701外侧对应调节螺母707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08,通过调节螺杆706,调节螺母707和支撑块708的配合,控制密封板704沿滑移槽703进行上下运动,控制进料口702的开口大小,进而改变储料桶4内各种肥料的播撒速率和用量比例,优化了肥料的使用过程;
混合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车板8,车板8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扩散机构9,扩散机构9包括安装座901、摆动轴902、摆动架903、连接架904、钉齿905和固定杆906;
车板8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901,安装座901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轴902,摆动轴902外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架903,摆动架90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904,连接架904底端均匀设置有钉齿905,摆动架903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06,车板8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挂钩10,固定杆906与挂钩10相互配合,土壤和肥料的混合物由出料口6排出后呈长条状,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座901、摆动轴902、摆动架903、连接架904和钉齿905的配合,将长条状的土壤和肥料混合物摊开,增加了肥料的扩散面积,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车板8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11,减震机构11包括固定座1101、导向孔1102、导向杆1103、减震弹簧1104和安装块1105;
车板8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01,固定座1101底端对称开设有导向孔1102,导向孔1102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103,导向杆1103外侧螺旋盘绕有减震弹簧1104,导向杆1103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105,减震弹簧1104顶端与固定座1101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104底端与安装块1105固定连接,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座1101、导向孔1102、导向杆1103、减震弹簧1104和安装块1105之间的配合,当地势发生变化时,通过减震弹簧1104的伸缩和导向杆1103的滑动,减轻自动施肥装置的振动幅度,使自动施肥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
安装块1105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3,转动轴12外侧对应安装块1105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
车板8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4,两个推动杆14顶端通过推杆17固定连接,推动杆14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机构15,放置机构15包括连接板1501、弹性卡环1502、锁紧栓1503、锁紧螺母1504和支撑板1505;
推动杆14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01,连接板1501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环1502,弹性卡环1502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栓1503,锁紧栓1503外侧对应弹性卡环1502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1504、连接板150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05,通过弹性卡环1502和支撑板1505的相互配合,将遮阳伞安装到推动杆14的一侧,通过锁紧栓1503和锁紧螺母1504的配合,使弹性卡环1502收紧,将遮阳伞的伞柄卡紧,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在储料桶4内装满肥料,通过调节螺杆706、调节螺母707和支撑块708的配合,控制密封板704沿滑移槽703进行上下运动,控制进料口702的开口大小,进而改变储料桶4内各种肥料的播撒速率和用量比例,优化了肥料的使用过程;
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管503和收集铲504的配合,将农田的表层土壤铲起并运输到混合斗502内,在土壤进入到混合斗502内的同时,送料管701内的肥料颗粒在研磨管505和研磨锥块506的作用下逐渐被研磨细化并进入到混合斗502,在驱动轴507、搅拌轴508和搅拌桨叶509的作用下,混合斗502内的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并从出料口6重新排放到农田里,避免了直接将肥料撒到农田表面上产生升华的现象,同时肥料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有利于肥料扩撒到农作物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强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撒效率;
土壤和肥料的混合物由出料口6排出后呈长条状,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座901、摆动轴902、摆动架903、连接架904和钉齿905的配合,将长条状的土壤和肥料混合物摊开,增加了肥料的扩散面积,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自动施肥装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座1101、导向孔1102、导向杆1103、减震弹簧1104和安装块1105之间的配合,当地势发生变化时,通过减震弹簧1104的伸缩和导向杆1103的滑动,减轻自动施肥装置的振动幅度,使自动施肥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
通过弹性卡环1502和支撑板1505的相互配合,将遮阳伞安装到推动杆14的一侧,通过锁紧栓1503和锁紧螺母1504的配合,使弹性卡环1502收紧,将遮阳伞的伞柄卡紧,优化了自动施肥装置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储料桶(4),所述储料桶(4)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501),所述隔板(501)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斗(502),所述混合斗(502)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03),所述输送管(503)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铲(504),所述隔板(501)顶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管(505),所述研磨管(505)内侧转动连接有研磨锥块(506),所述研磨锥块(506)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07),所述驱动轴(507)顶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锥块(506)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08),所述搅拌轴(508)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509),所述混合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管(505)内侧均匀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研磨锥块(506)外侧均匀开设有研磨槽,所述研磨管(505)内壁与研磨锥块(506)外侧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管(505)顶端固定连接有送料管(701),所述送料管(701)外侧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进料口(702),所述进料口(702)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滑移槽(703),所述滑移槽(703)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04),所述密封板(704)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05),所述连接块(705)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706),所述调节螺杆(706)外侧顶端套接有调节螺母(707),所述送料管(701)外侧对应调节螺母(707)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车板(8),所述车板(8)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901),所述安装座(901)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轴(902),所述摆动轴(902)外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架(903),所述摆动架(90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904),所述连接架(904)底端均匀设置有钉齿(905),所述摆动架(903)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06),所述车板(8)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挂钩(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06)与挂钩(10)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8)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11),所述减震机构(11)包括固定座(1101)、导向孔(1102)、导向杆(1103)、减震弹簧(1104)和安装块(1105);所述固定座(1101)底端对称开设有导向孔(1102),所述导向孔(1102)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103),所述导向杆(1103)外侧螺旋盘绕有减震弹簧(1104),所述导向杆(1103)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105),所述减震弹簧(1104)顶端与固定座(1101)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104)底端与安装块(110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105)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3),所述转动轴(12)外侧对应安装块(1105)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8)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01),所述连接板(1501)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环(1502),所述弹性卡环(1502)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栓(1503),所述锁紧栓(1503)外侧对应弹性卡环(1502)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1504),所述连接板(150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顶端对应驱动电机(2)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动杆(14)顶端通过推杆(17)固定连接。
CN201922285746.2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Active CN211792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5746.2U CN211792769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5746.2U CN211792769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2769U true CN21179276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5746.2U Active CN211792769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2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0077A (zh) * 2021-02-18 2021-06-18 朱舒畅 一种耐热塑料的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0077A (zh) * 2021-02-18 2021-06-18 朱舒畅 一种耐热塑料的制备工艺
CN112980077B (zh) * 2021-02-18 2022-09-30 东莞市创之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塑料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5990B (zh) 一种农业科技用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CN208624102U (zh) 一种电动撒肥机
CN112772079A (zh) 一种农机专用施肥装置
CN105917775A (zh) 一种集秸秆还田、深松及分层施肥的一体化农业机具
CN211792769U (zh)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CN204616314U (zh) 一种种子混合机
CN201213371Y (zh) 多功能施肥播种器
CN115399125A (zh) 一种固体有机肥料的高效均匀施肥装置
CN214155363U (zh) 一种油菜种植用的施肥装置
CN209185007U (zh) 一种随牵引机车车速变化调节施肥量的免耕施肥机
CN208317387U (zh) 一种施肥机
CN208739527U (zh) 生态包播种机
CN21779032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
CN208317305U (zh) 一种农业用行走式翻土施肥一体装置
CN207410759U (zh) 一种集成拌肥拌种撒肥的多功能搅拌撒肥装置
CN205052158U (zh) 一种单垄微沟追肥装置
CN211792872U (zh) 一种农业机械种肥装置
CN205454443U (zh) 一种多功能农业种植专用播种机
CN107963463B (zh) 稻谷机
Glancey et al. Applicator for sidedressing row crops with solid wastes
CN210808233U (zh) 一种中药材育苗种植用施肥车装置
CN111955120A (zh) 一种自走式定量播撒肥料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9972787U (zh) 一种无人机播种施肥装置
CN210298531U (zh) 农业机械用施肥装置
CN208047201U (zh) 一种小麦撒种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4

Address after: Room 006, 4th Floor, Building 24, No. 9, Jiusheng Road,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Zhongy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Binjiang District binwen Road, Hangzhou,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