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5677U -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5677U
CN211785677U CN202020202910.9U CN202020202910U CN211785677U CN 211785677 U CN211785677 U CN 211785677U CN 202020202910 U CN202020202910 U CN 202020202910U CN 211785677 U CN211785677 U CN 211785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ghtning protection
road conditions
traffic roa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29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厚成
傅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ingy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ingy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ingy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ingy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29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5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5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5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上杆,所述上杆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上杆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内部嵌入有下杆;通过设计的卡板,能够将装置与底座相连接,通过设计的上杆和下杆,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保持装置的稳定与牢靠,该结构避免了使用螺栓时的一系列繁琐操作,在拆卸、安装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路况监测装置是通过对车辆检测、光电成像、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对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超速、越线行驶、违例停靠等违章行为,实现全天候监视,捕捉车辆违章图文信息,并根据违章信息进行事后处理。
现有的交通路况监测装置都安装正在露天环境中,由于道路上存在大量灰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清理镜头表面的污渍,而装置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而且装置都安装在较高的立杆上,在拆卸清理或者维修时比较麻烦,会浪费较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上杆,所述上杆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上杆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内部嵌入有下杆,所述下杆与第三限位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下杆的一端固定有贯穿滑动槽至上杆外部的把手,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金属块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交叉相通,所述卡板的一端嵌入至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圆孔与第一限位槽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下杆的一端贯穿圆孔至第一限位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金属块的一端固定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的表面设置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的底端连接有引下线,所述引下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埋入土壤或混凝体基础中。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的底端四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绝缘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镜头盖,所述镜头盖为玻璃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金属块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有弧形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卡板,能够将装置与底座相连接,通过设计的上杆和下杆,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保持装置的稳定与牢靠,该结构避免了使用螺栓时的一系列繁琐操作,在拆卸、安装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通过设计的避雷针,能够避免雷雨天气装置被雷击的风险,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设计的支撑杆,保证了避雷针的稳定性,避免受风雨影响而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杆和下杆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外壳;2、避雷针;3、连接块;4、上杆;5、下杆;6、金属块;7、卡板;8、第一限位槽;9、圆孔;10、第二限位槽;11、弹簧;12、滑动槽;13、把手;14、支撑杆;15、绝缘块;16、引下线;17、第三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一端固定有上杆4,上杆4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12,上杆4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第三限位槽17与滑动槽12相连通,第三限位槽17的内部嵌入有下杆5,下杆5与第三限位槽17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1,下杆5的一端固定有贯穿滑动槽12至上杆4外部的把手13,连接块3的另一端固定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卡板7,通过设计的卡板7,能够将装置与底座相连接,通过设计的上杆4和下杆5,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保持装置的稳定与牢靠,该结构避免了使用螺栓时的一系列繁琐操作,在拆卸、安装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卡板7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9,连接块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块6,金属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限位槽8,金属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0交叉相通,卡板7的一端嵌入至第二限位槽10的内部,圆孔9与第一限位槽8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杆5的一端贯穿圆孔9至第一限位槽8的底部,把手13的上表面固定有挡块,挡块为长方体结构。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一端固定有上杆4,上杆4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12,上杆4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第三限位槽17与滑动槽12相连通,第三限位槽17的内部嵌入有下杆5,下杆5与第三限位槽17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1,下杆5的一端固定有贯穿滑动槽12至上杆4外部的把手13,连接块3的另一端固定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卡板7,通过设计的卡板7,能够将装置与底座相连接,通过设计的上杆4和下杆5,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保持装置的稳定与牢靠,该结构避免了使用螺栓时的一系列繁琐操作,在拆卸、安装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卡板7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9,连接块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块6,金属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限位槽8,金属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0交叉相通,卡板7的一端嵌入至第二限位槽10的内部,圆孔9与第一限位槽8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杆5的一端贯穿圆孔9至第一限位槽8的底部,把手13的上表面固定有挡块,挡块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金属块6的一端固定有绝缘块15,绝缘块15的表面设置有避雷针2,通过设计的避雷针2,能够避免雷雨天气装置被雷击的风险,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而且此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防止雷击,避雷针2的底端连接有引下线16,引下线16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埋入土壤或混凝体基础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避雷针2的底端四周固定有支撑杆14,通过设计的支撑杆14,保证了避雷针2的稳定性,避免受风雨影响而发生倾斜,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绝缘块1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镜头盖,镜头盖可以对内部镜头起到保护作用,镜头盖为玻璃材质构件。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金属块6的底端固定有底座,底座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有弧形钢筋,弧形钢筋可以绑扎在立杆上,将装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向上提动把手13,使得把手13在滑动槽12的内部滑动,把手13的一端带动下杆5在第三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此时,弹簧11受到下杆5的挤压受力收缩,当把手13移动到与滑动槽12的另一端内壁相贴合时,将卡板7的一端嵌入至第二限位槽10的内部,直至卡板7的一端完全嵌入,此时,第一限位槽8和圆孔9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然后松开把手13,受到弹簧11恢复形变,弹簧11挤压下杆5的一端,使下杆5在第三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下杆5的另一端嵌入至第一限位槽8的内部,同时也贯穿了圆孔9,就将装置安装好了,若要拆卸装置,可向上提动把手13,使把手13带动下杆5向上移动,直至下杆5的一端完全移出第一限位槽8和圆孔9的内部,最后抽出卡板7即可,装置的一侧安装有避雷针2,避雷针2又与引下线16相连接,在雷雨天气发生雷击时,避雷针2与带点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而针尖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它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很容易被击穿,避雷针2可以将云层上的电荷通过引下线16导入大地,保证装置的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一端固定有上杆(4),所述上杆(4)的侧面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上杆(4)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所述第三限位槽(17)与滑动槽(12)相连通,所述第三限位槽(17)的内部嵌入有下杆(5),所述下杆(5)与第三限位槽(17)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1),所述下杆(5)的一端固定有贯穿滑动槽(12)至上杆(4)外部的把手(13),所述连接块(3)的另一端固定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卡板(7),所述卡板(7)的一端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9),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块(6),所述金属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限位槽(8),所述金属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一限位槽(8)与第二限位槽(10)交叉相通,所述卡板(7)的一端嵌入至第二限位槽(10)的内部,所述圆孔(9)与第一限位槽(8)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下杆(5)的一端贯穿圆孔(9)至第一限位槽(8)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的上表面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为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6)的一端固定有绝缘块(15),所述绝缘块(15)的表面设置有避雷针(2),所述避雷针(2)的底端连接有引下线(16),所述引下线(16)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埋入土壤或混凝体基础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2)的底端四周固定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另一端与绝缘块(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镜头盖,所述镜头盖为玻璃材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6)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弧形钢筋。
CN202020202910.9U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Active CN211785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2910.9U CN21178567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2910.9U CN21178567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5677U true CN21178567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2910.9U Active CN21178567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5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1786B (zh) 多功能接地水泥杆
CN210738244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11785677U (zh) 一种交通路况智能防雷监测装置
CN209217437U (zh) 一种可移动便携式停机坪升降式避雷针及其系统
CN216507972U (zh) 一种吸顶式充电桩
CN21422291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慧路灯
CN210000158U (zh) 一种防腐蚀智能充电桩
CN219676706U (zh) 一种车流量微波检测器
CN214993007U (zh) 一种公路桥梁排水监测装置
CN214896938U (zh) 一种太阳能升降式移动侦测双向视频桩
CN2652751Y (zh) 交通安全防护桩
CN211736680U (zh) 一种建筑基坑防护装置
CN21585942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拆卸的市政护栏
CN214116399U (zh) 一种市政道路护栏
CN212323410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紧急电话功放一体机
CN205242451U (zh) 窨井盖套件
CN2185363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4625971U (zh) 一种配电箱防护装置
CN21592192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CN213584606U (zh) 一种广播电视台中短波信号发射塔用避雷机构
CN217574911U (zh) 一种基于市政路灯的路灯充电桩
CN217782095U (zh) 一种预防坡度泥土流失的防护网固定装置
CN213809521U (zh) 一种野外用设备一体化安装支架
CN218952937U (zh) 一种多功能通信塔
CN213837929U (zh) 一种小区停车位用自动升降的地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