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2932U -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2932U
CN211782932U CN202020010159.2U CN202020010159U CN211782932U CN 211782932 U CN211782932 U CN 211782932U CN 202020010159 U CN202020010159 U CN 202020010159U CN 211782932 U CN211782932 U CN 211782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slab
heat transfer
micro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01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ENG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ENG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ENG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ENG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01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2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2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2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前壳、端板、板片和安装架,所述前壳的左侧贴合有端板,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侧均卡合安装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右侧贯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挤压板,所述定位板的左端通过固定栓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引流槽的外侧设置有与板片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凸块,所述引流槽内流动有第一流通和第二流体,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通过螺杆进行固定。该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能够有效的保证完成热交换后的流体有序排出,有效的提高了热传效果,且在进行清洗过程中能有效的将清洗出的杂质排出,保证了清洗效果,并且在组装时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一种对热量进行回收降低能量浪费的设备,热交换器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很多中,板式热交换器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板式热交换器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仍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目前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完成热交换后的流体有序排出,影响了热传效果,且在进行清洗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清洗出的杂质排出,影响清洗效果,并且在组装时操作不够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完成热交换后的流体有序排出,影响了热传效果,且在进行清洗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清洗出的杂质排出,影响清洗效果,并且在组装时操作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前壳、端板、板片和安装架,所述前壳的左侧贴合有端板,且端板的左侧贴合设置有板片,所述板片的右侧表面预留有引流槽,且板片的左侧贴合有末板,并且板片在端板和末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末板的左侧贴合有后壳,且末板、板片、端板和前壳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定位槽,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侧均卡合安装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右侧贯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右侧设置有挤压杆,所述定位板的左端通过固定栓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引流槽的外侧设置有与板片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凸块,且板片的另一侧表面设置与凸块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引流槽内流动有第一流通和第二流体,且第一流通和第二流体左右相间分布,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通过螺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呈“S”型结构,且引流槽通过其外侧的凸块与相连的板片构成一个中空结构,并且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关于安装架上下对称设置,且定位板的中部竖直截面呈倒“凸”型结构,并且定位板与末板、板片、端板和前壳上的定位槽均构成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与定位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挤压杆的左端与挤压板的右侧表面卡合连接,并且挤压板的左侧表面与前壳的右侧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竖直截面呈“工”型结构,且安装架的右侧表面与后壳的左侧表面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能够有效的保证完成热交换后的流体有序排出,有效的提高了热传效果,且在进行清洗过程中能有效的将清洗出的杂质排出,保证了清洗效果,并且在组装时操作方便;
1、通过凹陷的引流槽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二流体与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热传效率,且引流槽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间的卡合连接,形成一个中空结构,从而方便了第二流体和第一流通有序的进出,有效的提高了热传效果,同时在进行清洗过程中能有效的将清洗出的杂质排出;
2、通过定位板与定位槽之间的卡合连接,能够在安装过程中对前壳、端板、板片、末板和后壳的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定,从而方便了安装作业的进行,避免了出现偏移,保证了安装质量;
3、通过挤压板在限位孔内滑动,配合挤压杆对挤压板的挤压,从而能够保证挤压板对前壳的挤压效果,且挤压杆与挤压板卡合连接,避免了挤压板从限位孔中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壳与后壳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板与定位板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片与引流槽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2、端板;3、板片;4、引流槽;5、末板;6、后壳;7、定位槽;8、定位板;9、限位孔;10、挤压板;11、挤压杆;12、安装架;13、固定栓;14、凹槽;15、凸块;16、第一流通;17、第二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前壳1、端板2、板片3、引流槽4、末板5、后壳6、定位槽7、定位板8、限位孔9、挤压板10、挤压杆11、安装架12、固定栓13、凹槽14、凸块15、第一流通16和第二流体17,前壳1的左侧贴合有端板2,且端板2的左侧贴合设置有板片3,板片3的右侧表面预留有引流槽4,且板片3的左侧贴合有末板5,并且板片3在端板2和末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末板5的左侧贴合有后壳6,且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定位槽7,前壳1的上下两侧均卡合安装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8的右侧贯穿有限位孔9,限位孔9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挤压板10,且挤压板10的右侧设置有挤压杆11,定位板8的左端通过固定栓13固定有安装架12,引流槽4的外侧设置有与板片3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凸块15,且板片3的另一侧表面设置与凸块15位置对应的凹槽14,引流槽4内流动有第一流通16和第二流体17,且第一流通16和第二流体17左右相间分布,前壳1和后壳6之间通过螺杆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4中引流槽4呈“S”型结构,且引流槽4通过其外侧的凸块15与相连的板片3构成一个中空结构,并且凸块15与凹槽14卡合连接,方便了板片3单体之间的连接,如图2中定位板8关于安装架12上下对称设置,且定位板8的中部竖直截面呈倒“凸”型结构,并且定位板8与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上的定位槽7均构成卡合连接,方便了对前壳1、端板2、板片3和末板5之间的定位;
如图2和图3中挤压杆11与定位板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挤压杆11的左端与挤压板10的右侧表面卡合连接,并且挤压板10的左侧表面与前壳1的右侧表面相贴合,保证了的相邻的两个板之间贴合的紧密性,安装架12的竖直截面呈“工”型结构,且安装架12的右侧表面与后壳6的左侧表面相贴合,方便了该该换热器的安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时,首先将定位板8的左端卡合在后壳6上下两侧的定位槽7内,接着将安装架12通过固定栓13安装2个定位板8之间,并使后壳6的左侧表面与安装架12的右侧表面紧紧贴合在一起,接着将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依次安装在后壳6的右侧,通过定位板8与定位槽7之间的卡合连接,能够对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的位置进行限定,方便了安装作业的进行,接着将挤压板10贯穿在定位板8右端的限位孔9中,并通过与限位孔9螺纹连接的挤压杆11对挤压板10进行挤压,使挤压板10与前壳1紧密贴合,从而使前壳1、端板2、板片3、末板5和后壳6紧密的贴合在一起,通过引流槽4外侧的凸块15与板片3上的凹槽14卡合连接,能够使引流槽4与板片3构成一个中空通道,方便了清洗作业的进行,使用方便,这就是该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前壳(1)、端板(2)、板片(3)和安装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的左侧贴合有端板(2),且端板(2)的左侧贴合设置有板片(3),所述板片(3)的右侧表面预留有引流槽(4),且板片(3)的左侧贴合有末板(5),并且板片(3)在端板(2)和末板(5)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末板(5)的左侧贴合有后壳(6),且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定位槽(7),所述前壳(1)的上下两侧均卡合安装有定位板(8),且定位板(8)的右侧贯穿有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挤压板(10),且挤压板(10)的右侧设置有挤压杆(11),所述定位板(8)的左端通过固定栓(13)固定有安装架(12),所述引流槽(4)的外侧设置有与板片(3)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凸块(15),且板片(3)的另一侧表面设置与凸块(15)位置对应的凹槽(14),所述引流槽(4)内流动有第一流通(16)和第二流体(17),且第一流通(16)和第二流体(17)左右相间分布,所述前壳(1)和后壳(6)之间通过螺杆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4)呈“S”型结构,且引流槽(4)通过其外侧的凸块(15)与相连的板片(3)构成一个中空结构,并且凸块(15)与凹槽(14)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关于安装架(12)上下对称设置,且定位板(8)的中部竖直截面呈倒“凸”型结构,并且定位板(8)与末板(5)、板片(3)、端板(2)和前壳(1)上的定位槽(7)均构成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11)与定位板(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挤压杆(11)的左端与挤压板(10)的右侧表面卡合连接,并且挤压板(10)的左侧表面与前壳(1)的右侧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2)的竖直截面呈“工”型结构,且安装架(12)的右侧表面与后壳(6)的左侧表面相贴合。
CN202020010159.2U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11782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159.2U CN211782932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159.2U CN211782932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2932U true CN21178293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0159.2U Active CN211782932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2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82932U (zh) 一种微通道可提高传热效率的板式换热器
CN201234409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1188725Y (zh) 电动车辆控制器
CN212716874U (zh) 一种挖掘机散热器扁管
CN213905456U (zh) 一种电池冷却用液冷板流道结构
CN214666294U (zh) 一种拖拉机用高效散热水箱
CN210135805U (zh) 一种高效节能板式换热器换热机组
CN210377342U (zh) 一种水冷排
CN210570196U (zh) 一种换热器折流挡板组件
CN214120495U (zh) 便于清理的冷却板
CN112584020A (zh) 一种室外停车场摄像头散热装置
CN213481092U (zh) 一种高强度锌制导热板
CN211701965U (zh) 一种热管式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12721077U (zh) 一种用于对伞花烃生产的u型管换热器折流板组件
CN219144274U (zh) 一种具有提高散热效果的电池模块
CN217424044U (zh) 一种能够有效固定导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9187298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阳极管束用模块化组装喷淋架
CN217155122U (zh) 一种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218550515U (zh) 一种散热水排
CN221036990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CN220989883U (zh) 一种集水槽的过滤装置及集水槽
CN212889120U (zh) 一种用于冲床的冷却导轨
CN217403220U (zh) 一种散热片焊接的法兰接口
CN219717001U (zh)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CN21045840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面积可调式电镀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