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1632U -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632U
CN211781632U CN202020317981.3U CN202020317981U CN211781632U CN 211781632 U CN211781632 U CN 211781632U CN 202020317981 U CN202020317981 U CN 202020317981U CN 211781632 U CN211781632 U CN 211781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permeable shell
chlorine dioxid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79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国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jie Quantum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jie Quantum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jie Quantum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jie Quantum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79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6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菌宝,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便携式除菌宝。
背景技术
对于公交、地铁、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空气流动性差,因此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可以侵犯人体的病原体微生物,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目前,公共场所常用消毒方法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化学药物消毒即利用“84”消毒液、漂白粉、乙醇、过氧乙酸等,通常的操作的方式为喷洒消毒剂和擦拭物体表面。大量喷洒消毒剂时特别是在公共场所,高浓度的消毒剂会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危害,人体不能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消毒完后必须长时间通风。物理消毒即利用紫外线等电磁辐射装置进行消毒,利用产生的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由于其照射的量较低,故不能引起原子的电离,反能产生激发作用,其灭菌原理是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在通过紫外线有效照射后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但是此类电磁辐射的穿透能力很差,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会受到尘埃颗粒和湿度影响,超过2厘米厚的水层,其消毒的能力则消失贻尽。且此类消毒装置价格高昂,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紫外线灯管照射皮肤1-2分钟,可产生皮肤红斑,对眼睛直接照射30秒可产生刺激症状,若增大剂量,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其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臭氧过多能使人产生中毒,因而使用此类装置时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的便携式除菌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
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包括弧形壳体、呈矩形状的背板和隔板,所述弧形壳体与背板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内设有由隔板形成的三个内腔,其中位于弧形壳体中部的一个内腔用来设置纽扣电池,且按钮开关位于背板外,剩余两个内腔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穿绳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可透光外壳包括第一呈对合式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通气孔,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腔室,且位于中部的腔室用来设置纽扣电池,设在该腔室两端的腔室用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所述纽扣电池另一侧的按钮开关位于第二壳体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二穿绳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包括无纺布包和设在无纺布包内呈颗粒状的二氧化氯缓释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与光催化涂层之间还设有无机隔离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除菌宝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可透光外壳、二氧化氯缓释包、LED灯珠、纽扣电池和按钮开关,所述可透光外壳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且可透光外壳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使用时,可利用挂绳佩戴在身上,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通过空气作用持续散发无害的二氧化氯,通过可透光外壳上的通气孔发挥,分解周围空气内的病蚀,又由于所述可透光外壳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能够进一步净化空气,去除周围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又由于所述可透光外壳内设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的一侧设有LED灯珠,另一侧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位于可透光外壳外,所述LED灯珠通过按钮开关与纽扣电池电连接,这样,即使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可以通过点亮LED灯珠,将其散发的光投射到可透光外壳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能够持续性净化空气。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包括可透光外壳1、二氧化氯缓释包2、LED灯珠3、纽扣电池4和按钮开关5,
所述可透光外壳1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11,且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杀菌效果,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弧形壳体12、呈矩形状的背板13和隔板14,所述弧形壳体12与背板13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12内设有由隔板14形成的三个内腔121,其中位于弧形壳体12中部的一个内腔121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且按钮开关5位于背板13外,剩余两个内腔121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弧形壳体12中用来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2的内腔121内具有卡槽,可以用来固定二氧化氯缓释包2,防止来回晃动。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穿绳佩戴,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壳体12的顶部设有第一穿绳孔122。
如图3所示,实施例1中的所述可透光外壳1类似为盾牌形状。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容纳固态二氧化氯缓释剂,并确保透气性好,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包括无纺布包21和设在无纺布包21内呈颗粒状的二氧化氯缓释剂22。
如图2所示,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与光催化涂层6之间还设有无机隔离保护层7。
本实用新型所述无机隔离保护层7的厚度为1um左右,光催化涂层6的厚度为1um左右。
无机隔离保护层优先选用纳米级聚氟乙稀乳液作为隔离保护层,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无机纳米材料经缩聚反应制成的,抗老化、耐高温,可以有有效的隔离外壳材料与外界环境长时间接触 ,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有效的隔离光催化材料和外壳材料,避免光催涂层与外壳发生反应。同时无机保护层是无机纳米材料的,不会与光催化材料发生反应,不会损害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同样是纳米级的,达到纳米级的同时,不同材料间的团聚力也成倍地增加。因此无机保护层与光催化涂层间具有强大的团聚力,这样光催化涂层就无法摆脱由此引起的的团聚力,从而出现了光催化涂层不易脱落、摩擦损伤,保证了光催化涂层性能稳定,极少分散。
实施例2
如图4、5、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便携式除菌宝,所述可透光外壳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第一呈对合式结构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所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上分别设有通气孔11,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腔室17,且位于中部的腔室17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设在该腔室17两端的腔室17用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纽扣电池4另一侧的按钮开关5位于第二壳体16外。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穿绳佩戴,所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二穿绳孔18。
实施例2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除甲醛机理,通过空气作用持续散发无害的二氧化氯,并对空气中的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具有高效分解中和作用,能将甲醛迅速氧化分解成少许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产物中游离态的二氧化氯离子可以吸附在空气中的灰尘中而降落,清洁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除臭机理,通过空气作用持续散发无害的二氧化氯,并与恶臭(生活垃圾、烟味、粪便臭)气味中的氨、苯、TVOC、甲硫醇、尼古丁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使异味物质迅速氧化转化为其它无味物质,从而达到除臭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杀菌机理,通过空气作用持续散发无害的二氧化氯,并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释放出新生态的氧从而产生强大的杀菌消毒作用,这种强氧化作用使病毒衣壳及细菌细胞膜上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破坏酶系统,达到抑制其生存并将其杀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能够进一步净化空气,提高周围空气的净化除菌效果,又由于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这样,即使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可以按下按钮开关5,然后通过点亮LED灯珠,将其散发的光投射到可透光外壳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能够持续性净化空气。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分解周围空气细菌及杀菌净化空气。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外壳(1)、二氧化氯缓释包(2)、LED灯珠(3)、纽扣电池(4)和按钮开关(5),
所述可透光外壳(1)具有多个分开布置的通气孔(11),且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纽扣电池(4),且纽扣电池(4)的一侧设有LED灯珠(3),另一侧按钮开关(5),所述按钮开关(5)位于可透光外壳(1)外,所述LED灯珠(3)通过按钮开关(5)与纽扣电池(4)电连接,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设有光催化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弧形壳体(12)、呈矩形状的背板(13)和隔板(14),所述弧形壳体(12)与背板(13)卡装连接,所述弧形壳体(12)内设有由隔板(14)形成的三个内腔(121),其中位于弧形壳体(12)中部的一个内腔(121)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且按钮开关(5)位于背板(13)外,剩余两个内腔(121)内分别设有二氧化氯缓释包(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壳体(12)的顶部设有第一穿绳孔(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外壳(1)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可透光外壳(1)包括第一呈对合式结构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所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上分别设有通气孔(11),所述可透光外壳(1)内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腔室(17),且位于中部的腔室(17)用来设置纽扣电池(4),设在该腔室(17)两端的腔室(17)用设置二氧化氯缓释包(2),所述纽扣电池(4)另一侧的按钮开关(5)位于第二壳体(16)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具有相互贯通的第二穿绳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缓释包(2)包括无纺布包(21)和设在无纺布包(21)内呈颗粒状的二氧化氯缓释剂(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除菌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光外壳(1)的表面与光催化涂层(6)之间还设有无机隔离保护层(7)。
CN202020317981.3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81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981.3U CN21178163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7981.3U CN21178163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632U true CN21178163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798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81632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5067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ound healing and infection control
CN205106453U (zh) 一种具有灭活病原微生物功能的防护口罩
CN209967465U (zh) 一种紫外消毒口罩
CN111109715A (zh) Led紫外线自消毒口罩
CN212108788U (zh) 一种紫外线空气杀菌灭毒机
CN111165940A (zh) 一种基于紫外及光触媒杀菌的口罩
KR20150126045A (ko) 집중된 기체 상 살생물제의 적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213237848U (zh) 一种人机共存空气净化装置
KR102203323B1 (ko) 공기순환 살균기
CN113154608A (zh) 一种等离子灭杀病毒病菌方法及装置
JP2000157621A (ja) 空気清浄機
CN111569287A (zh) 一种高效杀菌灭毒电子口罩
CN211781632U (zh) 一种便携式除菌宝
CN218119466U (zh) 净化面板灯
CN214619958U (zh) 一种壁挂式空气除菌消毒除螨的过滤装置
CN111184292A (zh) 杀菌口罩
CN205344452U (zh) 智能车载净化器
CN201070475Y (zh) 厕卫空气净化仪
JP2016101304A (ja) ウイルス又は細菌の除去方法、及びウイルス又は細菌の除去装置
CN213910114U (zh) 一种鞋底消毒的装置
CN211932690U (zh) Led紫外线自消毒口罩
CN212142134U (zh) 光触媒杀病毒管
CN112484213A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除菌消毒除螨的过滤装置
JP2017169878A (ja) 有機質の分解方法及び有機質の分解装置
CN211844036U (zh) 一种车用除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