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7022U -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 Google Patents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7022U
CN211777022U CN201922373915.8U CN201922373915U CN211777022U CN 211777022 U CN211777022 U CN 211777022U CN 201922373915 U CN201922373915 U CN 201922373915U CN 211777022 U CN211777022 U CN 211777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sealing
bent
blade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39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和平
尹显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che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Syste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che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che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che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Syste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3739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7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7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7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风阀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叶片,叶片端部通过叶片转轴与风阀安装框架连接,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密封弹片包括连接部和折弯翘起部,叶片端部与所述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折弯翘起部上开设有轴孔;折弯翘起部上界定出用以分隔风阀内外两侧的密封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密封弹片,来弥补两部件间的连接间隙,在关闭风阀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风阀的漏风量。

Description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阀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可调节站台门的风阀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设施在地铁中使用比较普遍,站台屏蔽门的作用为将地铁行车道与站台分隔,站台屏蔽门包括站台固定门和可开启的对应地铁车厢门的站台活动门,在国外及国内比较炎热的地区,兴建的地铁车站大都采用在地铁行车道与站台之间设置屏蔽门,将地铁行车道与站台进行屏蔽分隔;屏蔽门为地铁车站站台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安静和清洁的环境,当夏季空调时,又为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转节省了能源,因为,屏蔽门将地铁站台与两侧的地铁行车道的空间基本隔断,将站台围成了一个较小的空间,站台空调通风系统只为站台内的乘客服务,冷负荷较小,可实现节能运行。而列车停站后散发的大量的热量,则被隔离在屏蔽门外的轨道区,而轨道区允许温度较高,不需要空调,而只设风机排热即可。在一年中空调季节结束后的其它月份,车站轨道区与车站站台区都需要靠风机通风换气,排除车站的热量及为乘客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一个较舒适的环境;车站装有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
现有的屏蔽门的优点是:空调季节因冷负荷小,可以实现节能运行。然而在非空调季节,由于轨道区要全年排热,排热风机全年开启,造成以全年周期计算,如空调期不是足够长,则通风空调的耗电量较高;(以下简称: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地铁车站是否装屏蔽门,是以地区的室外温度的高低和空调期的长短为依据,例如:北京地区,全年空调期不超过四个月,除空调季节外,其它时间室外气温较低,在冬季气温更低,经专家评审,北京地铁车站不采用屏蔽门,而是采用安全门,安全门的本质相当于是在站台的两侧安装了一个栅栏,其站台与轨道区为一个连通的空间,所以,在夏季空调时,冷负荷较大,而在非空调季节,除过渡季使用风机通风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内靠列车进出站所产生的活塞风,就可满足车站排热与新风的要求,其通风空调系统的优点是:除空调季节外,大部分时段可利用活塞风通风,而活塞风动能是免费的。缺点是:夏季空调冷负荷还要担负部分隧道区域的排热量,所以,夏季空调耗电量较高;而在其它时间则较为节能,以全年为周期计算,空调期较短的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经计算表明,装安全门比装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全年可节省电耗20%左右。
为了同时满足空调季的封闭需求和非空调季的通风需求,专利200920157685.5《一种装有电动风阀的地铁屏蔽门》在屏蔽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开设条形通风口,在通风口设置电动风阀,在通风口的外侧加装通风百叶窗。通过电动风阀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地铁屏蔽门与安全门之间的切换转变。
相比于传统站台门系统和闭式系统,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在全年占比较长的过渡季节,通过开启风阀,可有效利用区间隧道的活塞风效应引入新风,在保证车站公共区空气品质的前提下,优化车站环控系统的运行模式,具有一定的节能性。
风阀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体1,可转动的叶片2安装在框架上,通过电机和传动机构带动叶片开启或者关闭。现有设计中,每个叶片左右端部与框架体之间会留有间隙3,间隙3的宽度在2mm左右,此时传动机构通过转动轴才能灵活带动叶片翻转打开或关闭。但是,阀门叶片两侧端的间隙要足够小,才能达到漏风量的标准。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轨道内会产生活塞风,风压有时会达到几百帕,甚至上千帕,导致该间隙处会有较明显的风量渗透。或者,当站台门的轨道侧发生火灾时,阀门叶片受热膨胀,可能会导致其两侧端向外延伸,出现卡死现象,导致风阀无法通过正常启闭切断火源,可能造成更为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阀的密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叶片端部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风阀的密封结构,所述风阀的风阀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叶片,叶片端部通过叶片转轴与风阀安装框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所述密封弹片包括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折弯翘起部,所述折弯翘起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叶片端部与所述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所述折弯翘起部上开设有轴孔;所述折弯翘起部上界定出用以分隔风阀内外两侧的密封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折弯翘起部包括与叶片端部贴合的贴合段,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贴合段,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贴合段与折弯翘起部的连接端之间界定出所述密封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叶片端部与所述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后,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不与所述风阀安装框架接触,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一开口朝向风阀内/外侧的开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L”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U”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阀安装框架为方形边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隙宽度为6-12mm。
一种站台门风阀,设置于站台门上部和/或下部的通风口,所述风阀的风阀安装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叶片,相邻的叶片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叶片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同步转动机构连接;同步转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的两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各设置有风阀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密封弹片,来弥补两部件间的连接间隙,在关闭风阀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风阀的漏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弹片包括连接部和折弯翘起部,连接部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接触,两者之间的间隙小,密封性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弹片韧性好,在叶片发生热膨胀时,压缩密封弹片,避免叶片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弹片韧性好,叶片两侧端顶住密封弹片可以灵活转动而且阻力非常小。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阀叶片的端部与框架体之间留有间隙的示意图。
图2是站台门上设置可调通风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同步转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风阀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风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密封弹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密封弹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中密封弹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实物。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者等同要素。
术语“下”、“后”、“头端”、“末端”等并不构成绝对的空间关系限制,只是一种相对位置的概念。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够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站台门10包含:用于分隔行车轨道与站台的固定门11,可开启的对应地铁车厢门的活动门12以及设置于站台两端的端头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门11和活动门12的上端和所述固定门11的下端分别设有通风口13,通风口13内安装风阀14。
通过在轨道交通站台门的通风口内安装风阀,地铁行车轨道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后再进入站台,能够在非空调季节未站台内补充新鲜的空气,不仅可减少通风机的运行,降低能耗,还可保障站内空气的质量。
参见图4-8,风阀14的风阀安装框架100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叶片200,风阀安装框架100为方形边框。叶片200水平设置。叶片200左、右端部的叶片转轴210分别穿过风阀安装框架100上的连接孔后通过螺母220固定。叶片200的上、下边缘分别设置有橡胶条,相邻的叶片200之间相互搭接。
叶片200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同步转动机构300连接;参见图3,同步转动机构为曲柄连接机构,包括连杆303和与叶片轴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个曲柄304,若干个曲柄304与连杆305连接,其中,一个曲柄的连接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出轴与驱动机构连接。输出轴带动该曲柄转动,该曲柄带动连杆305上下运动,连杆305上下运动带动其他曲柄转动。
再次参见图6、图7和图8,叶片的左、右两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各设置有风阀的密封结构。
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间隙400,间隙400的宽度为6-12mm,在本实施例中,间隙400的宽度为8mm。
间隙400内设置有密封弹片500,密封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弹片包括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510、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折弯翘起部520,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大致为“U”形。折弯翘起部52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521,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520相抵接,折弯翘起部520上开设有轴孔(图中未标示);折弯翘起部520上界定出用以分隔风阀内外两侧的密封段522。
为了使得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能够贴合紧密,折弯翘起部520包括与叶片端部贴合的贴合段523,轴孔开设在贴合段523上,密封段522位于贴合段523与连接部510之间。
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后,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521不与风阀安装框架接触,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一开口朝向风阀内/外侧的开口524。
通过在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密封弹片,来弥补两部件间的连接间隙,在关闭风阀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风阀的漏风量。
采用该结构,叶片的加工精度还可适当降低,控制在1.5mm以内即可,并由密封弹片弥补叶片所引起的较大间隙。
密封弹片500的韧性好,在叶片发生热膨胀时,压缩密封弹片,开口524逐渐减小,避免叶片卡死。叶片两侧端顶住密封弹片500可以灵活转动而且阻力非常小。
在叶片的两端各设置该密封结构,在站台内活塞风的影响下,两个密封结构受到的风压基本一致,叶片还处于中间位置。
实施例2
参见图9,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100之间界定出间隙,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50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弹片的安装方向与实施例1不一样,密封弹片的开口524朝下。
实施例3
参见图10,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100之间界定出间隙,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密封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弹片包括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折弯翘起部53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折弯翘起部530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折弯翘起部53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531,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530相抵接,折弯翘起部530上开设有轴孔(图中未标示);折弯翘起部530上界定出用以分隔风阀内外两侧的密封段532。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一开口朝向风阀内/外侧的开口534。
实施例4
参见图11,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100之间界定出间隙,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密封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弹片包括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折弯翘起部54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折弯翘起部540的截面形状为“L”形。
叶片端部与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540相抵接,折弯翘起部540上开设有轴孔(图中未标示);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一开口朝向风阀内/外侧的开口54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风阀的密封结构,所述风阀的风阀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叶片,叶片端部通过叶片转轴与风阀安装框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密封弹片,所述密封弹片包括与风阀安装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折弯翘起部,所述折弯翘起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叶片端部与所述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所述折弯翘起部上开设有轴孔;所述折弯翘起部上界定出用以分隔风阀内外两侧的密封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翘起部包括与叶片端部贴合的贴合段,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贴合段,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贴合段与折弯翘起部的连接端之间界定出所述密封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端部与所述密封弹片的折弯翘起部相抵接后,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不与所述风阀安装框架接触,所述折弯翘起部的自由端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界定出一开口朝向风阀内/外侧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翘起部的截面形状为“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安装框架为方形边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宽度为6-12mm。
10.一种站台门风阀,设置于站台门上部和/或下部的通风口,所述风阀的风阀安装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叶片,相邻的叶片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叶片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同步转动机构连接;同步转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的两端部与风阀安装框架之间各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项所述的风阀的密封结构。
CN201922373915.8U 2019-12-26 2019-12-26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Active CN211777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915.8U CN211777022U (zh) 2019-12-26 2019-12-26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915.8U CN211777022U (zh) 2019-12-26 2019-12-26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7022U true CN21177702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8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3915.8U Active CN211777022U (zh) 2019-12-26 2019-12-26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7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112A (zh) * 2021-05-18 2021-07-2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112A (zh) * 2021-05-18 2021-07-2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消音通风功能的站台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77022U (zh) 风阀的密封结构及站台门风阀
CN209926451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A2927379C (en) Heat recovery ventilator and rotary damper assembly
CN207092897U (zh) 轨道交通可过滤空气型站台门及含空气过滤器的风阀
CN103968518A (zh) 一种垂直安装多功能风阀装置
CN202338970U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JP2015218972A (ja) 地下駅空調方法及び地下駅空調システム
CN108005317B (zh) 一种活动的屋顶结构
CN211777035U (zh) 站台门的可调通风窗
CN201318036Y (zh) 基站拔风换气装置
CN213066483U (zh) 风阀转动调节机构及可调型站台门风阀
CN210033087U (zh) 一种透气式的地铁站站台门
CN114017867A (zh) 智能环境控制机
CN111021914A (zh) 站台门的可调通风窗
CN211210352U (zh)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CN21362733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新型一体化液压驱动百叶窗装置
CN213478028U (zh) 点式玻璃幕墙的手摇开启窗扇结构
CN203857636U (zh) 一种垂直安装多功能风阀装置
CN110500297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轴流风机
CN104165022A (zh) 铁道车辆车窗
CN216977019U (zh) 智能环境控制机
CN211008323U (zh) 单动力装置中间推拉换气窗
CN214997332U (zh) 一种带遮光百叶的进气窗装置
CN220380019U (zh) 一种排湿烘干热泵机组
CN213064000U (zh) 一种带有双开门负压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