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4591U -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4591U
CN211774591U CN201922193002.8U CN201922193002U CN211774591U CN 211774591 U CN211774591 U CN 211774591U CN 201922193002 U CN201922193002 U CN 201922193002U CN 211774591 U CN211774591 U CN 211774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self
connecting plate
sensor
exci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30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鹏
曾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dehua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1930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4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4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4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包括:隔震支座本体、信号发生器和信号采集仪,其中,隔震支座本体的一面设置有激振器,且隔震支座本体的相对于一面的另一面设置有振动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发送振动驱动信号至激振器,以控制激振器振动;信号采集仪用于获取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判断隔震支座的损伤情况。该隔震支座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简单易实现。

Description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结构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过去多年来,基础隔震技术的提出给建筑结构抗震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它改变了传统结构中采用承重结构体系直接抵御地震作用的思路,通过在建筑结构底层设置隔震层来有效降低地震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房屋结构以及室内设备的安全,可显著提升建筑结构震后功能可恢复能力,具有传统抗震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是隔震支座在安装完成后很难再进行其损伤状态的检测,难以判断其工作状态。隔震支座在长期使用或者经历地震后,工作状态和损伤情况如何,隔震结构的安全性如何,也都难以评估,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该隔震支座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简单易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包括:隔震支座本体,所述隔震支座本体的一面设置有激振器,且所述隔震支座本体的相对于所述一面的另一面设置有振动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用于发送振动驱动信号至所述激振器,以控制所述激振器振动;信号采集仪,用于获取所述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判断隔震支座的损伤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然后,通过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可以判断隔震支座内部橡胶与铅芯剥离、橡胶老化、以及铅芯断裂等损伤情况,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隔震支座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激振器;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振动传感器;叠层橡胶隔震单元,所述叠层橡胶隔震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铅芯,所述铅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设置于所述叠层橡胶隔震单元之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嵌入所述激振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以嵌入所述振动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激振器可以为压电陶瓷激振器、电磁激振器或者超声换能器。
可选地,所述振动传感器可以为压电陶瓷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及其自检测方法,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10包括:隔震支座本体100、信号发生器200和信号采集仪300。
其中,隔震支座本体100的一面设置有激振器,且隔震支座本体的相对于一面的另一面设置有振动传感器;信号发生器200用于发送振动驱动信号至激振器,以控制激振器振动;信号采集仪300用于获取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判断隔震支座的损伤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10可以完全替换常用的普通隔震支座,从而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增加自检测的功能,通过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可以判断隔震支座内部橡胶与铅芯剥离、橡胶老化、以及铅芯断裂等损伤情况,实现无损检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目标,简单易实现。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激振器可以为压电陶瓷激振器,振动传感器可以为压电陶瓷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电材料经济性好,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采用压电材料激振器和传感器,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材料的激振器和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激振器也可以采用电磁形式的激振器或者超声换能器,传感器可以采用常规的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将结合图2对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1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震支座本体100包括:第一连接板110、第二连接板120和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
其中,第一连接110板上设置有激振器400;第二连接板120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500;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隔震支座本体100的第一连接板110、第二连接板120和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是一个整体,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与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可以通过硫化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此仅作为示例,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可以多层钢板和橡胶交替叠合而成的,每层钢板与橡胶的连接可以是通过橡胶的硫化连接,橡胶采用普通的橡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10可以用于建筑桥梁隔震或者仪器隔振等领域,比如,当用于建筑桥梁隔震领域时,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隔震层(不一定是底层)和桥梁的支墩处。例如,在应用于建筑桥梁隔震领域时,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将会与建筑物中的预埋板相连,具体的安装流程为本领域所公知的,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对具体安装流程进行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10在具体应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位置及方向,如图2所示,可以是第一连接110在上、第二连接板120在下的设置方式;或者,第一连接110在下、第二连接板120在上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嵌入激振器4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可以直接在第一连接板110上粘贴激振器400,而且还可以在第一连接板110表面设置凹槽,在凹槽粘贴激振器400,从而通过信号发生器200发出振动驱动信号,驱动激振器400振动。其中,第一凹槽可以根据激振器400的尺寸大小设置,以使得激振器400可以嵌入凹槽中,从而避免激振器400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例如,如图2所示,在激振器400嵌入第一凹槽之后,可以与第一连接板110的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的平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2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以嵌入振动传感器5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可以直接在第二连接板120上粘贴振动传感器500,而且还可以在第二连接板120表面设置凹槽,在凹槽粘贴振动传感器500,振动信号通过第一连接板110、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和第二连接板120传到振动传感器500,通过信号采集仪300获取振动反馈信号。其中,第二凹槽可以根据振动传感器500的尺寸大小设置,以使得振动传感器500可以嵌入第二凹槽中,从而避免振动传感器500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情况。例如,如图2所示,在振动传感器500嵌入第二凹槽之后,可以与第二连接板120的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的平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震支座本体100还可以包括:铅芯140。其中,铅芯140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20之间,且设置于叠层橡胶隔震单元130之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10可以适用于无铅芯的普通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也可以适用于添加有铅芯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其中,铅芯提供了地震下的耗能和静力荷载下所需的屈服强度与刚度,在较低水平力作用下,因具有较高的初始刚度,其变形很少,在地震作用下,由于铅芯的屈服,一方消耗地震能量,另一方面,刚度降低,达到延长结构周期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震支座10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其原理是利用基于振动的损伤检测技术或超声探伤技术来进行损伤检测,其中,超声探伤的原理和振动探伤原理相同,只是在于超声探伤中,激振器是用的超声换能器,其他均与振动探伤相同。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3所示,通过信号发生器发出振动驱动信号,驱动压电陶瓷激振器振动,振动信号通过第一连接板、叠层橡胶隔震单元、铅芯和第二连接板传到压电陶瓷传感器,并通过信号采集仪获取振动反馈信号。隔震支座内部橡胶与铅芯剥离、橡胶老化、以及铅芯断裂等损伤发生后,结构的物理特性发生了改变,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也会有差别。通过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可以实现无损检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振动检测技术,克服了传统隔震支座难以检测其工作状态和损伤情况的缺点,实现无损检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目标。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然后,通过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可以判断隔震支座内部橡胶与铅芯剥离、橡胶老化、以及铅芯断裂等损伤情况,简单易实现。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隔震支座包括隔震支座本体,隔震支座本体的一面设置有激振器,且隔震支座本体的相对于一面的另一面设置有振动传感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通过信号发生器发送振动驱动信号至激振器,以控制激振器振动;
在步骤S402中,通过信号采集仪获取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
在步骤S403中,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判断隔震支座的损伤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隔震支座的自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然后,通过对振动反馈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信号处理,提取其损伤特征,可以判断隔震支座内部橡胶与铅芯剥离、橡胶老化、以及铅芯断裂等损伤情况,简单易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震支座本体,所述隔震支座本体的一面设置有激振器,且所述隔震支座本体的相对于所述一面的另一面设置有振动传感器;
信号发生器,用于发送振动驱动信号至所述激振器,以控制所述激振器振动;
信号采集仪,用于获取所述振动传感器采集的振动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本体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激振器;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振动传感器;
叠层橡胶隔震单元,所述叠层橡胶隔震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铅芯,所述铅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设置于所述叠层橡胶隔震单元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嵌入所述激振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以嵌入所述振动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为压电陶瓷激振器、电磁激振器或者超声换能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为压电陶瓷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
CN201922193002.8U 2019-12-06 2019-12-06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Active CN211774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002.8U CN2117745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002.8U CN2117745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4591U true CN211774591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3002.8U Active CN2117745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45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1548A (zh) * 2019-12-06 2020-04-17 清华大学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及其自检测方法
CN113188905A (zh) * 2021-04-13 2021-07-30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健康监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1548A (zh) * 2019-12-06 2020-04-17 清华大学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及其自检测方法
CN111021548B (zh) * 2019-12-06 2024-08-27 清华大学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及其自检测方法
CN113188905A (zh) * 2021-04-13 2021-07-30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健康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o et a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concrete columns subjected to seismic excitations using piezoceramic-based sensors
CN211774591U (zh)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
EP2899526B1 (en) Leakage detector,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pipe network monitoring apparatus
US8384398B2 (e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oft capacitive sensing materials
KR101174794B1 (ko) 콘크리트 비파괴 검사를 위한 탄성파 측정 장치
CN105223344A (zh) 一种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方法及检测仪
CN103388378A (zh) 基于压电陶瓷晶体的智能钢筋及其制作方法
US8560240B2 (en) Sensor network for detecting riverbed scour
CN110344502B (zh) 一种防屈曲低频隔振橡胶支座
CN108444587A (zh) 声传感器
JP5369027B2 (ja) 土留構造物の安全性評価方法
JP4783701B2 (ja) 地盤埋設杭の支持力試験方法および試験装置
US8353205B2 (en) Measuring apparatus with AE sensor, insta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set of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KR101359416B1 (ko) 기전 동적변형률을 이용한 케이블의 장력변화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스마트 계면 튜브 및 그의 사용방법
CN111021548B (zh) 具有自检测功能的隔震支座及其自检测方法
JP2019101022A (ja) 構造物の損傷位置推定装置及び方法
JP2020076670A (ja) 免震装置監視システム
KR20070096665A (ko) 자기 진단형 교좌장치
CN107796543A (zh) 应变式微小缝隙监测装置及裂变解算方法
CN1323300C (zh) 分析确定地下桩贯入长度及其存在的无损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6971453U (zh) 一种用于抵消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抗振装置
JP5572374B2 (ja) 免震装置、及び免震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47582A (ja) 積層ゴムの鉛直荷重測定方法及び積層ゴム
Sommer et al. Improved MEMS AE sensors in HARM technology
Tamura et al. Lateral resistance of piles in a group under E-Defense shaking-table tes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101499 Room 201, No. 9, Fengxiang East Street, Yangso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ndehuay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Tsinghua Yua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