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4419U -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4419U
CN211774419U CN201922056431.0U CN201922056431U CN211774419U CN 211774419 U CN211774419 U CN 211774419U CN 201922056431 U CN201922056431 U CN 201922056431U CN 211774419 U CN211774419 U CN 211774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itch
drainage
supporting plate
ground
toi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64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梦茜
范海源
宋跃凤
王绍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afa J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64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4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4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4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地面和竖立在所述地面上的多面两两连接的侧墙;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的一侧与一面所述侧墙相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排水沟相接,且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深度;地漏,所述地漏设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适于排水;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敞口盒装,并倒扣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上,且所述遮蔽组件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齐,与所述第一排水沟相接的侧面设有流通口。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避免因体积较大的污物堵塞地漏导致脚浸泡在污水里的状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漏是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现有的应用在卫生间中的地漏一般为明装地漏,即地漏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且下侧与排水管连通,使得进入地漏中的污水经由地漏流入排水管中,最终从排水管中排出,例如中国专利CN209353451U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明装的地漏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容易生锈、发臭,还容易在污物较大时遭到堵塞,使污水在卫生间的地面聚集,进而使人的脚浸泡在污水里。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明装的地漏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容易生锈、发臭和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地面和竖立在所述地面上的侧墙,所述侧墙构成卫生间的墙体;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与一面所述侧墙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深度;地漏,所述地漏设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适于排水;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呈敞口盒装,并倒扣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上,且所述遮蔽组件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齐,所述遮蔽组件与所述第一排水沟相接的侧面设有流通口。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遮蔽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活动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U型并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且U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两个端壁面,U型结构的底面贴合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侧壁面,适于支撑,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排水沟,适于构成流通口;所述活动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框架和设于所述框架内的过滤网,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U型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布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5mm。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地面与水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所述地面的最低点处。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侧墙和所述地面上均铺设有防水瓷砖。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活动盖板均选用石材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排水沟的长度为150-1000mm。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活动盖板的底面设有提手,适于提拉。
如上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地漏为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地面和竖立在所述地面上的多面两两连接的侧墙;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的一侧与一面所述侧墙相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排水沟相接,且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深度;地漏,所述地漏设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适于排水;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敞口盒装,并倒扣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上,且所述遮蔽组件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齐,与所述第一排水沟相接的侧面设有流通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卫生间中的污水能够先从地面流入到第一排水沟中,再从第一排水沟流入到第二排水沟中,从而避免因体积较大的污物堵塞地漏导致脚浸泡在污水里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墙,2-地面,3-第一排水沟,4-第二排水沟,5-地漏,6-活动盖板,7-防水瓷砖,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地面2和竖立在所述地面2上的侧墙1,所述侧墙1构成卫生间的墙体;所述地面2上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排水沟3和第二排水沟4,所述第一排水沟3位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与一面所述侧墙1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水沟3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的深度;地漏5,所述地漏5设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中,适于排水;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呈敞口盒装,并倒扣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上,且所述遮蔽组件的顶面与所述地面2平齐,所述遮蔽组件与所述第一排水沟3相接的侧面设有流通口。上述结构中,所述基础结构构成卫生间的地面2和墙体,所述第一排水沟3倚墙而设,适于收集地面2的明水后再导入第二排水沟4的地漏5中。即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卫生间中的污水能够先从地面2流入到第一排水沟3中,再从第一排水沟3流入到第二排水沟4中,从而避免因体积较大的污物堵塞地漏5导致脚浸泡在污水里的状况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遮蔽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8和活动盖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8呈U型并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中,且U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排水沟4的两个端壁面,U型结构的底面贴合与所述第二排水沟4的侧壁面,适于支撑,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排水沟3,适于构成流通口;所述活动盖板6盖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上述结构进一步限定了遮蔽组件的结构,且通过活动盖板6的设置方便地漏5的维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二支撑板9包括框架和设于所述框架内的过滤网,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可替换的,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布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5mm。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遮蔽组件,且提供了两种结构,即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其中,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的安装位置相同,为替换结构,其中设于第二支撑板9内的过滤网的网孔构成流通口,设于第三支撑层板上的漏水孔也构成流通口。通过上述两种结构的设置,阻拦第一排水沟3中较大的垃圾进入第二排水沟4,进而放置堵塞地漏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地面2上呈坡度设置,且所述地面2高度自所述第一排水沟3向外依次增高。上述结构的设置适于方便污水的聚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侧墙1和所述地面2上均铺设有防水瓷砖7。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所述活动盖板6均选用石材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排水沟4的长度约为150-1000mm。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活动盖板6的底面设有提手,适于提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地漏5为防臭地漏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卫生间中的污水能够先从地面2流入到第一排水沟3中,再从第一排水沟3流入到第二排水沟4中,从而避免因体积较大的污物堵塞地漏5导致脚浸泡在污水里的状况发生。同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还方便清洗地漏5处的污物,避免堵塞地漏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地面和竖立在所述地面上的侧墙,所述侧墙构成卫生间的墙体;所述地面上开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与一面所述侧墙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深度;
地漏,所述地漏设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适于排水;
遮蔽组件,所述遮蔽组件呈敞口盒装,并倒扣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上,且所述遮蔽组件的顶面与所述地面平齐,所述遮蔽组件与所述第一排水沟相接的侧面设有流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活动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呈U型并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沟中,且U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两个端壁面,U型结构的底面贴合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侧壁面,适于支撑,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排水沟,适于构成流通口;所述活动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框架和设于所述框架内的过滤网,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U型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开口端的两侧面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布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与水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所述地面的最低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墙和所述地面上均铺设有防水瓷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活动盖板均选用石材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沟的长度为150-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的底面设有提手,适于提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为防臭地漏。
CN201922056431.0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Active CN211774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6431.0U CN211774419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6431.0U CN211774419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4419U true CN21177441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6431.0U Active CN211774419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4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2983B2 (ja) 床排水設備および床排水管を有する建築構造体
KR20080006707A (ko) 하수관의 맨홀용 역류 방지 장치
KR100983466B1 (ko) 하수관의 맨홀용 역류 방지 장치
CN2647954Y (zh) 排水立管水封盒
CN211774419U (zh) 一种卫生间隐藏式排水结构
CN213741482U (zh) 水封防臭、同层清洁地漏装置
KR200206787Y1 (ko) 탈착식 오물거름부재가 구비된 배수전
CN211200661U (zh) 一种预埋式防反溢地漏
CN210369232U (zh) 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2084794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防臭地漏
KR101170813B1 (ko) 배수 트랩 구조물
JP3460056B2 (ja) 排水トラップ
KR101050778B1 (ko) 유선형 트랩의 방취용 오수받이
JPH0533592Y2 (zh)
CN210395599U (zh) 一种长条地漏
CN217128446U (zh) 一种地漏
CN211622749U (zh) 沉箱式卫生间
KR101967854B1 (ko) 배수트렌치 구조
CN219691182U (zh) 一种快装式集成卫浴模块
KR200311398Y1 (ko) 일체형 배수트랩
CN217105434U (zh) 一种排水地漏
KR101148237B1 (ko) 욕실용 배수장치
CN2486618Y (zh) 具防臭之落水头
CN213572283U (zh) 同层排水集水装置
CN216339981U (zh) 一种卫生间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