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1758U -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1758U
CN211771758U CN201922150436.XU CN201922150436U CN211771758U CN 211771758 U CN211771758 U CN 211771758U CN 201922150436 U CN201922150436 U CN 201922150436U CN 211771758 U CN211771758 U CN 211771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nylon
spun
yarn bundl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04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顺希
占海华
许志强
黄芽
杨利波
高扬
寿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a High Tech Fiber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Cta High Tech Fiber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a High Tech Fiber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Cta High Tech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04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1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1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1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包括由多根锦纶单丝合股形成的锦纶合股丝束和由多根涤纶单丝合股形成的涤纶合股丝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与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所述锦涤共纺丝束的横截面外周至少包括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本实用新型中锦涤共纺丝束由锦纶合股丝束和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由于锦纶染色性能好,涤纶强度高,因此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可染色性好,强度较高,且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得的织物不仅可以出现双色、花色、幻彩风格,还能够达到一浴双色、一浴花色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背景技术
在共纺丝或混纤丝领域,常用的生产共纺丝或混纤丝的方法很多,如并纱、后加工前合股混纤、后加工后合股混纤等。随着国内复合纺丝技术的发展,复合共纺丝因其技术上的先进性、机动性、灵活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良好的仿真效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复合共纺丝是采用多种原料切片经螺杆挤出机分别熔融挤压,由同一复合纺丝组件的不同孔中喷出的工艺。其中,原料或者组分的配比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为同类也可以为不同类的聚合物原料。
目前,在复合共纺丝的原料方面,主要的组合有:高收缩涤纶/普通涤纶、阳离子可染涤纶/普通涤纶、普通涤纶/粘胶等,主要的组合还是涤纶/涤纶、涤纶/改性涤纶,而其他的原料组合鲜有报道。另外,目前常用的混纤丝技术中包括一步法混纤丝技术和两步法混纤丝技术,与两步法混纤丝技术(如:在加弹机上合股混纤、在平牵机上合股混纤、在合股机上合股混纤、在空变机上合股混纤等)相比,一步法共纺技术具有流程短、能耗低、产品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是共纺纤维或混纤丝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且一步法共纺技术能够增加新型品种、增加原料组合的多样性。
此外,在混纤丝或共纺纤维领域,国际上正朝着原料来源多元化、原料组合多样化、纤维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特别地,锦涤混纤丝及其面料受到市场的呼吁与青睐。锦涤混纤丝既有锦纶产品风格,又有涤纶产品的特性,并以其双色效果好、风格新颖化的特点而占领市场重要一席,其中,具有市场亮点的产品有米通格锦涤纺、足球格锦涤纺等,这两种产品由锦纶FDY作为经线、涤纶FDY或DTY作为纬线交织而成,用于夹克、运动装、羽绒衣、服装里料、雨衣、海滩伞等。但是,这种锦涤混纤丝需先分别制备出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而后进行交织才能获得兼具锦纶与涤纶特性的产品,工艺流程长,成本高。另外,也可以分别制备出锦纶POY或FDY、涤纶POY,然后再进行加弹,制得锦涤混纤DTY纤维,这种方法属于前述的后加工混纤法(属于两步法工艺技术),有该方法生产得到的锦涤混纤丝断头较多,劳动强度大,大,生产较困难。
申请号为201110049465.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锦涤工业丝的共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锦纶6和涤纶共纺工业丝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锦纶6包覆涤纶的共纺工业丝的方法。该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共纺丝方法制备锦涤工业丝的方法,其中心是涤纶,外围的锦纶6完全包住中心的涤纶纤维,其中涤纶占15-30wt%,锦纶占85-70wt%,强度达到8.2-8.7cN/dtex,模量达到60-85cN/dtex,断裂伸长率10-15%,该锦涤工业丝保持了锦纶6的原有的优点,但是,该发明的锦涤工业丝染色效果相对较差,难以出现双色或者多色,且由该锦涤工业丝制成的织物手感较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包括由多根锦纶单丝合股形成的锦纶合股丝束和由多根涤纶单丝合股形成的涤纶合股丝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与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所述锦涤共纺丝束的横截面外周至少包括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分别为扇形区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共同形成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所述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由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共同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所述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具有大小相同的弧的度数和弧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关于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圆心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在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上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度数包括180°或者90°。
进一步地,所述锦涤共纺丝束中涤纶单丝的质量配比为31%-50%,所述锦纶单丝的质量配比为50%-69%。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单丝的径向截面和/或涤纶单丝的径向截面由中心轴和抵接在中心轴外周上的多个凸起形成,所述中心轴为矩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圆形结构,所述凸起为一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和/或锦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为王字形、双十字形或者多叶轮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由抵接中心轴的内层结构和远离中心轴的外层结构形成,所述外层结构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远离中心轴的一端具有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锦纶合股丝束与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其中,锦涤共纺丝束的横截面外周至少包括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由于锦纶染色性能好,涤纶强度高,因此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可染色性好,强度较高。
2、涤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和/或锦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由中心轴和抵接在中心轴外周上的多个凸起形成,使得该锦涤共纺丝束手感柔软、悬垂性好、且富有弹性和丰满感,具有独特的皮毛仿真效果,且表面具有可随光源而变化的隐约闪现的金属光泽,此外,还能够有效减小熔体挤出胀大的不均匀性。
3、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得的锦涤共纺丝束织物能够出现不仅可以出现双色、花色、幻彩风格,还能够达到一浴双色、一浴花色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喷丝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喷丝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喷丝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喷丝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十字形喷丝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丝的横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六叶轮形喷丝孔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五叶轮形喷丝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丝板;2、双十字形喷丝孔;3、五叶轮形喷丝孔;4、六叶轮形喷丝孔;5、十字形喷丝孔;6、双十字形单丝横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包括由多根锦纶单丝合股形成的锦纶合股丝束和由多根涤纶单丝合股形成的涤纶合股丝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与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所述锦涤共纺丝束的径向截面外周至少包括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由于锦纶染色性能好,涤纶强度高,因此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可染色性好,强度较高,且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得的织物不仅可以出现双色、花色、幻彩风格,还能够达到一浴双色、一浴花色的效果。
具体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分别为扇形区域,锦纶合股丝束的扇形截面的半径边抵接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截面的的半径边,进一步地,锦纶合股丝束的扇形截面与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截面形成一个闭合圆面,该闭合圆面为本实用新型的锦涤共纺丝束的径向截面,该锦涤共纺丝束结构稳定,可染色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由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共同组成。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所述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具有大小不同的弧的度数和弧的长度,如: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读数为190°,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度数为170°,二者组合形成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截面,结构简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所述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具有大小相同的弧的度数和弧的长度,如: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读数均为180°或者90°;当锦纶合股丝束、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读数均为180°时,只需要一个锦纶合股丝束和一个涤纶合股丝束,二者结合形成径向截面为圆形的锦涤共纺丝束;当锦纶合股丝束、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读数均为90°时,需要两个锦纶合股丝束和两个涤纶合股丝束组合形成径向截面为圆形的锦涤共纺丝束,通过以上实施例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染色性能稳定,且纤维强度性能也较好。
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关于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圆心中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在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上间隔排布,且涤纶合股丝束和锦纶合股丝束在锦涤共纺丝束中均匀分布,进一步提升了锦涤共纺丝束染色的均匀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该锦涤共纺丝束由两个扇形截面的圆心角均为90°的锦纶合股丝束和两个扇形截面的圆心角均为90°涤纶合股丝束形成,其中将锦涤共纺丝束的径向截面按顺时针方向划分为第一个四分之一圆、第二个四分之一圆、第三个四分之一圆和第四个四分之一圆,其中,锦纶合股丝束的径向截面位于第一个四分之一圆和第三个四分之一圆上,涤纶合股丝束的径向截面位于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和第四个分之一圆上,该锦涤共纺丝束结构稳定,可染色性能较好。
上述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锦涤共纺丝束通过如图1至图4所示的喷丝板1喷出,其中不同的喷丝板具有不同形状的喷丝孔,具体地,如图1所示,喷丝板1上具有相同的喷丝孔,锦纶合股丝束和涤纶合股丝束由喷丝孔喷出,同时锦纶合股丝束和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径向截面与其由喷丝板1上的喷丝孔喷出的区域相对应;如图2和图3所示,当锦纶合股丝束和涤纶合股丝束的扇形径向截面的圆心角均为180°时,则锦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十字形喷丝孔5/双十字形喷丝孔2喷出,涤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双十字形喷丝孔2/十字形喷丝孔5喷出;或者,锦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六叶轮形喷丝孔4/双十字形喷丝孔2喷出,涤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双十字形喷丝孔2/六叶轮形喷丝孔4喷出;或者,如图4所示,锦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五叶轮形喷丝孔3/双十字形喷丝孔2喷出,涤纶熔体由喷丝板1上的双十字形喷丝孔2/五叶轮形喷丝孔5喷出,由上述方式喷出的锦涤共纺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触感好,结构简单,适合大量生产。
进一步地,形成锦纶合股丝束的多根锦纶单丝和形成涤纶合股丝束的涤纶单丝均分别在周向和径向上均匀排列,保证了锦涤共纺丝束结构的稳定性和染色的均匀性。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涤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和/或锦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由中心轴和抵接在中心轴外周上的多个凸起形成,多个凸起在中心轴上均匀排布,该实施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由该涤纶单丝本体和锦纶单丝本体所形成的锦涤共纺丝束的手感,使得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成的纺织物具有独特的皮毛仿真效果,使得用户使用体验更加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包括矩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所述凸起包括一字形结构,所述一字形结构均匀抵接在所述的中心的轴的外周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涤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和/或锦纶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为王字形、十字形、双十字形或者多叶轮形,其中多叶轮形包括五叶轮形和六叶轮形等。具有双十字形径向截面的单丝本体由双十字形喷丝孔2喷出得到,得到的单丝本体的径向截面为双十字形单丝横截面6,由该单丝本体形成的丝束手感更好,此外,具有十字形径向截面的单丝本体由十字形喷丝孔5喷出得到,具有五叶轮形径向截面的单丝本体由五叶轮形喷丝孔3喷出得到,具有六叶轮形径向截面的单丝本体由六叶轮形喷丝孔4喷出得到。
以上喷丝孔可以以组合的形式设置在喷丝板1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个四分之一圆周上的喷丝孔由三个五叶轮形喷丝孔3形成,第二个四分之一圆周上的喷丝孔由三个双十字形喷丝孔2形成,第三个四分之一圆周上的喷丝孔由三个五叶轮形喷丝孔3形成,第四个四分之一圆周上的喷丝孔由三个双十字形喷丝孔2形成,且由该喷丝板1喷出的锦涤共纺丝束染色性能好,且丝束的断裂伸长率较大,纤维的断裂强度也较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个二分之一圆上的喷丝孔由六个十字形喷丝孔5形成,第二个二分之一圆上的喷丝孔由六个双十字形喷丝孔2形成,或者,第一个二分之一圆上的喷丝孔由六个六叶轮形喷丝孔4形成,第二个二分之一圆上的喷丝孔由六个双十字形喷丝孔2形成,由上述喷丝板1喷出的锦涤共纺丝束的可染色性较好,且手感较好,与矩形喷丝孔相比,本项目设计的喷丝板1可有效减小熔体挤出胀大的不均匀性,进一步提高锦涤共纺丝束的异形度,从而替代现有的扁平纤维,适合工业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由抵接中心轴的内层结构和远离中心轴的外层结构形成,所述外层结构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远离中心轴的一端具有倒角,该结构得到的锦涤共纺纤维不但手感好,同时得到该涤纶单丝本体和/或锦纶单丝本体的喷丝板能够有效减小熔体挤出胀大的不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了该锦涤共纺纤维的可染色性。
本实用新型中,锦涤共纺丝束中涤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31%-50%,所述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0%-69%,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31%,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69%,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0cN/dtex。
实施例二: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40%,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60%,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4cN/dtex。
实施例三: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50%,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0%,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7cN/dtex。
实施例四: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45%,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5%,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5cN/dtex。
实施例五: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47%,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3%,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6cN/dtex。
实施例六:
涤纶单丝本体质量配比为48%,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2%,当纤维规格为50dt/12f时纤维断裂强度可以达到3.65cN/dtex。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组分配比,能够得到可染色性能好,断裂强度高,手感好的锦涤共纺丝束,由该丝束纺织得到的织物具有较好的仿皮毛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锦涤共纺丝束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为:
S1;将涤纶原料、锦纶原料切片干燥;
S2:对干燥后的涤纶原料、锦纶原料分别熔融;
S3:对熔融后的涤纶原料、锦纶原料进行计量;
S4:对定量的熔融后的涤纶原料、锦纶原料进行复合纺丝;
S5:冷却上油;
S6:牵伸定型;
S7:丝束卷绕;
本实用新型中锦涤共纺丝束采用的喷丝板中喷丝孔的孔数包括16、20、24、48、60、80孔,且由上述工艺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无需进行变形加工,可节省后加工合股工序,节约能源,使成本降低15%-20%。
当锦涤共纺丝束中涤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31%-50%,锦纶单丝本体的质量配比为50%-69%时,并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得到的锦涤共纺丝束的相关性能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302274090000081
由上述性能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锦涤共纺丝束的纤维断裂强度和纤维断裂伸长率相对较高,沸水收缩率、含水率和含油率相对较低,产品性能好,工艺简单,适合大量生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以一种由上述锦涤共纺丝束制成的锦涤共纺丝束织物,所述锦涤共纺丝束织物为双色、花色或者幻彩风格,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锦涤共纺纤维中含有锦纶、涤纶两种组分,因此,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得的袜带织物经染色后因锦纶、涤纶大分子结构与收缩率的差异而呈现出双色、花色、幻彩风格,达到一浴双色、一浴花色的效果,这是常用的单一扁平纤维所不能做到的,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上所述的特殊设计的异形截面如:王字形、双十字形喷丝板,并采用复合共纺技术一步法制备包含扁平纤维特性的锦涤共纺纤维,因此,由该锦涤共纺丝束制得的仿皮毛织物具有异染、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和丰满感,此外,还具有独特的仿毛皮效果的特性,且该织物表面具有可随光源而变化的隐约闪现的金属光泽,用其制作的服饰穿着干爽舒适、吸湿排汗、防皱,不仅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而且能更好地彰显现代、高雅的服饰文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根锦纶单丝合股形成的锦纶合股丝束和由多根涤纶单丝合股形成的涤纶合股丝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与涤纶合股丝束混纺合股形成锦涤共纺丝束,所述锦涤共纺丝束的横截面外周至少包括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分别为扇形区域,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共同形成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所述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由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共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所述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具有大小相同的弧的度数和弧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关于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圆心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与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在锦涤共纺丝束的圆形径向截面的外周上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和所述的涤纶合股丝束区域的扇形区域的弧形外周的弧的度数包括180°和9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涤共纺丝束中涤纶单丝的质量配比为31%—50%,锦纶单丝的质量配比为50%—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纶单丝的径向截面和/或所述的涤纶单丝的径向截面由中心轴和抵接在中心轴外周上的多个凸起形成,所述中心轴包括矩形结构或者椭圆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所述凸起包括一字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单丝的径向截面和/或锦纶单丝的径向截面为王字形、双十字形或者多叶轮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锦涤共纺丝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由抵接中心轴的内层结构和远离中心轴的外层结构形成,所述外层结构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远离中心轴的一端具有倒角。
CN201922150436.XU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Active CN211771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0436.XU CN211771758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0436.XU CN211771758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1758U true CN21177175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0436.XU Active CN211771758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17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3550A (zh) * 2022-08-02 2022-11-11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在制备吸湿透气抗皱面料中的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3550A (zh) * 2022-08-02 2022-11-11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纱线及其在制备吸湿透气抗皱面料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7238B (zh) 一种针织用环保型麻灰效应复合变形长丝生产工艺
CN102677239B (zh) 一种环保型麻灰效应复合变形长丝生产工艺
CN107313128A (zh) 一种pbt纤维制造工艺
CN104812949A (zh) 衣料用聚酰胺卷曲丝及包含该聚酰胺卷曲丝的衣料用织物
CN211771758U (zh) 一种锦涤共纺丝束
CN110029408B (zh) 一种弹性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68796B (zh) 一种多组份复合偏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8761A (zh) 一种基于复合纺丝技术的多彩纤维制备方法及其面料
CN110983528B (zh) 一种浮深仿麻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6462A (zh) 一种阳涤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8713B (zh) 一种多组份复合偏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0079939A (ko) 폴리아미드사로부터의 색변화 직물
CN1085749C (zh) 粘胶异形短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喷丝头
CN114959978A (zh) 一种再生涤纶异型竹节纱、其云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7998A (zh) 一种生物基尼龙56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38498A (zh) 一种凉爽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4831390A (zh) 一种有光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0C (zh) 一种超细丙纶长丝的制造方法
CN108035025A (zh) 一种涤锦复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10596340U (zh) 一种涤纶有色丝
CN201420131Y (zh) 百酷丝
CN1297696C (zh) 一种聚酯长丝、其复合纱和织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201704433U (zh) 一种大有光锦纶异型单丝
CN212025540U (zh) 一种再生动物毛蛋白纤维面料
KR100315510B1 (ko) 이형단면 열가소성 합성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