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70325U -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70325U
CN211770325U CN201922468299.4U CN201922468299U CN211770325U CN 211770325 U CN211770325 U CN 211770325U CN 201922468299 U CN201922468299 U CN 201922468299U CN 211770325 U CN211770325 U CN 211770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rbon dioxide
solution bottle
acid solution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82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媛媛
高燕
董玉波
王宏
张雪
张晶伟
刘克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ity aquatic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ity aquatic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ity aquatic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ity aquatic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4682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70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70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70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包括酸溶液瓶、碱溶液瓶以及连接头,所述碱溶液瓶上端通过连接头同轴安装有酸溶液瓶,所述酸溶液瓶底部连通设置有一酸溶液流通管,所述酸溶液流通管伸入碱溶液瓶内,所述碱溶液瓶上部分别制有带有密封盖的添加物进口和二氧化碳出口,所述二氧化碳出口通过输出气管伸入鱼缸内,所述连接头和输出气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阀柄均制成齿轮状,所述第一阀门的阀柄和第二阀门的阀柄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阀柄上同轴固装有一摇柄,转动摇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携带便捷,而且二氧化碳发生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生态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二氧化碳发生器装置,尤其是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略溶于水,是碳酸的酸酐,能与水反应便携碳酸。固态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冷藏奶制品、肉类、冷冻食品和其它转运中易腐败的食品在许多工业加工中作为冷冻剂,例如粉碎热敏材料、橡胶磨光、金属冷处理、机械零件的收缩装配、真空冷阱等。气态二氧化碳用于碳化软饮料、水处理工艺的pH控制、化学加工、食品保存、化学和食品加工过程的惰性保护、焊接气体、植物生长刺激剂,在铸造中硬化模和芯子及用于气动器件。杀菌气的稀释剂,即用氧化乙烯和二氧化碳的混台气作为杀菌、杀虫剂、熏蒸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器具、包装材料、衣类、毛皮被褥等的杀菌、骨粉消毒、仓库、工厂、文物书籍的熏蒸。液体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飞机、导弹和电子部件的低温试验;提高油井采收率;橡胶磨光;以及控制化学反应。
然而二氧化碳对于鱼缸内的水草就像氧气对动物一样重要,但是鱼缸内氧气自然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低,而且水草光合作用有不断产生氧气,从而造成了鱼缸内水草会慢慢窒息,出现枯黄,甚至死亡的情况。因此在种植有水草的鱼缸内必须要有充入二氧化碳的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管路结构复杂,连接点多,而且需要手动混合水分和倒入的柠檬酸粉末和小苏打粉末,而且反应速率较慢,并且二氧化碳发生器启动反应时需通过多次的大力挤压酸溶液瓶才能将酸液压入小苏打溶液瓶反应,使用难度大,使用人群局限,不容易控制酸液量。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1、一种光照培养箱用二氧化碳发生器(CN203715288U),包括进气管、稀盐酸瓶、第一两孔橡胶塞、滴定管、碳酸钙瓶、第二两孔橡胶塞、连接管、饱和碳酸钠瓶、第三两孔橡胶塞和出气管;所述的稀盐酸瓶倒置在光照培养箱的上层培养架上,第一两孔橡胶塞密封于稀盐酸的瓶口,进气管通过第一两孔橡胶塞与稀盐酸瓶连通,碳酸钙瓶和饱和碳酸钠瓶放置在光照培养箱的下层培养架上,第二两孔橡胶塞密封于碳酸钙瓶的瓶口,滴定管的上端通过第一两孔橡胶塞与稀盐酸瓶连通,滴定管的下端通过第二两孔橡胶塞与碳酸钙瓶连通,第三两孔橡胶塞密封于饱和碳酸钠瓶的瓶口,连接管的一端通过第二两孔橡胶塞与碳酸钠瓶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两孔橡胶塞与饱和碳酸钠瓶连通,出气管通过第三两孔橡胶塞与饱和碳酸钠瓶连通。
2、一种二氧化碳发生装置(CN201999739U),包括筒体、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及底座均通过立柱与筒体固定在一起,所述顶盖及底座与筒体间均留有间隙,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盘和通气管,所述燃烧盘包括圆形的外盘和圆形的内盘,所述内盘套在外盘内,所述外盘与内盘间通过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盘与通气管连接,所述外盘、内盘上均开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外盘的外边缘上设置有点火器。
3、一种发酵式二氧化碳发生装置(CN106119100B),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内装有待发酵的新鲜农作物茎秆;所述发酵池上设有用于对发酵池内待发酵的农作物茎秆进行喷淋补水的喷水系统;出气风道,与发酵池相连,用于输送发酵池内产生的二氧化碳;CO 2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CO 2的泄漏;所述CO 2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周边,所述CO2气体传感器包括CO 2传感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CO 2传感装置由绝缘陶瓷、电极、敏感层和加热单元组成;所述绝缘陶瓷为沿其长度方向中空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电极为两个环形铜电极,分别位于所述绝缘陶瓷的长度方向的两边,覆盖所述绝缘陶瓷的前侧面、后侧面、上面和下面,所述电极的宽度为0.5cm;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绝缘陶瓷中空内部;所述敏感层分为敏感层A和敏感层B,所述敏感层A和敏感层B中有造孔剂碳酸钙形成的多孔结构,所述绝缘陶瓷的上面从内到外依次为敏感层A、敏感层B,所述绝缘陶瓷的下面从外到内依次为敏感层A、敏感层B;所述敏感层A 中敏感材料为HoFeO 3纳米粉体;所述敏感层B敏感材料为SnO 2粉体。
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上述公开专利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不相同,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创造性及新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携带便捷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包括酸溶液瓶、碱溶液瓶、连接头、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酸溶液流通管、输出气管以及酸溶液密封瓶盖,所述碱溶液瓶上端通过连接头同轴安装有酸溶液瓶,所述酸溶液瓶顶端安装酸溶液密封瓶盖,所述酸溶液瓶底部连通设置有一酸溶液流通管,所述酸溶液流通管伸入碱溶液瓶内,所述碱溶液瓶上部分别制有带有密封盖的添加物进口和二氧化碳出口,所述二氧化碳出口通过输出气管伸入鱼缸内,所述连接头和输出气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阀柄均制成齿轮状,所述第一阀门的阀柄和第二阀门的阀柄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阀柄上同轴固装有一摇柄,转动摇柄,实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步开闭。
而且,所述碱溶液瓶下部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包括底座、振动片以及限位围栏,所述振动片同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固装有用于稳定本装置的限位围栏。
而且,所述输出气管的出气端还安装有气量调节阀。
而且,所述碱溶液瓶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而且,所述输出气管上还设置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携带便捷,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实现同步开关,不仅是提高了酸碱反应比例,同时通过振荡器的配合,使得二氧化碳反应迅速,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发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包括酸溶液瓶9、碱溶液瓶6、连接头8、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4、酸溶液流通管5、输出气管11、酸溶液密封瓶盖 10以及振荡器,所述碱溶液瓶上端通过连接头同轴安装有酸溶液瓶,所述酸溶液瓶顶端同轴安装酸溶液密封瓶盖,所述酸溶液瓶底部连通设置有一酸溶液流通管,所述酸溶液流通管伸入碱溶液瓶内,且酸溶液流通管出液端部设置有出液头 4,所述碱溶液瓶上部分别制有添加物进口7和二氧化碳出口,所述添加物进口处还设有密封盖,所述二氧化碳出口通过输出气管伸入鱼缸内,所述连接头和输出气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阀柄均制成齿轮状,所述第一阀门的阀柄和第二阀门的阀柄之间通过链条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阀柄上同轴固装有一摇柄15,转动摇柄,即可实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步关闭,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配比的精准度。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为了使得二氧化碳反应更加充分快速,在所述碱溶液瓶放置在振荡器上,所述振荡器包括底座1、振动片2以及限位围栏3,所述振动片同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固装有用于稳定本装置倾斜的限位围栏。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输出气管的出气端17还安装有气量调节阀 19;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碱溶液瓶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6。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为了使得输出气管的出气端在鱼缸20内竖直向上,在所述输出气管上还设置有吸盘1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酸溶液瓶内放置柠檬酸以及1:3配比倒入水混合成酸溶液,用酸液瓶密封瓶盖拧紧;碱溶液瓶内通过添加物进口放置适量小苏打和与其相同比例的水混合成小苏打溶液,用密封盖拧紧;开启振荡器,让酸溶液瓶内的柠檬酸和水以及碱溶液瓶内的小苏打和水分别充分混合形成所需的溶液,然后转动摇柄,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时打开,此时酸溶液通过酸溶液流通管流入碱溶液瓶内与碱溶液瓶内的小苏打反应,此时可以再一次开启振荡器,可以提高酸碱反应的速率,使得二氧化碳更快的产生,二氧化碳及时可以通入鱼缸内,调节好气量调节阀的出气量,此时碱溶液瓶内的压强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使得反应的速度稳定。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5)

1.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溶液瓶、碱溶液瓶、连接头、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酸溶液流通管、输出气管以及酸溶液密封瓶盖,所述碱溶液瓶上端通过连接头同轴安装有酸溶液瓶,所述酸溶液瓶顶端安装酸溶液密封瓶盖,所述酸溶液瓶底部连通设置有一酸溶液流通管,所述酸溶液流通管伸入碱溶液瓶内,所述碱溶液瓶上部分别制有带有密封盖的添加物进口和二氧化碳出口,所述二氧化碳出口通过输出气管伸入鱼缸内,所述连接头和输出气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阀柄均制成齿轮状,所述第一阀门的阀柄和第二阀门的阀柄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阀柄上同轴固装有一摇柄,转动摇柄,实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步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瓶下部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包括底座、振动片以及限位围栏,所述振动片同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固装有用于稳定本装置的限位围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气管的出气端还安装有气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瓶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气管上还设置有吸盘。
CN201922468299.4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Active CN211770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8299.4U CN2117703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8299.4U CN2117703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70325U true CN211770325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8299.4U Active CN21177032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70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3355A (zh) * 2020-12-28 2021-04-30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气体发生装置及二氧化碳的高效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3355A (zh) * 2020-12-28 2021-04-30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气体发生装置及二氧化碳的高效制备方法
CN112723355B (zh) * 2020-12-28 2023-09-01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气体发生装置及二氧化碳的高效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95126U (zh) 一种微藻的一级培养装置
CN103242080B (zh) 香菇液体菌种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和应用
CN211770325U (zh)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CN210765329U (zh) 一种低压低氧细胞实验装置
CN105238639A (zh) 简易果酒发酵系统
CN105482995B (zh) 一种香气产生和富集装置
CN205005886U (zh) 一种哺乳母猪发酵饲料干燥装置
CN209806995U (zh) 一种鸭翅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气泡解冻-清洗一体机
CN105468041A (zh) 一种果蔬冷库及环境空间用臭氧浓度智能测控装置
CN206308360U (zh) 一种生物发酵罐
CN210479673U (zh) 一种氨基酸用储存装置
CN204409033U (zh) 食用真菌培育供液装置
CN208181674U (zh) 一种果蔬保鲜装置
CN106893667A (zh) 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及光合细菌的旋转培养方法
CN208617840U (zh) 一种高效优化型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7443750U (zh) 食用菌生产、灭菌、发酵一体化生产仓
CN105754851B (zh) 一种生物香气产生和香气富集装置
CN205229840U (zh) 果蔬冷库及环境空间用臭氧浓度智能测控装置
CN201660631U (zh) 一种制药用的细菌培养罐
JP2016028555A (ja) 細菌培養用具
CN206498823U (zh) 一种密封熏蒸箱
CN205420419U (zh) 一种生物香气产生和香气富集装置
CN208667666U (zh) 一种酵素桶
CN208733121U (zh) 一种液态菌种输送装置
CN215103287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