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6917U - 一种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6917U
CN211766917U CN201922217830.0U CN201922217830U CN211766917U CN 211766917 U CN211766917 U CN 211766917U CN 201922217830 U CN201922217830 U CN 201922217830U CN 211766917 U CN211766917 U CN 211766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rocking
crease line
flaps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7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赵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7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6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6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6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且相邻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该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按盖合顺序摇盖的折痕线位置依次提高,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后,相邻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这样组装成箱体后,不同层的摇盖在轴向上的干涉少,摇盖不会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能够提升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食品加工机的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两端部的八个摇盖,即四个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四个摇盖、另一端也设置有四个摇盖。侧板与摇盖之间形成有折痕线,四个侧板任一端的四个折痕线位于同一高度上而共面。
在经过自动化设备成箱封装时,四个侧板的任一端,两个相对的摇盖先盖合后(该两个摇盖位于内层),另两个相对的摇盖再进行盖合(该两个摇盖位于外层)。由于自动化设备施加的压力一致且无自由度,成箱过程中外层的两摇盖在内层的两摇盖上盖合压平时,会使内层的两摇盖、外层的两摇盖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会降组装成的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箱,组装成箱体后不会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其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所述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所述摇盖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多个所述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且相邻所述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摇盖包括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进行盖合的第一摇盖、第二摇盖、第三摇盖和第四摇盖,所述第四摇盖的折痕线、所述第三摇盖的折痕线、所述第二摇盖的折痕线和所述第一摇盖的折痕线依次降低。
可选地,多个所述摇盖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五摇盖和两个相对的第六摇盖,两个所述第五摇盖的折痕线低于两个所述第六摇盖的折痕线,两个所述第五摇盖盖合后,两个所述第六摇盖盖合在两个所述第五摇盖上。
可选地,所述第五摇盖包括梯形段,所述梯形段的宽度自临近折痕线的一端向远离折痕线的一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梯形段的顶边与底边的长度比值不小于0.8。
可选地,所述包装箱为内层包装箱,所述梯形段的侧壁的倾斜角度α为2~5度。
可选地,所述包装箱为外层包装箱,所述梯形段的侧壁的倾斜角度为5~15度。
可选地,所述第五摇盖还包括矩形段,梯形段通过矩形段与侧板相连接,折痕线形成在矩形段和侧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矩形段的高度为h,所述梯形段的高度为j,且0.5*h≤j≤1.5*h。
可选地,相邻两摇盖的侧壁的间隔为e,0.5*d≤e≤0.2*g,g为摇盖的高度。
可选地,四个所述侧板两端部均设置有四个所述摇盖。
可选地,任意相对的两摇盖的高度之和不大于处于该两摇盖之间的侧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按盖合顺序摇盖的折痕线位置依次提高,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后,相邻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即位于内层的摇盖的折痕线低于位于外层的摇盖的折痕线的距离为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这样组装成箱体后,不同层的摇盖在轴向上的干涉少,摇盖不会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能够提升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包装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包装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包装箱组装成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侧板,200第五摇盖,210梯形段,220矩形段,300第六摇盖,400折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100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100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100之间形成有折痕线400,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且相邻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即位于内层的摇盖的折痕线400低于位于外层的摇盖的折痕线400的距离为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
该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100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100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100之间形成有折痕线400,按盖合顺序摇盖的折痕线400位置依次提高(高低均相对于侧板的中心为参照),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后,相邻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即位于内层的摇盖的折痕线400低于位于外层的摇盖的折痕线400的距离设置为c(内外也均相对于侧板的中心为参照),d≤c≤1.5*d,d为摇盖的厚度,这样组装成箱体后,不同层的摇盖在轴向上的干涉少,摇盖不会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能够提升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
d≤c≤1.5*d有利于依次盖合的摇盖在被自动化设备压平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交叠、挤压、变形、褶皱等异常现象的出现;c小于d,处于内层的摇盖和处于外层的摇盖在交叠后容易产生挤压变形,不能满足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包装流水作业的效果;c大于1.5*d,内摇盖、处于内层的摇盖和处于外层的摇盖在交叠后相互覆盖处会留有较大缝隙,影响整体防护效果和美观度。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四个侧板100两端部均设置有摇盖,即四个侧板100的一端设置有四个摇盖、四个侧板100的另一端也设置有四个摇盖,下面仅以四个侧板100的上端设置的四个摇盖为例进行说明。该四个摇盖中,相对的两摇盖的高度之和设置为略小于处于该两摇盖之间的任一侧板100的宽度。且相邻两摇盖的侧壁的间隔为e,0.5*d≤e≤0.2*g,g为摇盖的高度,也能够改善摇盖压平时出现的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
0.5*d≤e≤0.2*g,有利于位于外层的摇盖向里弯折与位于内层的摇盖交叠覆盖时顺利实施,规避了自动化设备的低自由度限制,同时保证了实施后不会出现褶皱、破损等异常;e小于0.5*d,位于内层的摇盖与位于外层的摇盖之间的配合间隙距离太小,位于外层的摇盖与位于内层的摇盖之间不具有足够的落差间隙;e大于0.2*g,位于外层的摇盖与位于内层的摇盖之间的间隙距离太大,位于外层的摇盖弯折向内的距离太大,与位于内层的摇盖之间产生太大的配合缝隙,影响成箱后的防护效果和美观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多个摇盖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五摇盖200和两个相对的第六摇盖300,组装成箱体后,两个第五摇盖200位于内层、两个第六摇盖300位于外层,在临近侧板100一侧,两个第五摇盖200的折痕线400低于两个第六摇盖300的折痕线400,两个第五摇盖200和两个第六摇盖300盖合后,其折痕线400具有高度差,能够防止摇盖在压平后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组装成的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得到提升。
较好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五摇盖200包括梯形段210,梯形段210的宽度自临近折痕线400的一端向远离折痕线400的一端逐渐减小,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五摇盖200和第六摇盖300在压平后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
再者,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五摇盖200还包括矩形段220,梯形段210通过矩形段220与侧板100相连接,折痕线400形成在矩形段220和侧板100相连接处。矩形段220的高度为h,梯形段210的高度为j,可以设置为:0.5*h≤j≤1.5*h。
当然,也可以省去矩形段,即第五摇盖设计成梯形状,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第六摇盖300可以设计成矩形状,也可以设计成梯形状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梯形段210的顶边与底边的长度比值设置为不小于0.8;包装箱为内层包装箱时,梯形段210的侧壁的倾斜角度α设置为2~5度,第五摇盖本身尺寸小、强度欠缺,倾斜角度α设计的较小,可以增大第五摇盖支撑面积,提升第五摇盖支撑强度;再者,α小于2度,第五摇盖和第六摇盖在盒盖过程中容易干涉,不利于在自动化设备中顺利成箱;α大于5度,第五摇盖和第六摇盖在盒盖过程中没有相互作用力,不利于相互支撑,不利于在自动化设备中顺利成箱。包装箱为外层包装箱时,梯形段210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设置为5~15度,可以更好地消除第五摇盖200和第六摇盖300压平后的起皱、变形和堆叠等的问题,第六摇盖本身尺寸较大、强度较好,可以适当增大第六摇盖的倾斜角度,第六摇盖的支撑强度仍能保持较好;再者,倾斜角度小于5度,第五摇盖和第六摇盖在盒盖过程中出现干涉,不利于在自动化设备中顺利成箱;倾斜角度大于15度,第五摇盖和第六摇盖在盒盖过程中没有相互作用力,不利于相互支撑,不利于在自动化设备中顺利成箱。
当然,包装箱也可以同时包括内层包装箱和外层包装箱,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内层包装箱装入一个外层包装箱内,当今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工序高度集约,内层包装箱在成箱以后,放入外层包装箱内以前,会经历后续流转、自动粘贴标识等的工序。在内层包装箱封装的过程中出现起皱、变形、堆叠等现象时,导致粘贴标识工序很难与标识的固定粘贴位置自动对齐,或无法将标识平整的固定在内层包装箱上部处于外层的第六摇盖外表面的固定位置,影响后续扫描标识内容、识别标识内容等工序的准确性,继而影响自动化设备的自动生成组装流程,本申请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侧板100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四个侧板任一端的四个摇盖包括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进行盖合的第一摇盖、第二摇盖、第三摇盖和第四摇盖,即第一摇盖盖合后,第二摇盖盖合在第一摇盖上,第三摇盖再盖合在第二摇盖上,第四摇盖再盖合在第三摇盖上。在临近侧板一侧,第四摇盖的折痕线、第三摇盖的折痕线、第二摇盖的折痕线和第一摇盖的折痕线依次降低,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摇盖与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按盖合顺序摇盖的折痕线位置依次提高,多个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后,相邻所述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即位于内侧的摇盖的折痕线低于位于外侧的摇盖的折痕线的距离为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这样组装成箱体后,不同层的摇盖在轴向上的干涉少,摇盖不会出现起皱、变形和堆叠等问题,能够提升箱体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四个所述侧板端部的摇盖,相连接的所述摇盖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有折痕线,多个所述摇盖逐层盖合组装成箱体,且相邻所述摇盖的折痕线具有高度差c,d≤c≤1.5*d,d为摇盖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摇盖包括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进行盖合的第一摇盖、第二摇盖、第三摇盖和第四摇盖,所述第四摇盖的折痕线、所述第三摇盖的折痕线、所述第二摇盖的折痕线和所述第一摇盖的折痕线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摇盖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五摇盖和两个相对的第六摇盖,两个所述第五摇盖的折痕线低于两个所述第六摇盖的折痕线,两个所述第五摇盖盖合后,两个所述第六摇盖盖合在两个所述第五摇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摇盖包括梯形段,所述梯形段的宽度自临近折痕线的一端向远离折痕线的一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段的顶边与底边的长度比值不小于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箱为内层包装箱,所述梯形段的侧壁的倾斜角度α为2~5度;或
所述包装箱为外层包装箱,所述梯形段的侧壁的倾斜角度为5~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摇盖还包括矩形段,梯形段通过矩形段与侧板相连接,折痕线形成在矩形段和侧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段的高度为h,所述梯形段的高度为j,且0.5*h≤j≤1.5*h。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摇盖的侧壁的间隔为e,0.5*d≤e≤0.2*g,g为摇盖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侧板两端部均设置有四个所述摇盖;或
任意相对的两摇盖的高度之和不大于处于该两摇盖之间的侧板的宽度。
CN201922217830.0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包装箱 Active CN211766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830.0U CN21176691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830.0U CN21176691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6917U true CN21176691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8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7830.0U Active CN21176691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6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353B (zh) 用于食品的可再密封的包装和制造方法
WO2019020863A2 (es) Complejo de láminas planas, método para la obtención de dicho complejo, métod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envase y método para envasar un objeto
US4056221A (en) Laminated package
CN211766917U (zh) 一种包装箱
JPH0880931A (ja) 容 器
CN206900837U (zh) 一种包装箱
JP5685587B2 (ja) たばこのためのフラップ式箱
JP2019026274A (ja) 包装容器への内容物の充填方法
JP2012101828A (ja) 容器
CN209582166U (zh) 可二次利用的零胶带纸箱
CN105292667B (zh) 包装箱
CN207482378U (zh) 一种快速折叠包装盒
CN210063654U (zh) 多功能高边压强度瓦楞纸箱
KR20220127871A (ko) 플라스틱 호일이 라이닝된 카드보드 트레이를 상단 밀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카드보드 트레이
JP3048955U (ja) 包装箱
CN1111589A (zh) 多个小包物品,特别是多个小香烟包的硬壳包装
JP2009298463A (ja) 表示片付包装箱
JP3998310B2 (ja) 紙箱
CN218594803U (zh) 一种茶饼包装盒
JP7272038B2 (ja) 包装容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8617837U (zh) 可视窗口结构及可视包装盒
WO2022197202A1 (ru) Контейнер
CN219545334U (zh) 一种抗病毒密封包装箱
CN220924839U (zh) 一种食品包装盒
KR102385037B1 (ko) 진공단열재를 이용한 보냉박스 제조공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