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4672U -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4672U
CN211764672U CN201922351878.0U CN201922351878U CN211764672U CN 211764672 U CN211764672 U CN 211764672U CN 201922351878 U CN201922351878 U CN 201922351878U CN 211764672 U CN211764672 U CN 211764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ette
sound absorber
wheel
sound
absorb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18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世文
冯树伟
李明磊
郎玉玲
黄少兵
胡铁峰
陈铭博
王大东
刘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Dicas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c Dicas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18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4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4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4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所述吸声装置安装于车轮气室(30)内部用以降低声共振,其中,吸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为一体的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者包括至少一个由多个吸声器单元组合为整体的盒式吸声器组件,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束缚元件(50)绑定在车轮的轮毂(20)上。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在改善降噪效果的同时,使得吸声装置的制造和安装更为简便、经济。

Description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特别是配有充气轮胎的汽车车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正常行驶过程中,路面对车轮的激励和车轮旋转不平衡导致的轮轴对车轮的激励,均可激发车轮内的空气室产生声共振,该共振又经过轮轴、悬架系统传至车身结构,继而向车内辐射噪声。其噪声特征以低频窄带为主,量值较高,给车内乘坐环境形成噪声干扰,需进行有效控制。
目前,有众多研究和专利提供了有效控制这种声共振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吸声控制原理,其中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应用较为广泛,效果较好。例如,中国专利CN101301842B、CN104981359B、CN105209267B、CN104908513B涉及一系列基于赫姆霍兹共振器降噪法实施的车轮技术方案。然而,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案中,赫姆霍兹共振器的构造设计和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在其吸声效果方面亦不甚理想。特别是,由于四车轮行驶过程中的状态不尽相同,会存在多个不同分布特性的窄带高值噪声,使得其在较宽频带内呈现出较大的噪声量值,这与赫姆霍兹窄带吸声的优点相矛盾。所以,基于赫姆霍兹吸声原理的结构仍需不断发展改进。同时,基于这种原理的结构多样,在控制幅值和频带宽度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赫姆霍兹吸声原理也适宜与其它降噪原理(例如盒式结构共振吸声)相结合,以弥补赫姆霍兹原理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控制空气室共振的效率,但目前多种降噪原理的融合,在车轮气室声共振降低方面并未得以推广应用。
再者,在由上述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案中,赫姆霍兹共振器的构造设计和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为此,共振器部件(“副气室构件”)构造有法兰状薄板凸缘(“缘部”),在轮毂上专门构造的壁面上形成有凹槽(“槽部”),共振器部件的定位固定是通过法兰状薄板凸缘与壁面槽部相卡嵌实现的,这种卡嵌机构一方面受制于其薄壁特征而难以保证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部件两方连接配合的实现基本上依赖于结构尺寸精度,因此对于部件的加工制造提出较高要求,而且,部件两方的对位安装费工费力,最终的安装紧固力也是无法把控的。
另外,由KR101822271B1还已知一种铝制车轮,沿轮圈周面安装有谐振管,其固定方式是:轮圈具有沿其周长方向延伸的单侧壁,该单侧壁形成有向轮圈中心伸出的扣绊凸起;谐振管两侧形成有一侧法兰和另一侧法兰;谐振管以一侧法兰插入并钩挂在扣绊凸起上,另一侧法兰形成有螺纹,通过与之相配的螺母构件将谐振管配合固定于轮圈周面。对于谐振管的这种固定方案,同样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制造要求高、组装不便利等问题,重要的是,最终的安装紧固力仍然难以把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拟提出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以部分或完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尤其是在改善降噪效果的同时,使得吸声装置(或者说共振器)的制造和安装更为简便、经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所述吸声装置安装于车轮气室内部用以降低声共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为一体的盒式吸声器单元或者包括至少一个由多个吸声器单元组合为整体的盒式吸声器组件,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束缚元件绑定在车轮的轮毂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基于如下思想:一是采用一体成型的吸声器单元构成吸声装置,从而支持实现吸声装置的模块化、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二是采用张紧作用的束缚元件固定吸声器单元,允许实施方便可控的安装操作,同时保证车轮组件(特别是其吸声装置模块)拆装方便,有益于后期的维护保养和备件更换。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为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长方六面体状盒体。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为通过3D打印工艺制成的长方六面体状盒体,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
按照本实用新型,吸声器单元(或者由多个吸声器单元组合而成的吸声器组件)为盒式构造。相应地,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具有两个在车轮轮毂周向上限定该盒体两端边界的侧面,其中一端形成开口端侧面,具有通入盒体内部空腔的开口,而另一端形成封闭端侧面。
为了提升车轮气室共振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于吸声装置(或者说吸声器单元)提出特别的优化设计,设计思想的要点包括:采用双层多孔共振吸声结构,在控制原理上克服单一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在有限体积下提高低频吸声能力较困难以及吸声频带偏窄的缺陷;采用呈长方六面体状的盒式结构,优选由塑料材料制作,设计其结构共振频率和空气室共振频率一致,在双层多孔共振吸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吸声量,并扩展吸声频段。另外,关于吸声装置(或者说吸声器单元)的构造设计,还应确保能够通过适用的生产技术实现其成型加工,本实用新型的吸声结构可采用3D打印工艺进行高效制作,便于实现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和/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的柔性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述“长方六面体状”并非严格限制于几何意义下规则的长方体形状,而是大体上呈现类似于长方六面体的形状即可,其中一个或多个面构造为具有一定的弧度(例如,盒体底面具有适配于轮辋外表面轮廓的圆弧形)和/或具有局部的凸起或者凹陷结构(例如为了安装或固定之需要而设)、相交面之间可以不是绝对正交、相对面之间可以不是绝对平行,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有益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形成一种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其中,盒式吸声器单元的盒体内部通过隔板被分割为沿着车轮轮毂周向相继布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所述开口端侧面上形成有两个空心管的管口,所述两个空心管的管口向车轮气室开放并且所述两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一空腔之中,在所述隔板上形成有一个空心管的管口,所述一个空心管的管口向所述第一空腔开放并且所述一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二空腔之中,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构成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两个分层作用的共振腔。
进一步有益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的盒体的结构参数由所述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预定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确定,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所述隔板和所述开口端侧面及封闭端侧面的板体厚度、各所述空心管的管口孔径以及管长、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形状、体积和壁厚。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由两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以其封闭端侧面相连组合而成。采用这种吸声器组件,安装时不必担心发生取向错误而导致吸声结构迎流面装反的情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备有相应吸声装置的车轮也可以任意调换而不影响降噪效果。
有益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自身形成一种结构共振吸声器件,作为该结构共振吸声器件,其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与车轮气室的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一致。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在车轮的轮毂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或者沿着轮毂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以优化或者适应车轮整体的吸声降噪要求或其动平衡特性。尤其是可以沿着轮毂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例如,针对特定车型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两个盒式吸声器单元(或者盒式吸声器组件)沿着轮毂周向对称布置,亦即在车轮直径方向上相互对置地安装。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安装状态以盒体底面贴靠在轮毂的轮辋外表面上。对此,适宜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设置有沿着其盒体横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将该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纵向上分为至少两个节段,以便在安装状态使盒体底面符合于轮辋外表面的圆弧形轮廓。针对盒式吸声器单元,例如可以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所述折弯部;针对盒式吸声器组件,例如可以附加地在吸声器单元的连接部位设置所述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可以设计为盒体的材料薄弱部,沿着盒体横向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可以贯通盒体横向延伸、也可以仅在盒体横向的部分区段上延伸。
根据一种实施形式,所述束缚元件为绑带(例如可采用钢带),所述绑带从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的盒体顶面将其压向车轮轮毂的轮辋外表面并绕轮毂一周紧固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绑带的两个端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绑带张紧力能够借助紧固工具调定和/或显示。
对此,有利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顶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绑带的U形凹槽。
根据又一种实施形式,所述束缚元件为承载带(例如可采用钢带),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预先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而形成预装单元,承载带绕轮毂一周并围箍张紧于轮辋外表面上而使所述预装单元得以紧固。
对此,可行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以其盒体底面与所述承载带建立面配合并粘接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以使二者牢固接合而形成预装单元。
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也可以通过适用的紧固件(例如胶带、卡箍、螺钉等等)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
于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便可实现一种安装于轮毂上用以降低车轮气室声共振的结构。其具体实施为一种呈长方六面体状的盒式结构,内由一层薄板分割成两个空腔,盒式结构的一个侧面(平行于盒内分割薄板)接有两个空心管,盒内分割薄板接有一个空心管,所述两个空心管的一端管口平面和盒式结构的侧面在一个面上,管长延伸到空腔内,所述一个空心管的一端管口平面和盒内分割薄板在一个面上,管长延伸到另一空腔内。所述结构的两个空心管和轮胎空气室相通,其安装于轮毂圆形弧周面上形成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这种结构与单腔单孔式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相比,设计更容易向低频靠近,同时吸声频带更宽。所述结构的相关参数利用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确定。
所述盒式结构优选由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塑料材料制作而成,紧贴于轮毂圆形弧周面上,并利用钢带进行固定安装。在此安装方式下的所述结构,其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和车轮气室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一致,形成结构共振吸声结构。
该结构的固有模态通过板厚和形状调节达到设计要求,该调节需要通过有限元计算实现。一方面其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上述多孔双层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量,也可以通过设计进一步增加吸声带宽。
由多孔双层共振吸声和结构共振吸声组成的这种盒式吸声结构,上表面可设计有U形凹槽,该盒式结构的安装方式是利用钢带通过U形凹槽,并绕轮毂一周对其进行固定。按实际需要和具体设计情况,在轮毂上布置多个盒式吸声结构也是可能的,钢带绕轮毂一周将轮毂上的几个盒式吸声结构一同固定。钢带连接处用卡扣紧固,紧固力可以用紧固工具显示,以判断安装的牢固程度。
基于上述吸声装置的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有益技术效果还包括:由多孔双层共振吸声和结构共振吸声组成的综合吸声结构,实现更有效的吸声效果,这体现在:一、吸声频率更容易向低频靠近;二、吸声频带更宽;三、吸声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吸声器单元在车轮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吸声器单元按照第一实施方式设置在车轮轮毂上的示意图。
图3为吸声器单元按照第二实施方式设置在车轮轮毂上的示意图。
图4A为吸声器单元第一种实施例的构造原理示意图。
图4B为吸声器单元第二种实施例的构造原理示意图。
图4C为一种吸声器组件的构造原理示意图。
图5为一种吸声器组件的实物外观透视图。
图6为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实例透视图,示出了绑定于车轮轮毂上的吸器组件。
图7为在图6所示实例中应用的吸器组件与束缚元件组合透视图。
图8为被测车辆在车速15km/h的路面行驶测试中,在其车轮未装备共振吸声结构、按照现有技术装备共振吸声结构和按照本实用新型装备共振吸声结构三种情况下,车内实测得到的噪声级频谱图。
图9为被测车辆在车速30km/h的路面行驶测试中,在其车轮未装备共振吸声结构、按照现有技术装备共振吸声结构和按照本实用新型装备共振吸声结构三种情况下,车内实测得到的噪声级频谱图。
其中:1-盒体的开口端侧面,1’-盒体的封闭端侧面,2-空心管,3-空心管,4-第一空腔,5-隔板,6-空心管,7-第二空腔,8-U形凹槽;9-折弯部,9’-折弯部,10-吸声器单元,20-轮毂,30-车轮气室,40-轮胎,50-束缚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换措辞,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当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言的,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机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特别是配有充气轮胎40的汽车车轮,如图1所示,吸声装置安装于车轮气室30内部用以降低声共振,其中,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为一体的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者包括至少一个由多个吸声器单元组合为整体的盒式吸声器组件,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束缚元件50绑定在车轮的轮毂20上(参见图2和图3)。
图2为吸声器单元按照第一实施方式设置在车轮轮毂上的示意图。据此,所述束缚元件50为绑带(例如钢带),所述绑带从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的盒体顶面将其压向车轮轮毂的轮辋外表面并绕轮毂20一周紧固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绑带的两个端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绑带张紧力能够借助紧固工具调定和/或显示。适宜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顶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绑带的U形凹槽8(参见图4A)。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车轮的轮毂20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或者沿着轮毂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
图3为吸声器单元按照第二实施方式设置在车轮轮毂上的示意图,其中,将两个盒式吸声器单元(或者盒式吸声器组件)沿着轮毂周向对称布置,亦即在车轮直径方向上相互对置地安装。
作为在车轮轮毂上利用束缚元件绑定而组装固定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的另一种可行方案,束缚元件50也可以设计为承载带(例如采用钢带),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预先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而形成预装单元,承载带绕轮毂一周并围箍张紧于轮辋外表面上而使所述预装单元得以紧固。为形成所述预装单元,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以其盒体底面与所述承载带建立面配合并粘接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或者,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紧固件(例如胶带、卡箍、螺钉等等)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
图4A和图4B示出了单个吸声器单元的大体外形结构和内部构造,其中,图4A所示吸声器单元第一种实施例在盒体顶面设有凹槽,特别适于按照图2和图3所示实施方式利用绑带进行组装及固定;而图4B所示吸声器单元第二种实施例外形简单规整,便于制造和贮放。图4C示例性地示出了由两个吸声器单元组合而成的吸声器组件的大体外形结构和内部构造。
优选地,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见图4A和图4B)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见图4C)为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长方六面体状盒体,并且可以通过3D打印工艺进行制造。
特别是如图4A和图4B所示,盒式吸声器单元10具有两个在车轮轮毂周向上限定该盒体两端边界的侧面,其中一端形成开口端侧面1,具有通入盒体内部空腔的开口,而另一端形成封闭端侧面1’。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形成一种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其中,盒式吸声器单元的盒体内部通过隔板5被分割为沿着车轮轮毂周向相继布置的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在所述开口端侧面1上形成有两个空心管2、3的管口,所述两个空心管的管口向车轮气室开放并且所述两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一空腔4之中,在所述隔板5上形成有一个空心管6的管口,所述一个空心管的管口向所述第一空腔4开放并且所述一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二空腔7之中,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构成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两个分层作用的共振腔。在此,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的盒体的结构参数由所述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预定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确定,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所述隔板5和所述开口端侧面1及封闭端侧面1’的板体厚度、各所述空心管的管口孔径以及管长、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的形状、体积和壁厚。根据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自身形成一种结构共振吸声器件,作为该结构共振吸声器件,其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与车轮气室30的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一致。对此还将在下文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4C所示,盒式吸声器组件可以由两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以其封闭端侧面1’相连组合而成。
可行的是,在车轮的轮毂20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或者沿着轮毂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安装状态以盒体底面贴靠在轮毂20的轮辋外表面上。
如图5所示,对此适宜的是,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设置有沿着其盒体横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将该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纵向上分为至少两个节段,以便在安装状态使盒体底面符合于轮辋外表面的圆弧形轮廓。针对盒式吸声器单元,例如可以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所述折弯部9’(见图5);针对盒式吸声器组件,例如可以附加地在吸声器单元的连接部位设置所述折弯部9(见图5)。所述折弯部可以设计为盒体的材料薄弱部,沿着盒体横向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可以贯通盒体横向延伸、也可以仅在盒体横向的部分区段上延伸。
具体地,图4A和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吸声器单元的实施例,其体现为一种由注塑加工的呈长方六面体状的盒式结构。内由一层薄板(隔板5)分割成两个空腔,亦即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盒式结构的一个侧面1(平行于盒内分割薄板)上形成有两个空心管2和3的管口,盒内分割薄板上形成有一个空心管6的管口。两个空心管2和3的一端管口平面和盒式结构的侧面1在一个面上,管长延伸到第一空腔4内,空心管6的一端管口平面和盒内分割薄板(隔板5)在一个面上,管长延伸到第二空腔7内。图4A和图4B中所示盒式共振吸声结构的两个空心管2和3和图1所示的车轮气室(或者说轮胎空气室)30相通,该盒式共振吸声结构安装于图1所示轮毂20的圆形弧周面上,形成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
图中所示呈长方六面体状的盒式结构的相关参数利用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确定,如下式所述:
Z为共振结构的声阻抗。Zp1为第一层穿孔结构的孔的声阻抗,Za1为第一层空腔的声阻抗。Zp2为第二层穿孔结构的孔的声阻抗,Za2为第二层空腔的声阻抗。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1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2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3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4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5
式中,ρ为空气密度,c为空气声速,ω=2πf,f为频率。γ为空气运动粘滞系数,γ=15×10-6m2/s。t1和t2分别为第一层和第二层板的厚度,d1和d2分别为第一层和第二层板的孔径,δ1和δ2分别为第一层和第二层板的穿孔率,D1和D2分别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空腔的厚度。
Zr为共振结构的相对声阻抗率。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6
令R为Zr的实部,X为Zr的虚部,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α为:
Figure BDA0002332979250000107
吸声量计算公式:A=αs
其中:A为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量。
S为共振吸声结构空心管2和空心管3的横截面积之和。
图中所示呈长方六面体状的盒式结构作为共振吸声结构,其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和车轮气室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一致。其固有频率通过板厚和形状调节达到设计要求,其调节方式需要通过有限元计算实现。
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吸声器单元在车轮轮毂上设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4A所示的多孔双层共振吸声结构,其上表面设计有U形凹槽8,是为了将该吸声结构安装在图1所示的轮毂20上。如图2所示,安装方式是:将钢带作为绑带通过并嵌入U形凹槽8,绕轮毂一周将共振吸声结构紧压在轮毂上对其进行固定。钢带绕轮毂一周可以在轮毂上固定一个或多个吸声结构。钢带连接处用卡扣紧固,紧固力可以用紧固工具显示,以判断安装的牢固程度。
作为示例,图3示出了吸声器单元在车轮轮毂上设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对此,在图6所示的应用实例中,特别针对某款SUV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的空气室变形几何尺寸,利用某商用软件对其固有频率进行计算,针对该频率,据式(1)和式(2)对图4A或图4B所示共振吸声结构各几何尺寸和吸声性能进行设计和调试。由于单个所述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结构模态较高,为了使所述共振吸声结构的结构模态和轮胎空气室的固有模态一致,达到结构共振降噪的目的,将两个所述共振吸声结构(亦即上文所说“吸声器单元10”)在封闭端连在一起,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整个连在一起的结构固有频率进行几何尺寸调试,从而完成共振吸声结构设计。本案例采用塑料材料利用3D打印手段制作共振吸声结构实物(“吸声器单元”或“吸声器组件”),两个吸声器单元组合在一起,如图5所示,成为一个吸声器组件(也就是说,用一对吸声器单元构成一个吸声器组件)。将两个吸声器组件(亦即共两对吸声器单元)安装于轮辋面上,这两个吸声器组件对称安装于轮辋面上,如图7所示。可行的是,将两个吸声器组件预先固定于束缚元件,以形成一个预装单元(在此情况下束缚元件起到承载带的作用,例如可以采用钢带),然后再将该预装单元组装固定到车轮轮毂上。
以所述SUV汽车作为被测车辆,分别在其车轮未装备共振吸声结构、按照现有技术装备共振吸声结构和按照本实用新型装备共振吸声结构三种情况下,在15km/h和30km/h车速下执行路面工况行驶,进行车内噪声特性实测对比,测点位于副驾驶位置。图8示出了被测车辆在车速15km/h的路面行驶测试中,在其车轮未装备共振吸声结构、按照现有技术装备共振吸声结构和按照本实用新型装备共振吸声结构三种情况下,车内实测得到的噪声级频谱图。图9示出了被测车辆在车速30km/h的路面行驶测试中,在其车轮未装备共振吸声结构、按照现有技术装备共振吸声结构和按照本实用新型装备共振吸声结构三种情况下,车内实测得到的噪声级频谱图。在此。四个车轮中的每一车轮均安装两对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参见图7),共八对。在较为粗糙的路面进行实车测试。在图8和图9中,图线“III”为所试车辆未装共振吸声结构时车内的噪声级频谱图,图线“II”为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共振吸声结构时车内的噪声级频谱图,图线“I”为安装现有技术的共振吸声结构时车内的噪声级频谱图(仅供比较参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Hz附近车内由轮胎空气室共振产生的噪声峰值突出,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共振吸声结构后,峰值大幅度降低,最大值约8dB(A),有效地降低了轮胎空气室共振产生的噪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所述吸声装置安装于车轮气室(30)内部用以降低声共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型为一体的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者包括至少一个由多个吸声器单元组合为整体的盒式吸声器组件,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束缚元件(50)绑定在车轮的轮毂(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为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长方六面体状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为通过3D打印工艺制成的长方六面体状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具有两个在车轮轮毂周向上限定该盒体两端边界的侧面,其中一端形成开口端侧面(1),具有通入盒体内部空腔的开口,而另一端形成封闭端侧面(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形成一种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其中,盒式吸声器单元的盒体内部通过隔板(5)被分割为沿着车轮轮毂周向相继布置的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在所述开口端侧面(1)上形成有两个空心管(2,3)的管口,所述两个空心管的管口向车轮气室开放并且所述两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一空腔(4)之中,在所述隔板(5)上形成有一个空心管(6)的管口,所述一个空心管的管口向所述第一空腔(4)开放并且所述一个空心管以相应于其管长的距离延伸到所述第二空腔(7)之中,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构成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两个分层作用的共振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的盒体的结构参数由所述多孔双层赫姆霍兹共振吸声结构的预定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确定,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所述隔板(5)和所述开口端侧面(1)及封闭端侧面(1’)的板体厚度、各所述空心管的管口孔径以及管长、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7)的形状、体积和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由两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以其封闭端侧面(1’)相连组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自身形成一种结构共振吸声器件,作为该结构共振吸声器件,其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与车轮气室(30)的第一阶固有模态频率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轮的轮毂(20)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或者沿着轮毂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安装状态以盒体底面贴靠在轮毂(20)的轮辋外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设置有沿着其盒体横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折弯部(9,9’),所述折弯部将该盒式吸声器单元或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纵向上分为至少两个节段,以便在安装状态使盒体底面符合于轮辋外表面的圆弧形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元件(50)为绑带,所述绑带从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的盒体顶面将其压向车轮轮毂的轮辋外表面并绕轮毂(20)一周紧固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绑带的两个端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绑带张紧力能够借助紧固工具调定和/或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所述盒式吸声器组件在其盒体顶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绑带的U形凹槽(8)。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元件(50)为承载带,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预先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而形成预装单元,承载带绕轮毂一周并围箍张紧于轮辋外表面上而使所述预装单元得以紧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以其盒体底面与所述承载带建立面配合并粘接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式吸声器单元(10)或盒式吸声器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承载带上。
CN201922351878.0U 2019-12-24 2019-12-24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Active CN211764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1878.0U CN211764672U (zh) 2019-12-24 2019-12-24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1878.0U CN211764672U (zh) 2019-12-24 2019-12-24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4672U true CN21176467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1878.0U Active CN211764672U (zh) 2019-12-24 2019-12-24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46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38849A1 (en) * 2019-11-08 2021-05-13 Citic Dicastal Co., Ltd Sound absorber and wheel having same
CN114495886A (zh) * 2020-11-11 2022-05-13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38849A1 (en) * 2019-11-08 2021-05-13 Citic Dicastal Co., Ltd Sound absorber and wheel having same
US11951778B2 (en) * 2019-11-08 2024-04-09 Citic Dicastal Co., Ltd Sound absorber and wheel having same
CN114495886A (zh) * 2020-11-11 2022-05-13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US11900908B2 (en) 2020-11-11 2024-02-13 Citic Dicastal Co., Ltd Wheel with a sound absorbing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9221A (zh)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US11951778B2 (en) Sound absorber and wheel having same
CN211764672U (zh)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N104369624B (zh) 用于车辆的车轮组件
CN214796748U (zh)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US20160288738A1 (en) Wheel resonator for vehicle
JP2015067051A (ja) レゾネータ
CN213877567U (zh) 吸声器单元和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N115366815B (zh) 车辆驾乘室及车辆
JP2014169060A (ja) タイヤへのデバイス取付方法
CN214377656U (zh) 吸声器单元和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N110758007A (zh)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US11900908B2 (en) Wheel with a sound absorbing device
CN114550683B (zh) 吸声器单元和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N211207960U (zh) 吸声装置和具有该吸声装置的车轮
CN113674728A (zh) 吸声器单元和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CN210970534U (zh) 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EP3795371A1 (en) Hollow structure and resonance noise reduction body
US7410222B2 (en) Tire-wheel assembly
CN114506181A (zh) 改进的具有吸声装置的车轮
JP2003326907A (ja) リムホイール用のヘルムホルツ共鳴吸音器構成部材、ヘルムホルツ共鳴吸音器付きリムホイール、及びタイヤ・リム組立体、ヘルムホルツ共鳴吸音器付きリム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リム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CN213676233U (zh) 车用降噪轮辋及车辆
CN212386587U (zh) 一种降低路噪的后围支架
CN210116546U (zh) 前副车架及具有该前副车架的车辆
CN113212139A (zh) 电池包结构及电池包结构的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