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3666U -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3666U
CN211753666U CN201922418132.7U CN201922418132U CN211753666U CN 211753666 U CN211753666 U CN 211753666U CN 201922418132 U CN201922418132 U CN 201922418132U CN 211753666 U CN211753666 U CN 211753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adsorption layer
wind shield
waste ga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8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a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a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a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a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8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3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3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3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废气进管、洁净空气出管和卧式吸附筒体,所述的废气进管和洁净空气出管分别设置在吸附筒体的两侧,所述的吸附筒体与废气进管的连接部设有均匀布气管,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活性炭纤维层,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多段挡风板和多个吸附层。本实用新型将吸附筒体内的进风通道变为三个,使得吸附层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增加,提高废气过滤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环保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排放工业废气时,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都会将废气中的一些种类废气进行吸附或者沉淀后再进行废气排放。一般采用涂布有特殊材料的吸附元件进行废气吸附。但是,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元件中积累了比较多的废气的凝结物,导致废气的吸附效率为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导致废气吸附率较低且吸附速度较慢。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废气进管、洁净空气出管和卧式吸附筒体,所述的废气进管和洁净空气出管分别设置在吸附筒体的两侧,所述的吸附筒体与废气进管的连接部设有均匀布气管,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活性炭纤维层,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多段挡风板和多个吸附层;
所述的挡风板包括第一、二、三、四、五挡风板,所述的吸附层包括第一、二、三、四吸附层,所述的第一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与吸附筒体之间,所述的第二吸附层设置在第一吸附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三挡风板设置在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四挡风板设置在第三吸附层与第四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五挡风板设置在第四吸附层与吸附筒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均匀补气管包括主进气管和多个支管,所述的主进气管与废气进管相连接,所述的多个支管的管径一致,所述的多个支管出口正对活性炭纤维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的末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挡风板设置在第二吸附层与第三吸附层的前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吸附效率高,能力强;
2、设备构造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简单方便,运转成本低;
3、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混合有机废气;
4、采用自动化控制运转设计,操作简易、安全;
5、全密闭型,室内外皆可使用;
6、利用第一、二、三、四、五挡风板将吸附筒体内的进风通道变为三个,使得吸附层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增加,提高废气过滤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废气进管,2是洁净空气出管,3是吸附筒体,4是活性炭纤维层,5是主进气管,6是支管,7是第一挡风板、8是第二挡风板、9是第三挡风板、10是第四挡风板、11是第五挡风板,12是第一吸附层、13是第二吸附层、14是第三吸附层、15是第四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废气进管1、洁净空气出管2和卧式吸附筒体3,所述的废气进管1和洁净空气出管2分别设置在吸附筒体3的两侧,所述的吸附筒体3与废气进管1的连接部设有均匀布气管,所述的吸附筒体3内设有活性炭纤维层4,所述的吸附筒体3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多段挡风板和多个吸附层;
所述的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板7、第二挡风板8、第三挡风板9、第四挡风板10、第五挡风板11,所述的吸附层包括第一吸附层12、第二吸附层13、第三吸附层14、第四吸附层15,所述的第一挡风板7设置在第一吸附层12与吸附筒体3之间,所述的第二吸附层13设置在第一吸附层1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挡风板8设置在第一吸附层12和第二吸附层13之间,所述的第三挡风板9设置在第二吸附层13和第三吸附层14之间,所述的第四挡风板10设置在第三吸附层14与第四吸附层15之间,所述的第五挡风板11设置在第四吸附层15与吸附筒体3之间。
所述的均匀补气管包括主进气管5和多个支管6,所述的主进气管5与废气进管1相连接,所述的多个支管6的管径一致,所述的多个支管6出口正对活性炭纤维层4。
所述的第二挡风板8设置在第一吸附层12与第二吸附层13的末端之间。
所述的第三挡风板9设置在第二吸附层13与第三吸附层14的前端之间。
利用第一挡风板7、第二挡风板8、第三挡风板9、第四挡风板10、第五挡风板11将吸附筒体3内的进风通道变为三个,使得废气只有通过这三个通道才能到达洁净空气出管2处,这三个通道为第一吸附层12与吸附筒体3之间、第二吸附层13和第三吸附层14之间、第四吸附层15和吸附筒体3之间,使得吸附层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增加,提高废气过滤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废气进管、洁净空气出管和卧式吸附筒体,所述的废气进管和洁净空气出管分别设置在吸附筒体的两侧,所述的吸附筒体与废气进管的连接部设有均匀布气管,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活性炭纤维层,所述的吸附筒体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多段挡风板和多个吸附层;所述的挡风板包括第一、二、三、四、五挡风板,所述的吸附层包括第一、二、三、四吸附层,所述的第一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与吸附筒体之间,所述的第二吸附层设置在第一吸附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三挡风板设置在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四挡风板设置在第三吸附层与第四吸附层之间,所述的第五挡风板设置在第四吸附层与吸附筒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匀布气管包括主进气管和多个支管,所述的主进气管与废气进管相连接,所述的多个支管的管径一致,所述的多个支管出口正对活性炭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挡风板设置在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的末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挡风板设置在第二吸附层与第三吸附层的前端之间。
CN201922418132.7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Active CN211753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132.7U CN2117536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132.7U CN2117536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3666U true CN21175366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8132.7U Active CN211753666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3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5579A (zh)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的尾气净化器
CN205102136U (zh) 适于废气吸附脱附处理的催化燃烧设备
CN205461786U (zh) 一种有机废气组合净化机
CN204729152U (zh) 一种高效率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11753666U (zh) 一种卧式废气吸附装置
CN106481401A (zh) 汽车尾气净化器及其汽车
CN206229137U (zh) 一种微光谐振废气处理器
CN206660960U (zh) 一种炒药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3433664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11635876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5654409U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12855300U (zh) 一种高效废气处理设备
CN113123851B (zh) 一种汽车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851961U (zh) 一种多级净化的汽车尾气净化管
CN202497791U (zh) 一种汽车尾气固体颗粒吸附器
CN205744063U (zh) 一种新型净化汽车尾气的环保设备
CN207102272U (zh) 组合式油烟废气净化系统
CN206267920U (zh) 汽车尾气净化器及其净化装置
CN215901234U (zh) 一种用于废气净化塔的碳纤维净化管结构
CN205102283U (zh) 新型低温等离子净化装置
CN207708809U (zh) 多级uv光氧化催化废气处理设备
CN221120105U (zh) 一种可再生扇形流通式颗粒捕集器
CN217855151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的板式换热器
CN212360306U (zh)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用排气管
CN210964506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