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52703U - 初级沉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初级沉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52703U
CN211752703U CN201922190493.0U CN201922190493U CN211752703U CN 211752703 U CN211752703 U CN 211752703U CN 201922190493 U CN201922190493 U CN 201922190493U CN 211752703 U CN211752703 U CN 211752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body
setting device
sand setting
primary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04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中田
宁立远
黎静
汪宏
胡涛
韩星
陈健
孙申厚
王波
杨辉
朱先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icheng Kang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icheng Kang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icheng Kang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icheng Kangb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04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52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52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52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初级沉砂装置,涉及污水沉淀池,旨在解决现有的沉淀池在提高水体流速时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池体内固定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隔池体的内腔形成多个首尾连接的子腔体,所述子腔体内固定有多个中间过滤机构,所述中间过滤机构包括多个沿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夹板,两个相邻所述夹板之间夹持有透水的过滤层,所述夹板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沿水体流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过滤层,其上的滤孔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水体流速提高后对污水初处理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初级沉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沉淀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初级沉砂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浮球物和杂质的构造。例如:在河道污水处理时,需要先用提升泵将河水抽取到沉淀池做沉砂处理,再做生化净化处理等。为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需要提高初级沉淀池的使用效果。
市面上存在如图4所示一种沉淀池,其内腔被隔板分隔为多个首尾相互连通的子腔体;进入池内的污水,在各个子腔体内依次流动,并最终从流动路径尾端的溢流口流出。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增长水体流动路径,提高沉淀效果,但是其存在这样的问题:若需要保证出水速率,即污水处理效率,则需要提高水体流速,而水体流速变大后,又不可避免的影响沉淀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初级沉砂装置,其可减小水体流速提高后对污水初处理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初级沉砂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池体内固定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隔池体的内腔形成多个首尾连接的子腔体,所述子腔体内固定有多个中间过滤机构,所述中间过滤机构包括多个沿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夹板,两个相邻所述夹板之间夹持有透水的过滤层,所述夹板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沿水体流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过滤层,其上的滤孔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池体内的水体沿多个子腔体形成路径流动,在其流动过程中依次通过各个过滤层,此时即便水体流速相对增大,本实用新型对污水初处理,例如:去除水中砂石的效果也相对较佳;同时,因为各个过滤层上的滤孔沿水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以过滤层对水中的砂石杂质过滤为逐渐过滤,其可相对减小对水体流动的阻碍,保证污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多个内腔填充有固体颗粒物且透水的填装袋,不同所述过滤层的填装袋的填充物粒径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填充固体颗粒物的填装袋作为过滤层的成型单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可以拆卸填装袋对其内部的填充物做更换,以保证其过滤效果;同时,不同过滤层的填充物粒径不同,即可满足不同过滤层的滤孔不同的设置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填装袋外罩设有限制引导框,所述限制引导框的内腔呈上开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利用限制引导框对填装袋做限制引导,使其保持所需的形态;同时,工作人员可抓取限制引导框对填充袋做相对方便的移动搬运,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限制引导框相互抵接且两者的抵接面均呈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相邻限制导引框之间的间隙,减少未过滤的水体直接向后流动的几率,从而可提高过滤层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引导框呈板状的侧壁包括框壁和固定于框壁外侧的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形成各个过滤层时,各个限制引导框通过弹性层能够相互连接的更为紧密,减小相互之间的间隙且减小安装配合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过滤机构的下部脱离池体的内腔底面,多个所述过滤机构的底部到池体内腔底面的距离沿水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处理效果相对较佳,其依据和原理为:靠近水体流动方向起始端的过滤机构,其虽然高度较大,但是其上的滤孔也相对较大,所以其对水体流动的阻碍相对较小;同时,因为最初的水体中的杂质相对较多,所以其底部和池体内底间距变小,可减小未来得及沉淀过滤的污水向后流动的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底向下凹陷呈锥状且其锥底固定有排污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逐渐沉淀下来的污泥相对更容易被汇聚收集在一起且其能进入排污管道被排出,以防止其过量堆集干扰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浮球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浮球开关耦接于输送污水到池体的提升泵,使池体内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能够自动对提升泵做关闭,以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道安装有适配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需求启闭阀门决定是否对处理后的污水做输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子腔体内设置过滤机构,多个过滤机构沿水体流动方向排布,此时即便水体流速相对增大,也因为有各个过滤机构对水体过滤,所以可以保证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2、多个过滤层上的滤孔沿水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从而本实用新型对水体做分级、多级过滤,以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减小对水体流动的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过滤机构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池体局部切除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各个过滤机构相对池体内底的高度。
图4为现有技术图。
图中,1、池体;10、子腔体;11、进水管道;12、排水管道;2、隔板;3、过滤机构;31、夹板;311、透水孔;32、过滤层;321、填装袋;4、限制引导框;41a、框壁;41b、弹性层;5、排污管道;6、浮球开关;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初级沉砂装置,包括池体1,池体1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在池体1对称的两侧壁分别固定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水管道11和排水管道12,进水管道11可通过法兰连接于提升泵出水端的管道上,由提升泵将污水抽送到池体1内。
在池体1内成型有多个隔板2,多个隔板2分隔池体1的内腔形成多个子腔体10,多个子腔体10首尾相连形成水体流动路径;进水管道11和排水管道12分别靠近路径的首尾端。此时水体在池体1内依次流过各个子腔体10且流动路径相对较长。
在子腔体10内固定有多个中间过滤机构3,多个过滤机构3沿水体流动路径排布,用于对通过的水体做过滤,以在提高水体流速的时候,减小水体流速提高后对沉淀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照图1和图2,过滤机构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板31,两个夹板31沿水体流动路径排布且侧边固定于隔板2上,两者固定方式多样,例如:隔板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竖向槽,夹板31的侧边固定滑块,滑块滑移连接于竖向槽。夹板31沿厚度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1且其呈蜂窝结构(图中仅以1个作为展示),一方面供水体通过,另一方面在减小造价的同时提高结构强度。在相邻的两个夹板31之间夹持有透水的过滤层32,以对流经的水体做过滤。
参照图2,过滤层32包括多个填充有固体颗粒物的填装袋321,填装袋321可采用涤纶网布或土工布缝合而成,其内的填充物优选砂石。填装袋321呈柱状且竖向设置。
沿水体流动方向分布的多个过滤层32,其内部填充物的粒径逐渐变小,即过滤层32的滤孔逐渐减小,以在减小对水体流速阻碍的同时,提高过滤效果,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污水处理实际需求,在各个填装袋321内填充不同的物料,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参照图2,为方便对填装袋321内做安装拆卸,在填装袋321外罩设有限制引导框4,限制引导框4为防腐蚀合金框架结构,以避免对水体流动造成阻碍;限制引导框4的内腔呈上开口结构。
使用时,工作人员拿住限制引导框4对其中的填装袋321做移动搬运,从而相对方便且能减小袋子损坏的几率。
参照图2,相邻两个限制引导框4相互抵接且两者的抵接面呈板状而非框架结构,以减小水体从两者之间通过的几率。限制引导框4呈板状的侧壁包括框壁41a和固定于框壁41a外壁的弹性层41b,弹性层41b采用耐腐蚀橡胶制成,其可通过铆钉固定于框壁41a。
弹性层41b的设置可提高相邻下限制引导框4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同时,其可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对其安装。
为减小对流速的干扰,过滤机构3设置为其下部脱离池体1的内腔底面;此时为保证过滤层32能稳固的置于两个夹板31之间,在夹板31的固定连接底板,底板同时固定两个夹板31,以作为两个夹板31之间的腔体的底板。
参照图3,多个过滤机构3的底部到池体1内腔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同且其沿水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例如:距离排水管道12最远的过滤机构3的底部到池体1内底的距离为1/2池深;与之相邻的过滤机构3的底部到池体1内底的距离为1/8,依次类推即直到最后一个过滤机构3。上述设置的依据:靠近水体流动方向起始端的过滤机构3,其虽然高度较大,但是其上的滤孔也相对较大,所以其对水体流动的阻碍相对较小;同时,因为最初的水体中的杂质相对较多,所以其底部和池体1内底间距变小,可减小未来得及沉淀过滤的污水向后流动的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过滤机构3距离池体1内底的最小间距为5cm-15cm。
参照图3,池体1的内底向下凹陷成型为锥状,以方便对逐渐沉淀下的污泥做汇聚收集处理。在池体1内底的锥尖端下部固定有连通内腔的排污管道5,排污管道5可连通污泥泵,以对污泥做抽取排放。
参照图3,在池体1内还通过一固定于池壁的横板安装有浮球开关6,例如:力普的浮球液位控制器,其浮球置于池内浸入水中。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将其耦接于提升泵,以便利用液位自动启闭提升泵。浮球开关6置于池体1的中部,以减小进、排水对其造成的干扰。
参照图1,排水管道12安装于池体1侧壁的3/4高度位置处,其上还安装有适配的阀门7,阀门7可选择蝶阀。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关闭阀门7,等待池体1内的污水做一定时间的自然沉淀,从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初级沉砂装置,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固定并连通有进水管道(11)和排水管道(12),所述池体(1)内固定有多个隔板(2),多个所述隔板(2)分隔池体(1)的内腔形成多个首尾连接的子腔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腔体(10)内固定有多个中间过滤机构(3),所述中间过滤机构(3)包括多个沿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夹板(31),两个相邻所述夹板(31)之间夹持有透水的过滤层(32),所述夹板(31)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1);沿水体流动方向分布的多个所述过滤层(32),其上的滤孔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2)包括多个内腔填充有固体颗粒物且透水的填装袋(321),不同所述过滤层(32)的填装袋(321)的填充物粒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装袋(321)外罩设有限制引导框(4),所述限制引导框(4)的内腔呈上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限制引导框(4)相互抵接且两者的抵接面均呈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引导框(4)呈板状的侧壁包括框壁(41a)和固定于框壁(41a)外侧的弹性层(4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过滤机构(3)的下部脱离池体(1)的内腔底面,多个所述过滤机构(3)的底部到池体(1)内腔底面的距离沿水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底向下凹陷呈锥状且其锥底固定有排污管道(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浮球开关(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初级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12)安装有适配的阀门(7)。
CN201922190493.0U 2019-12-09 2019-12-09 初级沉砂装置 Active CN211752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493.0U CN211752703U (zh) 2019-12-09 2019-12-09 初级沉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493.0U CN211752703U (zh) 2019-12-09 2019-12-09 初级沉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52703U true CN211752703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0493.0U Active CN211752703U (zh) 2019-12-09 2019-12-09 初级沉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52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4406Y (zh) 一种用于地表水和污水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05347020U (zh) 一种沉淀过滤一体化反应器
CN211752703U (zh) 初级沉砂装置
CN108285210A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1075004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隧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203653366U (zh) Th型自动反洗净水器
CN214437216U (zh) 一种可再生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CN206767808U (zh) 一种ct型一体化净水器
CN105148573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09179731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6288999U (zh) 一种锥底斜涵滤渣气浮机
CN201809191U (zh) 自动净化装置
CN210356150U (zh) 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基坑降水回灌用集水沉淀装置
CN20493295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203794668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2482550Y (zh) 全自动净水器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8429920U (zh) 一种高效混凝斜管沉淀器
CN2079805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2482155U (zh) 一体化净水器
CN206553296U (zh) 一种城市污水油渍分离净化系统
CN215442160U (zh) 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的高位水箱
CN213760879U (zh) 一种污水管道污垢沉降装置
CN111115963A (zh) 一种基于河堰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