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8959U - 一种红泥陶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泥陶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8959U
CN211748959U CN201921686565.4U CN201921686565U CN211748959U CN 211748959 U CN211748959 U CN 211748959U CN 201921686565 U CN201921686565 U CN 201921686565U CN 211748959 U CN211748959 U CN 211748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red mud
pottery
tea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65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865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8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8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89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涉及饮茶用具领域的一种红泥陶釜,茶杯放置于红泥陶釜上,其中,包括陶釜本体,所述陶釜本体包括底座及侧壁,所述侧壁呈旋转体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壁的上沿形成供茶杯放置的釜口,所述陶釜本体内形成加热腔,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结构;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镂空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腔状的陶釜,在其内置加热结构,来对其上放置的茶杯底部进行加热。在陶釜的侧壁上设置镂空结构,为陶釜内腔提供充足的空气。红泥陶釜通过不断的加热,可维持茶水保持在50°左右,喝茶的温度刚刚好,经过红泥陶釜的不断加温使茶水更加清香厚重,口味内涵更加丰富,令人心情愉悦、品茶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红泥陶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茶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红泥陶釜。
背景技术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但是现有的茶具,仅有烧水、冲泡功能,当茶水放置时间长了之后,茶杯内水温变凉,不宜饮用,也有失待客之道。现有的茶具,为了使茶杯内温水恒定,要么要倒掉重新冲泡,要么需要不断往内续热水,当茶杯内剩余水量较多时,续热水也无法实施。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维持茶杯内水温恒定的用具,使茶水能保持在适宜饮用的温度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泥陶釜,以解决现有的茶具无法维持杯内水温适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泥陶釜,茶杯放置于红泥陶釜上,其特征是,包括陶釜本体,所述陶釜本体包括底座及侧壁,所述侧壁呈旋转体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壁的上沿形成供茶杯放置的釜口,所述陶釜本体内形成加热腔,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结构;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镂空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及所述侧壁的内侧设置有锡箔反光层。
优选的,在所述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弧形的卡装面,所述卡装面与茶杯的外壁面接触。
优选的,在所述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有沉槽,茶杯可放置在所述沉槽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结构为蜡烛。
优选的,所述加热结构为电加热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的中央设置有用来放置所述加热结构的水平的凸台。
优选的,在所述凸台与所述侧壁间形成集蜡槽。
优选的,所述镂空结构呈钱币状,所述镂空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陶釜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空腔状的陶釜,在其内置加热结构,来对其上放置的茶杯底部进行加热。在陶釜的侧壁上设置镂空结构,为陶釜内腔提供充足的空气。红泥陶釜通过不断的加热,可维持茶水保持在50°左右,喝茶的温度刚刚好,经过红泥陶釜的不断加温使茶水更加清香厚重,口味内涵更加丰富,令人心情愉悦、品茶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镂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釜口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釜口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侧壁,3—蜡烛,4—釜口,5—加热腔,6—凸台,7—集蜡槽,8—镂空结构,9—卡装面,10—配重块,11—锡箔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泥陶釜,在红泥陶釜上端放置有茶杯,红泥陶釜用来为茶杯内的茶水供热。本实用新型包括陶釜本体,陶釜本体包括底座1及侧壁2,侧壁2呈旋转体状设置于底座上,侧壁的上沿形成供茶杯放置的釜口4,陶釜本体内形成加热腔5。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侧壁呈空心圆柱状,侧壁上沿形成圆形的釜口。
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为蜡烛3或电加热装置。蜡烛或电加热装置在红泥陶釜的腔体内不断产热,热量经由釜口传递至茶杯上。作为优选实施例,加热结构采用茶蜡,喝茶时将茶蜡放置在陶釜底部,点燃后将茶杯放置在红泥陶釜之上,能够使茶叶进一步释放茶香、弥补了茶水冬天不喝就凉的缺陷。红泥陶釜所使用的茶蜡是绿色无污染的,当室内有人吸烟时茶蜡可以起到调节空气的效果。冷天喝茶用红泥陶釜,茶蜡配上陶釜像原始状态的火炉,不仅带来热量还能给予用户温暖、温馨的愉悦感觉。为了使陶釜内的茶蜡位置稳定,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中央设置有用来放置加热结构的水平的凸台6,在凸台6与侧壁间形成集蜡槽7。由于红泥陶釜体积较小,利用镊子等工具,将茶蜡块放置在凸台上,燃烧融化的蜡油留下积聚在集蜡槽中,不会影响茶蜡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在侧壁2上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镂空结构8。作为优选实施例,镂空结构呈钱币状,镂空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陶釜本体的两侧。镂空结构既美观又使茶蜡在燃烧时有充分的空气,使茶水保持恒温又能保证茶杯底部保持洁净不被熏黑。
茶杯放置于釜口上,为了使茶杯放置时位置稳定、不晃动倾斜。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弧形的卡装面9,卡装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与茶杯的弧形外壁面接触。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有沉槽,茶杯可放置在沉槽内。茶杯在红泥陶釜上位置稳定,茶杯的下部卡装于釜口中,茶杯位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陶釜本体的外表面上雕刻有图案,可增加美观度。
由于红泥陶釜体积较小,是由红泥材料经烧制而成,重量较轻。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底座1内设置有配重块10。配重块可在烧制之前填充入底座中,与底座结合为一体,也可以填充入集蜡槽中。增加红泥陶釜底座的重量,避免由于轻微震动,影响陶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侧壁2的内侧设置有锡箔反光层11。锡箔反光层可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力在陶釜内腔内反射,并起到隔热作用,使热量能集中于茶杯底部,更好的为茶杯提供热量。
红泥陶釜解决了茶凉的问题,在我国有句俗话说“人走茶凉”,泡茶时让客人喝凉茶是对人不礼貌的表现,如果茶凉了换热茶一会儿一换,泡好的茶只因凉了都倒掉了比较可惜,使用红泥陶釜可以使茶水保持在50°左右,喝茶的温度刚刚好,经过红泥陶釜的二次加温使茶水更加清香厚重,口味内涵更加丰富,令人非常愉悦。暖暖的茶水,点点的烛光,让人在冷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馨。红泥陶釜不仅可以温茶,也可以温酒、熏香等。

Claims (10)

1.一种红泥陶釜,茶杯放置于红泥陶釜上,其特征是,包括陶釜本体,所述陶釜本体包括底座及侧壁,所述侧壁呈旋转体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壁的上沿形成供茶杯放置的釜口,所述陶釜本体内形成加热腔,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结构;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镂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侧壁的内侧设置有锡箔反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弧形的卡装面,所述卡装面与茶杯的外壁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侧壁的上沿的内侧设置有沉槽,茶杯可放置在所述沉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结构为蜡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结构为电加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底座的中央设置有用来放置所述加热结构的水平的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凸台与所述侧壁间形成集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所述镂空结构呈钱币状,所述镂空结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陶釜本体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陶釜,其特征是,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配重块。
CN201921686565.4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红泥陶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8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6565.4U CN211748959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红泥陶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6565.4U CN211748959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红泥陶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8959U true CN21174895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3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65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8959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红泥陶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8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7670B2 (en) Portable hot beverage maker
CN211748959U (zh) 一种红泥陶釜
US6964224B2 (en) Cooking double boiler
GB2272758A (en) Rotary electric stove
CN102894887A (zh) 自动计时倒茶机
WO2008100707A2 (en) Beverage warmer apparatus
CN220192763U (zh) 建盏电水壶炉
CN2914882Y (zh) 茶壶
WO2006071137A2 (fr) Dispositif pour preparer le cafe 'hot sand'
KR200287800Y1 (ko) 다용도 기능을 갖는 다로
CN200977057Y (zh) 牛奶豆浆快速煮熟节能不粘锅
CN210383521U (zh) 一种多功能倾斜茶杯
CN208647629U (zh) 便携式蜡烛温酒器
CN21278816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亲子套杯茶具
CN211093415U (zh) 一种创意组合用茶具
JP3085064U (ja) 茶温炉
CN215127545U (zh) 电控烘烤装置
CN213488335U (zh) 一种分格式卫生炭火锅
CN220369876U (zh) 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竹炭电饼撑
CN211632869U (zh) 一种具有碳纤维的多功能玻璃保温杯
CN213189177U (zh) 一种带底盘的执壶温酒器
CN203088753U (zh) 一种冰茶机
CN209995824U (zh) 组合式保温杯
CN208269249U (zh) 一种光波式红薯烘烤暖炉电器
CN205433094U (zh) 一种保温式长手柄陶瓷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