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4015U -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4015U
CN211744015U CN202020534008.7U CN202020534008U CN211744015U CN 211744015 U CN211744015 U CN 211744015U CN 202020534008 U CN202020534008 U CN 202020534008U CN 211744015 U CN211744015 U CN 211744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groove
plate
leaky cabl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40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衍鹏
孙明华
余成荣
叶生滨
曹冉
付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IANC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40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4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4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4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包括底座和盖合在底座上以形成漏缆夹持槽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盖板的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卡扣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的卡接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座的连接槽、活动槽和紧固板,且所述卡接板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卡扣,且所述紧固板与被夹持漏缆相贴合,在所述连接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口条;所述底座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夹具的安装座。其有益效果为:安装牢固,防止盖板脱扣,还可以避免盖板任一处断裂,出现盖板飞脱。

Description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背景技术
光缆、电缆、线缆等线缆在敷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卡具进行固定、整理。目前,为了方便拆卸,常用的卡具通常是通过盖板扣接到基座上形成的,如申请号为“201310347813.3”、名称为“一种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用夹具”的专利文件公开的线缆卡具,这种卡具的扣板与基座之间是扣接连接的,扣接方法简单,但是由于盖板与基座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导致扣板有较大的回程,盖板与基座之间连接不稳,夹持的线缆稍有震动就会脱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出现了多种改进结构,比较常见的改进方式之一是采用盖板与基座两侧均采用插销连接的方式来实现稳定连接,但这种方式不仅安装不便,而且插销容易脱出;且插销连接结构较为复杂,耗费成本较高。还有的改进方式是盖板与基座之间一端插销连接、另一端卡扣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较为方便,但是在风洞效应下长时间使用后,盖板与基座之间的卡扣也会脱离,而且也会出现飞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特提供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包括底座和盖合在底座上以形成漏缆夹持槽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盖板的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卡扣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的卡接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座的连接槽、活动槽和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与被夹持漏缆相贴合,所述卡接板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卡扣,在所述连接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口条;所述底座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夹具的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有两个连接耳和位于活动槽的销轴,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设置于活动槽的两侧,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可拆卸连接,活动槽的槽口宽度小于销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紧固板侧壁设有防止销轴从活动槽槽口脱出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定位板,所述卡接板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匹配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板的靠近被夹持漏缆的一侧设有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活动槽相匹配的连接柱、以实现底座与盖板的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底座与盖板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卡扣连接,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的卡接板、且卡接板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条卡扣,还包括依次设置在底座的连接槽、活动槽和紧固板,且紧固板内侧与被夹持漏缆相贴合,在连接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口条。当盖板与底座相扣合后,通过销轴实现连接耳与活动槽的进一步扣紧,不仅可以避免卡扣机构脱扣,甚至飞脱,而且销轴穿过活动槽也能增加夹持槽对漏缆的抵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中底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 为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中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中盖板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11-连接槽,12-活动槽,13-紧固板,131-限位凸起,132-定向槽,14-连接板,141a-第一卡口条,141b-第二卡口条,15-夹持槽,16-定位板,17-安装座,18-安装孔,20-盖板,21-卡接板,211a-第一卡扣,211b-第二卡扣,212-定位槽,22-连接耳,221-连接孔,23-弹性压板,3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包括底座10和盖板20,盖板20盖合在底座10上,底座10与盖板20形成容纳漏缆的夹持槽15。
底座10的一端与盖板20的一端转动连接,底座10的另一端与盖板20的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卡扣连接,卡扣机构设置在底座10的靠近安装座17的一端,底座10与盖板20一端转动连接不仅便于安装漏缆夹具,也便于现场作业时安装漏缆。底座10的卡扣机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7,安装座17用于安装夹具,且整个底座10位于安装座17上部,形成上置式漏缆卡具;在安装座17上设有安装孔18,跟安装孔18设置在底座10上相比,安装孔18设置在安装座17上提高了底座10的承载力。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8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母杆,螺母杆上连接有膨胀螺丝,膨胀螺丝将底座10固定于隧道。该种结构安装时,没有底座10和盖板20的阻挡,便于卡具的安装,当夹持槽15内装有漏缆后,整个线缆位于安装孔18的上部,整个底座10、安装座17均用于承载漏缆的重量,比仅用底座10承载漏缆更牢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卡扣机构包括卡接板21、连接耳22、连接槽11、活动槽12和紧固板13,其中,卡接板21设置在盖板20,且在卡接板21相对的两侧面各设有一条卡扣,卡扣包括第一卡扣211a和第二卡扣211a,第一卡扣211a靠近活动槽12;连接耳22设置在盖板20的内侧,卡接板21设置在盖板20的外侧,如图4所示。其中,连接槽11、活动槽12和紧固板13依次设置在底座10,其中紧固板13夹持漏缆的一侧设有定向槽132,紧固板13内侧与被夹持漏缆相贴合,在连接槽1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卡扣211相扣合的卡口条,卡口条包括第一卡口条141a和第二卡口条141b,第一卡口条141a与第一卡扣211a相扣合,第二卡口条141b与第二卡扣211b相扣合,如图2-3所示。
连接耳22为两个,且两个连接耳22分别设置于活动槽12的两侧,如图1所示,连接耳22设置有与销轴30连接的连接孔221,且销轴30位于活动槽槽12,销轴30穿过连接孔221和活动槽12实现底座10和盖板20的进一步连接,可通过调节销轴30的大小,改变施加在紧固板13的抵紧,该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底座10与盖板20扣合的牢固性,还可以避免盖板20任一处断裂后出现飞脱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行车安全。
作为优选的,为了防止销轴30从活动槽12槽口脱出,紧固板13外侧设有防止销轴30从活动槽12槽口脱出的限位凸起131,该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底座10与盖板20扣合的稳定性,而且也能保证盖板20任一处断裂后不会出现飞脱现象。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连接槽11和活动槽12之间设有连接板14,第一卡口条141a设置在连接板14的末端,实现第一卡口条141a与第一卡口条141b沿纵向方向错位分布,这种结构比鱼刺结构简单,而且也便于安装更换。
为了提高卡具的轴向力,在连接槽11内设有定位板16,卡接板21设有与定位板16相匹配的定位槽212,这样设置不仅便于底座10与盖板20扣合定位,还能避免底座10与盖板20的轴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卡扣与卡口条的扣合方向相反设置,该结构扣合更牢固,可以避免脱扣现象。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盖板20靠近线缆槽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一对弹性压板23,弹性压板23用于抵紧漏缆,确保漏缆不会松动。作为优选的,弹性压板23靠近夹持槽15一侧并沿漏缆卡具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防滑齿(未在中示出),防滑齿防止漏缆相对于漏缆夹具滑动,进一步确保漏缆相对于漏缆夹具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具体为:盖板20设有与活动槽12相匹配的连接柱(未附图)、以实现底座10与盖板20的紧固,且活动槽12槽口宽度小于连接柱的外径。该结构简单,整个卡具的零件少,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包括底座(10)和盖合在底座(10)上以形成漏缆夹持槽(15)的盖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的一端转动连接、盖板(20)的另一端与底座(10)的另一端通过卡扣机构卡扣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20)的卡接板(21)、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座(10)的连接槽(11)、活动槽(12)和紧固板(13),所述紧固板(13)与被夹持漏缆相贴合,所述卡接板(21)相对的两侧面各设有一条卡扣,所述连接槽(1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卡口条;所述底座(10)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夹具的安装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设有两个连接耳(22)和位于活动槽(12)的销轴(30),两个所述连接耳(22)分别设置于活动槽(12)的两侧,所述销轴(3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耳(22)可拆卸连接,活动槽(12)的槽口宽度小于销轴(30)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槽(12)靠近紧固板(13)的侧壁设有防止销轴从槽口脱出的限位凸起(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内设有定位板(16),卡接板(21)设有与所述定位板(16)相匹配的定位槽(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13)的靠近被夹持漏缆的一侧设有定向槽(1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设有与活动槽(12)相匹配的连接柱、以实现底座(10)与盖板(20)的紧固,活动槽(12)的槽口宽度小于连接柱的外径。
CN202020534008.7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Active CN211744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4008.7U CN21174401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4008.7U CN21174401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4015U true CN211744015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4008.7U Active CN21174401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4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295A (zh) * 2021-09-17 2022-01-1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2295A (zh) * 2021-09-17 2022-01-1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32636B2 (en) A bracket
WO2010053089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架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11744015U (zh) 一种上置式漏缆夹具
US5920036A (en) Insulator for rectangular fence post or rail
US4148542A (en) Panel mounted locking device for components
CN204222754U (zh) 车辆及其半自动脚踏装置
WO2017198152A1 (zh) 线夹
KR200469765Y1 (ko) 다축 회전이 가능한 안테나 설치용 브래킷
CA2138869A1 (en) Apparatu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n attachment plug with an electric receptacle
CA2875714A1 (en) A support post for glass
CN213929036U (zh) 一种固定卡扣安装器
CN205355743U (zh) 释放型导线固定夹
JP3399633B2 (ja) 電子機器収納用筐体の取付金具
CN209747968U (zh) 一种电气配电柜
CN21101059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小区出入口车辆监控装置
CN220156157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9268437U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固定的可调式紧固装置
CN217508233U (zh) 一种电缆固定夹
CN213575432U (zh) 一种多功能护绳装置
CN218919904U (zh) 一种漏缆卡具
CN219372347U (zh) 光伏板支撑装置及光伏板组件
CN219690806U (zh) 钢化玻璃隔断
JP3121179U (ja) 導体取付具
CN219346143U (zh) 一种烟感报警器的安装设备
CN214069528U (zh) 一种地面线缆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No.198 Ning'an East Road, Wan'an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Patentee after: FUJIAN LIANCH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198 Ning'an East Road, Wan'an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610000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Liancha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