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3477U -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3477U
CN211743477U CN202020702233.7U CN202020702233U CN211743477U CN 211743477 U CN211743477 U CN 211743477U CN 202020702233 U CN202020702233 U CN 202020702233U CN 211743477 U CN211743477 U CN 21174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ase body
sheath
pins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22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22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34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插头包括基体,其一端限定有前端面;和至少两个插设在基体中的插针,插针的插接部外露于基体的前端面;其中,前端面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包覆插接部邻近前端面的根部的绝缘护套。通过上述方式,前端面上形成的水膜不能够导通插针间的电路,从而避免了电解现象的产生,不仅延长了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通常采用插头和插座相互配合的方式连通通电,其具有使用性好,成本低,普及性好等优点,因此,插头与插座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电器元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由于天气原因或人为原因,插头的前端面上容易形成一层水膜,该水膜能够致使插头的金属插片间发生短路,进而产生电解现象。长时间使用后,插头的金属插片会在电解现象的影响下发生生锈、变细甚至断裂,不仅影响了电器的正常使用,还威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头,包括:
基体,其一端限定有前端面;和
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插针,所述插针的插接部外露于所述基体的前端面;
其中,所述前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向所述插接部所在方向凸起且包覆所述插接部邻近所述前端面的根部的绝缘护套。
可选地,所述绝缘护套和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
可选地,所述绝缘护套为塑胶。
可选地,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基体插孔,所述绝缘护套上开设有护套插孔;
可选地,所述基体插孔与所述护套插孔相通设置且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基体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护套插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插针上形成有一能够容纳所述绝缘护套的环槽。
可选地,所述绝缘护套的外表面与所述插针的外表面基本持平。
可选地,所述插针的数量为两个,其包括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其中所述绝缘护套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或
所述插针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绝缘护套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可选地,所述电源适配线设置有上述的任一插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其通过在基体的前端面配置能够包覆插接部根部的绝缘护套,使得前端面上形成的水膜不能够导通插针间的电路,从而避免了电解现象的产生,不仅延长了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等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背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和插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和插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包括:一端限定有前端面11、另一端限定有后端面的基体1,基体1上插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接通电路的插针2。
其中,插针2上配置有与插座连接的插接部和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上述插接部外露于基体1的前端面11设置,连接部外露于基体1的后端面设置。
考虑到在使用本申请的过程中,前端面11处容易形成水膜,该水膜能够致使插针2间短路,进而产生电解现象;由此,在前端面11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包覆插接部邻近前端面11的根部的绝缘护套12,以避免插针2间遇水短路。
其中,绝缘护套12的数量可以和插针2的数量等同,也可以比插针2的数量少一个。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插针2可以是两个,其包括火线插针21和零线插针22,即将本申请中结构成型为两线插头。为了使两个插针2间遇水短路,绝缘护套12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通过将绝缘护套12配置在插接部的根部,能够有效地将前端面11处的水膜在两个插针2间隔断。
插针2也可以是三个,其包括火线插针21、零线插针22及地线插针,即将本申请中结构成型为三线插头。此时,绝缘护套12数量可以是三个,即将绝缘护套12对应地配置在三个插接部的根部;绝缘护套12数量还可以是两个,即将绝缘护套12配置在任意两个插接部的根部;通过上述方式,两两插针2间均不会出现水膜导电电解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绝缘护套12和基体1一体成型,优选地,两者直接包胶到插针上,或者是绝缘护套12通过后加工工艺(如焊接、粘接等)固定在基体1上。其中,绝缘护套12可采用软胶、塑胶、塑料等非导电材质制得,能够隔断水膜通电路径即可。
为了使插针2稳定连接在基体1上,基体1上开设有基体插孔100,绝缘护套12上开设有与基体插孔100相通设置且同轴设置的护套插孔1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体插孔100还可以与护套插孔120不同轴设置,这可以基于插针的形状而定。基体插孔100和护套插孔120组合成一阶梯孔,用于插装插针2。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体插孔100的孔径大于护套插孔120的孔径,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插针2上配置有一能够嵌设在护套插孔120中的环槽20,通过上述方式,护套插孔120能够将插接部邻近前端面11的根部进行包覆,且插针2能够稳定连接在基体1上。
为了提升插接部与插座的插接方便性和本申请中插头的美观性,绝缘护套12的外表面与插针2外露于绝缘护套12部分的外表面基本持平,这样以来,当向插座里插入插针时,绝缘护套12不会阻挡插针进入插座,进而提升了本申请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基体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插针2相应位置的标识15,以避免将导线错误地连接在插针2上而引发事故。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当插针2全部稳定连接在基体1上后,需要将基体1安装在一能够密封罩盖插针2连接部的壳体上,以便于对本申请中插头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基体1的顶部配置有一凸台13,且基体1的两侧部均配置有一直臂14,用于定位基体1在壳体上的组装位置,以确定基体1的安装向,并加强基体1和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在基体1的前端面配置能够包覆插接部根部的绝缘护套,使得前端面11上形成的水膜不能够导通插针2间的电路,从而避免了电解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线,电源适配线上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插头。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其一端限定有前端面(11);和
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的插针(2),所述插针(2)的插接部外露于所述基体(1)的前端面(11);
其中,所述前端面(11)设置有至少一个向所述插接部所在方向凸起且包覆所述插接部邻近所述前端面(11)的根部的绝缘护套(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护套(12)和所述基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护套(12)为塑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基体插孔(100),所述绝缘护套(12)上开设有护套插孔(1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插孔(100)与所述护套插孔(120)相通设置且同轴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插孔(100)的孔径大于所述护套插孔(120)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2)上形成有一能够容纳所述绝缘护套(12)的环槽(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护套(12)的外表面与所述插针(2)的外表面基本持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2)的数量为两个,其包括火线插针(21)和零线插针(22),其中所述绝缘护套(12)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或
所述插针(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绝缘护套(12)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10.一种电源适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线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插头。
CN202020702233.7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233.7U CN211743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233.7U CN211743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3477U true CN211743477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22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43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3845C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s
US20100144164A1 (en) Power cord assembly
ATE371949T1 (de) Trennvorrichtung mit sicherung
US20100022118A1 (en) Power connector having an imporved inter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6291047B2 (ja) 電気器具および電気アセンブリ
CA25627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electric shocking
US20080261420A1 (en) Safety electric plug for preventing electric shock
US8536820B2 (en) Modular electric socket assembl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2006024678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1743477U (zh) 一种插头及电源适配线
CN219627074U (zh) 充电转换适配器
CN218525804U (zh) 一体式外圈密封板端连接器
CN219086403U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插头、插座以及延长线
CN107623217B (zh) 能过大电流的电插件
CN218850021U (zh) 一种电压指示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CN217882015U (zh) 连接稳固的dc电源线
CN217009770U (zh) 一种用电设备的接地组件
CN211507996U (zh) 一种交叉控制保护插孔及插座
KR200252581Y1 (ko) 안전 콘센트와 플러그
CN217036235U (zh) 一种双输出模式的插头
CN209805052U (zh) 一种转换结构及插座转换器
CN219458091U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
CN215497421U (zh) 电极连接器
CN213959180U (zh) 一种适用于家庭电路的电源线插头
CN210040681U (zh) 一种防尘无线安全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rsu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