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9257U -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9257U
CN211739257U CN202020090373.3U CN202020090373U CN211739257U CN 211739257 U CN211739257 U CN 211739257U CN 202020090373 U CN202020090373 U CN 202020090373U CN 211739257 U CN211739257 U CN 211739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amper
air door
passage por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03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乔波
李万昌
王能超
谢超
沈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lkat Intelligent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03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9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9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9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具有相邻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包括:驱动装置和风门;驱动装置与风门相连,驱动装置固定在壳体上,且驱动装置位于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的同一侧,风门的端部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风门绕着转轴旋转,以使风门封堵第一通道口或第二通道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通过将风门设置在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并使其能够在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旋转,只需要一个风门就能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结构更简单,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门旋转,操作更简便。

Description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新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具体来说,最常见的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器,也可叫电采暖器。取暖器主要通过风扇将电热丝、石英管、陶瓷、卤素管、导热油或碳纤维素等发热体所产生的热量吹出去,从而起到取暖作用。
现有技术中,取暖器内通常设置有多个通道,例如换气通道、取暖通道等,取暖器中的每个通道独立设置,且具有不同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多个功能,需要在一个取暖器内设置多个通道,导致取暖器的整体体积较大,通道布局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通过一个风门切换装置就能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新风取暖器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门旋转,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具有相邻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所述风门切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风门;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风门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同一侧,所述风门的端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绕着所述转轴旋转,以使所述风门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通过将风门设置在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并使其能够在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旋转,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新风取暖器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门旋转,操作更简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尺寸均小于所述风门的尺寸,且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周圈边缘均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风门抵接在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外圈的所述壳体上,且和所述限位件卡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凸设在所述壳体表面的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通道口的周圈靠近所述第二通道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周圈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风门卡接在所述限位凸筋的内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周圈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外圈的所述壳体抵紧设置,且和所述限位凸筋过盈配合。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密封圈。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风门的一侧,所述伸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连杆伸缩,以带动所述风门绕着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旋转。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连杆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门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蜂窝状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两个风道,所述两个风道上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所述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以在开启一个所述风道的同时关闭另一个所述风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新风风道、取暖风道和换气风道,所述风门切换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门切换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取暖风道之间、以及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换气风道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位于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封堵第一通道口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封堵第二通道口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壳体拆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
101-外壳;
102-内壳;
110-第一出风口;
120-第一进风口;
130-第二进风口;
140-第三进风口;
150-新风进风口;
160-换气排风口;
170-第二出风口;
180-第一侧壁;
190-第二侧壁;
200-出风风机;
300-换气风机;
400-换热装置;
500-预处理腔室;
600-换热腔室;
700-第一进风腔室;
800-出风腔室;
900-第二进风腔室;
1000-风门切换装置;
1010-驱动装置;
1011-驱动电机;
1012-伸缩连杆;
1013-第一构件;
1014-第二构件;
1020-风门;
1100-第一通道口;
1200-第二通道口;
1201-限位凸筋;
17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位于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封堵第二通道口1200时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门切换装置1000,用于安装在壳体100内,壳体100内具有相邻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该风门切换装置1000包括驱动装置1010和风门1020,其中,驱动装置1010与风门1020相连,驱动装置1010固定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的同一侧,风门1020的端部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驱动装置1010用于驱动风门1020绕着转轴旋转,以使风门1020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即,风门1020安装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并通过驱动装置1010驱动其旋转,使其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当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时,第二通道口1200打开,当封堵第二通道口1200时,第一通道口1100打开。
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即两者相互垂直,风门1020则在0-90度的范围内旋转,当风门1020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时,风门1020与第一通道口1100平齐,当风门1020封堵第二通道口1200时,风门1020与第二通道口1200平齐,这样,可以提高封堵效果,防止漏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通过将风门1020设置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并使其能够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旋转,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新风取暖器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同时通过驱动装置1010驱动风门1020旋转,操作更简便。
具体的,风门1020的尺寸大于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的尺寸,以使风门1020可以完全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防止漏风;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的周圈均可以设置限位件,当风门1020对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进行封堵时,风门1020抵接在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外圈的壳体上,并和限位件卡接,这样,可以保证风门1020与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外圈的壳体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封堵效果。
进一步的,限位件可以包括凸设在壳体表面的限位凸筋1201,例如,可以在第一通道口1100的周圈靠近第二通道口1200的一侧设置限位凸筋1201,第二通道口1200的周圈靠近第一通道口1100的一侧设置限位凸筋1201,风门1020对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进行封堵时,风门1020卡接在限位凸筋1201的内侧,限位凸筋1201对风门102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风门1020与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的外圈的壳体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封堵效果。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风门1020周圈可以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与位于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外圈的壳体抵紧设置,且和限位凸筋1201过盈配合,通过设置弹性件,可以密封风门1020与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外圈的壳体,防止漏风,从而使得封堵效果更好。
具体的,弹性件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01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011和伸缩连杆1012,其中,伸缩连杆1012的一端连接在风门1020的一侧,伸缩连杆1012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011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1011用于驱动伸缩连杆1012伸缩,以带动风门1020绕着转轴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旋转,以使风门1020封闭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
继续参照图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伸缩连杆1012可以包括第一构件1013和第二构件1014,第一构件101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011连接,第一构件1013的第二端与第二构件101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构件1014的第二端与风门1020转动连接,驱动电机1011驱动第一构件1013转动,再带动第二构件1014转动,从而带动风门1020旋转。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风门1020与驱动装置1010连接的一侧的表面上可以设置蜂窝状的加强筋,从而使风门1020的结构更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门切换装置,通过将风门1020设置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并使其能够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旋转,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新风取暖器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同时通过驱动装置1010驱动风门1020旋转,操作更简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取暖器,包括主机,其中主机包括壳体100和设置在壳体100内的至少两个风道,两个风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设置有实施例一中的风门切换装置,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封堵第一通道口1100或第二通道口1200,以在开启一个风道的同时关闭另一个风道,从而实现两个风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得新风取暖器具备两种不同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取暖器的主机内设置有新风风道、取暖风道和换气风道,风门切换装置为两个,两个风门切换装置分别设置于新风风道和取暖风道之间以及新风风道和换气风道之间。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内部结构拆卸示意图;参照图5-图7所示,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取暖器的主机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出风风机200、换气风机300和换热装置400。
壳体100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一房间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10、第一进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30和第三进风口140,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80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风口150和换气排风口160,壳体100的与第一侧壁180相邻的第二侧壁190上开设有与第二房间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70。
具体的,壳体100顶面开设的第一出风口110用于作为向第一房间排风的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30和第三进风口140用于作为从第一房间吸入空气的进风入口,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80上开设的新风进风口150用于作为从外界环境吸入新风的进风入口,换气排风口160用于作为向外界环境排放室内污浊空气的出风口,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90上开设的第二出风口170用于作为向第二房间排风的出风口。
壳体100内部包括沿着第二侧壁19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腔室500、换热腔室600和第一进风腔室700,预处理腔室500和新风进风口150连通,换热装置400安装在换热腔室600内,第三进风口140设置在换热腔室600的顶面,第一进风口120设置在第一进风腔室700的顶面。
具体的,预处理腔室500用于将从外界环境吸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预加热等,换热腔室600中的换热装置400用于将从外界进入的空气和从第一房间进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实现热量再次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第一进风腔室700用于作为从第一房间吸入空气的储存空间和流通通道。
壳体100内部设置有沿着第二侧壁19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靠近第二侧壁190设置的出风腔室800,第一出风口110设置在出风腔室800的顶面,第二出风口170设置在出风腔室800的侧面,第一出风口11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设置有第二进风腔室900,第二进风口130设置在第二进风腔室900的顶面,换气风机300位于换气排风口160和第二进风腔室900之间,出风风机200位于第一进风腔室700和第一出风口110之间。
出风腔室800用于作为处理后的空气的储存空间和流通通道,出风腔室800与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170连接,可以向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排放处理后的空气,第二进风腔室900用于作为从第一房间吸入空气的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换气风机300和出风风机200用于为吸入空气、排出空气和置换空气提供动力。
第一进风口120、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风机200、第一出风口110以及第一进风口120、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风机200、第二出风口170之间的风道即为取暖风道;第二进风口130、第二进风腔室900、换气风机300、换气排气口160之间的风道即为换气风道;新风进风口150、预处理腔室500、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道即为新风风道。
风门切换装置1000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即位于取暖风道和新风风道之间,用于封堵第一进风口120或封隔换热腔室600,以实现新风风道和取暖风道之间的切换;另外一个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即位于新风风道和换气风道之间,用于封堵第二进风口130或封隔换热腔室600。
通过切换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堵第一进风口120,切换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堵第二进风口130,新风可从新风进风口150进入,流经预处理腔室500、换热腔室600,在换热腔室600的换热装置400中与从第三进风口140进入的第一房间的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经过换热装置400被加热后的新风,依次流经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风机200、出风腔室800,通过第一出风口110流入第一房间或者通过第二出风口170流入第二房间,第一房间内的热空气经过换热装置400后温度降低,依次流经第二进风腔室900、换风风机300,通过换气排风口160排出室外。此时,新风取暖器实现了新风流入、换气以及新风和排出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功能。
通过切换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堵第一进风口120,切换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换热腔室600和第二进风腔室900,新风从新风进风口150进入主机壳体,流经预处理腔室500、换热腔室600、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腔室800,通过第一出风口110流入第一房间或者通过第二出风口170流入第二房间。此时,新风取暖器实现了新风功能。
通过切换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第一进风口120,切换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换热腔室600和第二进风腔室900,第一房间内的污浊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30进入主机壳体,流经第二进风腔室900、换气风机300,通过换气排风口160排出室外。此时,新风取暖器实现了换气功能。
通过切换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换热腔室600和第一进风腔室700,切换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堵第二进风口130,第一房间内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20进入主机壳体,依次流经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风机200、出风腔室800,通过第一出风口110流入第一房间或者通过第二出风口130流入第二房间。此时,如果在出风风机200和两个出风口之间设置加热组件,则可对室内吹热风,实现取暖功能。
通过切换第一进风口12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换热腔室600和第一进风腔室700,切换位于第二进风口130和换热腔室600之间的风门切换装置1000,使其封隔换热腔室600和第二进风腔室900,第一房间内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20进入主机壳体,依次流经第一进风腔室700、出风风机200、出风腔室800,通过第一出风口110流入第一房间或者通过第二出风口170流入第二房间,同时,第一房间内的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30进入主机壳体,流经第二进风腔室900、换气风机300,通过换气排风口160排出室外。此时,新风取暖器同时具有出风和换气两个功能,可实现冷干燥功能。如果在出风风机200和两个出风口之间设置加热组件,则实现热干燥功能。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取暖器的主机的壳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外壳101和安装在外壳101内部的内壳102,第一出风口110、第一进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30和第三进风口140位于内壳102上,第二出风口170、新风进风口150和换气排风口160位于外壳上101,内壳102一体成型,并和外壳101配合以形成预处理腔室500、换热腔室600、第一进风腔室700、第二进风腔室900、和出风腔室80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新风取暖器还包括面板1700,面板1700盖设在壳体100上,面板1700和新风取暖器主机之间具有进风缝隙,面板1700上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110对应的吹风口。
其中,面板1700具有保护新风取暖器主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取暖器,采用实施例一中的风门切换装置,通过将风门1020设置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并使其能够在第一通道口1100和第二通道口1200之间旋转,从而实现两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使新风取暖器的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同时通过驱动装置1010驱动风门1020旋转,操作更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具有相邻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切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风门;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风门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同一侧,所述风门的端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绕着所述转轴旋转,以使所述风门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尺寸均小于所述风门的尺寸,且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周圈边缘均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风门抵接在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外圈的所述壳体上,且和所述限位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凸设在所述壳体表面的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通道口的周圈靠近所述第二通道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周圈靠近所述第一通道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风门卡接在所述限位凸筋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周圈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外圈的所述壳体抵紧设置,且和所述限位凸筋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风门的一侧,所述伸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连杆伸缩,以带动所述风门绕着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杆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蜂窝状的加强筋。
9.一种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两个风道,所述两个风道上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所述第一通道口和所述第二通道口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风门切换装置,所述风门切换装置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道口或所述第二通道口,以在开启一个所述风道的同时关闭另一个所述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新风风道、取暖风道和换气风道,所述风门切换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门切换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取暖风道之间、以及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换气风道之间。
CN202020090373.3U 2020-01-16 2020-01-16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Active CN211739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0373.3U CN211739257U (zh) 2020-01-16 2020-01-16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0373.3U CN211739257U (zh) 2020-01-16 2020-01-16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9257U true CN211739257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8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0373.3U Active CN211739257U (zh) 2020-01-16 2020-01-16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9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847A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KR101841253B1 (ko) 댐퍼 부착형 송풍기
CN211739257U (zh) 风门切换装置及新风取暖器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100117298A (ko) 축열용량이 향상된 공기조화장치
CN214198897U (zh) 空调器
CN212005948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12108624U (zh) 一种风道切换型单风机室内取暖器
CN105020157B (zh)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CN210511918U (zh) 空调柜机
CN109404306B (zh) 可对炉窑内部进行冷却的离心式热风循环风机
JP201812705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3501371U (zh) 换气装置
CN112555990A (zh) 风机结构和空调器
CN105546624A (zh) 可进新风的双向风机及取暖器
CN111288557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14198916U (zh) 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CN217844185U (zh) 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15675717U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厨房空调系统
CN209794333U (zh) 一种泡沫烘干定型室
CN112303731A (zh) 空调柜机
CN210740547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09237U (zh) 空调器
CN220869679U (zh) 多风道排气扇
KR102633617B1 (ko) 환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