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9102U -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9102U
CN211739102U CN201922245217.XU CN201922245217U CN211739102U CN 211739102 U CN211739102 U CN 211739102U CN 201922245217 U CN201922245217 U CN 201922245217U CN 211739102 U CN211739102 U CN 211739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drum
cavity
rotary drum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5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继松
邓富灿
郭大江
季炫宇
杨鲁
杨宇
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245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9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9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9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转筒和至少一个转筒支座组件,转筒包括干燥段和燃烧段;窑头罩和窑尾罩;两根空心桨叶轴,两根空心桨叶轴的位于干燥段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空心桨叶;点火器;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和转筒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将转筒分为干燥段和燃烧段,通过夹套、空心桨叶轴和空心桨叶三种方式与转筒内的废弃物交换热量,从而实现对废气物的干燥。废弃物在干燥后脱除水分,使其更容易燃烧,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填埋处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废弃物内含有的有毒物质会进入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导致土地无法耕作。目前,对废弃物进行燃烧处理是应用最广的方式。
废弃物由许多种类的垃圾堆积而成,内部通常含有较多水分。因此在对废弃物进行燃烧处理前,往往需要先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再送入燃烧设备。现有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废弃物进行燃烧,通常不具备干燥功能,这导致了废弃物的燃烧困难,增加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使其具备干燥功能,让废弃物更容易燃烧,降低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架;转筒和至少一个转筒支座组件,所述转筒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筒包括干燥段和燃烧段,所述干燥段位于所述燃烧段的上方,所述转筒支座组件设置在所述转筒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转筒,所述转筒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套;窑头罩和窑尾罩,分别套设在所述转筒的上端和下端、且都与所述转筒转动连接、且还都与所述转筒保持密封连接,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的内部都形成有环形的空腔,所述窑头罩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热介质出口和与所述转筒内部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窑尾罩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热介质进口和与所述转筒内部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转筒上开有将所述空腔与所述夹套连通的通孔;空心桨叶轴,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和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围的第二腔体,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均沿所述转筒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转筒内,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向外伸出、并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位于所述干燥段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空心桨叶,所述空心桨叶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内部的所述第二腔体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且还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内部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一端均设置有热介质旋转接头,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上的所述空心桨叶互相交错布置;点火器,设置在所述窑尾罩内,用于点燃所述燃烧段内的废弃物;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和转筒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空心桨叶轴和所述转筒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窑头罩或所述窑尾罩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三腔体和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侧的第四腔体,所述导流筒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将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转筒上开有多个将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夹套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桨叶包括两个空心扇形叶片,两个所述空心扇形叶片对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上、且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扇形叶片的扇形角度为120°-140°。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扇形叶片上的远离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一端设置有刮板。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拨销、第三电机、拨叉刃和拨叉,所述固定架套设在所述筒体上,多个所述拨销沿所述固定架的周向均布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均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拨销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拨叉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拨叉刃与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拨叉刃可插入和脱离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将转筒分为干燥段和燃烧段,通过夹套、空心桨叶轴和空心桨叶三种方式与转筒内的废弃物交换热量,从而实现对废气物的干燥。废弃物在干燥后脱除水分,使其更容易燃烧,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E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导流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导流筒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0为空心桨叶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转筒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支架、20-转筒、21-干燥段、22-燃烧段、221-抄板、222-球链、23-夹套、24-第二通孔、30-转筒支座组件、31-滚圈、32-托轮、40-窑头罩、41-热介质出口、42-进料口、50-窑尾罩、51-热介质进口、52-出料口、53-点火器、60-空腔、61-第三腔体、62-第四腔体、70-空心桨叶轴、71-轴承座、72-空心桨叶、721-空心扇形叶片、722-刮板、73-热介质旋转接头、74-第一腔体、75-第二腔体、80-导流筒、81-第一通孔、90-密封圈、100-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110-转筒驱动装置、111-固定架、112-拨销、113-电机、114-拨叉刃、115-拨叉、120-第一管道、130-第二管道、140-防逆转机构、141-基座、142-止动件、143-第一弹簧、144-倾斜面、151-销套、152-减震垫、153-第一容置槽、154-推动件、155-第二弹簧、156-第二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水平”、“顶”、“底”、“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0、转筒20、转筒支座组件30、窑头罩40、窑尾罩50、两根空心桨叶轴70、点火器53、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100和转筒驱动装置110。
转筒20倾斜设置在支架10上。转筒20分为干燥段21和燃烧段22两部分,干燥段21位于燃烧段22的上方。转筒支座组件30设置在转筒20的下方、用于支撑起整个转筒20,转筒2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套23。具体地,转筒支座组件30包括滚圈31和托轮32,滚圈31套设在转筒20的外围、且与转筒20固定连接,托轮32设置在支架10上且与滚圈31滚动接触。转筒支座组件30中的托轮32与滚圈31滚动接触,不会影响转筒20的旋转。
窑头罩40和窑尾罩50分别套设在转筒20的上端和下端、且都与转筒20转动连接。转筒20在转动时与窑头罩40和窑尾罩50始终保持密封。窑头罩40和窑尾罩50的内部都形成有环形的空腔60,优选在窑头罩40和窑尾罩50内都分别设置套设有两个密封圈90,两个密封圈90分别位于空腔60的两侧,从而使空腔60保持密闭。窑头罩40上具有与空腔60连通的热介质出口41和与转筒20内部连通的进料口42。窑尾罩50上具有与空腔60连通的热介质进口51和与转筒20内部内部连通的出料口52。转筒20上开有将空腔60与夹套23连通的通孔,热介质进口51和热介质出口41均通过空腔60和通孔与夹套23保持连通。
热介质首先经过增压设备增压,优选增压设备为压力泵,增压后的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51进入夹套23,然后先后经过燃烧段22和干燥段21后从热介质出口41排出。热介质在经过燃烧段22时,转筒20内正在进行燃烧的废弃物能促进热介质的温度升高,从而进一步促进热介质在干燥段21内对废弃物的干燥。
空心桨叶轴70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74和位于第一腔体74外围的第二腔体75,两根空心桨叶轴70均沿转筒20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转筒20内。两根空心桨叶轴70的两端分别穿过窑头罩40和窑尾罩50向外伸出、并通过轴承座71与支架10转动连接。两根空心桨叶轴70的位于干燥段21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空心桨叶72,位于燃烧段22的部分无空心桨叶72、从而增加燃烧空间。空心桨叶72与对应的空心桨叶轴70内部的第二腔体75通过第一管道120连通、且还与对应的空心桨叶轴70内部的第一腔体74通过第二管道130连通。两根空心桨叶轴70的一端均设置有热介质旋转接头73,两根空心桨叶轴70上的空心桨叶互相交错布置。
增压后的热介质从上述一端的热介质旋转接头73进入空心桨叶轴70内的第二腔体75内,并通过第一管路120逐步流向空心桨叶72,然后通过第二管路130回流至第一腔体74内,最后再从旋转接头73排出。这样实现了从内部对废弃物进行内加热,与夹套23对废弃物的外加热相配合,提高了干燥效率。点火器53设置在窑尾罩50内,用于点燃燃烧段22内的废弃物。
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100和转筒驱动装置110均包括减速电机和齿轮组,在齿轮组的传动下减速电机控制驱动空心桨叶轴70和转筒20低速旋转。转筒20的低速旋转有利于废弃物的翻动,增加废弃物与转筒2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废弃物的干燥和燃烧的效率更高。
优选地,转筒驱动装置110包括固定架111、拨销112、电机113、拨叉刃114和拨叉115。固定架111套设在转筒20上,多个拨销112沿固定架111的周向均布在固定架111上、且均与固定架111可拆卸连接。固定架111和相邻的两个拨销112之间形成有凹槽,电机113与拨叉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拨叉刃114与拨叉11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拨叉刃114可插入和脱离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转筒20逆转的防逆转机构140,所述防逆转机构140包括基座141、止动件142和第一弹簧143。
基座14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转筒20的下方。
止动件142的下端在纵向方向上与所述基座141滑动连接,止动件142的上端具有一倾斜面144。
第一弹簧143,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41和所述止动件142连接。
在自然状态下,当所述拨销112与所述倾斜面144未接触时,由于第一弹簧143的作用,所述止动件142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拨销112之间。
当所述转筒20正向转动时,所述拨销112可从所述止动件142上的所述倾斜面144上滑动通过;
当所述转筒20逆向转动时,所述拨销112受到所述止动件142的阻挡。
设置防逆转机构140的目的是,在拨叉未驱动拨销112、以使转筒20转动的间隔时间内,可以防止转筒20逆转。且上述防逆转机构140,结构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销112的外周面上套设有销套151,所述销套151与所述拨销112转动连接,所述销套151的外周面上开有成环形且与所述销套151同轴的第一容置槽153,第一容置槽15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容置槽153内套设有减震垫152,减震垫152优选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一容置槽153的槽底沿周向开有多个第二容置槽156,所述第二容置槽156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55和推动件154,所述第二弹簧1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56的槽底和所述推动件154的一端抵接,所述推动件154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56滑动连接,所述推动件154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第二容置槽156外、且与所述减震垫152的内周面抵接;
自然状态下,所述减震垫152的与所述推动件154相抵触的部位凸出于所述销套151的外周面外,当所述拨叉与所述减震垫152抵接、且使所述推动件154向所述第二容置槽156内移动时,所述减震垫152的与所述拨叉相抵接的部位完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53内。
在本实施例中,自然状态下,由于第二弹簧155将推动件154向第二容置槽156外顶,从而推动件154也将减震垫152向外顶起,进而使减震垫152的被推动件154所顶起的部位凸出于销套151的外周面外。由于上述设置,转动的拨叉先与减震垫152的凸出于销套151的外周面外的部分抵接,这样避免了拨叉之间与销套151接触,从而降低了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且由于拨叉与减震垫152上的上述凸出于销套151的外周面外的部分接触后,推动件154向第二容置槽156的槽底方向移动,从而减震垫152逐渐移动到第一容置槽153内,直到与拨叉接触的部位完全位于第一容置槽153内。然后拨叉与销套151滚动接触,销套151与拨销112转动连接,从而既避免了拨销112的磨损,又避免了减震垫152的磨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空腔60内设置有导流筒80。优选导流筒80为H型结构,导流筒80的两侧与窑头罩40或窑尾罩50固定连接。导流筒80将空腔60分隔为第三腔体61和位于第三腔体61内侧的第四腔体62。导流筒80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将第三腔体61和第四腔体62连通的第一通孔81,转筒20上开有多个将第四腔体62和夹套23连通的第二通孔24。
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51进入位于窑尾罩50处的空腔60内,并扩散至整个第三腔体61,经过导流筒80上的第一通孔81、进一步扩散至第四腔体62,再经过位于窑尾罩50处的夹套23上的第二通孔24,最后进入夹套23内,从而与转筒20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热介质经过相反的路径,最后从窑头罩40上的热介质出口41流出。导流筒80对热介质的流动起导向作用,热介质经过导流筒80导向后会均匀地扩散至第三腔体61和第四腔体62,使热介质进出夹套23的速率更加平稳,从而对废弃物的干燥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心桨叶72包括两个空心扇形叶片721。两个空心扇形叶片721对称设置在对应的空心桨叶轴70上、且与对应的空心桨叶轴70连通。将空心桨叶72分为两个空心扇形叶片721,使得两个空心扇形叶片72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方便废弃物向下流动,从而减少废弃物堵塞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心扇形叶片721的扇形角度为120°-140°。在此条件下废弃物既能顺利地向下流动,又能保持空心扇形叶片721内的热介质与废弃物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废弃物的干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心扇形叶片721上的远离空心桨叶轴70的一端设置有刮板722。空心桨叶轴70旋转时,两个空心桨叶轴70上的相邻的空心扇形叶片721上的刮板722互相交替,从而刮除粘附在空心扇形叶片721上的废弃物。优选地,位于燃烧段22的转筒20的内壁上安装有抄板221和球链222。抄板221与转筒20固定连接,球链222与转筒20铰接。抄板221方便搅拌和打散燃烧段22内的废弃物,促进废弃物的燃烧。球链222转动到顶端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下垂球链222的自由端敲打位于燃烧段22的转筒20的内壁,从而使粘附在转筒20内壁上的废弃物脱落,进一步促进废弃物的燃烧。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筒驱动装置110包括固定架111、拨销112、电机113、拨叉刃114和拨叉115。固定架111套设在转筒20上,多个拨销112沿固定架111的周向均布在固定架111上、且均与固定架111可拆卸连接。固定架111和相邻的两个拨销112之间形成有凹槽,电机113与拨叉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拨叉刃114与拨叉11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拨叉刃114可插入和脱离凹槽。
拨叉115插入凹槽时通过固定架111带动转筒20旋转,拨叉115在电机113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离开凹槽,转过一圈后继续插入下一个凹槽,从而带动转筒20连续旋转。如果拨销112和拨叉刃114损坏,用户可及时卸下更换,方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转筒和至少一个转筒支座组件,所述转筒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筒包括干燥段和燃烧段,所述干燥段位于所述燃烧段的上方,所述转筒支座组件设置在所述转筒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转筒,所述转筒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套;
窑头罩和窑尾罩,分别套设在所述转筒的上端和下端、且都与所述转筒转动连接、且还都与所述转筒保持密封连接,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的内部都形成有环形的空腔,所述窑头罩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热介质出口和与所述转筒内部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窑尾罩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热介质进口和与所述转筒内部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转筒上开有将所述空腔与所述夹套连通的通孔;
空心桨叶轴,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和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围的第二腔体,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均沿所述转筒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转筒内,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向外伸出、并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位于所述干燥段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空心桨叶,所述空心桨叶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内部的所述第二腔体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且还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内部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一端均设置有热介质旋转接头,两根所述空心桨叶轴上的所述空心桨叶互相交错布置;
点火器,设置在所述窑尾罩内,用于点燃所述燃烧段内的废弃物;
空心桨叶轴驱动装置和转筒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空心桨叶轴和所述转筒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窑头罩或所述窑尾罩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三腔体和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侧的第四腔体,所述导流筒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将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转筒上开有多个将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夹套连通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桨叶包括两个空心扇形叶片,两个所述空心扇形叶片对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上、且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桨叶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扇形叶片的扇形角度为120°-1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扇形叶片上的远离所述空心桨叶轴的一端设置有刮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拨销、第三电机、拨叉刃和拨叉,所述固定架套设在所述转筒上,多个所述拨销沿所述固定架的周向均布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均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拨销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拨叉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拨叉刃与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拨叉刃可插入和脱离所述凹槽。
CN201922245217.X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739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5217.XU CN211739102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5217.XU CN211739102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9102U true CN211739102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5217.XU Active CN211739102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9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543A (zh) * 2019-12-13 2020-04-2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543A (zh) * 2019-12-13 2020-04-24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39102U (zh)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1575122U (zh) 一种两段式废弃物干燥与焚烧处理系统
CN112923665B (zh) 一种快干耙式干燥器
CN110925773B (zh) 一种两段式废弃物干燥与焚烧处理系统
CN111059543A (zh)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10925763B (zh) 一种生活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WO2022021117A1 (zh) 一种生活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566985B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破渣炉排机
WO2022021116A1 (zh) 一种两段式废弃物干燥与焚烧处理系统
CN210374439U (zh) 一种葛根淀粉用烘干机
CN106219936B (zh) 一种应用于污泥干化机的搅拌桨片结构
JP3865568B2 (ja) 回転胴型焼却炉・乾燥炉の混合装置
CN111536545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进料分布装置
CN110731694A (zh) 自动炒菜机
CN112361351B (zh) 危废回转窑焚烧工艺
CN114061286A (zh) 一种双向绞龙炒锅
CN210118749U (zh) 用于羊毛清洗后的污泥焚烧炉
CN110260345B (zh) 一种基于酸碱度的土壤环境质量检测仪
CN202445096U (zh) 一种螺旋漂烫机
CN216308535U (zh) 一种糠醛渣锅炉燃烧用余热利用装置
CN213961634U (zh) 糖块成型机
CN219494584U (zh) 一种水冷内螺旋滚筒
CN209101321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颗粒燃料防反烧结构
CN115950297B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吸收设备
CN213961631U (zh) 制糖机的糖料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