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7752U -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7752U
CN211737752U CN201922380373.7U CN201922380373U CN211737752U CN 211737752 U CN211737752 U CN 211737752U CN 201922380373 U CN201922380373 U CN 201922380373U CN 211737752 U CN211737752 U CN 211737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inner
inner ring
ring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0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成鹏
雷良育
孙崇昆
王国辉
胡峰
荆家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to CN201922380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7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7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77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轴承领域,公开了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外圈和第一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内圈套装在轴承外圈内,还包括第二轴承内圈和压盖,第一轴承内圈的一端伸出轴承外圈并向外弯曲形成凹槽,第二轴承内圈安装在凹槽内,压盖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向外弯曲的一侧,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共同形成有通道,通道内设有圆锥滚子和保持架,通道的两端还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内骨架和外骨架,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借助外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增加了汽车行驶安全性,同时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减少了轮毂轴承使用阶段的定期维护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作为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承载车身的重量和为车轮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这不仅要求它能够承受车重引起的径向载荷还要承受转向引起的轴向载荷。随着技术的发展,轿车上用的轮毂轴承由于体积小载重量轻,基本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集成度非常高,而货车上的轮毂轴承由于载重量大,所以轴承体积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基本还处于使用螺栓预紧结构的第二代轮毂轴承。但是由于轮毂轴承长时间的转动会引起锁紧螺母松退现象,松退严重时会导致轮毂轴承结构失效,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
中国公开专利号:CN206361029U公开了铁路货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设置有锥形的外圈滚道面的轴承外圈、设置有锥形的内圈滚道面的轴承内圈、置于外圈滚道面与内圈滚道面组成的滚道内的若干个圆锥滚子、设置于滚道内的用于隔开圆锥滚子的保持架以及设置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径向间隙内的密封件,所述圆锥滚子的有效直径为25.745MM,所述圆锥滚子的总长为57.03MM,所述外圈滚道面的锥角为10°,所述内圈滚道面的锥角为7.83°。通过优化轴承内部的结构,提高了基本额定动载荷、额定静载荷和额定寿命,但依旧使用螺栓预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货车用轮毂轴承的螺栓预紧结构容易出现螺母松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外圈和第一轴承内圈,第一轴承内圈套装在轴承外圈内,还包括第二轴承内圈和压盖,第一轴承内圈的一端伸出轴承外圈并向外弯曲形成凹槽,第二轴承内圈安装在凹槽内,压盖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向外弯曲的一侧,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都与压盖螺栓连接,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三者共同形成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有数量为若干个的圆锥滚子和用于隔开圆锥滚子的保持架,通道的两端还设有用于密封通道的密封件。第一轴承内圈设计成比轴承外圈更长的直轴伸出结构,经过铆合工艺将第一轴承内圈的右端伸出部分铆压成翻边铆合结构,紧紧的贴合并压紧于第二轴承内圈,形成铆合预紧结构,此结构能够使得轴承的整体性更强,轴承游隙控制的更精确;密封件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上的内骨架、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上的外骨架,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之前的货车用轮毂轴承,不需要借助外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不会因为预紧结构松动而引起游隙不可控和寿命降低,有效的解决锁紧部位松退的现象,增加了汽车行驶安全性,同时采用“O”型密封圈作为密封件的主要部分,减少了轮毂轴承使用阶段的定期维护费用,使轮毂轴承集成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圆锥滚子包括第一圆锥滚子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内壁两端上都设有形状为锥形的外圈滚道面,第一轴承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一内圈滚道面,第二轴承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二内圈滚道面,第一圆锥滚子设置在左侧的外圈滚道面与第一内圈滚道面形成的第一滚道内,第二圆锥滚子设置在右侧的外圈滚道面与第二内圈滚道面形成的第二滚道内。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设计,轴承体积小,能承载更大的径向和轴向复合载荷。
作为优选,保持架包括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第一保持架设置于第一滚道内并与第一圆锥滚子相连,第二保持架设置于第二滚道内并与第二圆锥滚子相连。保持架的作用为隔离各个圆锥滚子并保持圆锥滚子在相应的滚道中滚动。
作为优选,内骨架和外骨架都为“L”型,内骨架的一边固定在轴承外圈上,外骨架的一边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上,内骨架另外一边设在通道的内部,外骨架的另外一边设在内骨架另外一边的外侧,内骨架扣装在外骨架上并形成形状为环形的腔体。该密封件能够有效的防止润滑油泄露和外界灰尘杂质进入轮毂轴承内部。
作为优选,轴承外圈的一侧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螺栓孔,所有螺栓孔均布在轴承外圈上。螺栓孔的作用是将轮毂轴承整体连接到货车前桥上,用于支撑车身重量和车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之前的货车用轮毂轴承,不需要借助外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不会因为预紧结构松动而引起游隙不可控和寿命降低,有效的解决锁紧部位松退的现象,增加了汽车行驶安全性,同时采用“O”型密封圈作为密封件的主要部分,减少了轮毂轴承使用阶段的定期维护费用,使轮毂轴承集成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第一轴承内圈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轴承外圈、11—第一轴承内圈、12—第二轴承内圈、13—凹槽、14—通道、15—圆锥滚子、16—保持架、17—密封件、18—外圈滚道面、19—第一内圈滚道面、20—第二内圈滚道面、21—第一滚道、22—第二滚道、23—内骨架、24—外骨架、25—密封橡胶、26—腔体、27—螺栓孔、28—压盖、151—第一圆锥滚子、152—第二圆锥滚子、161—第一保持架、162—第二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如图1-4所示,包括轴承外圈10和第一轴承内圈11,第一轴承内圈11套装在轴承外圈10内,还包括第二轴承内圈12和压盖28,第一轴承内圈11的一端伸出轴承外圈10并向外弯曲形成凹槽13,第二轴承内圈12安装在凹槽13内,压盖28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11向外弯曲的一侧,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都与压盖28螺栓连接,轴承外圈10、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三者共同形成有通道14,通道14内设置有数量为若干个的圆锥滚子15和用于隔开圆锥滚子15的保持架16,通道14的两端还设有用于密封通道的密封件17。
圆锥滚子15包括第一圆锥滚子151和第二圆锥滚子152,轴承外圈10的内壁两端上都设有形状为锥形的外圈滚道面18,第一轴承内圈11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一内圈滚道面19,第二轴承内圈12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二内圈滚道面20,第一圆锥滚子151设置在左侧的外圈滚道面18与第一内圈滚道面19形成的第一滚道21内,第二圆锥滚子152设置在右侧的外圈滚道面18与第二内圈滚道面20形成的第二滚道22内。
保持架16包括第一保持架161和第二保持架162,第一保持架161设置于第一滚道21内并与第一圆锥滚子151相连,第二保持架162设置于第二滚道22内并与第二圆锥滚子152相连。
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圆锥滚子151和第一保持架161贴合在第一轴承内圈11的第一内圈滚道面19上,然后将第一轴承内圈11套装在轴承外圈10内,使第一圆锥滚子151贴合左侧的外圈滚道面18,然后将第二圆锥滚子152、第二保持架162和第二轴承内圈12安装在第一轴承内圈11的右侧上方,然后经过铆合工艺将第一轴承内圈11的右端伸出部分铆压成翻边铆合结构,使得第一轴承内圈11紧紧的贴合并压紧于第二轴承内圈12,形成铆合预紧结构,然后安装好密封件17,不需要借助外部锁紧螺母进行预紧。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内骨架23和外骨架24都为“L”型,内骨架23的一边固定在轴承外圈10上,外骨架24的一边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上,内骨架23另外一边设在通道14的内部,外骨架24的另外一边设在内骨架23另外一边的外侧,内骨架23扣装在外骨架24上并形成形状为环形的腔体26,“O”型密封圈25被压紧在腔体26内。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轴承外圈10的一侧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螺栓孔27,所有螺栓孔27均布在轴承外圈10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外圈(10)和第一轴承内圈(11),第一轴承内圈(11)套装在轴承外圈(10)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轴承内圈(12)和压盖(28),第一轴承内圈(11)的一端伸出轴承外圈(10)并向外弯曲形成凹槽(13),第二轴承内圈(12)安装在凹槽(13)内,压盖(28)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圈(11)向外弯曲的一侧,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都与压盖(28)螺栓连接,轴承外圈(10)、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三者共同形成通道(14),通道(14)内设置有数量为若干个的圆锥滚子(15)和用于隔开圆锥滚子(15)的保持架(16),通道(14)的两端设有用于密封通道的密封件(17),密封件(17)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10)上的内骨架(23)以及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上的外骨架(24),外骨架(24)与内骨架(23)之间形成有腔体(26),腔体(26)内设有“O”型密封圈(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圆锥滚子(15)包括第一圆锥滚子(151)和第二圆锥滚子(152),轴承外圈(10)的内壁两端上都设有形状为锥形的外圈滚道面(18),第一轴承内圈(11)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一内圈滚道面(19),第二轴承内圈(12)的外壁上设置有锥形的第二内圈滚道面(20),第一圆锥滚子(151)设置在左侧的外圈滚道面(18)与第一内圈滚道面(19)形成的第一滚道(21)内,第二圆锥滚子(152)设置在右侧的外圈滚道面(18)与第二内圈滚道面(20)形成的第二滚道(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保持架(16)包括第一保持架(161)和第二保持架(162),第一保持架(161)设置于第一滚道(21)内并与第一圆锥滚子(151)相连,第二保持架(162)设置于第二滚道(22)内并与第二圆锥滚子(15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内骨架(23)和外骨架(24)都为“L”型,内骨架(23)的一边固定在轴承外圈(10)上,外骨架(24)的一边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11)和第二轴承内圈(12)上,内骨架(23)另外一边设在通道(14)的内部,外骨架(24)的另外一边设在内骨架(23)另外一边的外侧,内骨架(23)扣装在外骨架(24)上并形成形状为环形的腔体(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外圈(10)的一侧设有数量为若干个的螺栓孔(27),所有螺栓孔(27)均布在轴承外圈(10)上。
CN201922380373.7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37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0373.7U CN21173775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0373.7U CN21173775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7752U true CN211737752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03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37752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7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48715A1 (en) Method for preloading a hub bearing unit
US8186888B2 (en) Wheel bearing and a bearing apparatus for a wheel of vehicle of semi-floating type having the wheel bearing
JP6101004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737752U (zh) 一种铆合预紧的货车用轮毂轴承单元
CN102518657A (zh) 新型卡车轮毂轴承
CN216951279U (zh) 一种满装滚子螺栓轴轴承
CN206972760U (zh) 节能型商用汽车车轮滚动支承
CN203670481U (zh) 汽车轮毂轴承外圈
CN206072132U (zh) 振动电机双层密封深沟球轴承
JP2009292370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212373484U (zh) 免维护转向节总成
CN103542005A (zh)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14499764U (zh) 一种带油槽润滑的止推轴承
CN219953985U (zh) 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
CN205677984U (zh) 便于装配的轮毂轴承
CN205689611U (zh)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14698784U (zh) 商用车中桥贯通轴用双列轴承
CN218093889U (zh) 一种向心滚子与推力滚子复合型滚轮轴承
CN213064362U (zh) 一种驱动桥用免维护轮毂单元
JP6429441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と中間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48149A (zh) 用于车轮的毂部轴所用的支承装置
CN215634485U (zh) 一种多重密封结构汽车轮毂轴承总成
CN213981648U (zh) 能够防止保持架变形的轴承结构
JP2009154601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21345133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轴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