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3925U -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3925U
CN211733925U CN201922247870.XU CN201922247870U CN211733925U CN 211733925 U CN211733925 U CN 211733925U CN 201922247870 U CN201922247870 U CN 201922247870U CN 211733925 U CN211733925 U CN 211733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storage device
chamber
circumferenti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78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官阔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78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3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3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3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该蓄水装置包括本体和隔水组件,隔水组件设置在本体内,将本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蓄水腔和压水腔,隔水组件的位置和/或形状根据蓄水腔和压水腔内的水压可改变,以改变蓄水腔和压水腔的容积,压水腔具有第一压水口,蓄水腔具有第一蓄水入口和第一蓄水出口,其中,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蓄水腔内的滤芯,滤芯位于第一蓄水入口和第一蓄水出口之间的水流通路上。由此可知,该蓄水装置,可以避免用户接取TDS较高的首段水,而且用户还不用因为净水机将TDS较高的首段水排掉,而花费时间等待净水机重新制备符合标准的直饮水,同时,在其内部设置滤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直饮水的纯净度。

Description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净水机逐渐走入人们的家庭。反渗透膜净水机因其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越来越受欢迎。
原水中多具有较高TDS(溶解性固体总量),反渗透膜净水机可以在高压泵的作用下,将原水中的大量离子阻挡在渗透膜前,而使通过渗透膜的水的TDS符合直饮水的标准。同时,反渗透膜滤芯还会在制取直饮水时按照一定比例排出高TDS的浓水。
在净水机完成制水过程中,虽然浓水可以通过浓水管路被排掉,但制水完成后反渗透膜滤芯中还是会有少量的浓水存留在反渗透膜前。长时间停机后,根据离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的原理,膜前浓水中的离子会向膜后净化的直饮水中扩散,从而将净化后的直饮水污染。在下一次取水时,被污染后的直饮水将会混同新制的直饮水一同流出,使制出的首段水的TDS高于标准值。
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的做法通常是将TDS较高的首段水排掉,从而避免首段水被输送至用户。但这样存在的问题是,用户开机后需要等待排掉首段水所花费的时间,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其包括本体和隔水组件,所述隔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将所述本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蓄水腔和压水腔,所述隔水组件的位置和/或形状根据所述蓄水腔和所述压水腔内的水压可改变,以改变所述蓄水腔和所述压水腔的容积,所述压水腔具有第一压水口,所述蓄水腔具有第一蓄水入口和第一蓄水出口,其中,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水腔内的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之间的水流通路上。
由此可知,通过具有该结构的蓄水装置,可以利用TDS较高的首段水将已经存储在蓄水腔内的直饮水通过隔水组件输送至用户,一方面避免了用户接取TDS较高的首段水,另一方面,用户还不用因为净水机将TDS较高的首段水排掉,而花费时间等待净水机重新制备符合标准的直饮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了取水时间。同时,在第一蓄水入口和第一蓄水出口的水流通路上设置滤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直饮水的纯净度。
示例性地,所述隔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
由此可知,因为隔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所以可以方便地安装至本体内时,且占用空间小,使蓄水装置集成度高。
示例性地,所述隔水组件包括:囊体,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囊体内的空腔形成所述蓄水腔,所述囊体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压水腔,所述囊体具有第一过水口;囊体连接嘴,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水口,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以及中心管,其穿设在所述囊体连接嘴内,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通道形成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中的一个,且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囊体连接嘴之间的环形水流通道形成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中的另一个。
具有该结构的隔水组件,囊体可以有多种形状,以适应蓄水装置的本体,将囊体装入本体内,且该隔水组件内的空腔所形成的蓄水腔可以有较大容积,能够存放大量已经制备好的直饮水,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净水机中TDS较高的首段水挤压隔水组件,排出直饮水。避免了因蓄水腔容积过小,直饮水已经被全部排出,而首段水还未完全利用。同时,还通过中心管将第一蓄水入口和第一蓄水出口分隔开,形成两条水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所述中心管延伸到所述蓄水腔内,所述滤芯呈环状,其围绕所述中心管的延伸到所述蓄水腔内的内部部分,所述滤芯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相对的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至囊体连接嘴,所述蓄水腔内还设置有环形端帽,所述中心管的所述内部部分的端部和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固定至所述环形端帽。
通过该结构,可以将滤芯固定至中心管上,使滤芯不易从中心管上脱落。
示例性地,所述环形端帽具有分别从其内周缘和外周缘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周凸缘和外周凸缘,所述内周凸缘包围形成圆形通孔,所述内周凸缘和所述外周凸缘之间形成环形插槽,所述中心管的所述内部部分的端部插接至所述圆形通孔内,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二轴向端部插接至所述环形插槽内,所述环形端帽与所述囊体连接嘴沿所述滤芯的轴向方向间隔开设置。
这样环形端帽就可以牢固的固定在中心管上,同时,还可以承托滤芯,方便滤芯在隔水件内的安装。
示例性地,所述滤芯与所述中心管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形成环形间隔,所述环形间隔的一端由所述环形端帽封闭,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环形水流通道。
这样水从中心管的水流通道向环形水流通道流动的过程中,都将且只能经过滤芯的过滤进入到环形水流通道中,使得蓄水装置的出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示例性地,所述囊体连接嘴具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尺寸段相比于其小尺寸段更靠近所述蓄水腔的内部,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插接至所述大尺寸段内。
这样,可以增加滤芯的厚度,从而提高滤芯的过滤能力。
示例性地,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水流分隔帽,所述隔水组件和所述本体均连接至所述水流分隔帽,所述水流分隔帽上设置有第二蓄水入口、第二蓄水出口和第二压水口,所述水流分隔帽内具有互不连通的蓄水入水通道、蓄水出水通道和压水水流通道,所述蓄水入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二蓄水入口之间,所述蓄水出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蓄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蓄水出口之间,所述压水水流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压水口和所述第二压水口之间。
统一了接口标准,从而降低了产品零部件的种类,降低产品的成本。
示例性地,所述水流分隔帽包括端壁以及从所述端壁延伸的第一周向壁、第二周向壁和第三周向壁,其中所述第二周向壁包围所述第一周向壁,所述第三周向壁包围所述第二周向壁,所述第一周向壁连接至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周向壁内侧形成所述蓄水入水通道;所述第二周向壁连接至所述囊体连接嘴,所述第一周向壁和所述第二周向壁之间形成所述蓄水出水通道;以及所述第三周向壁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周向壁和所述第三周向壁之间形成所述压水水流通道。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水流分隔帽,可以同时形成蓄水入水通道、蓄水出水通道和压水水流通道。从而简化水流分隔帽内部的结构,减少水流分隔帽的体积,提高了蓄水装置的集成度。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蓄水入口沿所述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周向壁、所述第二周向壁和所述第三周向壁,以连通至所述蓄水入水通道;所述第二蓄水出口沿所述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周向壁和所述第三周向壁,以连通至所述蓄水出水通道;或者/以及所述第二压水口沿所述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三周向壁,以连通至所述压水水流通道。
该结构,可以减少蓄水装置连接在净水机中的占用空间,且减少了管路零部件的使用,提高了蓄水装置的集成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示例性地,所述本体包括具有第二过水口的刚性瓶体和连接至所述第二过水口的瓶体连接嘴,所述囊体位于所述刚性瓶体内,所述囊体连接嘴连接至所述瓶体连接嘴的内侧。
由此可知,将囊体设置在刚性瓶体内,在使用过程中,刚性瓶体可以承受压水腔内的压力,而不会因压力而变形,保证压水腔的压力全部作用在囊体上,将蓄水腔内的直饮水从第一蓄水出口中挤出,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压水口形成在所述囊体连接嘴与所述瓶体连接嘴之间。
该结构的第一压水口占用空间小,且相比于在瓶体连接嘴中设置通道,更容易实现。
示例性地,所述囊体连接嘴与所述瓶体连接嘴通过卡扣连接。
具有卡扣连接的囊体连接嘴和瓶体连接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所述瓶体连接嘴旋转焊接至所述刚性瓶体。
该连接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蓄水装置的本体出现漏水现象。
示例性地,所述隔水组件可自由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蓄水装置结构稳定,在隔水组件挤压腔体时,运动平稳。
示例性地,所述滤芯为后置滤芯。
这样不仅提高了集成度,还可以使蓄水装置和后置滤芯的壳体共用一套模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由于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也最小限度的改变对净水机内部的布局,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
根据本使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蓄水装置,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蓄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蓄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蓄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蓄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蓄水装置的剖视图,其中蓄水腔未被压缩;以及
图6为图4的蓄水装置的剖视图,其中蓄水腔被压缩。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100’、100”、蓄水装置;200、本体;210、蓄水腔;211、第一蓄水入口;212、第一蓄水出口;220、压水腔;221、第一压水口;230、刚性瓶体;231、第二过水口;240、瓶体连接嘴;300、300’、300”、隔水组件;310、囊体;311、第一过水口;320、囊体连接嘴;321、台阶孔;322、大尺寸段;323、小尺寸段;330、中心管;331、内部部分;332、环形间隔;333、水流通道;334、环形水流通道;400、水流分隔帽;401、第一周向壁;402、第二周向壁;403、第三周向壁;404、端壁;410、蓄水入水通道;411、第二蓄水入口;420、蓄水出水通道;421、第二蓄水出口;430、压水水流通道;431、第二压水口;500、滤芯;510、第一轴向端部;520、第二轴向端部;600、环形端帽;601、圆形通孔;602、环形插槽;610、内周凸缘;620、外周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避免长时间停机后,将TDS较高的首段水输送给用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水装置100,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200和隔水组件300。示例性地,本体200可以是一个瓶体,其具有容纳水的功能。隔水组件300可以采用囊式结构,其设置在本体200内,将本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其中蓄水腔210位于内层,压水腔220位于蓄水腔210的外层,包围蓄水腔210。压水腔220可以用于存储TDS较高的首段水,而蓄水腔210则始终用于存储TDS符合标准的直饮水。
压水腔220具有第一压水口221,蓄水腔210具有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其中,蓄水腔210内还设置有滤芯500。滤芯500位于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之间的水流通路上。
在隔水组件300的一侧,水可通过第一压水口221,在压水腔220中进出。在隔水组件300的另一侧,水可以通过第一蓄水入口211进入蓄水腔210,并经过滤芯500的过滤,从第一蓄水出口212流出。反之,水也可以通过第一蓄水出口212进入蓄水腔210,经过滤芯500后出第一蓄水入口211流出。由于滤芯500的流通能力多具有方向性,虽然水流也可以反向流动,但是滤芯500的过滤效果和通流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还是建议水从第一蓄水入口211进入,从第一蓄水出口212流出。
其中,隔水组件300的形状可以根据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内的水压可改变,以改变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容积。水压较高的一侧腔的水会朝向水压较低的一侧挤压隔水组件300。在挤压过程中,隔水组件300改变其形状,以使水压较高的一侧的腔容积增大,相对地减小水压较低一侧的腔容积。
该蓄水装置100可以设置在具有反渗透膜滤芯的净水机中,将蓄水腔210的第一蓄水出口212连接直饮水出水口,第一蓄水入口211和压水腔220的第一压水口221分别连接至反渗透膜滤芯的出口。其中在同一时刻,只能第一蓄水入口211或第一压水口221与反渗透膜滤芯的出口连通。
初始状态时,蓄水腔210内充满上一次制水过程中制取的符合标准的直饮水,反渗透膜滤芯的出口和第一压水口221连通。如前所述地,由于长时间停机后反渗透膜后会存有由于扩散造成的TDS较高的首段水。在重新开启净水机后,高压泵启动,新制备的直饮水可以混同首段水一同被压入压水腔220。此时的压水腔220内的压力升高,挤压或者推动隔水组件300,使隔水组件300压缩蓄水腔210,将蓄水腔210中的直饮水通过滤芯500的过滤从第一蓄水出口212排出。这样,不但能够避免TDS较高的首段水输送给用户,而且还能够在用户开机后,及时获得符合标准的直饮水,无需用户等待,而且还可以对直饮水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地提高用户接取的直饮水的纯净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被压入压水腔220内的较高TDS的首段水,可以在后续的制水过程中,被排出或者重新回到反渗透膜的膜前,经过过滤再次成为直饮水。
其中,将压水腔220内的水被排出或者再次回到反渗透膜的膜前方法,可以是将制备的直饮水接通第一蓄水入口211,向蓄水腔210内蓄水,使蓄水腔210内的压力升高,挤压或者推动隔水组件300,使隔水组件300压缩压水腔220,将压水腔220中的TDS较高的首段水从第一压水口221排出。
由此可知,通过具有该结构的蓄水装置100,可以利用TDS较高的首段水将已经存储在蓄水腔210内的直饮水通过隔水组件输送至用户,一方面避免了用户接取TDS较高的首段水,另一方面,用户还不用因为净水机将TDS较高的首段水排掉,而花费时间等待净水机重新制备符合标准的直饮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了取水时间。同时,在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的水流通路上设置滤芯500,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直饮水的纯净度。
示例性地,滤芯500可以是后置滤芯。这样,该蓄水装置100就可以与净水机的后置滤芯集成到一体,提高了净水机的集成度。进一步地,该蓄水装置100还可以使用后置滤芯的壳体,这样不仅提高了集成度,还可以使蓄水装置100和后置滤芯的壳体共用一套模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由于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也最小限度的改变对净水机内部的布局,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蓄水装置100’。在该蓄水装置100’中,隔水组件300’的位置可以根据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内的水压可改变,以改变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容积。隔水组件300’可以将本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上下分布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可选地,也可以将本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分布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水压较高的一侧腔的水会朝向水压较低的一侧挤压隔水组件300。在挤压过程中,隔水组件300朝向水压较低的一侧移动。
示例性地,隔水组件300’可以是活塞结构,隔水组件300’可以自由移动地设置在本体200内,沿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本体200内具有容纳活塞的活塞腔,活塞腔被活塞分为了互不连通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当水进入压水腔220后,压水腔220压力升高,推动活塞向蓄水腔210方向移动,将蓄水腔210中的水通过滤芯500从第一蓄水出口212挤出。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蓄水装置100’结构稳定,在隔水组件300’挤压腔体时,运动平稳。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水组件300采用囊式结构来改变其形状,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水组件300”还可以采用隔膜结构。如图3所示,隔水组件300”可以将本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上下分布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可选地,也可以将本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左右分布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水压较高的一侧腔的水会朝向水压较低的一侧挤压隔水组件300”。在挤压过程中,隔水组件300”朝向水压较低的一侧凸出,以改变其形状。
可选地,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隔水组件的位置和形状来改变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容积。例如,可以在图2所示的隔水组件300’上设置隔膜结构。
在通过改变形状来实现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实施例中,例如图1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水组件300、300”的至少一部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可选地,可变形材料可以具有弹性,通过自身弹性,从而改变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容积。可变形材料例如可以包括橡胶材料、或硅胶材料。可选地,可变形材料可以具有柔性,可以通过折叠或弯曲改变自身形状,从而改变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的容积。可变形材料例如可以包括塑料薄膜。
隔水组件300、300”将本体200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当其中一个腔体流入水后,该腔体的压力将提高,隔水组件300、300”受到压力的推动,将改变隔水组件300、300”原有的形状。如果隔水组件300”是隔膜结构,受到压力的作用后,隔膜将向压力低的腔体凸出,将压力较低的一侧的腔体内的水挤出。如果隔水组件300是囊式结构,具有高压的腔体的水将挤压囊式结构,使囊式结构变形,将压力低的一个腔体内的水挤出。对于囊式结构的实施例,后文还将做详细的描述。
由此可知,因为隔水组件300、300”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所以可以方便地安装至本体200内时,且占用空间小,使蓄水装置100、100”集成度高。
如图4-6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水组件300为囊式结构。隔水组件300可以包括囊体310、囊体连接嘴320和中心管330。
囊体310设置在本体内,其为柔性材料制成,具有第一过水口311,第一过水口311可以使水进出于囊体310。囊体310内的空腔形成蓄水腔210,囊体310与本体200之间的空腔形成压水腔220。
囊体连接嘴320的一端可以连接至第一过水口311,另一端连接至本体200。囊体连接嘴320和第一过水口311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螺纹连接,粘接等,为了方便安装,可以使用卡扣连接。如图所示,在囊体310的内周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囊体连接嘴3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通过将环形凸起插入到环形凹槽内,实现囊体310和囊体连接嘴320的连接,同时在相互卡紧处,还可以设置密封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蓄水腔210与压水腔220之间窜水。
中心管330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设置在囊体连接嘴320内,且与囊体连接嘴320间隔开,其内部形成水流通道333,中心管330与囊体连接嘴320之间形成环形水流通道334。
中心管330内部的水流通道333可以是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中的一个,环形水流通道334可以是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中的另一个。即蓄水腔210内的水可以通过中心管330内部的水流通道333和与囊体连接嘴320之间的环形水流通道334进出。
为了方便,在下文,都将以中心管330内部的水流通道333为第一蓄水入口211,环形通道为第一蓄水出口212进行描述。
具有该结构的隔水组件300,囊体310可以有多种形状,以适应蓄水装置100的本体200,将囊体310装入本体200内,且该隔水组件300内的空腔所形成的蓄水腔210可以有较大容积,能够存放大量已经制备好的直饮水,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净水机中TDS较高的首段水挤压隔水组件300,排出直饮水。避免了因蓄水腔210容积过小,直饮水已经被全部排出,而首段水还未完全利用。同时,还通过中心管330将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分隔开,形成两条水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本体200包括刚性瓶体230和瓶体连接嘴240。刚性瓶体230为刚性材料制成,其具有第二过水口231。第二过水口231可以使水进出于刚性瓶体230。瓶体连接嘴240连接至刚性瓶体230的第二过水口231。
优选地,瓶体连接嘴240旋转焊接至刚性瓶体230上。旋转焊接是指旋熔式塑胶熔接,是将塑胶工件相互摩擦所产生之热力,使塑胶工件接触面产生熔解,在靠外在压力、驱动促使两工件旋转凝固为一体。而在蓄水装置100中,本体200多为塑料制成。
由于蓄水装置100在使用中,不会对其进行清理和维修,所以,可以通过旋转焊接,将瓶体连接嘴240与刚性瓶体230形成一个整体。虽然不可拆除,但是该连接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蓄水装置100的本体200出现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囊体310位于刚性瓶体230内,囊体连接嘴320连接至瓶体连接嘴240的内侧。
由此可知,将囊体310设置在刚性瓶体230内,在使用过程中,刚性瓶体230可以承受压水腔220内的压力,而不会因压力而变形,保证压水腔220的压力全部作用在囊体310上,将蓄水腔210内的直饮水从第一蓄水出口212中挤出,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为了使压水腔220与外界连通,在瓶体连接嘴24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连通压水腔220的通道,第一压水口221在该通道的端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瓶体连接嘴240为环状结构,囊体连接嘴320的外周壁与瓶体连接嘴240的内周壁间隔设置,第一压水口221可以形成在囊体连接嘴320与瓶体连接嘴240之间,即囊体连接嘴320和瓶体连接嘴之间形成环状的缝隙。通过该缝隙,压水腔220可以通过第一压水口221与外界连通。
该结构的第一压水口221占用空间小,且相比于在瓶体连接嘴240中设置通道,更容易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囊体连接嘴320上设置有外螺纹,在瓶体连接嘴240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囊体连接嘴320与瓶体连接嘴240通过螺纹连接,上述螺纹在周向上间断设置,通过间断的螺纹,形成第一压水口22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囊体连接嘴320与瓶体连接嘴240通过卡扣连接。在囊体连接嘴320的外周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在瓶体连接嘴240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通过将环形凸起装入环形凹槽内,可以使囊体连接嘴320与瓶体连接嘴240连接在一起,其中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之间不设密封件,两者为间隙配合,之间的缝隙,可以形成第一压水口221,使压水腔220与外界连通。具有卡扣连接的囊体连接嘴320和瓶体连接嘴240,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中心管330延伸到蓄水腔210内,滤芯500呈环状,其围绕中心管330的延伸到蓄水腔210内的内部部分331。中心管330的内部部分331与滤芯500在轴向方向上重合的长度为滤芯500的有效长度。水由中心管330内的水流通道333向中心管330外部的环形水流通到流动过程中,都需要先经过滤芯500的过滤,由于滤芯500的环状的,可以提高过滤面积。
滤芯500具有第一轴向端部510和与第一周向端部510相对的第二轴向端部520,第一轴向端部510固定至囊体连接嘴320。蓄水腔210内还设置有环形端帽600,中心管330的内部部分331的端部和滤芯500的第二轴向端部520固定至环形端帽600。环形端帽600上开设通孔,该通孔可以将中心管330的水流通道333与蓄水腔210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端帽600可以是一个托盘,其与中心管330的内部部分331的端部连接,滤芯500套设在中心管330的外周壁,并用环形端帽600将滤芯500夹在环形端帽600和囊体连接嘴320之间。通过该结构,可以将滤芯500固定至中心管330上,使滤芯500不易从中心管330上脱落。
示例性地,环形端帽600具有分别从其内周缘和外周缘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周凸缘610和外周凸缘620,内周凸缘610包围形成圆形通孔601,内周凸缘610和外周凸缘620之间形成环形插槽602。中心管330的内部部分331的端部插接至圆形通孔601内,滤芯500的第二轴向端部520插接至环形插槽602内。环形端帽600与囊体连接嘴320沿滤芯500的轴向方向间隔开设置。
这样环形端帽600就可以牢固的固定在中心管上,同时,还可以承托滤芯500,方便滤芯500在隔水件300内的安装。
示例性地,滤芯500与中心管330沿中心管300的径向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形成环形间隔332,环形间隔332的一端由环形端帽600封闭,且另一端连通至环形水流通道334。
环形端帽600可以连接在环形间隔332的一端,如图所示,可以在该端设置密封件,密封件夹在中心管330和环形端帽600之间。这样水从中心管330的水流通道333向环形水流通道334流动的过程中,都将且只能经过滤芯500的过滤进入到环形水流通道334中,使得蓄水装置100的出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示例性地,囊体连接嘴320具有台阶孔321,台阶孔321的大尺寸段322相比于其小尺寸段323更靠近蓄水腔210的内部。滤芯500的第一轴向端部510插接至大尺寸段322内。
这样,可以增加滤芯500的厚度,从而提高滤芯500的过滤能力。
示例性地,蓄水装置100还包括水流分隔帽400。隔水组件300和本体200均连接至水流分隔帽400。水流分隔帽400内具有互不连通的蓄水入水通道410、蓄水出水通道420和压水水流通道430。
在蓄水入水通道410、蓄水出水通道420和压水水流通道430上分别设置有有第二蓄水入口411、第二蓄水出口421和第二压水口431。蓄水入水通道410连通在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二蓄水入口411之间。蓄水出水通道420连通在第一蓄水出口212和第二蓄水出口421之间。压水水流通道430连通在第一压水口221和第二压水口431之间。
由于蓄水装置100内部结构的原因,第一蓄水入口211、第一蓄水出口212和第一压水口221的形状和结构各不相同,也不具备不统一性,而且不易与净水机中的管道连接。所以水流分隔帽400的第二蓄水入口411、第二蓄水出口421和第二压水口431可以设置成净水机中具有统一标准的接口,方便的与净水机的其他管路连接,从而将蓄水装置100串联在净水机中。统一了接口标准,从而降低了产品零部件的种类,降低产品的成本。
示例性地,水流分隔帽400包括端壁404以及从端壁延伸的第一周向壁401、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其中第二周向壁402包围第一周向壁401。第三周向壁403包围第二周向壁402。第一周向壁401连接至中心管330。如果蓄水装置100为圆柱形结构,则水流分隔帽400的第一周向壁401、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优选地可以是与蓄水装置100同心的环形壁,这样有利于加工和安装。
第一周向壁401内侧形成蓄水入水通道410。第二周向壁402连接至囊体连接嘴320。第一周向壁401和第二周向壁402之间形成蓄水出水通道420。第三周向壁403连接至本体200,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之间形成压水水流通道430。
为了防止漏水现象,以上所述的连接,可以是密封连接,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两个部件之间设置密封件,通过密封件使其达到密封效果,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密封垫等。密封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起到密封效果。该密封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不再进行赘述。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水流分隔帽400,可以同时形成蓄水入水通道410、蓄水出水通道420和压水水流通道430。从而简化水流分隔帽400内部的结构,减少水流分隔帽400的体积,提高了蓄水装置100的集成度。
示例性地,在水流分隔帽400内,第二蓄水入口411沿水流分隔帽400的径向方向穿过第一周向壁401、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以连通至蓄水入水通道410。第二蓄水出口421沿水流分隔帽400的径向方向穿过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以连通至蓄水出水通道420。或者/以及第二压水口431沿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第三周向壁403,以连通至压水水流通道430。
即蓄水入水通道410、蓄水出水通道420或者/以及压水水流通道430沿蓄水装置100轴向方向设置,而第二蓄水入口411、第二蓄水出口421或者/以及第二压水口431垂直于相应的通道。
这样,当蓄水装置100安装至净水机内部时,连接蓄水装置100的管路不必从蓄水装置100的顶部连接,或避免了在蓄水装置100的顶部再设置直角连接装置,而降低蓄水装置100在净水机中的占用高度。该结构,可以减少蓄水装置100连接在净水机中的占用空间,且减少了管路零部件的使用,提高了蓄水装置100的集成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的净水机。该净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蓄水装置100、100’、100”。对于蓄水装置100、100’、100”包含的各个部件,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7)

1.一种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00)和隔水组件(300、300’、300”),所述隔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将所述本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蓄水腔(210)和压水腔(220),所述隔水组件的位置和/或形状根据所述蓄水腔和所述压水腔内的水压可改变,以改变所述蓄水腔和所述压水腔的容积,所述压水腔具有第一压水口(221),所述蓄水腔具有第一蓄水入口(211)和第一蓄水出口(212),其中,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水腔内的滤芯(500),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之间的水流通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组件(300、300”)的至少一部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组件(300)包括:
囊体(310),其设置在所述本体(200)内,所述囊体内的空腔形成所述蓄水腔(210),所述囊体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压水腔(220),所述囊体具有第一过水口(311);
囊体连接嘴(320),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水口,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以及
中心管(330),其穿设在所述囊体连接嘴内,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通道(333)形成所述第一蓄水入口(211)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212)中的一个,且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囊体连接嘴之间的环形水流通道(334)形成所述第一蓄水入口和所述第一蓄水出口中的另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330)延伸到所述蓄水腔(210)内,所述滤芯(500)呈环状,其围绕所述中心管的延伸到所述蓄水腔内的内部部分(331),所述滤芯具有第一轴向端部(510)和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相对的第二轴向端部(520),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至囊体连接嘴(320),所述蓄水腔内还设置有环形端帽(600),所述中心管的所述内部部分的端部和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二轴向端部固定至所述环形端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端帽(600) 具有分别从其内周缘和外周缘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周凸缘(610)和外周凸缘(620),所述内周凸缘包围形成圆形通孔(601),所述内周凸缘和所述外周凸缘之间形成环形插槽(602),所述中心管的所述内部部分的端部插接至所述圆形通孔内,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二轴向端部插接至所述环形插槽内,所述环形端帽与所述囊体连接嘴(320)沿所述滤芯的轴向方向间隔开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500)与所述中心管(330)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形成环形间隔(332),所述环形间隔的一端由所述环形端帽(600)封闭,且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环形水流通道(33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连接嘴(320)具有台阶孔(321),所述台阶孔的大尺寸段(322)相比于其小尺寸段(323)更靠近所述蓄水腔(210)的内部,所述滤芯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510)插接至所述大尺寸段内。
8.如权利要求3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水流分隔帽(400),所述隔水组件(300)和所述本体(200)均连接至所述水流分隔帽,所述水流分隔帽上设置有第二蓄水入口(411)、第二蓄水出口(421)和第二压水口(431),所述水流分隔帽内具有互不连通的蓄水入水通道(410)、蓄水出水通道(420)和压水水流通道(430),所述蓄水入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蓄水入口(211)和所述第二蓄水入口之间,所述蓄水出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蓄水出口(212)和所述第二蓄水出口之间,所述压水水流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压水口(221)和所述第二压水口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分隔帽(400)包括端壁(404)以及从所述端壁延伸的第一周向壁(401)、第二周向壁(402)和第三周向壁(403),其中所述第二周向壁包围所述第一周向壁,所述第三周向壁包围所述第二周向壁,
所述第一周向壁连接至所述中心管(330),所述第一周向壁内侧形成所述蓄水入水通道(410);
所述第二周向壁连接至所述囊体连接嘴(320),所述第一周向壁和所述第二周向壁之间形成所述蓄水出水通道(420);以及
所述第三周向壁连接至所述本体(200),所述第二周向壁和所述第三周向壁之间形成所述压水水流通道(4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入口(411)沿所述水流分隔帽(400)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周向壁(401)、所述第二周向壁(402)和所述第三周向壁(403),以连通至所述蓄水入水通道(410);所述第二蓄水出口(421)沿所述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周向壁和所述第三周向壁(403),以连通至所述蓄水出水通道(420);或者/以及所述第二压水口(431)沿所述水流分隔帽的径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三周向壁,以连通至所述压水水流通道(430)。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0)包括具有第二过水口(231)的刚性瓶体(230)和连接至所述第二过水口的瓶体连接嘴(240),所述囊体(310)位于所述刚性瓶体内,所述囊体连接嘴(320)连接至所述瓶体连接嘴的内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水口(221)形成在所述囊体连接嘴(320)与所述瓶体连接嘴(240)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连接嘴(320)与所述瓶体连接嘴(240)通过卡扣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连接嘴(240)旋转焊接至所述刚性瓶体(23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组件(300’)可自由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200)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500)为后置滤芯。
17.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水装置。
CN201922247870.XU 2019-12-13 2019-12-13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Active CN211733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7870.XU CN211733925U (zh) 2019-12-13 2019-12-13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7870.XU CN211733925U (zh) 2019-12-13 2019-12-13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3925U true CN211733925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7870.XU Active CN211733925U (zh) 2019-12-13 2019-12-13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3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8670A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11115869A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10898671B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1733925U (zh) 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CN211936398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11807538A (zh) 净水机系统
CN212091708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TWI757408B (zh) 儲水槽及具有其之家用淨水器
CN110898669A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1753964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1733924U (zh) 一种蓄水装置以及具有该蓄水装置的净水机
CN216878229U (zh)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滤瓶结构
CN20646704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装置
CN213171591U (zh) 反渗透滤芯组件和净水机
CN206051706U (zh) 带水路集成板的纯水机净水系统
CN213171592U (zh) 储水装置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1753963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11115876B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212309331U (zh) 组合式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12504127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2559716U (zh) 净水机系统
CN211896177U (zh) 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111115872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113929160A (zh) 滤芯、净水系统和净水机
CN212924492U (zh) 用于净水机的储水装置和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