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2838U -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2838U
CN211732838U CN201922294415.5U CN201922294415U CN211732838U CN 211732838 U CN211732838 U CN 211732838U CN 201922294415 U CN201922294415 U CN 201922294415U CN 211732838 U CN211732838 U CN 211732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d
vehicle body
coating
transfer
automob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44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松
刘剑
石仕泽
李志卫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944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2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2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2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包括: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中转滑撬、涂装滑撬、吊具、侧顶机;其中,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设有卸装位和中转位;所述吊具可移动至所述卸装位上方,通过牵引装置驱动升降;所述侧顶机设置在所述中转位处;所述中转滑撬和所述涂装滑撬均设置在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通过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输送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中转滑撬与涂装滑撬的转接配合,提高了车身的输送效率和输送定位的精确性;通过涂装滑撬上的定位销将车身牢固装载在涂装滑撬上,防止其移位,定位销与吊具可以共用车身上的同一个车身定位孔,无需另行开孔,适用于多种车型。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涂装车间主要用于白车身的涂装,为了输送车身至各个工位,涂装车间中均设有车身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身输送系统一般包括:滑撬摩擦驱动辊床1、吊具2、滑撬3,其中滑撬摩擦驱动辊床提供涂装车间主要的车身输送路线,滑撬在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可沿滑撬摩擦驱动辊床移动,吊具用于牵引车身升降。如图2所示,车身输送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吊具将车身降下,滑撬移动到吊具下,工人将车身从吊具上解锁,车身由吊具转移至滑撬上。如图3所示,滑撬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撬支撑3.1和第二滑撬支撑3.2,车身通过上述滑撬支撑在滑撬上限位固定。最后通过滑撬将车身输送到位。
然而现有涂装车间的车身输送系统在实际运行时,滑撬通过滑撬支撑只能给车身进行粗略的限位,在滑撬行进的过程中车身经常会和滑撬产生相对滑动,导致,滑撬行进到涂装位后,车身并没有准确到位,影响涂装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包括: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中转滑撬、涂装滑撬、吊具、侧顶机;其中,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设有卸装位和中转位;所述吊具可移动至所述卸装位上方,通过牵引装置驱动升降;所述侧顶机设置在所述中转位处;所述中转滑撬和所述涂装滑撬均设置在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通过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输送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滑撬包括:固定架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固定车身,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涂装滑撬的总高度和总宽度,所述涂装滑撬可以从所述支撑架下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撬支撑,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撬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涂装滑撬的一端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与所述车身上的车身定位孔适配,用于固定所述车身;所述吊具包括:抱具,所述抱具上包括锁紧定位孔,所述锁紧定位孔可与所述车身定位孔对齐,通过销柱将所述车身固定在所述吊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涂装滑撬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滑撬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侧顶机包括两个侧边架,所述侧边架包括:托具,所述托具用于承载所述车身底部的裙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通过中转滑撬与涂装滑撬的转接配合,提高了车身的输送效率和输送定位的精确性;通过涂装滑撬上的定位销将车身牢固装载在涂装滑撬上,防止其移位,定位销与吊具可以共用车身上的同一个车身定位孔,无需另行开孔,适用于多种车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一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二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滑撬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装滑撬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二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三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状态四示意图。
图中:1、滑撬摩擦驱动辊床;2、吊具;3、滑撬;4、涂装滑撬;5、中转滑撬;6、侧顶机;7、车身;2.1、抱具;2.2、锁紧定位孔;3.1、第一滑撬支撑;3.2、第二滑撬支撑;4.1、定位销;5.1、固定架;5.2、支撑架;6.1、侧边架;6.2、托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车身在涂装线输送过程中车身与涂装滑撬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包括:滑撬摩擦驱动辊床1、吊具2、涂装滑撬4、中转滑撬5、侧顶机6。
如图5~8所示,滑撬摩擦驱动辊床1,包括:卸装位和中转位。滑撬摩擦驱动辊床是驱动中转滑撬和涂装滑撬的轨道线,其提供了车身7的主要运送线路。中转滑撬和涂装滑撬设置在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输送车身。
如图5所示,吊具2滑动并停留在滑撬摩擦驱动辊床的卸装位上方,用于牵引车身升降。吊具包括:两个抱具2.1,分别设置在吊具的两侧,抱具上包括锁紧定位孔2.2,使用时锁紧定位孔可以和车身上的车身定位孔对齐,采用销柱固定连接,从而将车身7固定在吊具上。
涂装滑撬4主要用于将车身带到涂装位上。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滑撬3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滑撬支撑3.1,另一端设有一个第二滑撬支撑3.2,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使车身只能粗略地固定在滑撬上,在运送过程中车身与滑撬发生摩擦移动,导致滑撬在运送到涂装位时,到位不精确,影响喷涂效果。因此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装滑撬4一端设有定位销4.1,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撬支撑3.2,定位销与车身上的车身定位孔固定连接,从而防止车身与涂装滑撬发生相对移动,达到精确达到定位车身的目的。
如图6所示,中转滑撬5主要与吊具对接,车身7从抱具脱离后被中转滑撬承接。现有技术中没有中转滑撬的设置,通常使用台车负责吊具和涂装滑撬之间的承接,但是台车和涂装滑撬结构相差很大,车身在台车和涂装滑撬之间的转接过程相对复杂,也不利于车身在涂装滑撬上的精确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中转滑撬的转接输送系统。
如图6所示,中转滑撬包括:固定架5.1,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架下的支撑架5.2。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撬支撑3.1,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撬支撑3.2。支撑架为“门”形支架,包括矩形的空间,其宽度和高度均超过涂装滑撬的总高度和总宽度,使得涂装滑撬可以从支撑架下穿过,使涂装滑撬和中转滑撬可以在中转位处交换承接车身。
如图6~8所示,侧顶机6位于滑撬摩擦驱动辊床的中转位处,与中转滑撬对接,包括:两个侧边架6.1,两个侧边架分别位于滑撬摩擦驱动辊床的两侧,侧边架包括:托具6.2,托具用于承载车身底部的裙边,将车身托起,使车身与中转滑撬脱离,并待涂装滑撬到位后,将车身降下放置在涂装滑撬上。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如图5所示,吊具2在卸装位将车身7降下,中转滑撬5移动至吊具下,技术人员将车身从吊具上解锁,车身转移至中转滑撬上,通过第一滑撬支撑3.1和第二滑撬支撑3.2定位。如图6所示,中转滑撬带着车身移动至中转位,侧顶机6的托具升起准确承接车身。如图7所示,侧顶机的托具6.2将车身托起,车身与中转滑撬脱离,涂装滑撬4移动至中转位,准备承接车身。如图8所示,侧顶机的托具6.2下降,将车身放置在涂装滑撬4上,技术人员将涂装滑撬的定位销4.1插入车身定位孔对车身准确定位,涂装滑撬4将车身带至涂装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身转接输送系统通过中转滑撬与涂装滑撬的转接配合,提高了车身的输送效率和输送定位的精确性;通过涂装滑撬上的定位销将车身牢固装载在涂装滑撬上,防止其移位,定位销与吊具可以共用车身上的同一个车身定位孔,无需另行开孔,适用于多种车型。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中转滑撬、涂装滑撬、吊具、侧顶机;其中,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设有卸装位和中转位;所述吊具可移动至所述卸装位上方,通过牵引装置驱动升降;所述侧顶机设置在所述中转位处;所述中转滑撬和所述涂装滑撬均设置在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通过所述滑撬摩擦驱动辊床上输送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滑撬包括:固定架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固定车身,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涂装滑撬的总高度和总宽度,所述涂装滑撬可以从所述支撑架下穿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撬支撑,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撬支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滑的一端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与所述车身上的车身定位孔适配,用于固定所述车身;所述吊具包括:抱具,所述抱具上包括锁紧定位孔,所述锁紧定位孔可与所述车身定位孔对齐,通过销柱将所述车身固定在所述吊具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装滑撬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滑撬支撑。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机包括两个侧边架,所述侧边架包括:托具,所述托具用于承载所述车身底部的裙边。
CN201922294415.5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Active CN211732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4415.5U CN211732838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4415.5U CN211732838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2838U true CN21173283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4415.5U Active CN211732838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2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651A (zh) * 2022-01-28 2022-04-15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撬锁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651A (zh) * 2022-01-28 2022-04-15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撬锁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64590A (en) Transportable robot system
CN112374106A (zh) 自动化移载翻转输送设备
US4940378A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 load carrying platform relative to a docking station
CN211732838U (zh) 一种车身转接输送系统
CN113955372A (zh) 一种空气弹簧转运定位方法及转运装置
CN113788091A (zh) 柔性化汽车装配系统
CN116853758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搬运方法
CN111250845A (zh) 一种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切割系统及方法
CN110683485A (zh) 放射性废物货包门式堆高机
CN213922985U (zh) 自动化移载翻转输送设备
CN216128804U (zh) 一种用于重工物流运输的四向可变轨式rgv结构
JPH03186510A (ja) 自走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CN109484796B (zh) 一种带有垂直升降上下件系统的积放链
CN212712434U (zh) 履带式转接设备
CN111232680A (zh) 一种悬臂式装卸输送装置
CN218461193U (zh) 载料装置及激光打标机上料装置
CN211392954U (zh) 三角窗搬运装置
CN217075943U (zh) 一种自动装卸一体机及自动装卸车系统
CN220826933U (zh) 一种集装箱底横梁进料小车
CN220722491U (zh) 运输装置
CN218114011U (zh) 导引运输工具及运输系统
CN213059945U (zh) 一种吊装转运子母平车
JPS629847A (ja) ワ−ク移送装置
CN220663904U (zh) 一种自动搬运机器人
CN217572884U (zh) 一种作业型桌面并联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