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7212U - 一种翅片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翅片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7212U
CN211717212U CN201922340995.7U CN201922340995U CN211717212U CN 211717212 U CN211717212 U CN 211717212U CN 201922340995 U CN201922340995 U CN 201922340995U CN 211717212 U CN211717212 U CN 211717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frame
heat exchang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09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升
张勇
伍英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ent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09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7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7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7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换热架,所述换热架为长方体壳体结构,所述换热架的三个侧壁均开设有出风孔,所述换热架的顶面中心开设有送风孔,所述换热架的顶面固定有罩设送风孔的风机,通过风机向换热架内部输送气流,所述换热架的内部固定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包括与三个相邻的出风孔对应的呈多层分布的换热细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风机从上部引入气流,气流经过不同层的导风片引导从而对不同位置的换热细管进行风冷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翅片换热器对风机风能的利用率,便于翅片换热器更好的散热;水冷机构与导风架进行结合,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携带雾化的水汽对换热细管进行散热,能够进一步提升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翅片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翅片换热器。
背景技术
翅片换热器在动力、化工、石油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如空调工程中使用的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风机盘管。制冷工程中使用的冷风机蒸发器、无霜冰箱蒸发器等它不仅适用于单相流体的流动,而且对相变换热也有很大的价值。
然而现有的翅片换热器多采用单面板体结构通过风机对其进行散热,该种结构对于风机的风能利用率低,不能够及时将翅片换热器换热管内部的热量快速向外散发,且整个翅片换热器散热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换热器,通过风机从上部引入气流,气流经过不同层的导风片引导从而对不同位置的换热细管进行风冷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翅片换热器对风机风能的利用率,便于翅片换热器更好的散热;水冷机构与导风架进行结合,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携带雾化的水汽对换热细管进行散热,能够进一步提升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换热架,所述换热架为长方体壳体结构,所述换热架的三个侧壁均开设有出风孔,所述换热架的顶面中心开设有送风孔,所述换热架的顶面固定有罩设送风孔的风机,通过风机向换热架内部输送气流;
所述换热架的内部固定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包括与三个相邻的出风孔对应的呈多层分布的换热细管,每层的换热细管为内外分布的两个U型管,其中,两个U型管的一端连通,两个U型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竖直设立的主连接管连通,所述主连接管的顶端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弯管,多层所述换热细管的外壁套接等距分布的换热薄片,所述换热架的内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风架,所述导风架包括个数与换热细管层数相同的导风片,相邻导风片之间通过等角度设置的四个连接柱连接,所述导风片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穿风孔,通过设置逐渐减小的穿风孔,在引入气流时,气流会与下层延伸至中心位置的导风片接触,从而将垂直方向的气流向水平方向进行引导。
进一步在于:所述出风孔的底边与换热架内底之间的距离为10-15cm,这样换热架内部能够储存用于进行水冷的液体。
进一步在于:所述换热架内部固定有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放置在换热架内底中心位置处的潜水泵,所述换热架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立有与潜水泵输出端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侧壁连通有多层雾化喷头,其中,每层雾化喷头均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雾化喷头喷水方向朝向出风孔所在位置处,这样雾化喷头能够朝向换热细管所在位置进行喷射,从而对换热细管进行冷却。
进一步在于:所述导风片位于相邻两个换热细管的中心面,这样导风片能够将气流引向换热细管。
进一步在于:所述导风片为扁平圆形,该形状便于加工和装配。
进一步在于:位于顶层的穿风孔的内径小于送风孔的内切圆,这样位于顶层的导风片能够进行水平方向导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换热架的三个侧壁均开设有出风孔,在换热架的顶面固定有向内送风的风机,将换热管组对应三个相邻的出风孔进行设置,将换热管组的多层换热细管的外壁套接等距分布的换热薄片,并在换热架的内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由多个等距固定的导风片的导风架,并在导风片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穿风孔,通过将翅片换热器设置成该种结构,通过风机从上部引入气流,气流经过不同层的导风片引导从而对不同位置的换热细管进行风冷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翅片换热器对风机风能的利用率,便于翅片换热器更好的散热;
2、通过在换热架内部固定有水冷机构,将水冷机构的潜水泵固定在换热架的底部中心,潜水泵输出端连通的固定在换热架内底中心的输送管连通,并在输送管的侧壁连通有朝向出风孔的雾化喷头,通过水冷机构并与导风架进行结合,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携带雾化的水汽对换热细管进行散热,能够进一步提升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翅片换热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翅片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换热管组;110、换热细管;120、主连接管;130、连接弯管;200、换热薄片;300、风机;400、换热架;410、送风孔;420、出风孔;500、导风架;510、穿风孔;520、连接柱;530、导风片;600、水冷机构;610、雾化喷头;620、潜水泵;630、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换热架400,换热架400为长方体壳体结构,换热架400的三个侧壁均开设有出风孔420,换热架400的顶面中心开设有送风孔410,换热架400的顶面固定有罩设送风孔410的风机300,通过风机300向换热架400内部输送气流;
换热架400的内部固定有换热管组100,换热管组100包括与三个相邻的出风孔420对应的呈多层分布的换热细管110,每层的换热细管110为内外分布的两个U型管,其中,两个U型管的一端连通,两个U型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竖直设立的主连接管120连通,主连接管120的顶端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弯管130,多层换热细管110的外壁套接等距分布的换热薄片200,换热架400的内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风架500,导风架500包括个数与换热细管110层数相同的导风片530,相邻导风片530之间通过等角度设置的四个连接柱520连接,导风片530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穿风孔510,通过设置逐渐减小的穿风孔510,在引入气流时,气流会与下层延伸至中心位置的导风片530接触,从而将垂直方向的气流向水平方向进行引导。
出风孔420的底边与换热架400内底之间的距离为10-15cm,这样换热架400内部能够储存用于进行水冷的液体,换热架400内部固定有水冷机构600,水冷机构600包括放置在换热架400内底中心位置处的潜水泵620,换热架400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立有与潜水泵620输出端连通的输送管630,输送管630的侧壁连通有多层雾化喷头610,其中,每层雾化喷头610均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雾化喷头610喷水方向朝向出风孔420所在位置处,这样雾化喷头610能够朝向换热细管110所在位置进行喷射,从而对换热细管110进行冷却。
导风片530位于相邻两个换热细管110的中心面,这样导风片530能够将气流引向换热细管110,导风片530为扁平圆形,该形状便于加工和装配,位于顶层的穿风孔510的内径小于送风孔410的内切圆,这样位于顶层的导风片530能够进行水平方向导风。
工作原理:使用时,向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架400内部注入并保持定量体积的水,将翅片换热器的连接弯管130与外接的冷媒管进行连接;
当翅片换热器需要进行散热时,控制风机300向换热架400内部鼓入气流,同时控制潜水泵620工作,当潜水泵620工作时,能够将换热架400内部的水体吸入,吸入的水体通过输送管630向外喷射,伴随着气流以及导风架500的导风片530的导向,含有水汽的气流吹向换热薄片200,从而将换热管组100内高温的冷媒冷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架(400),所述换热架(400)为长方体壳体结构,所述换热架(400)的三个侧壁均开设有出风孔(420),所述换热架(400)的顶面中心开设有送风孔(410),所述换热架(400)的顶面固定有罩设送风孔(410)的风机(300);
所述换热架(400)的内部固定有换热管组(100),所述换热管组(100)包括与三个相邻的出风孔(420)对应的呈多层分布的换热细管(110),每层的换热细管(110)为内外分布的两个U型管,其中,两个U型管的一端连通,两个U型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竖直设立的主连接管(120)连通,所述主连接管(120)的顶端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弯管(130),多层所述换热细管(110)的外壁套接等距分布的换热薄片(200),所述换热架(400)的内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风架(500),所述导风架(500)包括个数与换热细管(110)层数相同的导风片(530),相邻导风片(530)之间通过等角度设置的四个连接柱(520)连接,所述导风片(530)的中心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穿风孔(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420)的底边与换热架(400)内底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架(400)内部固定有水冷机构(600),所述水冷机构(600)包括放置在换热架(400)内底中心位置处的潜水泵(620),所述换热架(400)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立有与潜水泵(620)输出端连通的输送管(630),所述输送管(630)的侧壁连通有多层雾化喷头(610),其中,每层雾化喷头(610)均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雾化喷头(610)喷水方向朝向出风孔(420)所在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530)位于相邻两个换热细管(110)的中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530)为扁平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顶层的穿风孔(510)的内径小于送风孔(410)的内切圆。
CN201922340995.7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翅片换热器 Active CN211717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995.7U CN2117172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翅片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995.7U CN2117172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翅片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7212U true CN211717212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9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0995.7U Active CN2117172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翅片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7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30874A1 (en) Cooling device and data center provided with same
CN216313717U (zh) 散热装置及通信机柜
CN211717212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
CN110345778A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07500074U (zh) 一种真空泵
TW202014652A (zh) 熱交換裝置
CN2826345Y (zh) 一种新型的高效换热器
CN202209821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结构
CN210671132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1146968U (zh) 一种喷淋式吸收器
CN103841791A (zh) 换热装置及机柜
CN207703030U (zh) 一种电力柜用冷却塔
CN211575922U (zh) 用于制造聚酰亚胺薄膜的冷却水循环塔
CN214619905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17428559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16558390U (zh) 开式冷却塔
CN218155725U (zh) 一种冷却结构及冷却塔
CN216409851U (zh) 急速垂直降温冷却塔
CN213363455U (zh) 冷却塔
CN218544678U (zh) 一种冷风机
CN215952287U (zh) 一种新型空冷器
CN216558391U (zh) 高效冷却塔
CN213932113U (zh) 一种全面进风的节水冷却塔
CN220187154U (zh) 一种化工生产喷淋式冷却机构
CN218827389U (zh) 一种电池包的风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25, CHUANGYOU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in the core area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Newent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25 CHUANGYOU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40 (in the core area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