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3034U -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3034U
CN211713034U CN202020104860.0U CN202020104860U CN211713034U CN 211713034 U CN211713034 U CN 211713034U CN 202020104860 U CN202020104860 U CN 202020104860U CN 211713034 U CN211713034 U CN 211713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upper shell
vegetable oil
casing
gang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48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Excim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cim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cim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48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3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3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3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包括壳体和输送带,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输送带采用金属网面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均竖直设有导向轴,导向轴上均活动设有移动架,移动架朝向输送带的一侧均安装有紫外灯管阵列,上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丝杆向下延伸并穿过上壳体内的移动架;移动架上均设有联动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边均开有条形通口,联动杆从条形通口处伸出,且在联动杆的外端均设有齿板,上下两块齿板的位置错开,壳体的侧边通过轴活动设有齿盘,齿盘位于两块齿板之间且与两块齿板同时啮合。该装置可全面、高效地去除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还可根据需要调节辐照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曲霉毒素去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其主要是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黄曲霉毒素是经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的1类致癌物,对人类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植物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为此,在生产植物油时,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降解去除其含有的黄曲霉毒素。
现有各种降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包括加热、吸附、提取、辐照等。化学法包括使用臭氧、氨水、氯气、过氧化氢、甲醛处理等。生物法包括使用微生物发酵原料去毒,或用植物提取物抑制毒素产生等。其中,物理法应用的较多,例如紫外光辐照,但是目前的紫外光辐照设备无法根据不同原料进行辐照距离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同类装置无法根据不同原料进行辐照距离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包括壳体和输送带,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输送带采用金属网面结构,且输送带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中间穿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均竖直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均活动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朝向输送带的一侧均安装有紫外灯管阵列,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向下延伸并穿过上壳体内的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上均设有联动杆,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边均开有条形通口,所述联动杆从条形通口处伸出,且在联动杆的外端均设有齿板,上下两块齿板的位置错开,所述壳体的侧边通过轴活动设有齿盘,所述齿盘位于两块齿板之间且与两块齿板同时啮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速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紫外灯管阵列同时相向或相离移动相等距离,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紫外灯管阵列与输送带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始终相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导向轴均分别有两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条形通口内嵌装有密封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物料口,所述物料口位于输送带上方,且在物料口内安装有遮挡布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端均设有可拆卸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可调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采用输送带输送待压榨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利用紫外灯管上下同时进行辐照,可全面、高效地去除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另外,还可根据需要调节辐照距离,且调节过程简单,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上下灯管的同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剖面图;
图中:1、输送带;2、上壳体;3、下壳体;4、导向轴;5、移动架;6、紫外灯管阵列;7、减速电机;8、丝杆;9、联动杆;10、条形通口;11、齿板;12、齿盘;13、物料口;14、遮挡布条;15、可拆卸板;16、可调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包括壳体和输送带1,壳体分为上壳体2和下壳体3,输送带1采用金属网面结构,且输送带1从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中间穿过,输送带1自带有驱动电机,用于将待压榨原料输送穿过壳体,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部均竖直设有导向轴4,导向轴4上均活动设有移动架5,移动架5可沿导向轴4上下移动,移动架5上朝向输送带1的一侧均安装有紫外灯管阵列6,紫外灯管阵列6至少包含6-8根并排的紫外灯管,上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丝杆8,丝杆8向下延伸并穿过上壳体2内的移动架5。紫外灯管阵列6和减速电机7均连接外部电源。
另外,移动架5上均设有联动杆9,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侧边均开有条形通口10,联动杆9从条形通口10处伸出,且在联动杆9的外端均设有齿板11,上下两块齿板11的位置错开,壳体的侧边通过轴活动设有齿盘12,齿盘12位于两块齿板11之间且与两块齿板11同时啮合。减速电机7驱动丝杆8转动,使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的紫外灯管阵列6同时相向或相离移动相等距离,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紫外灯管阵列6与输送带1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始终相等。
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的导向轴4均分别有两根,保证移动架5移动时的稳定性。
条形通口10内嵌装有密封刷,密封刷采用软质橡胶刷,其在保证联动杆9能自由移动的同时,起到遮挡效果,尽可能减少内部辐照光线的外漏。
上壳体2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物料口13,物料口13位于输送带1上方,分别用于原料的送入和送出,且在物料口13内安装有遮挡布条14,同样起到遮光作用。
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两侧端均设有可拆卸板15,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可拆卸下来,用于观察或检修壳体内部结构。
下壳体3的底部设有四个可调支撑脚16,可根据需要调节装置整体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预先根据需要调节紫外灯管阵列6的辐照距离,例如需要减小辐照距离时,可控制减速电机7带动丝杆8转动,使上壳体2内的移动架5及紫外灯管阵列6向下移动,移动架5移动的同时上壳体2内的联动杆9和齿板1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齿盘12转动,齿盘12转动使得下壳体3的齿板11及联动杆9向上移动相等的距离,最终实现下壳体3内的移动架5及紫外灯管阵列6向上移动相等距离,完成调节;在需要增大辐照距离时,控制减速电机7反转即可。调节好后,将待压榨原料通过输送带1输送到壳体内,金属网面结构的输送带1使得原料上下面均能接受到一定的辐照,从而全面、高效地去除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包括壳体和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输送带(1)采用金属网面结构,且输送带(1)从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中间穿过,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部均竖直设有导向轴(4),所述导向轴(4)上均活动设有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上朝向输送带(1)的一侧均安装有紫外灯管阵列(6),所述上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丝杆(8),所述丝杆(8)向下延伸并穿过上壳体(2)内的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上均设有联动杆(9),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侧边均开有条形通口(10),所述联动杆(9)从条形通口(10)处伸出,且在联动杆(9)的外端均设有齿板(11),上下两块齿板(11)的位置错开,所述壳体的侧边通过轴活动设有齿盘(12),所述齿盘(12)位于两块齿板(11)之间且与两块齿板(11)同时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7)驱动丝杆(8)转动,使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的紫外灯管阵列(6)同时相向或相离移动相等距离,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紫外灯管阵列(6)与输送带(1)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始终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内的导向轴(4)均分别有两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口(10)内嵌装有密封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两侧端均开设有物料口(13),所述物料口(13)位于输送带(1)上方,且在物料口(13)内安装有遮挡布条(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两侧端均设有可拆卸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的底部设有四个可调支撑脚(16)。
CN202020104860.0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Active CN211713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4860.0U CN21171303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4860.0U CN21171303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3034U true CN211713034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4860.0U Active CN21171303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30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1382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清远市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用消毒清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1382A (zh) * 2021-05-19 2021-08-10 清远市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用消毒清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8321B (zh) 一种医疗用草药垂直往复切割装置
CN211713034U (zh) 一种去除植物油待压榨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
CN207371633U (zh) 一种用于食物泥加工的压榨装置
CN105936055B (zh) 一种蚯蚓宰杀机
CN107877557B (zh) 一种用于食物泥加工的压榨装置
CN210538705U (zh) 一种水产品加工烘干消毒装置
CN109571605B (zh) 一种大黄深加工用的切片装置
CN109625868B (zh) 一种猕猴桃榨汁一体机中的翻转夹持机构
CN213939653U (zh) 一种用于坚果生产的破壳装置
CN110403204B (zh) 一种饮料生产加工专用设备
CN211832380U (zh) 养殖鸡鸭用喂料斗
CN111772080A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处理用浸烫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0017740U (zh) 一种紫外灯灭菌装置
CN220875822U (zh) 一种果类干货产品生产的自动清洗除菌设备
CN208113878U (zh) 一种农用微波杀虫设备
CN215422568U (zh) 一种连续式对虾剥壳机
CN111879064A (zh) 一种高效率油茶籽烘干装置
CN213499362U (zh) 一种牛肉干加工用牛肉快速处理装置
CN205963750U (zh) 一种新型食品榨汁加工机
CN111266382B (zh) 一种无害化畜禽尸体处理方法及其处理工作设备
CN108633502A (zh) 一种家禽畜养用切割装置
CN220925334U (zh) 一种可调节速度的辐照轨道
CN221066415U (zh) 一种原料切片装置
CN220712840U (zh) 牛肉加工烘干灭菌设备
CN113834300B (zh) 一种用于油茶加工的茶籽储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9

Address after: 475000 room 18-11, 11th floor, citizen's hom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Zhengkai Avenue and third Avenue,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Ca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106, building 1, Room 215, building 2, Room 102, building 2, northwest Suzhou nano City,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XCIM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