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4445U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4445U
CN211704445U CN202020028762.3U CN202020028762U CN211704445U CN 211704445 U CN211704445 U CN 211704445U CN 202020028762 U CN202020028762 U CN 202020028762U CN 211704445 U CN211704445 U CN 211704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craping
brush body
scraping sleeve
floor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87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夏
汤姆·福特
殷雪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87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4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4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444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086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616A1/zh
Priority to US17/790,738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1802A1/en
Priority to CA3166658A priority patent/CA316665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包括:滚刷体,滚刷体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滚刷体上设有刷毛;刮套,刮套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第一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旋转中心线不重合,刮套套设在滚刷体的外侧,刮套上设有沿刮套的壁厚方向贯通刮套的刮套孔,且在滚刷体和刮套转动时,刷毛适于沿刮套的径向方向伸出和缩回刮套孔;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滚刷体和刮套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滚刷体和刮套中的其中一个与滚刷体和刮套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刷组件,可以自动清理滚刷体上的毛发,省去人工清理,提升了吸尘效率。

Description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在吸尘器工作过程中,毛发容易附着或缠绕在吸尘器的刷毛上,一方面难以清理,另一方面毛发长期积累会导致吸尘器的吸尘效率降低甚至出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可以自动清理附着在刷毛上的毛发及碎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地刷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包括:滚刷体,所述滚刷体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所述滚刷体上设有沿所述滚刷体的径向延伸的刷毛;刮套,所述刮套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不重合,所述刮套套设在所述滚刷体的外侧,所述刮套上设有沿所述刮套的壁厚方向贯通所述刮套的刮套孔,所述刮套孔与所述刷毛内外相对,且在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转动时,所述刷毛适于沿所述刮套的径向方向伸出和缩回所述刮套孔;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与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地刷组件,将滚刷体与刮套偏心布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滚刷体和刮套分别发生转动,滚刷体上的刷毛可以顺着刮套上的刮套孔的通孔方向上伸出与缩回,在刷毛从刮套孔外缩回的过程中,刮套孔可以将刷毛上附着的毛发自动清理并由吸尘器吸走,由此,吸尘器在工作时可以自动清理毛发,省去人工清理,提升了吸尘器设计的人性化,也可以防止由于毛发堵塞导致的吸尘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刮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刮套相连;驱动带,所述驱动带张紧在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中空环形,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刮套相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外环板,所述外环板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外环板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所述外环板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刮套固定;内环板,所述内环板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筒状,且所述内环板位于所述外环板的径向内侧;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外环板的内壁面和所述内环板的外壁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滚刷体固定连接;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内环板相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上形成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形成为内齿,且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内外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上还形成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啮合部形成为内齿,所述内环板的外壁面设有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三啮合部内外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和所述第三啮合部的齿数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滚刷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刷毛的自由端至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与所述刮套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刷毛包括在所述滚刷体的周向和轴向均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刮套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刮套孔与多个所述刷毛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刷毛的直径小于所述刮套孔的最小宽度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刮套孔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的2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刮套孔形成为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刮套孔包括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相连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形成为圆形,所述第二孔部与所述第一孔部相连并沿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孔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孔部的在所述刮套的轴向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孔部的一端的周壁为圆弧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地刷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利用如上所述的地刷组件,使得附着在刷毛上的毛发可以被自动清理,省去人工清理,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升了吸尘器的吸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又一个角度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动齿轮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传动齿轮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传动齿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传动齿轮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套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刷体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部分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滚刷体的立体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刮套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吸尘器100:
地刷组件1,
滚刷体11,第一滚刷体部111,第二滚刷体部112,凸筋1111,
刷毛12,刮套13,
第一刮套部131,刮套孔1311,第一孔部13111,第二孔部13112,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
第二刮套部132,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
壳体14,吸尘入口141,吸尘出口142
滚轮15,驱动装置16,吸尘腔17,连接口171,
驱动电机18,驱动齿轮181,第一传动齿轮19,驱动带20,
传动件21,外环板211,内环板212,第三啮合部2121,连接板213,
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三传动齿轮23,第一啮合部231,第二啮合部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1。
如图1-图2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1,包括:滚刷体11、刮套13和驱动装置16。
具体地,滚刷体11具有第一旋转中心线,滚刷体11的第一旋转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滚刷体11绕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滚刷体11上设有沿滚刷体11的径向延伸的刷毛12;刮套13具有第二旋转中心线,刮套13的第二旋转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刮套13绕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第一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旋转中心线不重合,也就是说,滚刷体11相对于刮套13为偏心设置;其中,刮套13套设在滚刷体11的外侧,刮套13上设有刮套孔1311,刮套孔1311可以沿刮套13的壁厚方向贯通刮套13,刮套孔1311与刷毛12内外相对,且刷毛12适于沿刮套13的径向方向伸出和缩回刮套孔1311,可以理解的是,刮套13与滚刷体11可以同步转动,且在滚刷体11的转动过程中,滚刷体11上的任何部分转动到与地面上下相对时,该部分的刷毛12可以从刮套13上的刮套孔1311伸出进行地面清理工作;由于滚刷体11与刮套13为相对偏心布置,该部分的毛刷在继续随着滚刷体11的转动过程中将从刮套孔1311缩回,此时刮套孔1311可以将毛刷上附着或缠绕的毛发刮下并由吸尘器100吸走,由此,可以防止毛刷上附着的毛发过多带来的清理不便,以及吸尘器100的清理效率的降低,从而提高吸尘器100使用的人性化。
驱动装置16与滚刷体11和刮套13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滚刷体11和刮套13中的其中一个与滚刷体11和刮套13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例如,驱动装置16与滚刷体11相连,滚刷体11与刮套13传动连接;或者,驱动装置16与刮套13相连,刮套13与滚刷体11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地刷组件1,将滚刷体11与刮套13偏心布置,在驱动装置16的驱动下,滚刷体11和刮套13分别发生转动,滚刷体11上的刷毛12可以顺着刮套13上的刮套孔1311的通孔方向上伸出与缩回,在刷毛12从刮套孔1311外缩回的过程中,刮套孔1311可以将刷毛12上附着的毛发自动清理并由吸尘器100吸走,由此,吸尘器100在工作时可以自动清理毛发,省去人工清理,提升了吸尘器100设计的人性化,也可以防止由于毛发堵塞导致的吸尘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16包括:驱动电机18和传动组件。驱动电机18具有驱动轴,传动组件连接在驱动轴和刮套13之间。这样,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驱动电机18可以驱动刮套13发生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驱动装置16还包括:驱动齿轮181。驱动齿轮181与驱动轴同轴固定,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9和驱动带20,第一传动齿轮19与刮套13相连,驱动带20张紧在驱动齿轮181和第一传动齿轮19之间,以保持驱动带20在传动过程中可以拥有适当的张紧力,从而避免驱动带20打滑,或避免驱动带20发生跳齿、脱齿而拖出。这样,驱动齿轮181带动驱动带20运动,驱动带20通过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9转动从而带动刮套13转动,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件21。传动件21呈沿刮套13的轴向延伸的中空环形,传动件2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19相连,传动件21的另一端与刮套13相对固定。这样,第一传动齿轮19带动传动件2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刮套13同步转动。
其中,传动件21的另一端与刮套13相对固定是指:刮套13与传动件21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或者,传动件21与刮套13之间可以通过齿轮啮合等方式传动连接,只要传动件21能够带动刮套13同步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例如,传动件21沿左右方向延伸,传动件21的右端与第一传动齿轮19相连,传动件21的左端固定在刮套13的右端上。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传动件21包括:外环板211、内环板212和连接板213。
具体而言,外环板211呈沿刮套13的轴向延伸的筒状,外环板211的轴向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19固定,外环板211的轴向另一端与刮套13固定。内环板212呈沿刮套13的轴向延伸的筒状,且内环板212位于外环板211的径向内侧。连接板213连接在外环板211的内壁面和内环板212的外壁面之间。这样,第一传动齿轮19带动外环板21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刮套13同步转动,并且安装比较牢靠。
例如,外环板211和内环板212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传动齿轮19套设在外环板211的右端的外周壁上,外环板211的左端套设在刮套13的外周壁上。连接板213呈圆环状,连接板213的外周壁固定在外环板211的内壁面上,连接板213的内周壁固定在内环板212的外壁面上。
其中,外环板211、内环板212和连接板213可以为一体件,从而集成度较高,结构紧凑,省去了相应的装配,此时,传动件21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形成的截面呈大体的“工”型;外环板211、内环板212和连接板213也可以分别为单独的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齿轮22和第三传动齿轮23。第二传动齿轮22与滚刷体11固定连接。第三传动齿轮23与第二传动齿轮22啮合,且第三传动齿轮23与内环板212相对固定。
这样,外环板211带动内环板212同步转动,内环板212带动第三传动齿轮23同步转动,第三传动齿轮2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2带动滚刷体11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9可以同时带动刮套13和滚刷体11转动。
其中,第三传动齿轮23与内环板212相对固定是指:第三传动齿轮23与内环板212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第三传动齿轮23与内环板212之间可以通过齿轮啮合等方式传动连接,又或者,第三传动齿轮23与内环板212可以形成为一体件,只要内环板212能够带动第三传动齿轮23同步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选地,如图13所示,第二传动齿轮22呈沿滚刷体11的轴向延伸的筒状,第二传动齿轮22的一端形成有啮合部,所述啮合部形成为外齿,滚刷体11套设在第二传动齿轮22的另一端的外周壁上。这样,方便滚刷体11与第二传动齿轮22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传动齿轮23上形成有第一啮合部231,第一啮合部231形成为内齿,且第一啮合部231与第二传动齿轮22内外啮合。这样,保证第三传动齿轮23与第二传动齿轮22之间稳定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传动齿轮23上还形成有第二啮合部232,第二啮合部232与第一啮合部231在轴向方向(例如左右方向)上间隔开,第二啮合部232形成为内齿,内环板212的外壁面设有第三啮合部2121,第三啮合部2121形成为外齿,第二啮合部232与第三啮合部2121内外啮合。这样,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内环板212与第三传动齿轮23的相对固定,相较于其他固定方式,零件的制造及装配更加方便,结构也比较稳定。
更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齿轮19、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一啮合部231、第二啮合部232和第三啮合部2121的齿数相同。
如图6和图7所示,传动带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9转动,刮套13在第一传动齿轮19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滚刷体11实现转动的过程如下:外环板211带动内环板212同步转动,内环板212上的第三啮合部2121与第二啮合部232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三传动齿轮23转动,第三传动齿轮23上的第一啮合部231与第二传动齿轮22啮合传动,第二传动齿轮22带动滚刷体11同步转动。
其中,由于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一啮合部231、第二啮合部232和第三啮合部2121的齿数相同,即第二啮合部232和第三啮合部2121的齿数之比和第二传动齿轮22与第一啮合部231的齿数之比相同,则内环板212、第三传动齿轮23、第二传动齿轮22的角速度相同,这样,可以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9和滚刷体11的角速度相同。并且,刮套13和第一传动齿轮19的角速度相同,由此,可以使得滚刷体11和刮套13的角速度相同,即滚刷体11和刮套13以相同角速度发生同步转动,从而保证在周向方向上刷毛12位置与刮套孔1311位置的相互对应,进而保证刷毛12适于沿刮套13的径向方向伸出和缩回对应的刮套孔1311。
实用新型人通过研究发现,标准齿轮的渐开线轮廓使其可以相互滚动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使磨损实现最小化,并且增加了效率。然而,由于本申请需要使用齿数相同的内外齿轮,如果内环板212、第三传动齿轮23和第二传动齿轮22均使用标准齿轮,则在标准齿轮的轮齿的尖端会产生干扰,无法保证齿轮的正常工作。并且,如果通过修改标准齿轮的轮齿的形状以避免干扰,则可能会产生很高的磨损率和极大的噪音。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环板212、第三传动齿轮23和第二传动齿轮22均使用非标准齿轮。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啮合部232和第三啮合部2121之间、第二传动齿轮22与第一啮合部231之间较多的轮齿接触,从而减少每个接触点的应力,降低齿轮的磨损率,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且噪音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滚刷体11的径向方向上,刷毛12的自由端至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与刮套13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距离,这样,在滚刷体11与刮套13的旋转过程中,滚刷体11上处于完全缩回状态的刷毛12,其自由端可以处于刮套孔1311内且位于刮套13的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也可以沿径向方向稍微伸出于刮套孔1311外并超出刮套13的外周壁,这样,一方面便于刮套13最大程度地刮掉毛刷上附着的毛发,另一方面可以使刷毛的至少一部分始终位于刮套孔内,避免刷毛的自由端在回缩时完全从刮套孔中脱离,从而确保刷毛12顺畅地沿刮套孔1311的通孔方向伸出及缩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图18所示,刷毛12包括在滚刷体11的周向和轴向均间隔设置的多个,刮套孔1311包括多个,多个刮套孔1311与多个刷毛12一一对应,由此,可以提升吸尘器100的清理效率。例如,滚刷体11的周向方向可以间隔设置有第一刷毛组与第二刷毛组,每个刷毛12组均包括多个刷毛12,多个刷毛12可以沿第一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在滚刷体11上呈螺旋线布置;相应地,刮套13的周向方向可以间隔设置有第一刮套孔组与第二刮套孔组,每个刮套孔1311组均包括多个刮套孔1311,多个刮套孔1311可以沿第二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在刮套13上沿螺旋线布置,多个刮套孔1311与多个刷毛12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刷毛12的直径可以小于刮套孔1311的最小宽度尺寸。这样,便于刷毛12从刮套孔1311内伸出或缩回,防止刷毛12被卡在刮套孔1311内。
由于刮套13与滚刷体11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存在偏心距离,因此当刮套13与滚刷体11同步转动时,滚刷体11相对于刮套13存在一个以二者的偏心距离为半径的旋转运动,设置在滚刷体11上的刷毛12也跟随滚刷体11相对于刮套13做以两个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为半径的旋转运动,为保证刷毛12在刮套13的周向方向上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刮套孔1311在刮套13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尺寸不小于第一旋转中心轴线与第二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的2倍,这样,可以确保刷毛12在刮套孔1311内有足够的行程,保证刮套13不干涉滚刷体11的相对旋转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18所示,刮套孔1311形成为在刮套13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槽。这样,便于刷毛12沿滚刷体11的径向相对于刮套孔1311做伸缩运动的同时还可以在刮套孔1311内做圆周运动,防止刷毛12与刮套孔1311的周壁出现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图18所示,刮套孔1311包括第一孔部13111和第二孔部13112,第一孔部13111和第二孔部13112在刮套13的周向方向相连,第一孔部13111形成为圆形,第二孔部13112沿刮套13的周向方向背离第一孔部13111延伸,其中,第二孔部13112的在刮套13的轴向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孔部13111的直径,这样,第一孔部13111与第二孔部13112可以相互配合为刷毛12限定出运动通道,同时,使刷毛12的运动更加顺畅。另外,由于第二孔部13112的宽度尺寸更小,还进一步有利于刮套孔1311的侧壁刮去刷毛上的毛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18所示,第二孔部13112的远离第一孔部13111的一端的周壁为圆弧柱面,这样,第二孔部13112的外形可以与刷毛12的外形相适配,防止刷毛12被卡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图18所示,滚刷体1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多个凸筋1111(例如下文所述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多个凸筋1111沿滚刷体11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每个凸筋1111的外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刷毛12,多个刷毛12在凸筋111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凸筋1111,并将刷毛12设在凸筋1111上,可以减小刷毛12的长度,保证刷毛12的刚度,保证清洁效率。
例如图15所示,滚刷体11的外周壁上可以形成有两个凸筋1111,两个凸筋1111分别为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两个凸筋1111均沿滚刷体11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第一凸筋上布置有第一刷毛组,第二凸筋上布置有第二刷毛组,第一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在第一凸筋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在第二凸筋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由此,可以保证在吸尘器100工作的过程中,滚刷体11上的刷毛12始终可以作用于地面进行清理,还可以简化滚刷体11的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滚刷体11上也可以形成有三个凸筋1111以及与三个凸筋1111一一对应的刷毛组,相应地,刮套13上也可以形成有三个刮套孔组,三个刮套孔组与三个刷毛组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如图14-图18所示,滚刷体11可以包括:第一滚刷体部111和第二滚刷体部112。具体地,第一滚刷体部111和第二滚刷体部112在轴向方向依次布置,第一滚刷体部111上的凸筋1111的旋向与第二滚刷体部112上的凸筋1111的旋向相反,且第一滚刷体部111上的凸筋1111与第二滚刷体部112上的凸筋1111相连,这样可以使吸尘器100在工作过程中,滚刷体11沿轴向方向的两部分均可以同时进行地面的清理,防止吸尘器100经过的部分地面被遗漏。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滚刷体11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式。
进一步地,如图14-图18所示,刮套13可以包括:第一刮套部131和第二刮套部132。具体地,第一刮套部131套设在第一滚刷体部111的外侧,第二刮套部132套设于第二滚刷体部112的外侧,第一刮套部131和第二刮套部132可拆卸连接,由此,第一刮套部131可以对第一滚刷体部111进行清理,第二刮套部132可以对第二滚刷体部112进行清理。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刮套13可以形成为一体式。
更进一步地,如图14-图18所示,第一刮套部131上形成有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第二刮套部132上形成有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和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定位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刮套部131和第二刮套部132在周向方向的位移,使第一刮套部131与第二刮套部132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18所示,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可以形成为定位槽,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沿第一刮套部131的轴向凹陷,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形成为在第二刮套部132的轴向凸起的定位凸起,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沿第二刮套部132的轴向凸起,第一周向定位部1312与第二周向定位部1321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第一刮套部131与第二刮套部132沿周向方向的相对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1,使得附着在刷毛12上的毛发可以被自动清理,省去人工清理,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升了吸尘器100的吸尘效率。
下面将参考图1-图2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吸尘器100。
实施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包括:地刷组件1。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地刷组件1包括滚刷体11、刮套13、壳体14、滚轮15、驱动装置164及吸尘腔17,其中,滚刷体11可以绕第一旋转中心线转动,滚刷体11的外周壁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均沿滚刷体11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滚刷体11上设有第一刷毛组与第二刷毛组,第一刷毛组与第二刷毛组均包括多个刷毛12,第一凸筋上布置有第一刷毛组,第一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均在第一凸筋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凸筋上布置有第二刷毛组,第二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均在第二凸筋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此外,滚刷体11包括;第一滚刷体部111和第二滚刷体部112。第一滚刷体部111和第二滚刷体部112在轴向方向依次布置,第一滚刷体部111上的凸筋1111的旋向与第二滚刷体部112上的凸筋1111的旋向相反,且第一滚刷体部111上的凸筋1111与第二滚刷体部112上的凸筋1111相连。
刮套13可以绕第二旋转中心线转动,刮套13套设在滚刷体11的外侧,刮套13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刮套孔组与第二刮套孔组,第一刮套孔组与第二刮套孔组均包括多个刮套孔1311,第一刮套孔组的多个刮套孔1311与第一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一一对应,第二刮套孔组的多个刮套孔1311与第二刷毛组的多个刷毛12一一对应,刮套孔1311形成为在刮套13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形槽,刮套孔1311包括第一孔部13111与第二孔部13112,第一孔部13111为圆形孔,第二孔部13112与第一孔部13111相连并背离第一孔部13111延伸,第二孔部13112的在刮套13的轴向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孔部13111的直径。相应地,刮套13可以包括:第一刮套部131和第二刮套部132,第一刮套部131套设在第一滚刷体部111的外侧,第二刮套部132套设于第二滚刷体部112的外侧,第一刮套部131和第二刮套部132可拆卸连接。
驱动装置16可以分别与滚刷体11及刮套13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滚刷体11绕第一旋转中心线转动,驱动刮套13绕第二旋转中心线转动。
壳体14罩设在地刷组件1与驱动装置16的外侧,壳体14的底部形成有吸尘入口141,滚刷体11上的刷毛12适于从吸尘入口141伸出清理地面,壳体14的后侧形成有吸尘出口142;吸尘腔17设在壳体14的后侧,吸尘腔17的前端形成为连接口171,连接口171可以与吸尘出口142相连,吸尘出口142可以正对地刷组件1,吸尘器100工作时,地刷组件1上附着的灰尘及毛发可以通过吸尘出口142被吸入吸尘腔17。
滚轮15可以设有两个,两个滚轮15可以并排布置在吸尘器100的底部,从而便于吸尘器100的移动。
吸尘器100工作时,当滚刷体11上的刷毛12以及刷毛12所对应的刮套孔1311转动到正好与吸尘入口141相对时,刷毛12适于完成伸出进程,此时刷毛12伸出刮套孔1311的长度为最大,从而便于刷毛12清理地面;在滚刷体11与滚套继续转动的过程中,刷毛12开始缩回刮套孔1311,当刷毛12及刷毛12对应的刮套孔1311转动到正好与吸尘出口142相对时,刷毛12适于完成缩回进程,此时,刷毛12的自由端可以处于刮套孔1311内且与刮套13的外壁相平齐或微伸出于刮套孔1311,从而便于吸尘腔17将刮套13从刷毛12上刮下的杂物或毛发吸走。由此,滚刷体11与刮套13重复完成上述进程,使得吸尘器100清理地面的效率及清理效果均得到提升,还可以自动清理滚刷体11上附着的毛发防止堵塞。
实施例二
如图19-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一中滚刷体11包括第一滚刷体部111与第二滚刷体部112,且滚刷体11上形成有两个凸筋1111以及与凸筋1111一一对应的两个刷毛组,刮套13可以包括第一刮套部131与第二刮套部132,刮套13上形成有两个刮套孔组;而本实施例二中滚刷体11形成为一体式,滚刷体11上形成有三个凸筋1111以及与凸筋1111一一对应的三个刷毛组,相应地,刮套13形成为一体式,且刮套13上形成有三个与三个刷毛组一一对应的刮套孔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刷体,所述滚刷体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所述滚刷体上设有沿所述滚刷体的径向延伸的刷毛;
刮套,所述刮套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不重合,所述刮套套设在所述滚刷体的外侧,所述刮套上设有沿所述刮套的壁厚方向贯通所述刮套的刮套孔,所述刮套孔与所述刷毛内外相对,且在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转动时,所述刷毛适于沿所述刮套的径向方向伸出和缩回所述刮套孔;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与所述滚刷体和所述刮套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刮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固定,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刮套相连;
驱动带,所述驱动带张紧在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中空环形,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刮套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
外环板,所述外环板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筒状,所述外环板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所述外环板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刮套固定;
内环板,所述内环板呈沿所述刮套的轴向延伸的筒状,且所述内环板位于所述外环板的径向内侧;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外环板的内壁面和所述内环板的外壁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滚刷体固定连接;
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内环板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上形成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形成为内齿,且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内外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上还形成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二啮合部形成为内齿,所述内环板的外壁面设有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三啮合部内外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和所述第三啮合部的齿数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刷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刷毛的自由端至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刮套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包括在所述滚刷体的周向和轴向均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刮套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刮套孔与多个所述刷毛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的直径小于所述刮套孔的最小宽度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套孔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离的2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套孔形成为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套孔包括在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相连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形成为圆形,所述第二孔部与所述第一孔部相连并沿所述刮套的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孔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孔部的在所述刮套的轴向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孔部的一端的周壁为圆弧柱面。
17.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
CN202020028762.3U 2020-01-07 2020-01-07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Active CN211704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762.3U CN2117044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PCT/CN2021/070086 WO2021139616A1 (zh) 2020-01-07 2021-01-04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US17/790,738 US20230051802A1 (en) 2020-01-07 2021-01-04 Scrubber brush assembly and vacuum cleaner having same
CA3166658A CA3166658A1 (en) 2020-01-07 2021-01-04 Floor brush assembly and cleaner hav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8762.3U CN2117044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4445U true CN211704445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2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8762.3U Active CN2117044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444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616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229746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113229963A (zh) * 2021-05-08 2021-08-10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一种超声波医疗器械清洗干燥装置
CN113229745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58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70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616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229963A (zh) * 2021-05-08 2021-08-10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一种超声波医疗器械清洗干燥装置
CN113229963B (zh) * 2021-05-08 2022-12-09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一种超声波医疗器械清洗干燥装置
CN113229746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113229745A (zh) * 2021-05-10 2021-08-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113229745B (zh) * 2021-05-10 2022-03-2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113229746B (zh) * 2021-05-10 2022-04-15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60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58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70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04445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961925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796207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796206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WO2022237235A1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60A1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WO2022237258A1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EP4321072A1 (en) Floor brush assembly for vacuum cleaner, and vacuum cleaner
CN212015458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0623595A (zh) 一种一键式更换滚刷体的清洁用地刷的更换方法
CN113143101A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WO2021139616A1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143100A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704444U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143103A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143102A (zh)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4760882U (zh) 防缠绕电动地刷
CN210541329U (zh) 滚刷组件和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CN112754352A (zh) 一种防缠绕电动地刷
EP1495707B1 (en) Suction head for vacuum cleaner
CN214760883U (zh) 一种防缠绕电动地刷
CN217365735U (zh) 地刷组件和洗地机
CN215914456U (zh) 洗地机辊刷结构及洗地机
CN211212911U (zh) 吸尘器的地刷及吸尘器
CN216776879U (zh) 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