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2343U - 新型降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降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2343U
CN211702343U CN202020698245.7U CN202020698245U CN211702343U CN 211702343 U CN211702343 U CN 211702343U CN 202020698245 U CN202020698245 U CN 202020698245U CN 211702343 U CN211702343 U CN 211702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earphone
shell
noise reduction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82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fing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fing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fing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fing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82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2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2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2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降噪耳机,耳机包括外壳,外壳尾端安装有与拾音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麦克风;外壳头端安装有发声单元、电池,发声单元与前侧出音口之间形成有前腔,前腔中安装有第二麦克风,发声单元与后侧的电池之间形成有后腔;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发声单元均连接至耳机降噪电路主板,耳机降噪电路主板安装于外壳中部;前腔、后腔均设有连通外界的气孔;其中,出音口设有安装软胶帽的凹槽,凹槽内边缘处设有凹入的槽腔,槽腔处设有前腔的气孔。改进后的降噪耳机通过对前腔、后腔的调整,设置合理的气孔,使得腔室内气压平衡,有效解决啸叫现象。

Description

新型降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耳机音质要求的提高,降噪耳机成为了市场上的新宠,其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在外壳中的降噪电路、麦克风以及发音件等,结构间会形成腔室,现有降噪耳机结构设置存有缺陷,腔室内会容易产生高频啸叫,影响耳机输出的音质,因此现有降噪耳机有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降噪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降噪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尾端安装有与拾音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麦克风;所述外壳头端安装有发声单元、电池,所述发声单元与前侧出音口之间形成有前腔,所述发声单元与后侧的所述电池之间形成有后腔,所述前腔中安装有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所述发声单元均连接至耳机降噪电路主板,所述耳机降噪电路主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中部;所述前腔、所述后腔均设有连通外界的气孔。所述出音口设有安装软胶帽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边缘处设有凹入的槽腔,所述槽腔处设有所述前腔的气孔。
如前所述的新型降噪耳机,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之间设有连通孔。
如前所述的新型降噪耳机,所述外壳包括扣合组装的面壳、中框以及喇叭盖,所述出音口设置于所述喇叭盖上。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后的降噪耳机通过对前腔、后腔的调整,设置合理的气孔,使得腔室内气压平衡,有效解决啸叫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外壳;100、面壳;101、中框;102、喇叭盖;103、凹槽;104、槽腔;2、拾音孔;3、第一麦克风;4、降噪电路主板;5、电池;6、发声单元;7、后腔;8、前腔;9、连通孔;10、前腔气孔;11、后腔气孔;12、第二麦克风;13、副软板;14、出音口;15、软胶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参阅附图1-4,所示为新型降噪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壳1,外壳1可以由面壳100、中框101以及喇叭盖102扣合组装而成,内部形成空间以便安装相应的元器件。外壳1的尾端设置有拾音孔2,与拾音孔2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麦克风3,外界杂音由拾音孔2进入后被第一麦克风3收集处理。
外壳1的头端安装有发声单元6、电池5,发声单元6一般为喇叭,在发声单元6和前侧的出音口14之间形成前腔8,前腔8中安装有第二麦克风12以收集腔中声音,发声单元6与后侧的电池5之间形成有后腔7。第一麦克风3、第二麦克风12以及所述发声单元6均连接至安装在外壳1中部的耳机降噪电路主板4,降噪电路主板4的作用是处理声音信号,并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发声单元6,发声单元6发射与噪音声波反相位的声波。
如果前腔8、后腔7之间气压不均衡,则会容易出现啸叫,因此在前腔8、所述后腔7均设置连通外界的气孔,由此间接的保持前腔8、后腔7气压的平衡,有效避免啸叫现象的出现。由于前腔8位置靠近出音口14,其气孔如设置不当会在耳机佩戴时被遮挡,所以本案中采用以下方式设置前腔气孔10:出音口14设有安装软胶帽15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内边缘处设有凹入的槽腔104,所述槽腔104处设有所述前腔8的气孔,如此设置之后,即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前腔气孔10也基本不会被封堵。
一些实施例中,在前腔8、所述后腔7之间设有连通孔9,两者气压保持平衡,且即使其中前腔气孔10、后腔气孔11之一被封堵,平衡效果仍可以得到确保,进一步避免了啸叫现象。
综上,耳机工作时,外界环境音从拾音孔2进入,被第一麦克风3收集,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耳机的降噪电路主板4,同时第二麦克风12收集耳机前腔8内的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软副板13传送给降噪电路主板4。耳机的降噪电路主板4通过滤波器算法,输出与噪声幅度相同而相位相反的信号,传送给发声单元6。发声单元6将信号转换为声波,抵消掉环境声中的噪音部分,其他非噪音通过出音口14进入人耳,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在此过程中,前腔8、后腔7通过气孔的设置保持两者气压的均衡,有效避免啸叫现象的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

1.新型降噪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尾端安装有与拾音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麦克风;所述外壳头端安装有发声单元、电池,所述发声单元与前侧出音口之间形成有前腔,所述前腔中安装有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单元与后侧的所述电池之间形成有后腔;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所述发声单元均连接至耳机降噪电路主板,所述耳机降噪电路主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中部;
所述前腔、所述后腔均设有连通外界的气孔;其中,所述出音口设有安装软胶帽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边缘处设有凹入的槽腔,所述槽腔处设有所述前腔的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之间设有连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扣合组装的面壳、中框以及喇叭盖,所述出音口设置于所述喇叭盖上。
CN202020698245.7U 2020-04-30 2020-04-30 新型降噪耳机 Active CN211702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8245.7U CN21170234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新型降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8245.7U CN21170234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新型降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2343U true CN21170234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8245.7U Active CN211702343U (zh) 2020-04-30 2020-04-30 新型降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2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58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CN114286216A (zh) * 2021-11-30 2022-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气压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58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CN114286216A (zh) * 2021-11-30 2022-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气压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02343U (zh) 新型降噪耳机
US20210136477A1 (en) Wireless earphone
CN105025409A (zh) 抗风噪耳机
CN205081925U (zh) 降噪耳机
CN108566600B (zh)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7400738B2 (en) Acoustic module for a hearing aid device
CN212259315U (zh) 一种手表
CN2144811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模组及头戴式耳机
CN215734773U (zh) 一种扬声器结构和一种耳机
CN208337845U (zh) 一种耳机
CN212727411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3152340U (zh) 一种独立声学腔体
CN208783051U (zh)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CN208241842U (zh) 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2087686A (zh) 通讯装置
CN214125515U (zh) 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
CN21145734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5105361U (zh) 抗风噪耳机
CN219514207U (zh) 非入耳式耳机头及无线耳机
CN220732973U (zh) 耳机
CN218782480U (zh) 一种音频眼镜的抗风噪结构
CN220422003U (zh) 音频装置及改善音质的耳机
CN217546247U (zh) 一种骨传导送话器的软连接安装结构
CN220325799U (zh) 发声模块及耳机
CN219627880U (zh) 一种具有双出音孔的气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