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1786U -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1786U
CN211701786U CN201921328282.2U CN201921328282U CN211701786U CN 211701786 U CN211701786 U CN 211701786U CN 201921328282 U CN201921328282 U CN 201921328282U CN 211701786 U CN211701786 U CN 211701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insertion machine
wire pressing
iron cor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82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桂通
李志训
杨平浩
郑桂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Wanbao Appliances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Wanbao Appliances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Wanbao Appliances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Wanbao Appliances Compressor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82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1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1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1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应用于插入机上进行压线动作,所述插入机包括一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插线治具和压臂,所述插线治具用于固定铁芯并将线圈插入到铁芯内部,所述压臂用于在线圈插入铁芯时压紧铁芯,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压线杆、用于驱动所述压线杆转动的第一驱动源和传动组件,其中,传动组件能够使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在线圈插入铁芯时,代替人手压住线圈,能够避免压臂下压时压到人手造成伤害,同时,使生产作业更加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插入机,其包括上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背景技术
电机制造过程中,定子槽的大小和规格与电机电压有关,定子槽内设置线圈绕组,而采用同心绕组分布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谐波分量,提高电能质量和性能、改善稳定性。
插入机,又名嵌线机,是一种电动机铁芯嵌入线圈的机械生产设备,通过插线机构将线圈插入到铁芯的内部。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线圈插入到铁芯的过程中刮到铁芯而造成线伤不良,线圈通常需要人手辅助操作插入到铁芯中,因此,会存在由于作业人员出现误操作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且人工操作也会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线圈插入铁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完成线圈插入铁芯的工序,提高了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应用于插入机上进行压线动作,所述插入机包括一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插线治具和压臂,所述插线治具用于固定铁芯并将线圈插入到铁芯内部,所述压臂用于在线圈插入铁芯时压紧铁芯,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设在所述操作台上;
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压线杆,两所述压线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两压线杆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两压线杆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压线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
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压线杆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两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与所述操作台垂直,且所述压线杆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一端为靠近所述操作台面的一端,在所述压线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与所述操作台平行,且所述两压线杆处于所述插线治具的两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一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滑块沿朝向所述插线治具的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滑块的两端设置有朝向所述两压线杆延伸的抵顶部;
两旋转块,所述两旋转块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且所述两旋转块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旋转块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所述两旋转块与所述第一铰接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抵顶部的高度,所述两旋转块还设置有与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两压线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对应的所述旋转块固接,与所述旋转块共同绕所述第一铰接部旋转;
两连杆,所述两连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两侧,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两连杆朝向所述滑块的一侧还延伸出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滑块背向所述压线杆的一侧;
其中,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插线治具运动时,所述抵顶部抵顶所述旋转块,使所述压线杆从初始位置旋转到压线位置,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移动时,所述滑块抵顶着所述阻挡件,带动所述连杆朝远离所述插线治具方向运动,从而拉动所述压线杆,使压线杆从压线位置旋转到初始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旋转块均包括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外凸曲面,所述抵顶部抵顶所述旋转块并使旋转块转动时,所述接触面随着所述旋转块的转动持续与所述抵顶部接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旋转块均包括一抵顶面,所述抵顶面随着所述旋转块旋转到所述压线杆达到压线位置时,所述抵顶面抵顶着所述抵顶部的底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滑动通孔,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通过所述滑动通孔伸出于所述固定架,并且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通孔的宽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沿着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沿着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为气缸,固设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柱,所述至少两根连接柱与所述操作台固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入机,所述插入机包括机架、操作台、插线机构旋转下压机构和上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插线机构包括插线治具,所述插线治具垂直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旋转下压机构包括旋转轴以及压臂,所述旋转轴垂直设置所述操作台,并可相对与操作台上下移动,所述压臂固接在所述旋转轴的顶端,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插线治具一侧外。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压线杆、用于驱动所述压线杆转动的第一驱动源和传动组件,其中,传动组件能够使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在线圈插入铁芯时,代替人手压住线圈,能够避免压臂下压时压到人手造成伤害,同时,使生产作业更加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由滑块、旋转块和连杆组成的传动机构,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下,可以实现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所述抵顶面和抵顶部的配合能够限制所述旋转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所述限位部可以限制所述连杆滑出固定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T形滑块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使用,使得滑动的往复运动更加平稳,能够保持所述压线杆的正常运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插入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插入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旋转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插入机需要人手压线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能够避免对生产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需要人手压线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插入机的操作台上设置自动压线装置,所述自动压线装置包括一对可以转动的压线杆,在压臂下压铁芯的同时,利用所述压线杆代替人手压住线圈的下端,使得插线治具可以顺利把线圈插入铁芯内部,避免了在压臂下压时会压伤人手的安全隐患,同时,所述压线杆和压臂的同步运作相对于人手压线的节拍更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插入机的立体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插入机的侧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入机,也可以称为嵌线机,用于将线圈插入到铁芯内部,其包括机架1、操作台2、插线机构、旋转下压机构和自动压线装置。
所述机架1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于承载所述操作台2、插线机构、旋转下压机构和自动压线装置5等零部件。
所述操作台2主要用于固定进行压线工作时需要配合的各个机构以及设置操作面板、按钮等,使整个线圈插入铁芯的过程在所述操作台上进行。
所述插线机构用于固定铁芯并将线圈插入到铁芯内部,其包括插线治具3和第二驱动源。具体地,所述插线治具3垂直于所述操作台2设置,所述插线治具3上开设有线槽,在进行插线动作前,需要先将线圈卡设在所述线槽中,所述插线治具3包括固定部和伸出部,铁芯放置到所述插线治具3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然后所述伸出部向铁芯伸出从而将卡设在线槽的线圈插入到铁芯中,完成插线动作,而所述伸出部则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源提供动力,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源可以为电机、气缸等。
所述旋转下压机构用于在进行插线动作时压住铁芯的上端,防止铁芯被推动,导致插线失败。具体地,所述旋转下压机构包括旋转轴41和压臂42,所述旋转轴41垂直于所述操作台2设置,并且可沿垂直操作台2的垂直方向进行伸缩运动,所述压臂42固接在所述旋转轴 41的上端,在所述旋转轴41的带动下进行摆动以及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插线治具3斜上方的旋转轴41,并对应设置有两所述压臂42,在进行插线时,所述两压臂42在旋转轴41的带动下向铁芯摆动同时进行下降压住铁芯的顶面,方式进行插线时3,铁芯向上移动。所述旋转轴41通过第三驱动源驱动其旋转以及伸缩,所述第三驱动源可以为旋转电机、气缸或者两者的配合使用,所述旋转轴41可通过轴套安装在所述操作台2 上,使得旋转轴41可以沿操作台2自由伸缩和旋转。
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5用于在插线时压住线圈的外端,防止线圈在插入铁芯时散开或偏移,导致线圈插入不成功。主要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手压住线圈,因此,做作业时存在人员误操作,导致压臂压伤人手的安全隐患,而且人工压线的作业节拍也较为缓慢,采用所述自动压线装置5能够提升产能。
如图3至图9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压线杆在压线位置时自动压线装置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旋转块的立体图。
具体地,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5包括固定架51、第一驱动源、压线杆53和传动组件。
所述固定架51固设在所述操作台2上,所述固定架5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柱511,所述至少两根连接柱511与所述操作台2固接,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对称设置的四根连接柱 511设置在固定架5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稳定地支撑着所述固定架51。所述连接柱511与所述操作台2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1上,用于提供动力。
两所述压线杆5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51靠近所述插线治具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两压线杆53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两压线杆53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压线杆53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
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压线杆53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两压线杆53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53与所述操作台2垂直,且所述压线杆53与所述固定架51连接的一端为靠近所述操作台2的一端,在所述压线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53与所述操作台2平行,且所述两压线杆53处于所述插线治具3的两侧。
更具体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滑块541、两旋转块542和两连杆543。
所述滑块541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1上,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滑块541沿朝向所述插线治具3的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滑块541的两端设置有朝向所述两压线杆53延伸的抵顶部5411。
如图9所示,所述两旋转块542通过第一铰接部5421铰接在所述固定架51靠近所述插线治具3的一端,且所述两旋转块542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旋转块542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所述两旋转块542与所述第一铰接部5421的高度低于所述抵顶部5411的高度,所述两旋转块542还设置有与第二铰接部5422,所述第二铰接部542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铰接部5421,所述两压线杆53的一端分别与一对应的所述旋转块542固接,与所述旋转块 542共同绕所述第一铰接部5421旋转。
所述两连杆543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541的两侧,与所述滑块541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5422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1上,所述两连杆543 朝向所述滑块541的一侧还延伸出阻挡件5431,所述阻挡件5431位于所述滑块541背向所述压线杆53的一侧。
其中,所述滑块541朝向所述插线治具3运动时,所述抵顶部5411抵顶所述旋转块542,使所述压线杆53从初始位置旋转到压线位置,所述滑块541远离所述插线治具3移动时,所述滑块541抵顶着所述阻挡件5431,带动所述连杆543朝远离所述插线治具3方向运动,从而拉动所述压线杆53,使压线杆53从压线位置旋转到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两旋转块542均包括一接触面5423,所述接触面5423为外凸曲面,所述抵顶部5411抵顶所述旋转块542并使旋转块542转动时,所述接触面5423随着所述旋转块542的转动持续与所述抵顶部5411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面5423为所述第二铰接部5422的一侧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两旋转块542均包括一抵顶面5424,所述抵顶面 5424随着所述旋转块旋542转到所述压线杆53达到压线位置时,所述抵顶面5424抵顶着所述抵顶部5411的底面,从而限制所述旋转块542继续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面5424 为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接触面5423相邻的侧面。
所述固定架51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杆543穿过的滑动通孔511,所述连杆543远离所述插线治具3的一端通过所述滑动通孔511伸出于所述固定架51,并且设置限位部5432,所述限位部5432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通孔511的宽度,可以限制所述连杆543滑出固定架51。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着所述滑块541的滑动方向固设在所述固定架51上,所述滑块54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541为T形滑块,包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2设置的横向部和垂直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横向部的中部固接,且所述横向部和竖直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导向杆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1上的第一导向杆544,所述横向部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导向杆544滑动连接,以及固设在固定架51上的第二导向杆545,所述竖直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杆545滑动连接,T形滑块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杆544和第二导向杆545使用,使得滑动541的往复运动更加平稳,能够保持所述压线杆53的正常运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为气缸52,固设在所述固定架51远离所述插线治具3的一端,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块541固接,推动所述滑块541进行直线运动。
插入机工作时,先将线圈和铁芯依序设置在所述插线治具3上,所述旋转下压机构和自动压线装置同时进行运作,其中,所述压臂42在旋转轴41的带动在压住铁芯的上端,与此同时,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滑块541向前移动,当所述抵顶部5411抵住所述接触面5423,和压线杆53便会在旋转块542的带动下绕着所述第一铰接部5421向下摆动,直至所述抵顶面5422抵住所述抵顶部5411的底面,此时,所述压线杆53达到压线位置,压线杆53伸到所述插线治具3的两侧,压住线圈。
在所述压臂42压着铁芯和压线杆53压着线圈后,所述插线治具3的伸出,使线圈插入铁芯的内部完成插线工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压线杆、用于驱动所述压线杆转动的第一驱动源和传动组件,其中,传动组件能够使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在线圈插入铁芯时,代替人手压住线圈,能够避免压臂下压时压到人手造成伤害,同时,使生产作业更加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由滑块、旋转块和连杆组成的传动机构,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下,可以实现所述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所述抵顶面和抵顶部的配合能够限制所述旋转块的转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所述限位部可以限制所述连杆滑出固定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T形滑块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使用,使得滑动的往复运动更加平稳,能够保持所述压线杆的正常运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应用于插入机上进行压线动作,所述插入机包括一操作台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插线治具和压臂,所述插线治具用于固定铁芯并将线圈插入到铁芯内部,所述压臂用于在线圈插入铁芯时压紧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设在所述操作台上;
第一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压线杆,两所述压线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两压线杆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两压线杆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压线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
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压线杆传动连接,驱动所述两压线杆在初始位置和压线位置之间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与所述操作台垂直,且所述压线杆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一端为靠近所述操作台的一端,在所述压线位置时,所述两压线杆与所述操作台平行,且所述两压线杆处于所述插线治具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一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滑块沿朝向所述插线治具的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滑块的两端设置有朝向所述两压线杆延伸的抵顶部;
两旋转块,所述两旋转块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且所述两旋转块对称相隔设置,所述两旋转块之间的距离大于铁芯的宽度,所述两旋转块与所述第一铰接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抵顶部的高度,所述两旋转块还设置有与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两压线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对应的所述旋转块固接,与所述旋转块共同绕所述第一铰接部旋转;
两连杆,所述两连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两侧,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两连杆朝向所述滑块的一侧还延伸出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滑块背向所述压线杆的一侧;
其中,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插线治具运动时,所述抵顶部抵顶所述旋转块,使所述压线杆从初始位置旋转到压线位置,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移动时,所述滑块抵顶着所述阻挡件,带动所述连杆朝远离所述插线治具方向运动,从而拉动所述压线杆,使压线杆从压线位置旋转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旋转块均包括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外凸曲面,所述抵顶部抵顶所述旋转块并使旋转块转动时,所述接触面随着所述旋转块的转动持续与所述抵顶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旋转块均包括一抵顶面,所述抵顶面随着所述旋转块旋转到所述压线杆达到压线位置时,所述抵顶面抵顶着所述抵顶部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滑动通孔,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通过所述滑动通孔伸出于所述固定架,并且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通孔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沿着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T形滑块,包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横向部和垂直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横向部的中部固接,所述导向杆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导向杆,所述横向部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以及固设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竖直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气缸,固设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插线治具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柱,所述至少两根连接柱与所述操作台固接。
10.一种插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插线机构,所述插线机构包括插线治具,所述插线治具垂直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上;
旋转下压机构,所述旋转下压机构包括旋转轴以及压臂,所述旋转轴垂直设置所述操作台,并可相对与操作台上下移动,所述压臂固接在所述旋转轴的顶端;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所述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插线治具一侧外。
CN201921328282.2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Active CN211701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282.2U CN21170178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282.2U CN21170178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1786U true CN21170178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0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8282.2U Active CN21170178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1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10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深圳市合利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线机及其插线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108A (zh) * 2022-08-30 2022-09-27 深圳市合利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线机及其插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8344A (zh) 接地线缠绕装置
CN211701786U (zh) 一种插入机自动压线装置及插入机
CN10861600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插接牢固的便捷式路由器
CN219924598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08903837U (zh) 自动上料定位夹紧装置及变压器绕线定位装置
CN108262395B (zh) 一种滤波器盖板翻边制作成型装置
CN209970424U (zh) 一种用于钢材表面抛光加工设备
CN108732497B (zh) 一种直线电机的安装测试设备
CN20931847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柜体的折弯机
CN208226804U (zh) 一种电机的固定设备
CN219812065U (zh) 一种马达生产绕线装置
CN220963044U (zh) 一种pin脚绕线装置、绕线设备
CN2146398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曲设备
CN210803530U (zh) 一种新型无插头电源线的测试工装
CN209845649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取头
CN216528212U (zh) 一种电气电缆接线装置
CN221041893U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加工用折弯加工装置
CN216967657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线的定转子装配装置
CN110899422A (zh) 一种铝型材折弯装置
CN110064923A (zh) 一种自动安装扭簧及压轴并定量涂油的设备
CN217719149U (zh) 一种具有引导机构的导线制作设备
CN220739319U (zh) 一种电器线束折弯定型机构
CN220043575U (zh) 一种便于线路连接的交换机
CN21539535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打纸机构
CN218393808U (zh) 一种中药加工捣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