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7953U -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7953U
CN211697953U CN202020204156.2U CN202020204156U CN211697953U CN 211697953 U CN211697953 U CN 211697953U CN 202020204156 U CN202020204156 U CN 202020204156U CN 211697953 U CN211697953 U CN 211697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late
conductive
pressure
press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41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钦生
杨荣华
文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o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41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7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7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7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包括:气缸与电箱连接;整压连接板与气缸底部连接;调节压板与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包括第一、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调节导电柱设置在调节压板的下方,包括第一、第二调节导电柱与第一、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导电铜板设置在调节导电柱的顶端;调节导电柱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测试仪与导电铜板连接。解决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根据产品规格能够进行对应调整,适应范围广,保证极耳定位、压紧的稳定性,避免吻合不密的状况,保证产品质量及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电压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产品生产时,需要对其电压、电阻进行检测,在测试电压电阻时,目前多采用夹具,并通过人工用于平压、测电压电阻,而在测试的过程中存在正负极易碰撞而打火烫伤操作人员的手,同时由于人工使用夹具进行固定,出现夹紧度不确定,平压、电阻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电压、电阻检测的数据准确性差。另外在面对不同型号的产品测试中,需要根据不同型号选择使用不同的夹具,当产品规格发生变化时夹具更换也不方便,更换过程中还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箱;气缸,所述气缸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连接;整压连接板,所述整压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调节压板,所述调节压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调节导电柱,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导电铜板,所述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顶端;底座,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测试仪,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铜板包括正极导电铜板、负极导电铜板,所述正极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所述负极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测试仪包括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导电铜板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导电铜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压板包括连接底板、压块,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的底面可滑动连接;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导电铜板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安装调节槽,所述安装调节槽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底端两侧,所述调节导电柱通过所述安装调节槽与所述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调节距离最小为1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至少为9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小调节距离为1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最少为90cm。
优选的,所述气缸为平压气缸。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箱、气缸、整压连接板、调节压板、调节导电柱、导电铜板、底座、测试仪,所述气缸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连接,通过电箱给气缸提供动力;所述整压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当气缸启动时带动整压连接板做下压运动;所述调节压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通过整压连接板下压过程中带动两端的调节压板同步进行下压,保证器稳定性和同步性,使得两端的下压力一致;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并且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导电铜板,在检测中将正负极耳放置在导电铜板上,通过两个调节压板与调节导电柱对应,在对导电铜板上的正负极耳进行压紧;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调节导电柱与底座安装位置的调整实现对调节导电柱的距离调整,在使用时根据产品极耳的距离对应调整所述调节压板、调节导电柱之间的距离,以实现适合不同产品规格的检测要求,避免根据不同的产品型号需要调整不同的夹角的更换过程,确保过程的稳定性、便捷性;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通过压紧后的正负极耳获得对用的测试数据,通过测试仪进行检测,从而获得产品的电压、电阻数值,通过本装置进行极耳定位、压紧、测试,实现了根据产品规格能够进行对应调整,适应范围广,不用进行夹具的更换,并在过程中保证了极耳定位、压紧的稳定性,避免吻合不密的状况,而造成产品品质不合格,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正负极烧伤事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箱1,气缸2,整压连接板3,调节压板4,调节导电柱5,负极导电铜板6,正极导电铜板7,底座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电箱;气缸,所述气缸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连接;整压连接板,所述整压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调节压板,所述调节压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调节导电柱,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导电铜板,所述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顶端;底座,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测试仪,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达到了根据产品规格能够进行对应调整,适应范围广,并在过程中保证了极耳定位、压紧的稳定性,避免吻合不密的状况,而造成产品品质不合格,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正负极烧伤事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箱1、气缸2、整压连接板3、调节压板4、调节导电柱5、导电铜板、底座8、测试仪。
所述气缸2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1连接;所述整压连接板3与所述伸缩杆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平压气缸2。
具体而言,电箱1与气缸2的电子阀连接,为气缸2提供电能驱动所述气缸2进行工作,本实施例采用脚踏板与所述电箱1连接,来控制所述电箱1与气缸2之间的连通,当将检测对象(电池)放好后,需要启动本装置进行对应检测时,工作人员通过踩下脚踏板启动电箱1,通过电子阀将气动力传送给气缸2,与所述气缸2连通提供动能,在驱动气缸2的驱动下气缸2的伸缩杆向下压力。在气缸2的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整压连接板3,通过气缸2伸缩杆向下运动带动整压连接板3向下做下压运动。
所述调节压板4与所述整压连接板3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4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3底部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压板4包括连接底板、压块,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的底面可滑动连接;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导电铜板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调节距离最小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至少为90cm。
具体而言,在整压连接板3的底面上设置有一滑槽,滑槽可以为一条贯穿设置由整压连接板3的一端开设至另一端,也可以分为两端设置,分别设置在整压连接板3的两端,但两段滑槽需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保持平行,由于第一调节压板与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最小调节距离为1mm、最大调节距离至少可以到90cm,根据待检测件的规格,最大调节距离可以进行扩展,当前常见的电池规格为100cm,因而90cm的最大调节距离可以满足检测的需求,为了保证调节压板的调节距离,因而滑槽的设置位置和调节压板的长度需要满足该调节要求,通过滑槽与调节压板4连接,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整压连接板3的两端,通过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在滑槽中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整,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对整压连接板和调节压板之间的连接,如螺栓可拆卸连接等等,只要能够实现压板的可调节效果均可。当整压连接板3向下做下压运动时,由于整压连接板3为一体的,因而同时带动两端的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向下运动,保证两端的调节压板同步下压和其稳定性。
所述调节导电柱5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4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5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小调节距离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最少为90cm。
具体而言,在调节压板4对应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导电柱,当调节压板4收气缸2作用向下运动时对下方相对应的调节导电柱进行下压,即第一调节压板与第一调节导电柱相对应,第二调节压板与第二调节导电柱相对应,第一调节压板对第一调节导电柱表面进行挤压,第二调节压板对第二调节导电柱进行挤压。
所述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5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铜板包括正极导电铜板7、负极导电铜板6,所述正极导电铜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所述负极导电铜板6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
具体而言,在调节导电柱5的上端面上安装有导电铜板,与调节导电柱5相对应的导电铜板也为两个,分别为正极导电铜板7、负极导电铜板6,正极导电铜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调节导电柱的上端表面,负极导电铜板6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导电柱的上端表面上,在使用时根据型号的规格,对调节压板4根据极耳距离进行调整,最小1mm最大90cm,还可以进行扩展,最大距离根据产品的规格进行确定,对应的调整两个调节导电柱5之间的距离,与调节压板4之间的距离一致,由于导电铜板与调节导电柱5为固定连接,其正极导电铜板7与第一调节导电柱对应,负极导电铜板6与第二调节导电柱对应,因而两个导电铜板7之间的距离也与调节压板4之间的距离一致,手动调节电池长度,定好调节导电柱5极耳接触铜块即导电铜板,本实施例采用的脚踏板控制,当根据产品的规格调整好距离,放好正负极耳后,通过脚踩脚踏板进行控制,用时间断电器控制压多久,根据脚踏板踩的时间当松开脚踏板时气缸2自动缩回,当踩下脚踏板时,气缸2下压后,通过调节压板4的压块分别对正、负极导电铜板进行下压,通过与正极导电铜板7、负极导电铜板6的产品连接,获得其检测的电压、电阻数值。
所述调节导电柱5设置在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导电柱5包括安装调节槽,所述安装调节槽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底端两侧,所述调节导电柱通过所述安装调节槽与所述底座连接。
具体而言,调节导电柱5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安装调节槽,在底座8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调节槽相对应的安装螺孔,通过螺栓与螺孔对调节导电柱5与底座8进行固定,由于安装调节槽具有一定长度的调节空间,因而通过调节安装调节槽内螺栓的位置与对应的底座8上的螺孔,对调节导电柱5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两个调节导电柱5之间距离的调整,为了确保两个调节导电柱5之间的调节距离满足最小1mm,最大最少90cm的要求,底座8的长度、螺孔的位置及安装调节槽的调节长度均要相对应。另外,底座8可以与电箱1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为了在使用移动过程中简便化,将底座8与电箱1设计为一体化,这样方便整体移动。
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仪包括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导电铜板7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导电铜板6连接。
具体而言,调节压板4、调节导电柱5均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绝缘材料,要能够经受气缸2向下的压力,导电铜板为导电材质,本实施例采用铜材质。当调节压板4下压对导电铜板上的极耳进行挤压后,产生电流、电压,通过测试仪的正负极通过连接线与正、负极导电铜板连接,对产品正负极耳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数据进行获取,从而得到产品的检测数据。达到了根据产品规格能够进行对应调整,适应范围广,并在过程中保证了极耳定位、压紧的稳定性,避免吻合不密的状况,而造成产品品质不合格,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正负极烧伤事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箱、气缸、整压连接板、调节压板、调节导电柱、导电铜板、底座、测试仪,所述气缸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连接,通过电箱给气缸提供动力;所述整压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当气缸启动时带动整压连接板做下压运动;所述调节压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通过整压连接板下压过程中带动两端的调节压板同步进行下压,保证器稳定性和同步性,使得两端的下压力一致;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并且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导电铜板,在检测中将正负极耳放置在导电铜板上,通过两个调节压板与调节导电柱对应,在对导电铜板上的正负极耳进行压紧;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调节导电柱与底座安装位置的调整实现对调节导电柱的距离调整,在使用时根据产品极耳的距离对应调整所述调节压板、调节导电柱之间的距离,以实现适合不同产品规格的检测要求,避免根据不同的产品型号需要调整不同的夹角的更换过程,确保过程的稳定性、便捷性;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通过压紧后的正负极耳获得对用的测试数据,通过测试仪进行检测,从而获得产品的电压、电阻数值,通过本装置进行极耳定位、压紧、测试,实现了根据产品规格能够进行对应调整,适应范围广,不用进行夹具的更换,并在过程中保证了极耳定位、压紧的稳定性,避免吻合不密的状况,而造成产品品质不合格,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正负极烧伤事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产品电压、电阻测试中采用夹具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稳定性差、更换夹具不方便、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箱;
气缸,所述气缸包括伸缩杆、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箱连接;
整压连接板,所述整压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
调节压板,所述调节压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压板包括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整压连接板底部的两端;
调节导电柱,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调节压板的下方,且,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第二调节导电柱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第二调节压板一一对应;
导电铜板,所述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顶端;
底座,所述调节导电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测试仪,所述测试仪与所述导电铜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板包括正极导电铜板、负极导电铜板,所述正极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所述负极导电铜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导电柱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仪包括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所述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导电铜板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导电铜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板包括连接底板、压块,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整压连接板的底面可滑动连接;
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导电铜板接触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导电柱包括安装调节槽,所述安装调节槽设置在所述调节导电柱的底端两侧,所述调节导电柱通过所述安装调节槽与所述底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调节距离最小为1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压板与所述第二调节压板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至少为9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小调节距离为1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导电柱与第二调节导电柱之间的最大调节距离最少为90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平压气缸。
CN202020204156.2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Active CN211697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4156.2U CN211697953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4156.2U CN211697953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7953U true CN21169795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4156.2U Active CN211697953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7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389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组整形与检测设备
CN204241682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自动检定装置
CN107153129B (zh) 螺栓型电力半导体器件自动压装测试夹具
CN211697953U (zh) 一种电压电阻检测装置
CN106654629B (zh) 一种变电所防脱落式接地装置
CN211348492U (zh) 一种电抗器自动连续检测装置
CN209446098U (zh) 一种指纹模组气动双头测试装置
CN209911533U (zh) 一种电能表检测系统
CN217280893U (zh) 一种电芯热压装置
CN215965938U (zh) 一种改良电工仪器仪表用板材冲压装置
CN206804788U (zh) 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内熔丝隔离试验用机械穿刺装置
CN202102013U (zh) 成品聚合物电池测试工装夹具
CN206740378U (zh) 连接器测试装置
CN115479835A (zh) 一种铜线加工强度测试装置
CN109821963B (zh) 一种金属双极板制造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8614117U (zh) 电力电子模块用焊接模具
CN209496127U (zh) 电缸压接机构及大电流一次载流导体电缸随动压接触装置
CN110695509A (zh) 触摸屏脉冲热压装置
CN211955578U (zh) 一种电动遥控绝缘杆试验支架
CN211162374U (zh) 触摸屏脉冲热压装置
CN201956207U (zh) 电容器老化试验夹装上电极组件
CN110926517A (zh) 一种工业自动控制用智能测控前端的测试装置及精度校正方法
CN206134518U (zh) 接线结构以及应用该接线结构的断路器
CN211653077U (zh) 一种伺服综合测试装置
CN203101576U (zh) 一种单面铝基pcb耐高压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voltage resistance detection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Huizhou branch

Pledgor: HUIZHOU HONGTA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886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