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4962U -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4962U
CN211694962U CN201921735819.7U CN201921735819U CN211694962U CN 211694962 U CN211694962 U CN 211694962U CN 201921735819 U CN201921735819 U CN 201921735819U CN 211694962 U CN211694962 U CN 211694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ue gas
heat
turbine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58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强
李处林
贾宇
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Vale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Val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Val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Val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358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4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4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4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利用透平热泵机组有效回收燃煤锅炉烟气和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水或热网回水,减少燃煤电厂的热力损失和能源消耗。烟气中的水蒸气在烟气冷却器中凝结成水,降低烟气的含湿量,减少烟气中溶解性盐、硫化物、凝胶粉尘和微尘等的排放,消除烟气在烟囱口形成白色烟羽,减小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回收烟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大量凝水用于脱硫塔补水,明显改善燃煤电厂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烟气冷却器采用直接接触式的换热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端差小,体积小,便于维护等优点。利用进脱硫塔前的高温烟气余热对排放前的烟气进行再热,有效提高燃煤烟气消白效果和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及烟气消白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机组是我国发电的主力机组,其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在火力发电机组中,锅炉效率是机组经济性运行的重要指标,其燃料燃烧总发热量中电能的转化率只有35%~40%,而其余大部分的热量主要通过锅炉烟囱和循环水冷却塔散失到环境中。由于电厂循环水每天带走大量的热量,造成热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造成大气温度升高,所以电厂循环水的余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役火电机组中,锅炉排烟温度普遍维持在120~160℃,锅炉产生的烟气经过脱硫塔后通过烟囱进行排放,最终排烟温度在45℃~60℃之间,较高的排烟温度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机组年平均煤耗上升,并造成烟尘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影响机组的经济性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排烟温度每下降10℃,锅炉效率提高0.6~1.0%,标准煤耗率将降低约1.0~2.0g/(kW·h)。因此,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烟气余热,已成为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国内绝大多数燃煤电厂或是其它化工行业的烟气在排放前大都进行了湿法脱硫,在大气污染控制体系中,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当前主要的SO2控制技术。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含湿量一般高达13~15%,甚至达到20%,烟温较低(50~ 60℃),此时的烟气通常是饱和湿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盐、SO3、凝胶粉尘、微尘等(都是雾霾的主要成分)。烟气在烟囱口排入大气的过程中因水蒸气分压力降低,导致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温度降低,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中后,烟气中部分气态水和污染物会发生凝结,在烟囱口形成雾状水汽,雾状水汽会因天空背景色和光照、观察角度以及SO3气溶胶发生光化学反应等原因发生颜色的细微变化,形成“有色烟羽”。而与SO3形成的硫酸气溶胶会在大气中形成PM2.5,导致雾霾现象加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及电厂的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可直接对燃煤饱和烟气进行降温消白处理,由于降温后的烟气温度低于降温前烟气的露点温度,故降温过程中烟气内会不断有凝水产生,但仅进行降温处理无法完全消除烟气中的水蒸气,烟气从烟囱口排入大气后仍然会有少量“白色烟羽”产生,无法做到烟气完全消白。由于火电厂燃煤锅炉排放烟气及循环冷却水的能源品味不高(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在冬季一般为20~35℃,在夏季为25~45℃),无法直接换热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所以采用何种形式的系统对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及循环冷却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及燃煤烟气完全消白,成为解决火电厂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难题,利用蒸汽透平热泵技术、直接接触式换热技术和间接换热技术,提供一种对燃煤电厂锅炉的烟气进行先冷凝、后再热的完全消白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并以电厂循环冷却水为低位热源,实现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蒸汽锅炉1、汽轮机2、凝汽器3、冷却塔4、冷却水循环泵5、冷却塔进水阀6、冷却塔出水阀7、循环水旁通出水阀 8、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尖峰加热器12、热水增压泵19、除尘器20、烟气取热器21、脱硫塔22、烟气冷却器 23、烟气再热器24、烟囱25、再热水循环泵26、澄清除污水箱27、余热水循环泵28、中和加药罐29、加药泵30、脱硫塔补水泵31、主蒸汽管道a和驱动蒸汽管道b。
所述的燃煤蒸汽锅炉1的主蒸汽管道a与汽轮机2进气口相连接,汽轮机2 的出气口连接凝汽器3的进气口。凝汽器3的循环水出水口分别与冷却塔进水阀 6的一端和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的一端相连接,冷却塔进水阀6的另一端与冷却塔4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的另一端与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余热进水口连接;冷却塔4的出水口与冷却塔出水阀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余热出水口与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的一端相连接,冷却塔出水阀7 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的另一端和冷却水循环泵5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循环泵5的出水口与凝汽器3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蒸汽管道b的一端与燃煤蒸汽锅炉1和汽轮机2之间的主蒸汽管道a连接,驱动蒸汽管道b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和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驱动热源进口相连接,尖峰加热器12的热源进口分别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驱动热源出口和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驱动热源出口。
所述的燃煤蒸汽锅炉1的排烟管道与除尘器20的进烟口连接,除尘器20 的出烟口连接烟气取热器21的进烟口,烟气取热器21的出烟口与脱硫塔22的进烟口连接,脱硫塔22的出烟口连接烟气冷却器23的进烟口,烟气冷却器23 的出烟口与烟气再热器24的进烟口连接,烟气再热器24的出烟口与烟囱25相连接。
所述的烟气取热器21与烟气再热器24通过再热水循环管道相连接,再热水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再热水循环泵26;烟气冷却器23的出水口与澄清除污水箱27 的进水口连接,澄清除污水箱27的出水口连接余热水循环泵28的进水口,余热水循环泵28的出水口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余热进水口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余热出水口与烟气冷却器23的进水口相连接;中和加药罐29与澄清除污水箱27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在加药管道上设置有加药泵30。
所述的热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至热水增压泵19的进水口,热水增压泵19的出水口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热进水口相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热出水口与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热进水口连接,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热出水口与尖峰加热器12的热进水口连接,尖峰加热器12的热出水口与热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和尖峰加热器12 的驱动热源进出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热源流量调节阀,热源流量调节阀分别为热源流量调节阀a13、热源流量调节阀b14和热源流量调节阀c15。
进一步的,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和尖峰加热器12 的热水进出管道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热水流量调节阀,热水流量调节阀分别为热水流量调节阀a16、热水流量调节阀b17和热水流量调节阀c18。
进一步的,澄清除污水箱27的溢流口连接至脱硫塔22的补水口,在脱硫塔 22的补水管上设置脱硫塔补水泵31。
优选地,驱动蒸汽管道b还与汽轮机2的抽汽口相连接。
优选地,烟气冷却器23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烟气取热器21和烟气再热器 24为间壁式换热器。
优选地,烟气冷却器23和澄清除污水箱27采用耐酸性腐蚀材料或在结构内表面喷涂防腐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透平热泵机组有效回收燃煤锅炉烟气和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水或热网回水,减少燃煤电厂的热力损失和能源消耗。
2、烟气中的水蒸气在烟气冷却器中凝结成水,降低烟气的含湿量,减少烟气中溶解性盐、硫化物、凝胶粉尘和微尘等的排放,消除了烟气在烟囱口形成白色烟羽,减小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回收烟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大量凝水用于脱硫塔补水,明显改善燃煤电厂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4、烟气冷却器采用直接接触式的换热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端差小,体积小,便于维护等优点。
5、利用进脱硫塔前的高温烟气余热对排放前的烟气进行再热,有效提高燃煤烟气消白效果和能源的利用率。
6、系统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可实现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蒸汽锅炉1、汽轮机2、凝汽器3、冷却塔4、冷却水循环泵5、冷却塔进水阀6、冷却塔出水阀7、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尖峰加热器12、热水增压泵19、除尘器20、烟气取热器 21、脱硫塔22、烟气冷却器23、烟气再热器24、烟囱25、再热水循环泵26、澄清除污水箱27、余热水循环泵28、中和加药罐29、加药泵30、脱硫塔补水泵 31、主蒸汽管道a和驱动蒸汽管道b。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方法,基于上述的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主蒸汽管道a抽汽或汽轮机2抽汽作为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 和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驱动热源,在经过透平做功后,驱动蒸汽凝结成高温水并进入尖峰加热器12中进行换热。
步骤2,燃煤蒸汽锅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先通过除尘器20进行烟气除尘,然后与烟气取热器21内的再热循环水进行间接换热,再热循环水被高温烟气加热后进入烟气再热器24内;换热后温度降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22进行烟气湿法脱硫,烟气与脱硫塔22内的脱硫浆液直接接触,脱硫后的烟气含湿量增加,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同烟气冷却器23内的余热循环水进行接触式冷凝换热,换热后的湿烟气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湿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大量液态水并带走原水蒸气中的溶解性盐和SO3等,此过程中回收了烟气大量的汽化潜热和显热,生成的凝水同余热循环水一起进入澄清除污水箱27中进行澄清中和;经过澄清中和的余热循环水进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内释放余热,放热后的余热循环水温度降低,并再次进入烟气冷却器23内进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冷凝换热后的低温饱和烟气进入烟气再热器24内,与再热循环水进行间接换热,被再次加热后的烟气温度升高并处于不饱和状态,经过烟囱排放至大气中后烟气温度虽有降低,但烟气仍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故不会产生白色烟羽,达到了燃煤烟气消白的目的。
步骤3,中和加药罐29内的碱性溶液进入澄清除污水箱27内,并与其中酸性的余热循环水发生中和化学反应,使进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余热循环水呈中性;由于烟气冷却器23中不断有大量凝水生成,导致余热循环水量不断增多,多出的余热水通过澄清除污水箱27的溢流口排放至脱硫塔22,作为脱硫塔 22的补水;澄清除污水箱27内的沉淀物通过排污口进行排放处理。
步骤4,燃煤蒸汽锅炉1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汽轮机2膨胀做功后变为乏汽,乏汽经凝汽器3内循环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水;循环冷却水在凝汽器3 换热升温后,一部分进入冷却塔4进行冷却降温,另一部进入第二透平热泵机组 11被回收余热,循环冷却水的余热被回收后温度降低,与冷却塔4的出水混合后再次进入凝汽器3换热升温。
步骤5,热进水管内的锅炉补水或热网回水依次经过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和尖峰加热器12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出水管供出。
进一步的,通过热源流量调节阀13~15来分别控制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12 的出力和尖峰加热器12的供热量,通过热水流量调节阀16~18来控制热水供水温度。
进一步的,通过冷却塔进水阀6、冷却塔出水阀7、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和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来调节循环冷却水的余热回收量。

Claims (7)

1.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蒸汽锅炉(1)、汽轮机(2)、凝汽器(3)、冷却塔(4)、冷却水循环泵(5)、冷却塔进水阀(6)、冷却塔出水阀(7)、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尖峰加热器(12)、热水增压泵(19)、除尘器(20)、烟气取热器(21)、脱硫塔(22)、烟气冷却器(23)、烟气再热器(24)、烟囱(25)、再热水循环泵(26)、澄清除污水箱(27)、余热水循环泵(28)、中和加药罐(29)、加药泵(30)、脱硫塔补水泵(31)、主蒸汽管道(a)和驱动蒸汽管道(b);
所述的燃煤蒸汽锅炉(1)的主蒸汽管道(a)与汽轮机(2)进气口相连接,汽轮机(2)的出气口连接凝汽器(3)的进气口;凝汽器(3)的循环水出水口分别与冷却塔进水阀(6)的一端和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的一端相连接,冷却塔进水阀(6)的另一端与冷却塔(4)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水旁通出水阀(8)的另一端与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余热进水口连接;冷却塔(4)的出水口与冷却塔出水阀(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余热出水口与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的一端相连接,冷却塔出水阀(7)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旁通回水阀(9)的另一端和冷却水循环泵(5)的进水口连接,冷却水循环泵(5)的出水口与凝汽器(3)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蒸汽管道(b)的一端与燃煤蒸汽锅炉(1)和汽轮机(2)之间的主蒸汽管道(a)连接,驱动蒸汽管道(b)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和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驱动热源进口相连接,尖峰加热器(12)的热源进口分别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驱动热源出口和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驱动热源出口;
所述的燃煤蒸汽锅炉(1)的排烟管道与除尘器(20)的进烟口连接,除尘器(20)的出烟口连接烟气取热器(21)的进烟口,烟气取热器(21)的出烟口与脱硫塔(22)的进烟口连接,脱硫塔(22)的出烟口连接烟气冷却器(23)的进烟口,烟气冷却器(23)的出烟口与烟气再热器(24)的进烟口连接,烟气再热器(24)的出烟口与烟囱(25)相连接;
所述的烟气取热器(21)与烟气再热器(24)通过再热水循环管道相连接,再热水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再热水循环泵(26);烟气冷却器(23)的出水口与澄清除污水箱(27)的进水口连接,澄清除污水箱(27)的出水口连接余热水循环泵(28)的进水口,余热水循环泵(28)的出水口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余热进水口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余热出水口与烟气冷却器(23)的进水口相连接;中和加药罐(29)与澄清除污水箱(27)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在加药管道上设置有加药泵(30);
热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至热水增压泵(19)的进水口,热水增压泵(19)的出水口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热进水口相连接,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的热出水口与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热进水口连接,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的热出水口与尖峰加热器(12)的热进水口连接,尖峰加热器(12)的热出水口与热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和尖峰加热器(12)的驱动热源进出管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热源流量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透平热泵机组(10)、第二透平热泵机组(11)和尖峰加热器(12)的热水进出管道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热水流量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澄清除污水箱(27)的溢流口连接至脱硫塔(22)的补水口,在脱硫塔(22)的补水管上设置脱硫塔补水泵(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蒸汽管道(b)还与汽轮机(2)的抽汽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冷却器(23)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烟气取热器(21)和烟气再热器(24)为间壁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冷却器(23)和澄清除污水箱(27)采用耐酸性腐蚀材料或在结构内表面喷涂防腐涂层。
CN201921735819.7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Active CN211694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5819.7U CN211694962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5819.7U CN211694962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4962U true CN211694962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5819.7U Active CN211694962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49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6190A (zh) * 2021-08-31 2021-11-23 济南美联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余热综合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4923339A (zh) * 2022-03-22 2022-08-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中低温烟气脱白、余热及水资源回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6190A (zh) * 2021-08-31 2021-11-23 济南美联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余热综合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86190B (zh) * 2021-08-31 2024-02-02 济南美联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余热综合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4923339A (zh) * 2022-03-22 2022-08-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中低温烟气脱白、余热及水资源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1637B2 (en) Energy-saving system using electric heat pump to deeply recover flue gas waste heat from heat power plant for district heating
CN107120714B (zh) 一种全年化综合利用节能系统
CN107860153B (zh) 一种节能节水型燃煤锅炉湿烟气深度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734787B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11396913A (zh)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的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11694962U (zh)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和烟气消白系统
CN212440669U (zh) 一种湿热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系统
CN104089430A (zh) 一种回收含湿气流余热的喷淋式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
CN208229598U (zh) 一种湿法脱硫用烟气脱白和余热回收系统
CN110986031B (zh) 一种避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管道中水蒸气冷凝的系统
CN210729109U (zh) 一种新型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烟气污染控制系统
CN210373507U (zh) 一种燃煤电厂白色烟羽消除装置
CN205036418U (zh) 一种热电联产的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0057887U (zh) 余热利用型烟羽消除的烟气深度净化系统
CN212057351U (zh)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的回收系统
CN113686190B (zh) 一种低温余热综合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202692016U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5161150U (zh) 以烟气为热源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的工艺系统
CN209116583U (zh) 一种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14151822A (zh) 一种脱硫浆液闪蒸提热预热煤粉的系统及方法
CN113522002A (zh) 一种可回收烟气余热的高效脱硫吸收塔
CN109405351B (zh) 一种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6384661U (zh) 一种脱硫塔泥浆余热回收系统
CN213810556U (zh) 一种利用能量梯级回收电厂烟气余热系统
CN216346364U (zh) 一种脱硫浆液闪蒸提热预热煤粉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